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B超引导建立经皮肾通路,大功率钬激光进行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90例,分析钬激光碎石取石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等。结果 9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在B超引导下建立肾穿刺通道行一期穿刺取石,结石清除率为85.55%。平均手术时间95 min。平均碎石取石时间为69 min,术中出血量估计平均为110 ml。术后发热8例,经抗感染治疗2~4 d,体温恢复正常,无改开放手术、无大出血病例。结论采用B超引导穿刺经皮肾钬激光碎石术是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方便,疗效可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肾下盏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12月~2006年7月在B超定位引导下建立通道并同期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26例,26例均为16F单通道取石。9例为肾中盏通道,17例为肾下盏通道。结果25例1次准确穿刺目标肾盏并建立通道,1例因工作鞘脱出需2次手术重新穿刺建立通道,1次碎石成功21例,4例需2次碎石,结石清除率92%(24/26)。2例残留结石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治愈。平均手术时间51min,平均出血量63mL,未发生经皮肾镜取石术常见严重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安全、简便、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3.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上尿路结石或狭窄需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B组患者采用C臂机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两组通道建立时间和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取净率以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的通道建立时间缩短,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幅度小,一次取净率和总取尽率均较高,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则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可有效提高取净率、缩短通道建立时间,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和血红蛋白水平的降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B超引导经皮肾穿刺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技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建立经皮肾通道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9月~2008年6月,376例肾结石患者在B超引导下穿刺目标肾盏,建立皮肤肾脏通道,肾镜下采用气压弹道或联合超声取石术.对B超穿刺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结石清除率进行分析.结果 376例患者均穿刺成功建立皮肤肾脏通路,367例行一期取石术,9例行二期取石术.穿刺时间1~30 min,平均(15±11)min,8例患者术中榆红细胞悬液2~6 u,1例气胸.术后1周复查,305例患者排净结石,71例有结石残余,结石清除率81.1%.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临床简便可行,无放射性损伤,穿刺成功率高;B超监视还具有提高结石清除率、有效减少结石残留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B超定位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PCNL)是目前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方法[1]。建立理想的经皮肾通道是经皮肾镜取石术取得良好疗效与安全性的关键。我院自2011年3月—2014年7月对上尿路结石患者84例采用B超引导建立皮肾穿刺通道,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84例病人,男46例,女38例;年龄23-69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B超引导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85例患者中,输尿管上段结石138例,肾结石207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140例,共556侧结石,均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建立皮肾通道(微通道、标准通道或大通道)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或EMS三代碎石清石系统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穿刺成功,Ⅰ期取石450例(509侧),Ⅱ期取石35例(47侧)。手术时间(穿刺至放置肾造瘘管)15~221 min。术后5~7 d复查腹部平片(KUB),447侧排净结石,Ⅰ期结石取净率86.8%。无术后肾造瘘管脱落,无胸膜和腹腔脏器损伤。结论 B超引导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微创、高效、安全、易操作和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B超引导经皮肾镜工作通道建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工作通道建立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 B超引导下对36例肾结石患者进行经皮肾镜工作通道建立,行一期碎石取石术41例次。结果 该组41例次均准确命中患肾后组中盏,建立理想的穿刺通道。无工作通道建立过程中的常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B超引导经皮肾镜工作通道的建立方法安全简便,利于提高经皮肾镜工作通道建立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尿路结石患者12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通过对手术过程的时间和出血量以及术后恢复和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记录,对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和X线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手术过程、术后恢复、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和评定。结果通过对128名尿路结石患者手术及其术后的研究,可以得出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一次取石率高,术后恢复良好,出现并发症少等优点。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治疗尿路结石临床疗效好、手术安全、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在建立经皮肾镜取石术工作通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对152例(180个)肾或伴输尿管起始段结石患者,建立经皮肾镜工作通道后,行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结果 166个肾脏均建立理想的操作通道,无胸膜损伤、腹腔脏器损伤、无肾脏穿通伤等并发症.定位造瘘成功率为92%(166/180).结论 超声引导穿刺可以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提供实时、安全、准确的工作通道,对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决定性价值.  相似文献   

10.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47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B超引导下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476例。结果476例患者中有420例Ⅰ期取石,48例行Ⅱ期取石,8例行Ⅲ期取石;单通道取石406例,双通道取石64例,三通道取石6例;平均结石清除率89.94%,平均手术时间84min,肾造瘘管平均留置时间6d,平均住院时间12.5d。4例出现术后尿外渗,经调整肾造瘘管的位置及置入外支架管后治愈。所有患者经随访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组织损伤小、术中安全、住院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的优点,值得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纯B超实时定位建立微创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MPCNL)通道的方法与临床价值。方法2006年10月~2010年12月对528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B超实时定位建立MPCNL通道的方法行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结果 523例患者均一次建立通道成功,1例改X线穿刺成功,4例改小切口手指扪及肾脏穿刺成功。Ⅰ期取石470例,1~4周后经瘘管再行Ⅱ期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PCNL)58例,手术结石总取净率为92.3%。手术时间平均1.5 h。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实时B超定位技术建立经皮肾通道具有安全、有效、定位准确、操作技巧易掌握、使用方便及临床效果好等优点,而且费用低,医患免于接触X射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建立经皮肾镜取石术工作通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引导对75例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建立经皮肾镜工作通道后,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结果75例患者均建立理想的操作通道,无胸膜损伤、腹腔脏器损伤、肾盂撕裂、肾脏穿通伤等操作并发症。取石率为97.3%(73/75)。结论超声引导穿刺可以为经皮肾镜取石术提供实时、安全、准确的工作通道,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单用B引导经皮肾穿刺建立1条皮肾通道,使用输尿管肾镜或经皮肾镜Ⅰ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2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26例,同期取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8例。结果:肾结石Ⅰ期取净率为90%,3例肾残留结石需Ⅱ期PCNL或体外冲击波治疗;输尿管结石经皮肾通道Ⅰ期取净率91.2%。2例术中部分结石向下移位至输尿管中下段,需改变体位经尿道输尿管镜取出,1例出血影响视野术中改开放手术取石,术中并发输尿管穿孔1例,术后并发输尿管狭窄并炎性息肉梗阻1例,经及时治疗后痊愈。结论:单独使用B超引导建立单通道Ⅰ期经皮肾镜治疗肾及输尿管结石的技术切实可行,正确掌握适应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4月-2009年4月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对64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B超引导穿刺建立通道,行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结果64例患者均一期成功建立经皮肾通道,54例一期手术碎石,10例二期手术碎石,手术时间90-210 min,均无气胸、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复查,52例患者结石排尽,12例有结石残留,结石清除率为81.3%。结论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152例肾结石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进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术。结果152例均成功建立F24皮肾通道并进行Ⅰ期碎石,平均手术时间85min,平均取石时间55min。137例取石干净,净石率90.1%;有结石残留的15例中,11例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4例口服排石药物,并最终治愈。所有患者于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大出血、肠道损伤、气胸等严重并发症。B超引导穿刺的标准通道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术治疗肾结石高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80例尿路结石患者采用B超定位引导经皮肾穿刺建立F16通道,使用用德国WOLF8/9.8 F输尿管肾镜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机碎石.结果 80例患者行Ⅰ期穿刺取石69例,行Ⅱ期取石8例,行Ⅲ期取石3例.结石清除率93.75%(75/80).手术时间0.6~3.6 h,术中无需要输血病例,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好、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对残留结石和复发结石的再次手术治疗有较大优越性,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可进一步提高肾结石的清除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局麻下经B超引导的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2例肾结石患者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22例患者均采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经B超引导下穿剌建立皮肾通道,应用气压弹道碎石机进行碎石,22例均为单侧,结石最大径≥2.5cm,其中单发性结石19例,多发性结石及铸型结石3例。结果: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9例单发性结石及1例多发性结石均一期取净,一期结石完全清除率达90.9%(20/22),另2例多发性结石行二期手术后结石取尽(其中1例采用双通道)。手术时间40~100min,平均住院10d。结论:局麻下经B超引导的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相对简单性肾结石安全、有效,并且能降低治疗费用,具有可行性,尤其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可有效缓解看病难、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彩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210例。结果术后检查182例结石完全消失,28例有残留结石,平均手术时间126 min,一次净石率为86.7%。术中致肾盂或输尿管穿孔4例,术后出血采用介入高选择动脉栓塞止血1例,术后菌血症3例。结论彩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损伤小,碎石成功率高,恢复快,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超微通道组和标准通道组各39例。标准通道组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超微通道组行超声引导下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估两组术前、随访3个月生活质量,比较两组结石取净情况、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标准通道组相比,超微通道组结石取净率较高,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微通道组并发症发生率2.56%(1/39)低于标准通道组的20.5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超微通道组生理、心理评分高于标准通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超声引导下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更具优势,结石取净率、生活质量高,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B超定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4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杏飞  胡志胜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0):1772-1773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尿路结石患者432饲在B超定位下行MPCNL术.[结果]432例中382例行I期取石;44例行Ⅱ期取石,6例Ⅲ期取石,其中单通道取石369例,双通道取石58例,三通道取石5例,平均结石清除率90.18%,平均手术时间82 min.肾造瘘管平均留置时间6 d,3例术后出现尿外渗,经调整肾造瘘管位置及置入外支架管后治愈.患者未出现并发症.[结论]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