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标志物因为创伤性小甚至无创伤性、花费少而且更能反映体内实际情况而逐渐成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研究的焦点。目前环境(抗)雌激素生物标志物研究较多亦较成熟,已有几种生物标志物如卵黄蛋白原、卵壳蛋白得到广泛应用,而在环境(抗)雄激素方面的研究则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有spiggin和6cdl5a-羟化酶比值等。EDCs生物标志物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EDCs作用机制的复杂性、从动物外推到人的困难以及工作量很大的标志物的标化和验证等。本主要对环境(抗)雌激素和环境(抗)雄激素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及其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生物标志物因为创伤性小甚至无创伤性、花费少而且更能反映体内实际情况而逐渐成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研究的焦点.目前环境(抗)雌激素生物标志物研究较多亦较成熟,已有几种生物标志物如卵黄蛋白原、卵壳蛋白得到广泛应用,而在环境(抗)雄激素方面的研究则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有spiggin和6α/15α-羟化酶比值等.EDCs生物标志物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EDCs作用机制的复杂性、从动物外推到人的困难以及工作量很大的标志物的标化和验证等.本文主要对环境(抗)雌激素和环境(抗)雄激素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及其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标志物(biomaker)的研究作为一个崭新的领域逐渐引起了国内外预防医学界的共同关注。生物标志物被称为是环境医学发展到分子水平的重要里程碑,它的研究在分子流行病学、分子毒理学、劳动卫生学、环境医学等诸多领域中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1 生物标志物的概念 生物标志物是指能反映生物体系与环境因子(化学的、物理的或生物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生理、生化、免疫和遗传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4.
有机磷农药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生物标志物 (biomarker)常常被用来监测毒性物质的接触水平、毒性反应及预测可能的毒性作用 ,其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有关有机磷农药的生物标志物。有机磷农药具有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优点而广泛用于农业生产。根据氧原子或硫原子的不同 ,可分成不同亚类。目前在有机磷农药接触的生物监测中 ,胆碱酯酶可用作效应生物标志物 ,尿中的代谢产物是接触生物标志物 ,对氧磷酶是易感性生物标志物。神经毒酯酶(NTE)常用来作为迟发性神经病的生物标志物 ,由于只有少数有机磷农药能引起此病 ,所以本文未作详细介绍。1 胆碱酯酶作为生…  相似文献   

5.
孙冉  闫慧芳 《中国职业医学》2012,39(2):170-171,174
汞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一种生物非必需元素。随着汞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日益凸显。目前用于评价汞对人体健康损害的生物监测指标主要包括接触生物标志物、效应生物标志物和易感生物标志物。其主要检测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6.
国内职业医学生物监测现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职业医学领域的监测包括环境监测(Ambient Monitoring, AM)、生物监测(Biological Monitoring, BM)和健康监护(Surveillance Health ,SH).随着生物监测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在职业有害因素评价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加强,改变了长期以来均认为"环境监测为主、生物监测为辅"的观念,它与环境监测"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观点正成为学术界共识.生物标志物是生物监测的重要研究对象,近几年伴随着分子生物标志物的发展,生物监测技术提高到了分子水平.生物标志物一般分为3类:①接触生物标志物:是指测定机体器官或组织内的外源性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或外源性化学物与靶分子、靶细胞相互作用的产物,以反映内剂量和生物效应剂量;②效应生物标志物,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以及早期生物效应、结构和/或功能改变、疾病等;判断机体是否受到明确的或潜在的危害;③易感性生物标志物,指能反映机体先天遗传性或后天获得性的对外源性化合物接触产生反应能力大小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铅性肾病的生物标志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铅是常见的环境污染物,生物标志物是反映机体与环境因子(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交互作用所引起的所有可测定的改变,它可以反映机体对毒物的接触程度、早期毒效应以及不同个体对毒物的敏感性。本文从接触标志物、效应标志物、易感标志物三个方面综述目前铅性肾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影响早产儿存活率及生存质量的肺部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BPD在提高此类早产儿存活率及避免肺重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寻找早期诊断BPD的生物标志物,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目前对BPD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大多从经典型BPD病理生理角度,即肺部感染及炎症、肺纤维化与氧化应激等进行研究,很少从"新型"BPD的肺泡发育阻滞、肺微循环障碍角度,研究BPD的生物标志物。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肺泡发育相关生物标志物,如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以及肺微血管发育相关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Ang)、内皮抑制素(ES),均与早产儿BPD的发生具有一定关系,或许可能成为早期预测"新型"BPD发生的生物标志物。此外,组学相关生物标志物在BPD的研究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笔者拟从肺泡发育、肺微血管生成及组学3个方面,对"新型"BPD生物标志物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从而尽可能指导临床应用这些生物标志物,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可能发生BPD的高危早产儿,旨在尽可能减少早产儿BPD的发生,改善此类早产儿的临床预后,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生物标志物在职业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生物标志物 (biologicalmarker,biomarker)日益引起国内外预防医学界的共同关注 ,成为研究的新热点。生物标志物在工业毒理学和职业流行病学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历了较长的阶段 ,最初主要借用药理学的概念研究接触标志物 ,随后从接触外剂量估计到接触内剂量测定直至靶部位剂量即生物有效剂量的标志物的研究 ,接着从分子水平生物标志物 (如 DNA加合物 )研究测定致癌物 ,同时细胞遗传学技术的进展使遗传学方面的改变 (如姐妹染色体交换 ,SCE)作为诱变作用的终点 ,近来研究表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可作为较特异的致癌标志物 ,而分子遗传学对…  相似文献   

10.
甲醛暴露的生物标志物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南南  叶琳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8):1004-1006
广义的生物标志物是指生物体系或材料中与有害因素接触有关的各种物质,包括生理、生化、免疫、细胞和遗传方面的改变。美国国家科学院(NAS/NRC)将生物标志物分为接触标志物、效应标志物和易感标志物三大类。这3种标志物互为因果、相互作用。同一种生物标志物在一种情况下是接触标志物,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是效应标志物。甲醛普遍存在于空气中,其主要来源是移动和固定的燃烧物。然而对人类影响最大的还是室内家具和建筑材料等造成的甲醛污染。甲醛的急性刺激作用和对各系统的急慢性毒性作用众所周知。它的致突变作用在几个生物种系已被证实。1995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确定甲醛为动物致癌物。短期试验证据充分,但对人的致癌作用的证据还不充分,属可疑致癌物。由于甲醛在环境中存在广泛性和对人体的有害影响。确定敏感、特异的甲醛标志物是必要的。本文就甲醛标志物的研究现状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二甲苯为无色透明、具有芳香气味的挥发性液体,工业用二甲苯为三种异构体(m-xylene、o-xylene、p-xylene)的混合物.二甲苯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慢性毒性作用,长期接触可使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还可引起强烈的眼、皮肤、黏膜刺激症状[1].吸入高浓度的二甲苯可导致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和腹痛,有时可引起肝肾可逆性损伤[2].许多国家颁布了二甲苯的职业接触限值以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定期对劳动者进行生物监测以评价二甲苯的暴露程度.生物监测具有降低传统的暴露评价方法不确定性的潜力,还可以求得多途径和来源的暴露的总和.因此,生物监测很快成为环境暴露评价的金标准[3].生物标志物是生物监测的指标,应用灵敏、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能准确地反映机体从接触危险因素至发病的连续过程中的暴露水平、生物学效应和遗传易感性[4],生物标志物主要分为接触标志物、效应标志物和易感性标志物.目前,二甲苯的生物标志物研究主要集中在接触标志物领域,而效应标志物及易感性标志物的研究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12.
罗巧  朱长才  宋世震 《卫生研究》2008,37(1):106-108
尿中苯巯基尿酸(SPMA)与苯接触存在良好相关性,是低浓度苯接触特异和敏感的生物标志物。SPMA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质联谱(LC/MS)、气质联谱(GC/MS)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检测。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外检测尿SPMA的方法,评价了尿SPMA作为职业苯接触生物标志物的有效性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膳食因素与人类癌症密切相关.对膳食中致癌物作用的危险性评估需要考虑人群暴露水平、生物效应和个体易感性,而发展特异的生物标志物对正确评估机体暴露水平和探讨生物效应和个体易感性具有重要意义.生物标志物包括暴露标志物、效应标志物和易感性标志物.暴露生物标志物又包括体内剂量生物标志物和有效剂量生物标志物.本文拟就膳食中重要致癌物的危险性评估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职业接触铬化合物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铬化合物是已证实可致人类肿瘤的化合物。以铬化合物代谢为基础研究了一系列体内可以测量的指标,并试图寻找铬化合物的生物标志物。理想的铬化合物生物标志物应该既能反映铬的摄入,又能区分不同价态的铬[即Cr(Ⅲ)、Cr(Ⅵ)],因为这两种价态的铬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本就职业接触铬化合物的人群接触生物标志物、效应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背景/原理(ME-2)在“前言”中应明确该文献纳入的-种或多种特定生物标志物的选择过程。明确阐述选择特定生物标志的背景资料和理由, 以及该生物标志如何被引入研究设计(生物标志物的暴露、内部剂量、早期生物学变化和易感性), 例如某些多态性位点的选择是基于候选基因策略还是通路策略。此外,应澄清该生物标志是否被(某种物质/结构)替代, 如果是, 还应提示如何替代。  相似文献   

16.
铬化合物是已证实可致人类肿瘤的化合物.以铬化合物代谢为基础研究了一系列体内可以测量的指标,并试图寻找铬化合物的生物标志物.理想的铬化合物生物标志物应该既能反映铬的摄入,又能区分不同价态的铬[即Cr(Ⅲ)、Cr(Ⅵ)],因为这两种价态的铬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本文就职业接触铬化合物的人群接触生物标志物、效应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生物标志物是一种生物学参数,能够用来客观地评价和量化正常的生理反应、病理过程及治疗效果,可作为疾病筛查、诊断及监测的一个工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心肌生物标志物是细胞结构的蛋白  相似文献   

18.
膳食因素与人类癌症密切相关。对膳食中致癌物作用的危险性评估需要考虑人群暴露水平、生物效应和个体易感性 ,而发展特异的生物标志物对正确评估机体暴露水平和探讨生物效应和个体易感性具有重要意义。生物标志物包括暴露标志物、效应标志物和易感性标志物。暴露生物标志物又包括体内剂量生物标志物和有效剂量生物标志物。本文拟就膳食中重要致癌物的危险性评估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分子流行病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流行病学(molecular epidemiology)是人群流行病学与实验室研究相互结合与渗透的一门交叉学科,借以阐明疾病病因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发生的不同生物学阶段的生物标志物,并探讨其与外暴露和(或)疾病间的关联。采用分子流行病学设计研究生物标志物与疾病的关系,有利于深入阐明疾病发生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机制,提高危险度评价的精度以及建立和发展可导向预防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多环芳烃(PAHs)是广泛分布在环境中的复杂混合物,其中一些PAHs具有致癌性.对于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有利于说明人类暴露于此类致癌物质时健康风险的性质及程度.该文就目前所应用的PAHs生物标志物进行了分类说明,并对用于人类暴露PAHs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不同生物标志物所具备的优缺点,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