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应玲  王琼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8):211-212
目的:观察多功能治疗仪和洁悠神联合运用对初产妇会阴侧切伤口疼痛及水肿缓解作用。方法:治疗组39例,采用多功能治疗仪和洁悠神用于会阴侧切口护理;对照组38例,常规会阴侧切口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4小时和48小时切口疼痛和会阴水肿情况。结果:治疗组会阴侧切口疼痛程度及水肿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多功能治疗仪和洁悠神联合运用能有效减轻产妇会阴侧切口疼痛及局部水肿。  相似文献   

2.
卢鸿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4):144-144
目的观察比较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法与传统方法的术后效果。方法将400例产妇随机分为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法组(观察组,200例)和传统方法组(对照组,200例),对两组产妇切口愈合情况、疼痛时间、住院天数和产后42d随访结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疼痛时间、住院天数和产后42d会阴皮肤异物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切口愈合情况无显著性改变。结论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法比传统方法更优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高继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2):1016-1017
目的比较会阴侧切伤口两种缝合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0例会阴切开的产妇随机分为传统组(200例)和观察组(200例),观察组采用可吸收合成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法;传统组采用2-0羊肠线皮肤层皮内缝合或4号丝线间断缝合法。对2组产后切口疼痛、炎性反应、愈合情况及产妇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2组术后会阴切口疼痛、炎性反应、愈合情况及产妇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会阴侧切伤口连续皮内缝合法具有疼痛轻,组织炎性反应小,伤口愈合好,产妇舒适,有利于产后康复,产妇满意度高的优点,可以大大缩短住院天数,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4.
陈巧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2):2746-2747
目的:探讨洁悠神应用对促进会阴切口愈合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08-2010年我科会阴侧切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配合洁悠神喷洒伤口,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会阴切口镇痛效果、切口肿胀消退时间和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会阴切口镇痛效果、会阴肿胀消退时间和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切口给予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喷洒,可形成一层物理抗菌分子膜,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减轻炎症反应,有效促进会阴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湿敷方在产后会阴切口愈合中所起的效果。方法选取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直切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其中治疗组予中药湿敷方湿敷会阴,对照组予碘伏常规会阴擦洗,共5 d。结果产后第5天中药湿敷方湿敷会阴切口的甲级愈合率为100%,而碘伏擦洗会阴切口的甲级愈合率为82%,乙级愈合率为18%,治疗组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水肿、疼痛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湿敷方湿敷会阴切口的疗效显著优于碘伏擦洗会阴切口。  相似文献   

6.
张建芳 《中外医疗》2010,29(29):68-68
目的观察比较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法与传统方法的术后效果。方法将400例产妇随机分为阴侧切皮内缝合法组(观察组200例)和传统方法组(对照组200例)。对2组产妇切口愈合情况、疼痛时间、住院天数和产后42d随防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的疼痛时间、住院天数和产后42d会阴皮肤异物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切口愈合情况无显著性改变。结论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法比传统方法更优越,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产科技术。  相似文献   

7.
快薇乔缝线缝合会阴切口1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快薇乔缝线和铬制肠线加丝线在会阴切口缝合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的产妇3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0例采用快薇乔缝合,对照组用0号铬制肠线加丝线缝合。结果 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疼痛轻、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5)。结论 快薇乔缝线在会阴切口缝合中明显优于铬制肠线加丝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深“8”字缝合术在会阴侧切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均行会阴侧切术。观察组用深“8”字缝合法行会阴切口缝合。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间断缝合会阴切口。两组所用缝线均为2-0可吸收肠线和1号丝线。结果两组在缝合时间、切口疼痛时间及消失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和住院时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8”字缝合法应用于会阴侧切术可明显缩短缝合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产妇痛苦。对产妇产后健康的恢复、婴儿的哺乳以及性生活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吴素蓉  纪军  颜红宇 《黑龙江医学》2014,(12):1381-1382
目的探讨不同会阴侧切角度对产妇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行会阴侧切术的3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实验组行30°会阴切开术,对照组行45°会阴切开术。比较两组产妇切口缝合时间、产后坐起哺乳时间、住院天数,及切口疼痛、切口出血、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两组比较,实验组产妇切口缝合时间、产后坐起哺乳时间、住院天数,及切口疼痛、切口出血、切口愈合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30°会阴侧切切口小、缝合快、坐起哺乳时间早、住院时间短、疼痛轻、出血少、愈合好,适用于大部分产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兆敏 《实用医技》2007,14(35):4870-4871
目的:观察产后碘伏冲洗预防会阴感染的效果。方法:自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间会阴侧切及会阴Ⅱ度裂伤产妇共418例,其中采用碘伏进行会阴冲洗168例,新洁尔灭冲洗146例、生理盐水冲洗104例,比较三组切口愈合率。结果:会阴侧切及会阴Ⅱ度裂份产妇共418例,其中治疗组会阴侧切口及裂伤口甲级愈合率为96.4%,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而无一例出现会阴湿疹(P〈0.01)。结论:采用碘伏冲洗产后会阴,能有效地预防会阴切口或裂口感染,提高甲级愈合率,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初产妇常规会阴侧切术与限制会阴侧切术后的相关并发症及安全性,为合理实施会阴侧切术提供依据,提高产科助产质量。方法将268例初产妇阴道分娩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会阴侧切组134例(对照组)和限制会阴侧切组134例(观察组),比较两组分娩过程中会阴裂伤程度、出血量、会阴伤口感染率、阴道血肿、产后疼痛评分、新生儿结局、盆底功能、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尿失禁、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产后第3天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但新生儿结局、盆底功能及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随访,观察组恢复性生活时间早,但尿失禁发生率及性交疼痛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侧切并不能降低会阴撕裂及改善新生儿结局,但限制性会阴侧切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及产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提高会阴完整性,使性生活恢复时间提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产后24h应用红外线治疗仪理疗会阴切口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同时期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682例和对照组321例.观察组用红外线治疗仪理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两组会阴切口的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产后用红外线治疗仪理疗会阴切口,可减轻切口疼痛,有利于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缝合过程中使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对促进会阴侧切口愈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3月在大连市妇幼保健院行会阴侧切阴道分娩的899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缝合过程中使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的446名产妇作为观察组,缝合过程中未使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的453名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率及产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口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甲级切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乙级和丙级切口愈合率低于对照组;产后无疼痛者比例高于对照组,轻微疼痛及明显疼痛者比例低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缝合过程中使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可降低会阴侧切口的感染率、促进切口愈合、减低产后疼痛的出现,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徐云芳  周蕾  朱莉 《西部医学》2014,26(9):1194-1196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过程中采用改良式会阴侧切术缝合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生产过程中须施行会阴侧切术的初产妇3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3倒。观察组施行改良式会阴侧切,对阴道黏膜、会阴肌层、皮下脂肪与皮内采用连续缝合法进行缝合;对照组施行传统式会阴侧切,对阴道黏膜、会阴肌层与皮下脂肪采用间断缝合法实行缝合后,最后皮内连续缝合。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缝合时间的长短、伤口出血量的多少以及伤口重度疼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会阴切口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疼痛发生率降低,切口炎性反应轻,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改良式会阴侧切连续缝合法操作简单,切口愈合良好,能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产妇产后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水坐浴对侧切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行会阴侧切分娩的产妇共110例,根据坐浴执行情况分为研究组42例(坐浴≥6次)和对照组38例(未坐浴)。产后10d对所有产妇进行访视,20d时进行电话随访。记录产妇自然状态下(切口无压力时)疼痛消失的时间、产妇坐位时(切口有压力时)疼痛消失的时间、切口有无硬结。结果研究组产妇自然状态下切口疼痛消失的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坐位时切口疼痛消失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切口硬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水坐浴有助于减轻会阴侧切伤口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连续缝合不打结皮内缝合会阴侧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0例自然分娩产妇会阴侧切口分别番用无损伤可吸收线连续缝合不打结皮内缝合法和常规丝线间断皮外缝合法,比较两组的会阴疼痛、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无损伤可吸收线连续缝合不打结皮内缝合法在减轻疼痛、促进切口愈合方面明显优于常规丝线间断皮外缝合法(P〈0.05)。结论连续缝合不打结皮内缝合法具有术后切口反应轻,产妇痛苦小,不需拆线,住院疗程短,且伤口外形美观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会阴侧切不同缝合技术,了解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方法选择60例试验组即实施会阴侧切连续缝合的产妇对其会阴切口愈合情况、疼痛时间进行研究,并随机抽取60例对照组即实施会阴侧切间断缝合的产妇与之对照。结果试验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疼痛时间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明显减少,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采取会阴侧切连续缝合技术,切口愈合率高,疼痛时间短,值得在产科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限制会阴切开及会阴不同切口对产妇产后出血、疼痛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头位自然分娩产妇480例,抽签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60例,实施限制会阴切开的为限制组,实施会阴侧切的为侧切组,实施会阴正中切开的为正切组,比较三组产妇产后2 h 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产妇会阴阴道裂伤率、产后疼痛程度和性功能满意程度。结果产后2 h 产妇出血量限制组(203.65±76.68)mL 较侧切组(241.41±80.63)mL 和正切组(239.15±85.19)mL 少(P <0.05);侧切组(1.64±0.87)d 产后住院时间较限制组(1.37±0.64)d 较长(P <0.05);限制组会阴Ⅰ/Ⅱ°裂伤率为86.25%较侧切组1.25%和正切组6.88%较高(P <0.05);侧切组2.50%和正切组3.13%会阴Ⅲ/Ⅳ°裂伤较限制组0%较高(P <0.05);女性性功能指数限制组(22.69±2.65)分较侧切组(19.12±2.05)分与正切组(18.96±2.16)分较高(P <0.05)。结论实施限制会阴切开的产妇术后出血量少,会阴重度裂伤率低,保证了会阴完整性,产后性功能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侯纪湘 《中外医疗》2013,32(4):50-50,52
目的探讨产时会阴侧切缝合术经改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00例行会阴侧切缝合的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会阴缝合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会阴侧切缝合方法,比较两组产妇切口愈合情况、产后坐起哺乳天数、会阴切口疼痛持续时间、住院天数等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产妇产后切口愈合均较好,观察组产后坐起哺乳及切口疼痛持续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术相对于传统方法可使产妇术后切口反应小、痛苦少,切口局部美观,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产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赵晓玲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10):962-963
目的探讨湿性换药和红外线理疗对会阴侧切口愈合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120例无合并症的会阴侧切产妇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68例,对照组52例。实验组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1%碘伏棉球消毒会阴切口及周围,并以0.5%甲硝唑液纱布湿敷伤口,并用红外线理疗仪照射30min~1h,照射结束后会阴伤口敷消毒凡士林纱布,1日2次;对照组仅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后用1%碘伏棉球消毒会阴切口。比较2组侧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甲级愈合60例(88.2%),乙级愈合8例(8.8%);对照组甲级愈合26例(50.0%),乙级愈合12例(23.1%),丙级愈合14例(26.9%)。2组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产妇切口疼痛分级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勤清洁伤口、湿性换药、红外线理疗和保持伤口湿润密闭能够减轻会阴侧切伤口疼痛,促进愈合,且使用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