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十七大会议开幕的2007年10月15日到会议闭幕后的10月22日,总共8天的时间,新华日报以特刊的形式对十七大作了持续报道,共推出特刊31个版,采用文字、图片、图表稿件共419篇。其中,文字稿件261篇,总字数46万,特刊和其它版面分别刊登200篇、61篇。图片157张,特刊和其它版面分别刊登118张、39张。特刊创新报道手法,增强宣传效果,使党报新闻宣传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省级党报的独特创新点。  相似文献   

2.
点击传媒     
《新闻天地》2006,(12):48-49
专题报道气势恢宏从11月10日起,湖南日报在A3、A4版《科学发展,和谐湖南,富民强省》党代会特刊中,连续3天推出了党代会的专题报道。现已刊发6篇,分别题为《加速推动“第一推动力”》、《广袤田野起宏图》、《城镇化,湖南崛起的强劲动力》、《长远之举,首在“强基”》、《进发活力,增强动力》、《让一种力量,引领我们前进》。读罢这六篇专题报道,有一个总的感觉,那就是策划精心,出手不凡。该组报道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版面大气,每个专题一个整版,通栏大标题,图  相似文献   

3.
北京奥运会期间,大众日报推出《大众奥运》特刊,对奥运会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特刊最多时推出10个整版的版面,双面彩印,文章精彩耐读,版面美观时尚,获得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读者的赞扬,在业内也受到广泛好评。大众日报奥运报道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4.
五年一次的党代会报道是党报会议报道的重点,也是党报会议报道创新突破的难点。今年11月江苏省召开第十一次党代会,围绕这次党代会,新华日报进行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圆满地、创造性地完成了宣传报道任务。省委书记李源潮高度评价新华日报党代会的宣传,认为这是江苏省党代会历史  相似文献   

5.
十七大会中报道圆满完成,回过头来看这些天的新华日报版面,尤其是八期“聚焦十七大特刊”,无论内容构成、标题制作,还是版面布局、图片整合都很有特色,精致、大气、美观,视觉冲击力强,凸显了十七大报道的宣传效果。本文结合新华日报“聚焦十七大特刊”,试从视觉呈现角度谈谈对重大主题报道特刊版面创新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从11月8日起,《光明日报》正式推出十六大报道。从11月8日至17日,共刊发有关十六大的稿件270篇,其中新华社稿件76篇,自采稿件194篇;照片和图表247幅,其中新华社图片63幅,自采图片184幅;开辟专栏14个。同时,从11月1日至15日,《光明日报》共刊发特刊13期。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29日起,北京晚报陆续推出《国家》特刊,每周一期,至9月25日,共18期。要在288个版面里萃取出共和国60年的发展绝非易事。但,北京晚报人做到了。《国家》特刊到底特在何处?策划出奇制胜,跳出"60"怪圈北京晚报编委会早在去年做完北京奥运会报道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新中国60周年国庆报道。新年伊始,就  相似文献   

8.
许鑫 《青年记者》2007,(2):50-51
围绕06世界杯的64场赛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展开了大容量、立体化的报道。报纸如何报道才能扬长避短?笔者选择《南方都市报》6月10日至7月11日的《世界杯特刊》作为分析对象,大体上可以反映纸媒在重大赛事报道中的一般做法和策略。《南方都市报》从6月10日起,每天均出版《世界杯特刊》(以下简称《特刊》),篇幅达8-16个版面,按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分成“立场”、“战报”、“专题”、“纵深”、“前线”、“预测”、“传媒”等专栏,充分发挥纸质媒体的特点,从多方面把握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将报道的范围、领域从比赛本身向相关事件延伸,从…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内有影响的省级党报,《新华日报》在以往多次改版的基础上,于2009年7月20日又采取了新的改革举措,即:首批推出由8名相对年轻的记者主持的个人专栏,从而开启了鼓励记者凸现个性特点、创新党报报道形式和搞活报纸版面的新的改革之旅。  相似文献   

10.
禹跃昆 《青年记者》2009,(24):64-65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对于这一重大新闻事件,各大媒体使出浑身解数,竞相进行国庆报道,并纷纷推出了国庆特刊。南方周末也不例外,于10月1日推出了《新中国六十周年特刊》,共计36个版面。  相似文献   

11.
《人民日报》作为我国最有权威的主流媒体,在重大事件的舆论把控上发挥着引领性的作用。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分别从报道地域、版面风格、语言表达、报道体裁、报道对象等几个方面,对《人民日报》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报道进行比较,共统计了92篇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奥运特刊的报道,283篇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奥运特刊的报道,以两者的对比来呈现新时期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理念的嬗变,这种嬗变大致体现在:从凸显“金牌至上”“赢”等竞争理念向更加注重“全民共享”“欢乐奥运”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孙凤岐 《新闻窗》2007,(5):12-14
7月1日,正当全国上下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活动进入高潮之时,由《贵阳日报》推出的《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特刊》引起了读者的关注。特刊从挖掘“黔港十年共辉煌”的丰富内涵出发,推出了4个对开版的内容,特刊与头版上的相关报道联动,相互辉映,不仅使《贵阳日报》成为全省当天纪念香港回归主题报道量最大的平面媒体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今年7月11日、12日、13日、14日,新华日报在A1版推出重大主题新闻系列报道:聚焦江苏沿江保护式开发新路径。四天内,刊发四篇近3000字通讯,并分别配发评论员文章和大张新闻图片,其中,包括三篇头版头条。集中在一个很短的时间段内,动用如此高规格的版面资源,这在新华日报近年来重  相似文献   

14.
沈东 《新闻通讯》2014,(4):50-52
管理至上理念先行。新华日报视觉小组从2006年实施常规版面规范化管理,专副刊、周刊版面程式化运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但是,要在重大主题报道版面更上一个台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通过再现13期《新华日报》全运会特刊报道的台前幕后,阐述“激励化”管理模式产生的时机、渗透的理念、运作的办法,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8月24日,北京奥运会完美谢幕。为报道好这一万众瞩目的盛事,在长达近二十天的时间里,楚天金报调动全编辑部力量,精心策划,全力做好奥运报道。共推出奥运报道特刊《圆梦北京》23期,平均每天奥运报道版面17个,累计版面300多个。金报奥运报道呈现出浓墨重彩、安排有序、设计精巧、重点突出、亮点纷呈的特点,整组报道鼓舞人心。  相似文献   

16.
百年奥运,举世瞩目。从8月6日到8月25日,新华日报除在要闻版突出报道之外,还刊出20期《奥林匹克风》特刊,124个专版(其中6个影像版)。一篇篇精彩飞扬的报道,一张张鲜活动感的图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完美落幕,回首《开封日报》的奥运报道,从一年多前开设《奥运来了》栏目,到2007年8月8日“奥运倒计时一周年”精美特刊,从每周一个“奥运前奏”专版到奥运会期间每天至少4个版面的气势非凡的奥运特刊,一路走来,犹如奥运赛场,《开封日报》奥运报道也是亮点纷呈、精彩频现。  相似文献   

18.
8月9日,中宣部等五部门决定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后,新华日报社党委高度重视,迅速部署,认真落实.8月下旬"走转改"活动启动后,新华日报和新华报业集团各报积极行动,全身心投入.《新华日报》结合正在进行的2011年第五轮记者基层联系点报道,及时对"来自记者联系点的报道"进行了改造;9月16日起又在头版推出新专栏"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目击、体验、记录、对话、调查".载至11月25日,上述两个专栏共见报稿件162篇.《扬子晚报》开设了大型"走转改"专栏"走基层看民生",刊发专题报道20多组,同时加大了已有品牌栏目和热点活动的工作力度.中国江苏网推出大型综合专题"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我们在行动",发布各类稿件200多篇,其中原创稿件30多篇.《南京晨报》开设了"晨报记者走基层"专栏,刊发报道52篇(组),加上"民生工程·民声记录"等相关栏目,共刊发"走转改"稿件60多篇(组).  相似文献   

19.
11月29日,湖南日报除在A1版刊发"聚焦长株潭"大型报道的开篇之作——《长沙,昂起"龙头"》长篇通讯之外,还精心策划,强势推出了"聚焦长株潭"特刊。纵观这个特刊,其显著特色有三:一、版面气势如虹。8个整版,数量之多,为当天省会平面媒体"聚焦长株潭"报道之最;从T1到T8版,8个主标题,都是通栏大标题;T1版反映长沙市区新姿的彩色大照片,足足有半个版,其他7个版刊发在主标题之下的照片,也多是6至7栏宽、约30行高的大照片。这些,构成了其版面的大气与恢宏,视觉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20.
北京奥运会期间,大众日报推出<大众奥运>特刊,对奥运会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特刊最多时推出10个整版的版面,双面彩印,文章精彩耐读,版面美观时尚,获得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读者的赞扬,在业内也受到广泛好评.大众日报奥运报道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