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判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涉及的各方利益相关集团的利益、立场、资源以及资源调用的能力,调整和优化新农合政策.方法:资料来自检索文献,采用利益相关集团分析法对新农合制度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制度的组织者在整个利益相关集团中处于强势地位,需要协调各方面关系;补偿机制不再是各级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运作的主要动力,依靠业务收入生存的定点医疗机构的逐利行为会降低本制度的广泛推广;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会制约农民参加新农合,未参合农民的疑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新农合异地即时结报就是参合农民在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出院时由定点医疗机构按规定初审并垫付应给农比的新农合补偿费用,再由定点医疗机构与统筹地区新农合经办机构定期结算的过程。目前新农合参合人员外地生病就诊住院后都是由病人全额支付住院费用,再回到户口所在地进行结算报账,一次异地就诊结算时间长,且手续烦多,既不方便参合人员,也给新农合管理机构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解决参合人员异地就诊实时结算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四川省在实现新农合异地即时结报时,采用WebService技术为定点医疗机构医院信息系统提供一套业务流程接口,使定点医疗机构通过阪院信息系统实现异地住院即时结报。通过该系统将使参加新农合的农村居民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帮助他们减轻医疗负担,减少患重大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仙桃市农村慢性病患者医疗保险服务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农村慢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和就医行为进行分析,明确其医疗保险服务需求,为改进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结构式问卷对仙桃市3个乡镇的450名农村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当地乡村医疗服务机构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定性访谈.结果:县级及以上医院在农村慢性病的诊治过程中仍发挥着主要作用;农村慢性病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和门诊费用均随着医疗机构的等级升高而旱明显上升趋势,县级以上医院在住院费用和门诊费用的总体构成中均占据主体地位;慢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在同期家庭消费性支出中占有较大比例.建议:逐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加大慢性病报销力度;完善慢性病门诊统筹,扩大慢性病门诊报销范围;积极发挥新农合的引导作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江苏省某市2008~2010年新农合基金运行状况和住院情况,提出促进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应用统计学描述和关键知情人访谈法?结果:研究地区新农合整体运行状况良好,但仍需研究和解决政策及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筹资时间与方案调整不够同步;县外医疗机构住院费用高;目录外用药及项目费用偏高;人口老龄化对新农合影响较大?结论:研究地区新农合需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及时调整补偿方案;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完善绩效考核;加强支付改革?完善转诊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农合制度的内容是由政府资助、个人缴费和集体扶持相结合的一种筹资机制,重点解决农村患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一项农民初级医疗保障制度。当前,我国新农合建设中各地区采取不同的经办模式,主要有三种:由卫生部门所属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经办;由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社保中心经办;由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因为新农合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如果采取完全由政府组织提供,效率不一定最高。因此在新农合体制发展还不完善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阳谷县2012年采取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基金管理、强化服务意识、创新监管方式等多种方式促进新农合发展,农民的参合率、受益率不断提升,有效降低了基金运行风险,保证了基金较为平稳运行;但还存在住院费用和受益率增长过快、医疗违规、经办机构能力建设低等不足;应通过加强自律机制建设、严控医疗费用、健全监管机制、落实经办机构人员和经费、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提升农村服务能力和水平等措施来吸引农民,保障这一制度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新疆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新农合)政策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完善新农合制度提供相关建议.方法 从新疆最早试点的13个县中,随机抽取6个县进行定量和定性调查.结果 2003-2009年样本县新农合的管理水平逐年增强,2009年较2005年筹资总额投入增加了262.02%,对新农合经办机构的拨款总额增长了54.43%,人员数均达到自治区编制标准;样本县新农合宣传工作力度逐年增强.参合农牧民住院及门诊补偿人次与补偿费用呈增长趋势,而门诊补偿比呈下降趋势;就诊患者对新农合政策总体满意者占76.87%;2009年各样本县农牧民参合率为98.65%~100.00%.结论 政府应引导社会力量积极资助贫困农民参加新农合;建议增加各样本县新农合经办机构人员编制为6~9人,同时加大培训力度;加快新农合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新农合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依靠行政手段,实行多方参与,加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肥西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肥西县新农合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提高新农合运行质量的对策。方法对该县2003~2010年新农合统计信息报表,运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新农合运行情况、参合农民受益情况。结果该县新农合参合率、住院受益率、住院实际补偿比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还存在筹资机制不健全、补偿水平偏低、住院患者流向不合理问题,建议建立稳定长效的筹资机制、完善新农合补偿政策、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结论肥西县新农合制度运行良好,补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的结构、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对《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协议书》实施中的意见,分析和探讨基本医疗保险的管理方式,提出研究建议。方法:对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用epidata3.0录入,SPSS15.0进行分析。结果:定点医疗机构均有准入制度,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医疗机构认为《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协议书》没有谈判机制,希望引进第三方进行谈判。《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协议书》没有明确的对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约束、处罚条款。结论: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需要明确自身定位,与定点医疗机构沟通,共同制定相关指标,更好地维护参保人员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自2003年我国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以来,新农合发展至今,对于切实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随着新医改的启动,新农合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遇到许多问题,保证新农合稳定运行的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还未完全成熟,新农合进一步发展面临诸多困境。本文作者自2003年新农合试点以来,对新农合及其制度的研究工作从未停止。作者深入皖西的乡村、医疗机构、政府主管部门和经办机构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结了新农合在实际运行中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在管理和服务层面,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衔接的关键是让救助对象在医疗机构得到直接减免,这需要两个制度在资金管理、供方监督、信息管理多方面实现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10年,在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但过低的统筹层次严重影响参合农民就医的效率。基于海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情况,实行省级统筹,才能满足参合农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农村地区某县孕产期保健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西部农村地区某县妇女孕产期保健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对544名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对44名卫生服务管理者/供者以及42名妇女进行访谈。结果 70.6%的孕产妇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32.9%获得报销,未获报销的66.0%是因为超生。新农合缓解了具有产科危重症或并发症的孕产妇的经济负担。流动人口的报销手续复杂。卫生人力资源主要分布在县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在乡镇卫生院,中专以下学历占1/4。2005年至2008年的保健总收入中,政府拨款仅占妇幼保健总收入的5.0%。近1/5妇女的孕产期保健总费用超过家庭年收入的20%。选择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分娩的分别占39.8%和58.6%,服务质量和交通方便是选择的主要原因。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影响地理可及性。"坐月子"、重男轻女、为挑时辰而择时剖宫产、"方音岛"现象阻碍了孕产妇保健利用。结论新农合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地区的孕产期保健的服务利用度,偏远乡镇的地理可及性亟须提高。目前尚有多种社会文化因素制约孕产妇保健利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北京市新农合已经成为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驾齐驱的三大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之一。新农合已经具备基本医疗保险的性质。为了有效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加强新农合制度本身的完善和创新,将新农合纳入法制化轨道是必要的。从现实情况看,新农合制度还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北京市新农合制度实施10年的试点经验,为其法制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制度渊源,新农合地方立法的实践也为立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基础,将新农合制度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是可行的。未来立法需要不断提高统筹水平,合理确定筹资目标,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对商业保险机构管理新农合基金做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的逐步提高,其统筹补偿方案也需随之不断调整。由于住院补偿是凉城县新农合基金支出的重点,因此对其住院补偿进行科学调整成为方案调整的核心内容。本文在对该县新农合现行住院补偿方案运行情况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新的筹资标准,采用"分级、分段计算,累加支付"测算办法,对该县的住院补偿方案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6.
按照我国新医改关于新农合属地管理的政策规定,目前实施的新农合医疗保险报销制度,未能满足农民工群体跨省异地就医的保障需求。分析了新农合异地结算难的原因,并从政策支持和信息技术角度对其解决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农合GIS系统是集信息查询、统计分析和业务监管为一体的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农合GIG系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设计,包括系统设计目标与原则、系统总体架构设计、系统功能设计以及数据库设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为解决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短缺问题提供新思路。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新农合背景下我国农村卫生人力资源面临的问题,提出构建服务农村卫生医疗为宗旨卫生行业低龄老年志愿者组织“仁爱夕阳”的意义、可行性与运行模式。结果:“仁爱夕阳”是的新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为农村基层提供卫生服务,可以继续发挥卫生行业老年人的知识与技能优势,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结论:构建以农村卫生服务为主旨“仁爱夕阳”新社会组织为新农合人力资源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前后,试点县与非试点县农民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的对比分析,评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效果,为改善新农合试点县农民的卫生服务状况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资料来自卫生服务调查和卫生统计报表,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对比分析。结果:新农合实施前农民住院率为2.70%;实施后农民住院率为3.35%;新农合实施前农民未住院率51.51%;实施后未住院率25.80%。结论:新农合制度运行一年多来,住院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未住院率有了明显的降低。农民卫生服务利用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