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行为视觉训练对弱视儿童视力及视功能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弱视治疗的210例(335眼)患儿的病例资料。将所有患儿按训练方法不同分为2组,A组应用行为视觉训练方法(102例167眼),B组应用常规弱视治疗方法(108例168眼)。其中每组按年龄分为5岁≤年龄<8岁组、8岁≤年龄<11岁组、11岁≤年龄<14岁组;按弱视类型分为屈光不正性弱视组、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和形觉剥夺性弱视组;按弱视程度分为轻中度弱视组和重度弱视组。收集各组患儿训练前后的眼轴长度(AL)、等效球镜度数(SE)、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立体视锐度等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训练后1个月,A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训练后1个月、3个月,A组中屈光不正性弱视组患儿有效率高于同一时间点屈光参差性弱视组(P1个月=0.024,P3个月=0.021)。B组中轻中度弱视组患儿有效率均高于同一时间点重度弱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训练后1个月、3个月、6个月,A组患儿正常立体视恢复率均高于同一时间点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训练后1个月、3个月、6个月,A组中5岁≤年龄<8岁组患儿正常立体视恢复率均高于同一时间点8岁≤年龄<11岁组、11岁≤年龄<14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训练后1个月、3个月、6个月,A组和B组中屈光不正性弱视组患儿正常立体视恢复率均高于同一时间点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和形觉剥夺性弱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训练后1个月、3个月、6个月,A组和B组中轻中度弱视组患儿正常立体视恢复率均高于同一时间点重度弱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训练后6个月,屈光不正性弱视组中,A组患儿SE变化量及AL变化量均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行为视觉训练有助于弱视儿童双眼立体视功能的恢复,尤其对单纯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效果较差的弱视患儿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并能减缓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训练后近视漂移的幅度;立体视功能的重建与患儿年龄、弱视类型和弱视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探讨儿童与成人视皮层区功能活动的变化。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了46位健康志愿者。将志愿者分为两组,其中儿童组28人,年龄为(9±3)岁;成人组18人,年龄为(23±4)岁。fNIRS设备采用日立ETG-4000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仪,通过端口将fNIRS设备与呈现视觉任务的控制电脑进行连接并保证在受试者接受视觉刺激时fNIRS可以同步地检测到视皮层血红蛋白含量的实时变化。视觉刺激任务为黑白棋盘格翻转刺激。将氧合血红蛋白的数据通过Matlab软件分析得出β值,每个通道均包括基线期β值和刺激期β值,利用SPSS 21.0分析软件分别对儿童组以及成人组内受试者单通道的基线期与刺激期β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Δβ=β值刺激期-β值基线期结果 除了儿童组中的通道12外,01至11通道两组受试者刺激期β值均显著高于基线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儿童组受试者与视觉刺激同步的双侧初级视皮层的Δβ值均显著高于成人组(均为P<0.05);儿童组受试者与视觉刺激同步的双侧次级视皮层的Δβ值也均显著高于成人组(均为P<0.05)。结论 在同样的视觉刺激下,儿童的视皮层功能活动反应程度要明显高于成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dependent level functional MRI,BOLD-fMRI)技术研究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对不同级别大脑视觉皮层功能的影响,比较即时矫正屈光不正后视皮层的激活特点,分析皮层激活改变与弱视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以SIEMENS AVANTO1.5 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18例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及18例正常视力儿童的枕叶视皮层感兴趣区BOLD-fMRI数据,图像处理及分析为本核磁扫描仪自带软件。比较弱视组与对照组及弱视组即时屈光矫正前后皮层激活强度及范围的不同,分析其改变特点及机制。对患儿弱视程度分级,分析其与皮层激活改变的关系。结果弱视组皮层神经元的反应水平及激活范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弱视组即时矫正屈光不正后皮层活动水平有所增高,激活范围增大,同时在楔叶、舌回等次级视皮层等有额外反应。同时皮层激活范围与弱视程度不成线性相关。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各级视觉皮层均发生了激活范围的改变,弱视眼矫正屈光不正后皮层激活范围明显增大,提示尽早矫正视力对改善弱视皮层损害有帮助,但这种皮层激活范围的改变与弱视程度并不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与斜视性弱视患儿视放射发育情况,比较两种弱视患儿视觉损害发生机制的异同。方法 对屈光参差性弱视组12例左眼弱视患儿、斜视性弱视组12例左眼弱视患儿以及正常对照组15名儿童进行DTI程序扫描,采集所有儿童两侧视放射的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率(MD),对左右侧视放射FA及MD分别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组儿童不同部位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种类型弱视患儿视放射的发育情况。结果 正常对照组儿童的FA及MD右侧均略高于左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屈光参差性弱视组患儿右侧FA(0.469±0.012)高于左侧(0.460±0.013),右侧MD(0.872±0.015)低于左侧(0.888±0.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斜视性弱视组患儿右侧FA(0.475±0.013)低于左侧(0.496±0.015),右侧MD(0.871±0.012)高于左侧(0.863±0.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正常对照组儿童相比,屈光参差性弱视组患儿双侧视放射FA降低、MD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斜视性弱视组患儿双侧视放射FA均降低,右侧视放射MD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左侧视放射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类型弱视患儿比较:左侧视放射FA、M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右侧视放射FA、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DTI可以无创地观察弱视患儿视放射微观结构的改变,为弱视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 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测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微血管系统的差异,探究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发病机制。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门诊就诊的4~14岁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41例及正常视力儿童22例,将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弱视眼纳入为弱视眼组,非弱视眼纳入为对侧眼组,正常视力儿童的右眼为正常对照组。使用OCTA扫描三组入选眼的眼底黄斑部3 mm×3 mm的范围,经ImageJ处理后获得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SCPVD)和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DCPVD),采用ETDRS分区扫描模式扫描黄斑部,得出黄斑部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直径分别为1 mm圆形(中心区)及>1~3 mm、>3~6 mm环形区的视网膜厚度。分析比较三组之间黄斑区SCPVD、DCPVD及视网膜厚度之间的差异。结果 弱视眼组、对侧眼组和正常对照组入选眼的SCPVD分别为(25.01±6.00)%、(29.34±4.23)%和(30.16±2.90)%,DCPVD分别为(27.87±4.12)%、(30.30±2.72)%和(30.65±2.38)%,弱视眼组的SCPVD和DCPVD均较对侧眼组、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侧眼组入选眼的SCPVD和DCPV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1.00)。弱视眼组、对侧眼组和正常对照组入选眼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65.78±21.10)μm、(260.94±18.97)μm和(263.59±14.71)μm,三组间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弱视眼组、对侧眼组和正常对照组入选眼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21.13±10.83)μm、(316.19±11.80)μm和(314.85±10.81)μm,弱视眼组入选眼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均较对侧眼组、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侧眼组与正常对照组入选眼的平均视网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结论 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微血管系统均存在异常,提示黄斑区视网膜参与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屈光相关性弱视儿童的立体视觉的损害情况。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初诊为屈光相关性弱视儿童137例,按弱视类型分为A、B两组,A组为屈光不正性弱视81例(127只眼),B组为屈光参差性弱视56例(56只眼)。所有患儿经睫状肌麻痹后检影验光,采用同视机、颜氏《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同时视、融合功能及立体视锐度。对两组弱视儿童严重程度、立体视、屈光状态的差异进行统计。结果屈光相关性弱视儿童以中度弱视居多,占63.39%;与B组比较,A组重度弱视者比例较小,中度弱视者比例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37例屈光相关『生弱视患儿的屈光状态以远视为主,占69.95%;与B组相比,A组远视比例较大,散光者比例较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同时视及融合功能异常率较高,黄斑立体视存在率较高,无立体视者比例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立体视及周边立体视存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光相关性弱视会损害患儿的立体视觉,屈光参差性弱视对立体视觉的影响比屈光不正性弱视更严重。远视是屈光相关性弱视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程度远视性弱视儿童与同龄矫正视力正常的儿童屈光状态变化的差别。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06~2014年在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初诊为远视性屈光不正的儿童184例340只眼,分为矫正视力正常的非弱视组和轻、中、重度弱视组。比较各组年均屈光度改变的情况。结果非弱视组和弱视组屈光度每年递减(0.66±0.57)D和(1.17±1.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两组和左右弱视眼的年均屈光度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为中度和高度远视的儿童,弱视眼远视屈光度年均下降(2.11±2.01)D和(2.82±1.32)D,非弱视眼分别为(0.67±0.43)D和(0.82±01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弱视眼与非弱视眼的年均下降屈光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266),中、重度弱视眼的屈光度年均下降幅度显著高于非弱视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视性弱视儿童与正常远视性屈光不正的儿童一样,远视屈光度随年龄增长逐年下降,且逐年减少幅度大于同龄的非弱视儿童。远视性弱视眼年均屈光度下降速度与性别和眼别无关,与初诊远视程度和弱视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位置噪声在弱视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使用位置噪声来表现弱视患者的位置辨别功能特点.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10月在广西视光中心就诊的90例(180眼)患者,分为屈光不正性弱视组、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屈光不正组,每组各30例(60眼)患者.一种加入了位置噪声的位置辨别任务被分别用于这3组对象的位置辨别检测.该任务需要受试者判断3对线段中未对齐的是哪一时线段(每对线段由2组构成,每组各含8个Gabor斑).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比较3组患者年龄、最佳矫正视力、位置辨别功能的差异.结果 (1)年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组患者的年龄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最佳矫正视力:屈光不正性弱视组与屈光参差性弱视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315±0.152)logMAR、(0.270±0.248)logMAR,二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此二者与屈光不正组的最佳矫正视力(0.003±0.037)logMAR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3)位置辨别功能:X2检验显示3组间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X2分割显示:屈光不正性弱视组与屈光参差性弱视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屈光不正性弱视组与屈光不正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但屈光参差性弱视组与屈光不正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9),即屈光不正性弱视组的位置辨别功能明显低于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和屈光不正组,而后二者之间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与屈光参差性弱视不同,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存在位置辨别功能的缺损.  相似文献   

9.
刘杰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1):131-133
目的::探讨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同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 RNFL)厚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6例裸眼视力不能矫正到0.8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资料。以5g/L阿托品进行散瞳,电脑联合检影进行眼底组织检查,采用第三代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3D-OCT)对患儿视网膜黄斑中心厚度和视神经纤维层厚度进行测量。并以56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同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相关性。结果:弱视眼的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为116.92±9.54μm,正常眼的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为110.42±7.64μm,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弱视眼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为134.95±14.95μm,正常眼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为136.62±13.86μm,二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正常儿童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与眼轴呈明显负相关( r=-0.35, P<0.05),而弱视患儿则不存在明显相关性(r=0.12,P>0.05)。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正常眼无明显改变,而神经纤维层厚度存在明显增厚症状,并且与眼轴的相关性消失,这表明屈光不正性弱视明显影响神经纤维层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OCTA对比分析单侧先天性白内障形觉剥夺性弱视眼、对侧眼与同龄正常眼黄斑区血流密度特征。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单侧先天性白内障摘出术,且伴有形觉剥夺性弱视的患者20例20眼。本研究受试对象分为3组,观察组为单侧先天性白内障形觉剥夺性弱视眼,自身对照组为其对侧眼,正常对照组受试者为在我院眼科进行视力检查的正常人20人20眼。应用蔡司公司Cirrus 5000-HD-OCT仪对患者进行OCTA检测,测量受试眼视网膜浅层黄斑区血管长度密度、血管灌注密度及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周长、形态指数等参数。比较三组受试眼各参数的差异,并分析弱视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双眼血流各参数差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受试眼BCVA明显低于自身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观察组受试眼视网膜浅层黄斑区中心、内层、外层、完整区域血管长度密度、血管灌注密度均明显低于自身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自身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受试眼视网膜浅层黄斑区中心、内层、外层、完整区域血管长度密度、血管灌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受试眼视网膜浅层FAZ面积、周长均明显小于自身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自身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受试眼视网膜浅层FAZ面积、周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三组间视网膜浅层FAZ形态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单侧先天性白内障形觉剥夺性弱视眼BCVA与双眼FAZ面积差值、周长差值均呈负相关(r=-0.464,P=0.045;r=-0.548,P=0.015)。结论 单侧先天性白内障形觉剥夺性弱视眼血流密度明显低于对侧眼及正常同龄眼,FAZ面积、周长明显小于对侧眼及正常同龄眼。双眼视网膜浅层FAZ面积差值及周长差值越大,弱视眼BCVA越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治疗前后视网膜微血流状态变化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150例(弱视眼150眼)作为研究对象.将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弱视眼纳入弱视眼组(150眼),非弱视眼为对侧眼组(150眼);另选取60例正常视力儿童右眼(60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低强度红光(LLRL)在低龄高度近视儿童中的疗效。方法招募年龄≤10岁的高度近视儿童50例,最终40例(右眼)纳入研究。根据LLRL、足矫单光眼镜(SVS)干预及弱视情况分为LLRL弱视组(15例)、LLRL非弱视组(11例)、SVS弱视组(9例)、SVS非弱视组(5例)。干预前(基线)以及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对入组儿童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SER)、眼轴长度(AL)、SER增长量、AL增长量检测。分别比较两弱视组间、两非弱视组间各时间点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两弱视组间和两非弱视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线BCVA、基线SER、基线A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LRL弱视组患者BCVA在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均大于SVS弱视组,SER增长量在干预后3个月、6个月均高于SVS弱视组,AL增长量在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均低于SVS弱视组(均为P<0.05),而两弱视组患者间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SER、AL以及干预后1个月SER增长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LRL非弱视组患者SER增长量在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均大于SVS非弱视组(均为P<0.05),AL增长量在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均低于SVS非弱视组(均为P<0.05),而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弱视组患者间BCVA、SER、A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LLRL在低龄高度近视儿童中有一定短期疗效,既能治疗弱视的同时也能很好防控近视,可作为低龄高度近视儿童治疗的一个优质选择。  相似文献   

13.
儿童弱视黄斑阈值和瞳孔传入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弱视儿童的黄斑光敏感度(macularlightsensitivity,MLS)和相对性传入性瞳孔缺陷(relativeaferentpupilarydefect,RAPD)。方法应用静态视野技术和光摆实验对正常组、屈光参差性和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学龄儿童进行检查。结果弱视眼MLS降低(P<0.001)。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对侧眼MLS也较正常组低(0.01<P<0.05)。屈光参差性弱视中,RAPD阳性者占34.29%。结论弱视存在X通道功能缺陷。单眼弱视与双眼弱视发病机制可能不同。MLS对估计预后有帮助。RAPD阳性,支持弱视的周边发生学说。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对侧眼处于不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皮层功能损伤情况.方法 分别利用组块任务模式及事件相关任务模式,对屈光不正性弱视组及正常对照组在不同颜色棋盘格刺激下的脑皮层活动进行了BOLD-fMRI研究.结果 组块任务模式的棋盘格刺激主要激活视觉皮层区;事件相关任务模式的棋盘格刺激还可激活额叶、扣带回、海马旁回、中央前回、颞叶等与视觉注意和视觉意识有关的脑功能区,弱视组与对照组在视皮层及这些视觉注意及意识调控区的激活强度存在显著差异;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对不同颜色的敏感性减弱,但程度不同.结论 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视觉皮层及视觉注意和意识调控区的激活减弱可能与这些区域神经细胞的同步放电活动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研究不同级别病理性近视(PM)患者在高、低两种空间频率棋盘格视觉刺激任务下的大脑视皮层活动。方法 受试者分为3组:PM-A组(PM患者中合并2级、3级近视性黄斑病变)17眼、PM-B组(PM患者中合并4级近视性黄斑病变)11眼及正常对照组(NC组)16眼。受试者于安静、昏暗的房间中依次观看低空间频率、高空间频率的黑白棋盘格翻转刺激任务,视觉刺激同时用ETG-4000系统检测其氧合血红蛋白(Oxy-Hb)浓度的变化。使用MATLAB及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三组受试者的性别构成、年龄、眼压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低空间频率刺激任务下,NC组与PM-A组、PM-B组的Δβ值(β刺激期基线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62、2.091,P= 0.020、0.047),PM-A组与PM-B组的Δβ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3,P=0.532)。在高空间频率刺激任务下,NC组与PM-A组、PM-B组的Δβ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51、3.051,P=0.013、0.005),PM-A组与PM-B组的Δβ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4,P=0.605)。PM-A组及PM-B组患者Oxy-Hb的激活量在低空间频率及高空间频率任务中均显著低于NC组。NC组、PM-A组及PM-B组各组内受试者在低空间频率与高空间频率刺激任务下,大脑Oxy-Hb的激活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92、-0.285、1.226,P=0.499、0.779、0.248)。结论 作为一种晚发性眼病,PM长期异常的视觉经验及眼底病变可引起脑皮层功能活动的减弱。PM患者视皮层功能活动在低空间频率及高空间频率棋盘格刺激时均存在降低。fNIRS可为PM等视路相关疾病患者的脑功能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第三代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3D-OCT)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患者黄斑中心凹及视神经纤维层厚度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其与正常儿童的差异。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屈光正性弱视患者20例40眼,年龄4~10(平均6.15±1.64)岁,等效球镜1.50~7.00D,眼轴22.07±0.97mm;正常对照组25例50眼,年龄4~15(平均8.62±2.42)岁,等效球镜0.57±1.07D;眼轴22.81±0.72mm。利用第三代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3D-OCT)分别对其黄斑中心凹和视神经纤维层厚度进行测量,所得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检验,比较其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结果:弱视眼与正常眼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132.98±14.99μm和136.60±13.82μm,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分别为116.95±9.59μm和110.40±7.63μm,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正常对照组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与眼轴呈负相关(r=-0.31,P<0.05),弱视组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与眼轴无明显相关性(r=0.12,P>0.05)。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可能影响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但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