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指标对脑卒中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收集鞍山市第三医院2003-10/2004-10收治的脑卒中昏迷患者25例,对其中10例预后不良及15例预后良好患者的及SEP检测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预后不良组8例(80%,8/10)表现为极重度异常情况,预后良好组13例(占87%,13/15)表现为轻、中度异常情况。以此方法判断脑卒中昏迷患者预后的明确率为84%。结论BAEP及SEP检查结果对脑卒中昏迷患者的预后评估有确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指标对脑卒中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收集鞍山市第三医院2003-10/2004-10收治的脑卒中昏迷患者25例,对其中10例预后不良及15例预后良好患者的及SEP检测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预后不良组8例(80%,8/10)表现为极重度异常情况,预后良好组13例(占87%,13/15)表现为轻、中度异常情况。以此方法判断脑卒中昏迷患者预后的明确率为84%。结论 BAEP及SEP检查结果对脑卒中昏迷患者的预后评估有确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诱发电位评估昏迷患者的价值。方法 对39例昏迷患者在24h内进行BAEP、SEP检测及GCS评分,病后3月对患者进行预后评价。结果 诱发电位的预后准确率高于GCS评分的预后准确率。结论 诱发电位对昏迷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判断价值,且早期预后准确率高于GCS评分。  相似文献   

4.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对昏迷患者预后的判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与昏迷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探讨BAEP和SEP判断昏迷患者脑功能状态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采用丹麦Dantec公司生产Neuromatic2000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查ICU病房中36例昏迷患者的BAEP和SEP。BAEP分析III-V波,SEP分析P15、N20、P25波。检查结果分为正常和异常。预后分为好转和死亡。结果36例患者,BAEP正常12例,异常24例。SEP正常13例,异常23例。好转13例,死亡23例。当SEP异常时,死亡率明显高于SEP正常时。而同时伴有BAEP异常时,死亡率更高。14例患者SEP检查P15、N20、P25波均消失,12例死亡,病死率为86%。5例患者BAEP检查III-V波和SEP检查P15、N20、P25波均消失,全部死亡,病死率为100%。结论BAEP和SEP的正常与否与昏迷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P=0.011)。SEP异常是判定的主要根据。BAEP和SEP相结合,则可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对昏迷患者进行动态的BAEP和SEP观察可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对昏迷患者预后的判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K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与昏迷患预后密切相关,探讨BAEP和SKP判断昏迷患脑功能状态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采用丹麦Dantec公司生产Neuromatic2000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查ICU病房中36例昏迷患的BAEP和SEP.BAEP分析Ⅲ-Ⅴ波,SEP分析P15、N20、P25波。检查结果分为正常和异常项后分为好转和死亡。结果 36例患,BAEP正常12例,异常24例。SEP正常13例,异常23例。好转13例,死亡23例。当SEP异常时,死亡率明显高于SEP正常时。而同时伴有BAEP异常时,死亡率更高。14例患SEP检查P15、N20、P25波均消失,12例死亡,病死率为86%。5例患BAEP检查Ⅲ-Ⅴ波和SEP检查P15、N20、P25波均消失,全部死亡,病死率为100%。结论 BAEP和SEP的正常与否与昏迷患的预后有密切关系(P=O.011)、SEP异常是判定的主要根据。BAEP和SEP相结合,则可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对昏迷患进行动态的BAEP和SEP观察可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诱发电位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预测价值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事件相关电位(ERP)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CA)患认知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痴呆组和30例非痴呆组急性期诱发电位检测结果。结果 二组ERP的异常率有非常明显差异(P<0.01),SEP,BAEP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AICA患急性期ERP异常结合临床后,可作为将来发生痴呆的简易指标。  相似文献   

7.
帕金森病患者视觉、脑干及体感诱发电位改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诱发电位(BAEP)及体感诱发电位(SEP)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神经电生理检查仪对46例PD患者分别进行VEP、BAEP、SEP检查,并与健康对照组50例作对照。结果PD组VEP的P100潜伏期(115.3±10.7)m s较健康对照组(103.5±9.2)m s明显延长(P<0.01);PD组P100潜伏期延长与PD患者的病程及病情呈正相关(r=0.49,0.43,P<0.01);PD组BAEP的Ⅲ-Ⅴ及Ⅰ-Ⅴ波间期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SEP各波潜伏期及波幅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PD患者的VEP和BAEP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提示PD患者可伴有脑干听觉传导通路与视觉传导通路损害。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9):3728-3729
选取发病72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设为试验组,并根据影像学检查所显示的梗死病灶将其分为大面积梗死组32例和中等以下面积梗死组38例。另选我院行健康体检者36例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人员血清NSE水平。结果大面积梗死组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中等以下面积梗死组以及对照组(P0.05),中等以下面积脑梗死组血清NSE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NSE水平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重型组患者NSE水平较中型、轻型及对照组均明显增高,中型组较轻型组及对照组NSE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组NSE水平较对照组轻度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水平可为梗死病灶情况及脑损伤程度评估给出客观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对弥漫性轴索损伤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采用日本光电公司生产 ME-543K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查 ICU病房中 85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分析 III-V波,体感诱发电位( SEP)分析 P15, N20, P25波.检查结果分为正常和异常.预后分为好转和死亡. 结果 85例患者中好转 60例,死亡 25例. BAEP正常 24例,异常 61例, SEP正常 25例,异常 60例.当 SEP异常时,病死率明显高于 SEP正常时.而同时伴有 BAEP异常时,病死率更高. 30例患者 SEP检查 P15, N20, P25波均消失,其中 25例死亡,病死率为 83.3%. 5例患者 BAEP检查 III~ V波和 SEP检查 P15, N20, P25波均消失,全部死亡,异常率为 100%. 结论BAEP和 SEP的正常与否与弥漫性轴索损伤的预后有密切关系( P=0.01). SEP异常是判定的主要根据. BAEP和 SEP相结合,则可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进行动态的 BAEP和 SEP观察可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的诱发电位变化。方法对39例确诊的ALS患者进行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测,并与年龄、身高匹配的健康者进行对比。结果SEP异常率64%(14/22),BAEP异常率56%(13/2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VEP异常率31%(5/1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LS患者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感觉传导通路及脑干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体表面感觉诱发电位(SEP)的变化。 方法 应用丹迪公司Keypoit型神经肌电描记仪对32例慢阻肺患者进行BAEP及SEP检测,并与35例同龄健康 人的检测结果作比较。结果 慢阻肺患者组BAEP显示V波潜伏期和Ⅰ~Ⅴ、Ⅲ~Ⅴ波峰间潜伏期明显延长,Ⅰ 波、Ⅲ波潜伏期基本正常。SEP显示P40、N45、P60、N75潜伏期均明显延长。结论 慢阻肺患者存在广泛脑功能损 害,BAEP和SEP检测能早期发现慢阻肺患者神经精神亚临床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视觉诱发电位(VEP)、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3者在多发性硬化(MS)诊断中的不同价值。方法35例MS患者分别进行VEP、SEP、BAEP中的一项或多项检查,并与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S患者VEP、SEP、BAEP的异常率分别为81.5%、76.2%、52%,其中有相应视神经、躯体感觉、脑干损害者VEP、SEP、BAEP的异常率分别为84.6%、83.3%、69.2%,而无相应症状体征者3者的异常率分别为78.6%、73.3%、33.3%。结论诱发电位对MS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确定MS的临床病灶和发现亚临床病灶方面VEP敏感性稍高于SEP,但明显高于BAEP。联合检测VEP、SEP、BAEP将有助于提高MS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预后的评估.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血清NSE水平,并观察其动态变化情况;选择同期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起病第1、3天NSE浓度较正常对照组[(7.58±1.40)μg/L]显著升高(P<0.05);发病3、7、14天各时间点预后不良脑梗死患者NSE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病情程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SE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监测血清NSE水平可能有助于预测脑梗死的病情变化和预后情况,临床医生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100B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24 h、治疗7 d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空腹血清S100B蛋白水平。结果发病24 h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100B蛋白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S100B蛋白水平与脑卒中评分(NIHSS)呈正相关(r=0.673,P0.00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7 d后S100B蛋白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100B蛋白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增高,且神经功能缺失越重,S100B蛋白水平越高;经治疗、神经功能恢复后S100B蛋白水平降低。S100B蛋白浓度的高低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脑组织的损伤程度提供定量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 h内血清NSE值在不同时段的变化.方法选取发病后24 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仔细询问发病时间,分为2~8 h、8~16 h,>16 h 3部分.与40例同期非神经系统疾病住院的患者相对照.结果各个时间组血清NSE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8~16 h期间血清NSE水平最高,与其它各时间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 h内血清NSE水平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8~16 h达最高.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尿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方法:对13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BAEP、SEP检测,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糖尿病其BAEP、SEP(除Ⅰ波外)各波潜伏期均延长,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伴周围神经损害者更显著.结论:BAEP、SEP参数变化可推断糖尿病中枢神经损害,为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亚临床期提供电生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对弥漫性轴索损伤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日本光电公司生产ME-543K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查JCU病房中85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分析Ⅱ-Ⅰ-Ⅴ波,体感诱发电位(SEP)分析P15,N20、P25波检查结果分为正常和异常预后分为好转和死亡。结果:85例患者中好转60例,死亡25例。BAEP正常24例,异常61例,SEP正常25例,异常60例。当SEP异常时,病死率明显高于SEF正常时。而同时伴有BAEP异常时,病死率更高。30例患者SEP检查P15,N20,P25波均消失,其中25例死亡,病死率为83.3%。5例患者BAEP检查Ⅲ-Ⅴ波和SEP,检查P15,N20,P25波均消失,全部死亡,异常率为100%。结论:BAEP和SEP的正常与否与弥漫性轴索损伤的预后有密切关系(P=0.01)。SEP异常是判定的主要根据。BAEP和SEP相结合,则可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进行动态的BAEP和SEP观察可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7例颅脑损伤患者(观察组)及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GFAP、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分析其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预后评分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12 h血清GFA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GFAP水平与48 h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呈负相关(P0.05);应用ROC曲线分析,血清GFAP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S-100B和NSE(P0.05)。结论血清GFAP检测可作为判断颅脑损伤早期病情的指标之一,其敏感性优于常规指标S-100B和NS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平扫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差异.[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15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其发病后行CT及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的时间不同将其分成三组:发病后6h内行CT以及DWI检查组(A组,n=66),发病后6~24 h行CT以及DWI检查组(B组,n=57),发病后24~72 h行CT及DWI检查组(C组,n=29).所有患者均通过NIHSS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分析不同时间段CT、DW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率.根据患者病情以及就诊时间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A组、B组DWI检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头颅CT平扫检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C组两种检查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发病24 h内)诊断的患者病死率为5.89%(7/119)明显低于后期(发病24~72 h)诊断的患者的病死率22.23%(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P=0.03<0.05),早期及时诊断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结论]DWI检查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检出率方面明显优于CT平扫,可有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对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的脑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外伤后综合征(PTBIS)患者的脑诱发电位改变特点及脑诱发电位对PTBIS患者脑功能的评定价值。方法 对38例PTBIS患者进行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事件相关电位(ERP)检测,并与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者对比。结果 SEP、BAEP及ERP异常率分别为71.1%、38.9%、50%。SEP异常主要为P15、N60波波峰潜伏期延长和N20波波幅降低,BAEP异常主要为Ⅲ、V波波峰潜伏期延长或I~Ⅲ、I~V峰间期延长,ERP异常主要为P3潜伏期延长。结论 多项诱发电位异常提示PTBIS患者存在大脑半球、脑干功能的损害及认知功能障碍,脑诱发电位检查为PTBIS患者的脑功能评定提供了一种敏感、客观的电生理学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