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龙 《吉林医学》2013,34(13):2523-2524
目的:研究胃印戒细胞癌的病理形态、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66例胃印戒细胞癌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发生于胃窦23例,胃角14例,胃体10例,胃底2例,贲门1例,胃窦与胃体同时受累12例,胃体与胃底同时受累2例,累及全胃2例。早期胃癌15例,中晚期胃癌51例。结论:胃印戒细胞癌恶性程度高,肿瘤限于黏膜内者或仅浸润至黏膜下层者预后好,而弥漫浸润胃壁各层时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胃印戒细胞癌转移至子宫肌壁间非常罕见,通过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2例子宫及双附件切除的患者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及PAS染色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宫肌/肌瘤样结节HE染色镜下示:平滑肌组织中见多量印戒细胞癌浸润生长,免疫组化印戒细胞癌CKP、CK-L均(+),例2尚有ER(+);2例PAS染色均强阳性。为明确诊断,2例患者均进一步行胃镜检查,胃镜于胃窦部各见一溃疡病灶,分别为1cm×1.2cm,1.5cm×0.8cm,均取活检送病理确诊为胃印戒细胞癌。结论印戒细胞癌好发于胃肠道,子宫印戒细胞癌罕见,诊断时需综合考虑是原发性,还是转移性或其它良性病变,方能最后确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内镜下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早期胃癌患者42例,以上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本组患者均行内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活检钳钳取组织,直径小于1.0cm全部取材,直径大于1cm较多取材.取材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①病变部位和胃镜下形态:胃窦10例,胃体9例,胃角15例,贲门8例.胃镜下形态:Ⅰ型1例;Ⅱa型1例;Ⅱb型5例;Ⅱ型24例;Ⅲ型11例.②病理组织学检查:腺癌19例,占45.2%.粘液细胞癌12例;印戒细胞癌1例.鳞癌10例.结论:早期胃癌内镜下形态多表现为浅表凹陷和溃疡型,胃壁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重视内镜检查并准确行粘膜活检有助于尽早发现早期胃癌,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早期胃印戒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对82例经手术治疗的早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胃印戒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率为7.32%,早期胃印戒细胞癌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溃疡情况(P=0.031)、浸润深度(P=0.023)、肿瘤大小(P=0.035)及脉管癌栓(P<0.001)有关,合并有溃疡(P=0.042)、浸润至黏膜下层(P=0.035)、肿瘤直径≥20 mm(P=0.032)及有脉管癌栓(P=0.002)是早期胃印戒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本组资料显示合并有溃疡、浸润至黏膜下、肿瘤直径≥20 mm及有脉管癌栓的早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风险,应作为早期胃印戒细胞癌临床内镜治疗的重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印戒细胞癌特殊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以指导临床早期发现和治疗。方法:总结15例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胃印戒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结果:15例患者发生网膜转移1例,淋巴结转移10例;发病部位以胃窦部小弯侧多见(7例);病变类型多为溃疡型(9例);术前4例患者出现血癌胚抗原(CEA)水平升高。结论:胃印戒细胞癌是弥漫型浸润性生长的肿瘤,发现时常浸润全层,多伴有淋巴结转移,血CEA水平增高对早期诊断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胃镜活检中印戒细胞癌的病变特征,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通过常规组织病理学和特殊染色(过碘酸-schiff染色、奥新蓝染色),对100例胃印戒细胞癌粘膜胃镜活检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根据组织病理学特征,按癌细胞存在的部位可分为粘膜固有层的浅层、粘膜固有层的深层、全层、粘膜边缘部、坏死组织及其周围5种基本病变类型,其中100例标本中分别占9例(9%)、30例(30%)、28例(28%)、12例(12%)、21例(21%)。每种类型印戒细胞癌的细胞形态、分布方式、粘液分泌特征及癌细胞周围的病理组织变化都有所不同。结论 胃印戒细胞癌形态特点、病理组织分布均具有相对的特征性,了解其特征可以避免病理检查中的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7.
胃肠镜活检中粘膜相关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晏培松  张传山  张晓晖  胡沛臻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2):1106-1108,W003
目的 :探讨胃肠镜活检标本中的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瘤 ( MAL Toma)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结合临床资料 ,采用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 ,对胃、肠镜活检中的 2 6例病理诊断为胃肠道 MALToma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胃、肠MAL Toma发病平均年龄为 49.3岁 ,胃的发病率是肠道的 2倍 ,男女比率为 1 .2∶ 1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与胃、肠癌相似 ,好发于胃体、胃窦、结肠、小肠。胃、肠镜下以糜烂型、溃疡型最为常见 ,常有多个小溃疡。组织学检查 ,瘤细胞主要在粘膜内弥漫性浸润。粘膜上皮层常表现为淋巴上皮样病变 ,固有层内腺体可部分、甚至全部被破坏 ,瘤细胞表现为中心样细胞或中心母细胞样特点。免疫组化检测为 B细胞源性肿瘤。结论 :胃肠 MALToma是发生于胃肠道的恶性肿瘤 ,胃肠镜活检标本易造成误诊、漏诊 ,应引起临床及病理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靖江地区早期胃、食管癌的内镜与病理特征,以提高早期癌症的诊治水平。方法:经术后大体标本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45例及早期食管癌28例的内镜和病理资料,分析相应的内镜形态及病理特征。结果:(1)早期胃癌:术前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癌35例,诊断为异型增生Ⅱ、Ⅲ级10例。术后病理诊断高分化腺癌30例(66.7%),低分化腺癌10例(22.2%),印戒细胞癌1例(2.2%),黏液腺癌2例(4.4%),未分化癌2例(4.4%)。黏膜内癌26例(57.8%),黏膜下层癌19例(42.2%)。(2)早期食管癌:术前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癌24例,诊断为异型增生Ⅱ、Ⅲ级4例。术后病理诊断全部为鳞癌,黏膜内癌15例(53.6%),黏膜下层癌13例(46.4%)。结论:早期胃癌以凹陷型多见,部位依次分布为胃角>胃窦>贲门>胃体,大多为高分化腺癌,黏膜内癌略多于黏膜下层癌。早期食管癌以中下段斑块型、糜烂型占多数。内镜、病理及临床医师掌握这些特征有利于早期癌症的及时发现和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印戒细胞癌内镜表现、病理表现及临床表现的特点。方法 对我院70例胃印戒细胞癌的内镜、病理及临床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胃印戒细胞癌好发于青年女性,临床以腹痛、腹胀为主,其嗳气、反酸、恶心、呕吐及腹块、腹水,明显多于其他类型癌,CEA在胃印戒细胞癌中呈广泛的强阳性表达。结论 胃印戒细胞癌好发于青年女性,易在胃壁弥漫浸润性生长,掌握胃印戒细胞癌的胃镜及临床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胃微小癌的病理形态特征。在10例胃手术切除标本中,4例检出微小胃癌。共发现微小癌灶15个,多分布于小弯侧胃窦部或胃体部,呈多中心性生长;组织学类型为高分化管状腺癌,印戒细胞癌,混合型癌。文中对其组织发生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及二者关系,进一步 揭示不孕、流产的病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345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的AsAb与 EMAb,按AsAb检测结果分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EMAb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 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16.67%和19.51%,而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43.64%和42.86%,显著高于 AsAb(-)组(P<0.01,P<0.05)。继发不孕妇女中AsAb(-)组EMAb阳性率为18.18%,AsAb(+)组EMAb阳性率 为32.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因个体免疫反应差异使某些 人易对体内、外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本题选择N,N′-二甲基亚硝基脲(DMNU),N,N′-二乙基亚硝基脲(DENU),及其类似物N,N′-二甲基亚硝基硫脲(DMNTU)、N,N′-二乙基亚硝基硫脲(DENTU)为代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水解反应速度、脂溶性(HPLC的logk′值)、水解产物和致突变能力。证明了硫脲的脂溶性大于脲的脂溶性。DMNTU对TA100菌株的致突变能力最强,其它较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黄疸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水疗联合抚触组)50例,对照组(单纯沫浴组)50例。①测定两组10日、28日的体重、身长、上臂围;②观察记录胎便转黄时间,测定皿清胆红素;③记录24h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10日、28日体重、身长、上臂同增长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5日时,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睡眠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疗联合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能加速胎粪的早排出,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论述足月妊娠分娩的发动和维持依靠气的推动、温煦、气化、固摄功能和血的营养、濡润功能。顺利分娩既要气血充足,还要气顺血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调补气血,是促进产程,预防难产的重要手段。实验研究结果阐明调补气血中药加强产力、促进产程主要是从改善产妇全身情况,提高机体抗应激、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即所谓使产妇气血充足调和,充分发挥气血在分娩过程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