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9 毫秒
1.
分析了海底隧道的火灾危险性和火灾特点,结合青岛海底隧道的消防安全性能化设计,从火灾模拟及数据应用、隧道消防系统的选型、隧道承重及衬砌结构防火要求等方面就隧道消防性能化评估及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7)
<正>针对国内高速公路逐渐增多的的海底隧道,本文以海底隧道消防系统设计为中心,主要从海底隧道火灾特点、目前国内外工程应用和运营案例、消防灭火方案等方面展开论证和探讨,并推荐海底隧道消防采用组合的消防灭火体系。火灾分析高速公路海底隧道的消防对象是隧道内的火灾,只有了解火灾的原因、特点,研究其客观发展规律,才能寻找出最优的灭火设备和系统来对症下药。海底隧道的火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海底隧道的火灾危险性和火灾特点,并结合青岛海底隧道的消防安全性能设计,从火灾模拟及数据应用、隧道消防系统的选型、隧道承重及衬砌结构防火要求等方面就隧道消防性能评估及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该工程的设计可以为其他相关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连接英法两国的海底隧道约长39公里,列车通过隧道需要20多分钟。在隧道内对旅客来说主要危险是火灾。列车的设计要尽量减少发生火灾的可能性,避免使用产生烟及毒气的物质。因此采用了地铁的防火规范。  相似文献   

5.
胶州湾海底隧道防排烟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海底隧道火灾烟气的特点及危害.结合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情况,运用FDS模拟分析海底隧道半横向通风在各种情况下的排烟效果,通过改变排烟口数量、排烟量以及隧道内纵向风速等参数研究烟气运动规律.结果表明,排烟量相同时,开启的排烟口越少,越有利于控制烟气向两端蔓延;存在纵向风时,火源上游排烟口越少,烟气抑制效果越好,烟气运动速率随纵向风速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6.
摘 要:为了解决特长海底隧道发生火灾时的排烟问题,提出利用服务通道和联络横通道辅助送风的通风方案。利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建立隧道火灾通风模型,通过研究通风排烟时服务隧道内补风量与横通道开启数量对火灾烟气的控制效果,确定通风系统的技术参数。结果表明:火灾发生时,事故隧道内纵向通风风速2 m/s,同时开启火源上游3 个横通道,并在服务隧道两端各施加1.3 m/s 纵向通风风速,既可将烟气控制在火源一侧,同时不影响人员安全疏散,其控烟效果与通风网络解算结果一致。采用横通道辅助送风的通风方案,控制特长海底隧道内火灾烟气蔓延是具有理论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隧道工程运营期风险评估的一般流程,对某拟建海底隧道工程在其运营期的风险进行了评估.评估中考虑的主要风险因素有隧道通风系统、隧道交通事故、隧道结构的防水耐久性、环境影响、火灾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综合运用信心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参照隧道与地下工程风险接受准则和风险等级标准,对海底隧道运营期中的风险进行估计与评价.给出了该海底隧道运营期的风险等级,并讨论了本评估工作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有待深入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海底隧道衬砌结构选型及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海底隧道不同于陆上隧道,海水位变化相对隧道埋深较小,隧道两端出口比海底部分要高,不能采用自然排水。深埋海底隧道二次衬砌承受较大的外水压力。调查了国内外海底隧道衬砌结构型状及支护参数,针对海底隧道的特殊性,归纳了海底隧道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针对某公路海底隧道特定地质条件和工程设计要求,分别采用马蹄形、椭圆形、圆形3种衬砌结构型式,并用有限元软件对这3种衬砌结构二次衬砌在不同荷载作用下进行强度验算。对计算结果优化比选,选出一种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衬砌结构,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结合英吉利海峡隧道建设、运营,总结其列车车厢防火设计和隧道固定灭火技术。对我国拟修建的长大海底隧道方案、结构模式及火灾防控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从消防安全角度提出我国长大海底隧道宜采用"双洞单线+服务隧道"的铁路隧道设计模式。通过对隧道固定灭火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指出车载固定灭火技术和隧道救援站固定灭火技术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李钰  郭新新  潘科 《消防科学与技术》2022,41(10):1405-1408
摘 要:超长海底隧道结构特殊,排烟补风成为制约超长海底隧道发展的关键因素。依托烟大海底隧道提出超长海底隧道无竖井排烟系统,并设计新型的海中无竖井排烟补风方案——采用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将火灾烟气高速加压后排到海水中,并通过压缩空气进行额外补风。采用FDS对不同排烟量和补风量下56组工况进行模拟,通过分析烟气层厚度、排烟效率和能见度,寻找最优的排烟补风方案。结果表明:排烟量在140~180,190~210 m3/s,补风量分别占排烟量的50%、70%时,系统排烟效果最优;其中,排烟量180 m3/s,补风量50%和排烟量200 m3/s,补风量70%情况下的排烟效果最优,且后者优于前者。实际工程应用中,可以考虑设计排烟量为200 m3/s,补风量为140 m3/s。  相似文献   

11.
消防部门群众工作的缺失与群死群伤火灾具有相关性。群众自觉遵守消防规章制度、落实消防责任制度和维护消防安全是消防群众工作成功的关键。分析公共娱乐场所、生产经营单位火灾发生与消防部门群众工作的关系,并提出提高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及消防技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一起由于使用电热杯不当引发的商场火灾事故的调查,探讨了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利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火警和运行记录以及监控系统录像作为证据,迅速确定火灾的起火部位、起火点、起火时间,重点围绕起火点进行火灾现场勘验,利用技术鉴定手段准确认定了火灾原因,并阐述了在现代备件下利用信息技术形成的证据调查认定火灾以及第一时间开展询问和固定证据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通过统计2006-2010年民居火灾数据,归纳少数民族地区民居火灾在地域、时段、季节、原因、起火物、建筑构件、人员伤亡、消防监管等方面的特征,系统分析导致民居火灾的相关要素,从民居布局、防火等级、火源电源的安全使用、消防器材配备、消防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民居火灾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火灾形势与消防科学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火灾直接经济损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较大幅度的上升.80年代以后,火灾伤亡人数明显下降,但群死群伤火灾问题比较突出.近年来,我国火灾形势基本稳定.在各级政府、公安消防部门和全社会的努力下,推进了消防科技的研究和应用.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支以公安部直属四个消防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其他消防科研院所和大型消防企业为主体,相关教育科研单位和人员为补充的消防科技力量.9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了火灾探测报警与灭火技术、建筑耐火性能和防火技术、火灾模化技术及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城市消防规划与灭火救援、消防标准化、火灾动力学演化与防治基础等方面的研究,并重点进行了高层建筑火灾预防与扑救技术、地下与大空间建筑火灾预防及控制技术、城市火灾与重大化学灾害事故防范与控制技术等项目的研究.在未来五年中,我国将重点开展火灾动力学理论与火灾风险理论、城市区域火灾风险与消防安全保障能力评估技术、新型消防设施及工程应用技术、消防装备与器材的现代化、建筑结构耐火性能评价与抗火设计技术、人在火场中的行为特征、火灾数据库和消防经济学与性能化消防工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大型批发市场火灾危险性大,一旦发生火灾具有蔓延迅速、扑救困难的特点,而且火灾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很大。通过对一起大型商业批发市场火灾进行剖析,总结此类火灾事故的扑救和调查经验。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某餐厅的火灾,介绍了火灾事故调查勘验过程及火灾原因的认定过程,并分析了火灾的灾害原因,为类似火灾调查提供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高层建筑和大型结构建筑防火分区中 ,钢质防火卷帘代替防火墙的优缺点 ,结合目前建筑市场上的施工现状 ,对防火卷帘和耐火性进行分析 ,提出了双轨特级卷帘钢构件的耐火保护问题。建议采用新材料硅酸钙防火板对其钢构件作包覆耐火保护 ,并初步确定了耐火保护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18.
数据表明,国外发达国家车辆火灾发生的数量已经呈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研究国外先进的车辆火灾调查技术、研究方法将对我国车辆火灾的预防、车辆的设计改进、标准法规的制定起到积极的作用。以国外汽车工业发达国家车辆火灾调查文献为基础,并参考大量汽车工业与车辆火灾危险性相关的生产、设计标准和实验方案等资料,提出了我国车辆火灾调查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救援效率,降低消防救援人员直接进入火场的风险,设计了由无人机探测系统、履带式消防水炮和远程控制服务器组成的侦察与消防机器人系统。无人机通过数字摄像机实现火场外部环境探测,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图像的远程传输;设计了多自由度消防水炮机械机构,采用红外成像技术,结合烟雾、温度和陀螺仪等传感器,研制出具有火场内部环境侦测、火点自动探测和锁定功能的履带式消防水炮;采用VC++可视化和DLL(Dynamic Link Library)编程方法,开发了由火场内部信息显示和远程运动控制功能的服务器集成软件。试验表明:所设计的机器人系统可代替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火场内部,完成火场内、外环境的全方位探测及可视化呈现,为快速制定消防策略提供了依据,提高了灭火效率,更好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20.
防火门耐火极限取决于其耐火隔热性和耐火完整性.钢质隔热防火门的耐火隔热性与门芯材料的导热系数和门扇厚度相关,而耐火完整性大都与防火门的结构设置相关.防火门的加强筋和铰链等结构设置不合理,会导致门扇变形过大,进而造成防火门耐火完整性的丧失.通过有限元方法对防火门耐火性能进行分析,并优化其加强筋和铰链的设置,可以降低防火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