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的增多,耐药程度增强,致病菌株的增多,使控制院内感染成为临床工作者面临的棘手问题[1],而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以其高效,选择性强,低毒,广谱,尤其是头孢菌素耐药率低等特点,成为临床应用广泛的抗菌药物,并在世界抗生素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细菌耐药机制很多:包括靶位结构或亲和力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胞膜主动外排泄系统及细菌产生灭活酶等.而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主要机制是通过产生β-内酰胺酶水解药物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而使其失去抗菌活性[2].为了解决细菌产酶耐药问题,广大医、药工作者通过研制耐酶的药物及β-内酰胺抑制剂和抑制剂复合物等抗生素,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提供更广阔的临床应用空间.如何将现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理而最优化的使用,于是也就成为摆在临床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综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理特点及有关进展,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红 《上海医药》1995,(5):32-34
近年来,β-内酰胺类抗生素已成为抗生素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它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其它β-内酰胺类(如: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单环β-内酰胺类及氧头孢烯类等)。随着临床上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断应用,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亦呈增长的趋势。此类耐药的一个最重要机理是产生β-内酰酶。β-内酰胺酶能够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内酰胺环,从而使这类抗生素失去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钾复方制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开发并大量应用于临床,造成了细菌的耐药性,并且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的耐药性也日渐增加。细菌经过多种途径对抗生素产生耐药,其中以产生β-内酰胺酶为主。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大大提高某些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并扩大抗菌谱。  相似文献   

4.
<正>β-内酰胺类是临床应用广泛、抗感染效果强大的一类抗生素,但细菌的耐药性目前已成为此类药物的严重问题。细菌耐药最主要机制是细菌通过产生β-内酰胺酶破坏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而解决细菌产生耐药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开发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使不耐酶的抗生素发挥它原有的抗菌作用。目前临床应用的品种日  相似文献   

5.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维利 《天津药学》2004,16(3):53-55
β-内酰胺类是临床应用广泛、抗感染效果强大的一类抗生素,但细菌的耐药性目前已成为此类药物的严重问题。细菌耐药最主要机制是细菌通过产生β-内酰胺酶破坏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而解决细菌产生耐药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开发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使不耐酶的抗生素发挥它原  相似文献   

6.
β-内酰胺类是临床应用广泛、抗感染效果强大的一类抗生素,但细菌的耐药性目前已成为此类药物的严重问题.细菌耐药最主要机制是细菌通过产生β-内酰胺酶破坏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而解决细菌产生耐药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开发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使不耐酶的抗生素发挥它原有的抗菌作用.目前临床应用的品种日益增加,且涉及多种组方、多种配比,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主要有舒巴坦、克拉酸和他唑巴坦的复方制剂[1,2].本文对2008-2012 年本院使用这类制剂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治疗耐β—内酰胺细菌感染的几种新型复方抗生素制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没有严格掌握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适应症,应用时间过长,或者对本院中细菌的耐药性情况不明,因而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使某些β—内酰胺抗生素水解失活,使耐药菌株越来越多,这是细菌耐药产生的主要机制。为了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科研人员寻找试制耐β—内酰胺酶的新型抗生素和β—内酰胺  相似文献   

8.
钟小斌  杨玉芳  温燕 《中国药房》2009,(20):1589-159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一类抗菌药物之一,为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细菌对其产生耐药的现象逐渐加重,甚至出现同时对多种β-内酰胺类品种耐药的现象,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等。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机制有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产生口一内酰胺酶以及主动外排机制,其中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水解而失去活性是最主要的耐药机制。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抑制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9.
随着β—内酰胺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许多微生物产生的各种β—内酰胺酶已形成一个酶系家族。它们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内酰胶环,使之丧失活性,而且随着新β—内酰类抗生素的开发和应用,总是伴随着新的β—内酰胶酶的产生和发展。目前全球有90%金葡菌对青霉素耐药,因此由细菌产生β—内酰胶酶而导致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对付细菌β—内酰胶酶主要从发展相对或绝对抵抗β—内酰胺酶水解作用的新抗生素、使用能使细菌停止合成β—内酰胺酶的联合治疗、合并使用对β—内酰胶酶敏感的化合物与对β—内酰胺酶相对稳定的青霉素类,发展特异…  相似文献   

10.
滕军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5):1555-1555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控制了细菌感染性疾病对人类生命的威胁,但以细菌产生灭活酶为主的耐药问题日益严重,并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在我国,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细菌耐药性更为严重。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而言,以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引起的耐药性最为突出。由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组成的联合制剂,既通过β-内酰  相似文献   

1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复合制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有效地控制了细菌感染性疾病对人类生命的威胁 ,但以细菌产生灭活酶为主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并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在我国 ,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 ,细菌耐药性问题更为严重。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而言 ,以细菌产生 β-内酰胺酶引起的耐药性问题最为突出。由 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组成的联合制剂 ,既通过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抑制了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对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破坏作用 ,又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发挥原有的抗菌作用。这是控制细菌产酶耐药的有效的新思路。1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特点…  相似文献   

1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以及非典型β-内酰胺类等,为品种最多、研究进展最快、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大类药物.在世界抗生素市场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占主导地位.从第一个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G上市至今将近60年的历史,由于长期大量的应用,细菌对这类药物的耐药性比较严重.细菌产生耐药性机制很多,包括靶位结构或亲和力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住改变、细胞膜主动外排系统及细菌产生灭活酶等.而产生β-内酰胺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为了解决产酶耐药问题,近年来通过研制耐酶的药物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途径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临床的应用开创了广阔前景.本文论述了β-内酰胺酶分类、生物活性及各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抑酶作用特点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主要品种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大量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投入临床使用,这类新的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和对β—内酰胺酶相对稳定的特点。然而随着临床上使用这类新的抗生素,也发现了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以及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交叉耐药性。本文(1)综述在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时革兰氏阴性细菌耐药性的产生,(2)阐述这种耐药的可能机制,(3)讨论这些发现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舒他西林颗粒剂体内 外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临床抗感染选择药物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以其毒性低、显效强的特点始终占有优势地位,过敏问题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及临床检测手段的不断完善亦得到了相应的控制.但近年来,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日益严重,特别是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等临床常用抗生素,据报道常见致病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已达70%.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产生β-内酰胺酶,从而水解β-内酰胺抗生素,使之失去抗菌活性.因此合成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以解决细菌的耐药性势在必行.舒他西林即为新开发的氨苄西林与舒巴坦钠综合的酯类药物,舒巴坦钠为不可逆竞争性β-内酰胺抑制剂,与β-内酰胺酶亲和力高于β-内酰胺抗生素,与氨苄西林组成复合制剂保护后者不被破坏,而维持其抗菌活性.舒他西林(sultamicillin)制成颗粒剂具有较好的口感,易于老人和小儿服用.  相似文献   

15.
头孢匹罗抗菌活性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目前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一种主要抗菌药.然而其疗效由于耐药菌株的扩散而受限.致病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的耐药机制有如下三种:(1)改变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的靶位点,降低药物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亲和力;(2)细菌细胞外膜渗透性降低;(3)抗生素分子被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简称β-lase)水解.  相似文献   

16.
随着各类新抗菌药物的不断开发及其在临床的大量使用,细菌耐药的产生已严重地影响其疗效。特别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滥用使肺炎克雷自菌和大肠杆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其由质粒介导耐药性发展很快,使细菌对第一、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单环内酰胺类等多种抗生素均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17.
1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与耐药机制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抗肺部感染的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为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两大类。该类药物的有效抗菌活性必须具备如下的一些基本条件 ,即容易穿透细菌的外膜 ;能抵挡住病原菌所产生的β 内酰胺酶 (BLA)的水解和灭活 ;并能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s)结合和相互作用 ,从而发挥抑菌和杀菌的作用。然而 ,近代临床研究表明 ,病原菌对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日益增多 ,该类抗生素的抗感染疗效远不如以前。其耐药机制主要有 :(1)病原菌产生BLA ,水解破坏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核心结…  相似文献   

18.
舒巴克坦与氨苄青霉素复合剂(美国费歇尔公司专利生产的制剂商品名为Unasyn,以下简称S/A)是广谱抗菌药物。β—内酰胺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它通过水解抗生素的β—内酰胺环使抗生素钝化。葡萄球菌、肠杆菌、流感嗜血菌、淋球菌、各种拟杆菌和假单胞菌等均可产生此种酶,其产生机理可能是获得性即质粒传递或自发性即染色体产生的。其产生能力随时间和地域而变化。而  相似文献   

19.
控制耐药菌感染是抗生素临床药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是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灭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从分子药理水平研究细菌耐药机制和抗生素作用机制,寻找有效新抗生素和评价新抗生素耐酶能力,为临床合理选药提供理论依据,欧美等国家正在深入开展有关阴性杆菌β-内酰胺酶的研究工作,这是国际上进行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氨苄西林为一种广谱青霉素,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及某些革兰阴性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由于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很多菌株产生了耐药性。耐药机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细菌产生了灭活酶或钝化酶,使抗生素在起效前就被水解、灭后。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而言,最重要的灭活酶就是β-内酰胺酶。舒巴坦为半合成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金葡菌和多数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有很强的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其中对Ⅱ、Ⅲ、Ⅳ、Ⅴ型的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