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8岁,以间断性右上腹痛2年,于2013年9月3日入院 体格检查:Murphy征可疑,余未发现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均正常。门诊B超提示:胆囊结石伴肝内胆管多发结石;入院后行CT平扫+增强提示(图1、2):胆囊结石伴肝内多发钙化;既往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肝区外伤史;无寒战、发热等病史.术前诊断:(1)胆囊结石并胆囊炎;(2)肝内多发钙化灶;2013年9月7日在全麻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肝钙化灶切除活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肝脏局灶性钙化性病变(liverfocal calcifide lesions,LFCL)形成的相关性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52例经超声、CT和临床诊断的LFCL,分析不同年龄段LFCL的相关性因素。结果本组LFCL的总检出率4.0%(952/23800),单发性钙化灶734例(77.10%),多发性钙化灶218例(22.90%);钙化灶分布肝右叶735例(77.21%),肝左叶176例(18.49%),全肝41例(4.31%);钙化灶的直径3~40mm。临床影像学诊断为肝脏非特异性钙化灶716例(75.21%),多分布在30~59岁年龄段;肝胆管壁钙化123例(12.92%),肝血管壁钙化45例(4.73%),肝囊肿壁钙化36例(3.78%),肝血管瘤钙化19例(1.99%),肝癌钙化8例(0.84%),肝部分切除术后6例(0.63%),肝外伤后2例(0.21%),多分布在40岁以上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LFCL的形成原因及性质不同;30~50岁75%以上为肝脏非特异性钙化;40岁以上多为肝脏病理性钙化。超声和CT是诊断LFCL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肝内钙化灶的临床和影像特征。方法对我科近6年来在住院病人中发现的17例肝内钙化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钙化灶单发6例,多发11例;位于肝右叶13例,左叶2例,左右叶均有2例;肝包膜下3例,肝实质内14例;直径5~40mm不等。B超表现为肝内强回声后方伴声影;CT表现为肝内极高密度影,CT值约100~200HU,明显高于肝组织及肝内胆管结石密度;ERCP、MRCP未见钙化灶所在区域肝内胆管扩张及充盈缺损。其中1例行肝右叶病灶局部切除,见钙化灶多发,呈乳白色,界限清楚,无包膜,质地较硬。结论肝内钙化灶是肝脏某些病变稳定或愈合后的一种病理改变,临床上易与肝内胆管结石混淆,典型的根据B超、CT表现可明确诊断。钙化灶形成后即稳定存在,对身体无明显不利影响,一般不需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4.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因"前列腺腺癌"术后出现龟头刺痛来我院就诊。患者半年前开始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肛门指检:肛门收缩力可,前列腺增大,表面光滑,未及明显结节,无压痛,推出无染血。外院B超示:前列腺增大并钙化灶,前列  相似文献   

5.
胰腺导管癌伴肿瘤内钙化罕见 ,但钙化在慢性胰腺炎。浆液性囊性肿瘤、粘液性囊性肿瘤、实质性囊性乳头状上皮肿瘤和胰岛细胞瘤则并不少见。作者分析2例伴肿瘤内钙化的胰腺导管癌。例 1 一 71岁男性 ,主诉剑突下疼痛入院。1年前CT扫描示胰腺分布钙化灶 ,诊断为慢性胰腺炎。CA19- 9值为 1年前的 <37u/ ml增至入院时的 2 94u/ ml。入院后作螺旋 CT扫描显示的胰腺点状钙化灶与 1年前所见者相似 ,增强后在胰尾部见一 2 cm直径的肿瘤 ,肿瘤内也有钙化。作远端胰切除 ,病理证实为中度分化管状胰腺癌。例 2 一 6 5岁女性 ,因胰腺肿块入院治疗 ,…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59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3个月余"于2018年3月13日入院。患者为全程肉眼血尿,伴有血凝块排出,无尿频、尿急、尿痛。彩超检查示:膀胱占位。中下腹部CT平扫+增强示:膀胱占位,右侧盆腔淋巴结肿大,大小约2.5 cm×2.0 cm(图1~3)。膀胱镜检查示:膀胱前壁可见结节样肿物,直径约6 cm,肿物基底宽,周围可见多发卫星灶,肿物表面有钙化。夹取肿物行活检,易出血。膀胱活检病理示: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伴坏死、钙化。完  相似文献   

7.
肝实质钙化误诊肝内结石行肝叶切除二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肝实质钙化误诊肝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文献未见报道。现将我院所遇2例报道如下。例 1,男 ,4 8岁 ,反复右上腹隐痛 3年 ,无发热、黄疸。体检 :巩膜无黄染 ,肝区无叩痛 ,化验肝功能正常 ;B超及CT示肝左内叶胆管结石。行包括胆囊在内的左内叶部分切除 ,探查腹腔无肝硬化及其他异常 ,剖开肝实质见实质内4mm× 2mm× 2mm钙化灶。病检 :肝实质局灶性钙化。例 2 ,女 ,32岁 ,反复右上腹隐痛2年 ,无发热、黄疸 ,体检无异常 ;化验肝作者单位 :44 13 0 0 湖北省 ,随州市中心医院功能正常 ,B超及CT示左外叶胆管结石。行左外叶切除术 ,探查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移植肝少见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3年8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肝移植术后移植肝少见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4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重点分析患者肝脏病变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结果 4例患者中,误诊3例,分别为肝未分化肉瘤、继发性淋巴瘤、嗜酸性肉芽肿;正确诊断1例,为胆囊癌肝转移。肝未分化肉瘤表现为囊实性占位,周围实性部分及分隔显著持续性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短期内迅速增大;病灶周围无水肿带;可见较多钙化灶。肝继发性淋巴瘤表现为肝内多发结节灶,多数信号均匀,增强各期强化程度较低,不伴肝内血管侵犯,伴随肝外淋巴结肿大;少数病灶内见出血。肝嗜酸性肉芽肿表现为肝脏多发病灶信号及强化方式多样,提示病灶由多种成分组成,处于病变的不同阶段,多数病变呈环形进行性强化表现。胆囊癌肝转移肝移植术后复发表现为肝内稍低密度灶,动脉期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呈稍低密度,伴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融合。结论移植肝少见肿瘤或肿瘤样变的影像学征象各有特点,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上述少见移植肝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肝脏钙化灶分布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891例肝脏钙化灶B超及随访资料。结果 全组中827例系偶然体检检出(92.82%),164例长期误诊为肝内结石,69例并存乙型病毒性肝炎和(或)慢性胃炎、胆囊结石,血管瘤等疾病。钙化灶以20~50岁年龄组病例分布最多;右肝分布显著多于左肝,全肝分布最少;单发病灶显著多于多发病灶;男、女性病灶多少、分布部位无明显差别。结论 肝脏钙化灶本身无临床症状,检出时应注意与肝内结石鉴别,并避免漏诊并存疾病。  相似文献   

10.
非钙化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noncalcified pure aortic insufficiency,NPAI)是老龄化社会中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常见类型之一。大多数NAPI患者可见其主动脉瓣环明显扩大且其病变主动脉瓣缺少钙化灶支撑,故对于这类患者难以常规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乳腺钼靶定位体表标记在触诊阴性乳腺钙化灶开放活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8年9月~2023年8月,对63例临床触诊阴性而乳腺钼靶显示有可疑钙化灶65个,采用自创的乳腺钼靶定位体表标记方法,行开放活检手术,分析可疑钙化灶的完整切除成功率及病理结果。结果 65个乳腺钙化灶经定位后均完整切除。其中一次完整切除钙化灶64个(98.5%),1个病灶2次手术完整切除。术中钼靶可见切缘>2 mm且<1 cm。病理诊断良性病变47个(乳腺增生16个,纤维腺瘤14个,硬化性腺病6个,导管内乳头状瘤3个,乳腺黏液性囊肿1个,非典型增生5个,小叶原位癌2个),恶性病变18个(导管原位癌15个,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2个,浸润性非特殊型癌1个)。结论 对于触诊阴性乳腺钙化灶活检,乳腺钼靶定位体表标记可以满足定位要求,简单易学,且花费少,安全性高,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内钙化灶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0年10月~2005年12月诊治的肝内钙化灶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均行B型超声检查,部分病例同时行CT、MRCP或ERCP检查.行手术切除病灶3例.所有病人均定期行B型超声复查并随访至今.结果 本组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8~48月,钙化灶均稳定无变化.结论 B型超声和CT是目前诊断肝内钙化灶的主要方法.检查时应注意与肝内胆管结石相鉴别.本病一般不需要治疗.  相似文献   

13.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59岁,因"体检发现左下肺结节14 d"入院,合并疾病:高血压,腹主动脉及双侧髂动脉壁钙化,肝囊肿,左肾结石,脾脏钙化病灶;既往史:甲状腺囊肿,19年前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目前甲功正常)。入院Caprini评分1分,低风险,予以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基本预防。行电视胸腔镜下左肺下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手术顺利。冰冻病理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2月~2021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采用关节镜下钙化灶完全清除并肌腱修补术治疗8例肩袖巨大钙化性肌腱炎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8例,均为女性,年龄50~67岁。左侧4例,右侧4例。钙化灶直径均>1.5 cm。术前疼痛VAS评分5~8(6.5±0.9)分,Constant-Murley评分21~39 (30.8±5.8)分。肌腱缺损长度均> 1 cm,6例缺损深度达到50%。1.2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患者侧卧位,患肩在上。手法松解患肩并外展及内、外旋至最大活动度后,患肢维持牵引。常规行盂肱关节探查和肩峰下探查,使用刨刀、等离子刀沿肌腱纤维方向清除钙化组织后可见损伤肌腱,予肌腱修补。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 ,6 2岁 ,因右上腹反复疼痛 5年 ,加重伴发热 10d于 2 0 0 0年 2月 2 0日入我院。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无黄疸 ,肝区有叩击痛。腹部B超显示 :肝左叶萎缩 ,其内胆管扩张 ,可见多个强回声 ,后方伴声影。胆总管扩张 ,直径 1 5cm ,下端可见一强回声灶 ,后方伴声影。上腹部CT平扫示 :肝左外叶萎缩 ,其内胆管扩张 ,可见多个结节状高密度影 ,CT值 16 7HU ,胆总管下端见高密度灶 ,CT值 12 4HU。胆囊颈部有一 3cm× 3cm× 2cm大小软组织影 ,CT值为 46HU。诊断 :1.胆总管及肝内胆管多发结石并胆管扩张。 2 .肝左外叶萎缩…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女,79岁。因双侧腘窝部肿物逐渐增大3年,于2013年8月14日就诊。门诊以"双侧腘窝囊肿"收入院。查体:双侧腘窝明显饱满,均可触及约12.0 cm×5.0 cm大小椭圆形囊性包块。双侧膝关节无明显肿胀,伸屈活动受限。X线片示:双膝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硬化,各缘硬化、变尖;双侧腘窝软组织内均可见钙化影,左侧可见2.5 cm圆形钙化影;右侧可见数个较集中的沙粒样钙化灶。次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患者俯卧位,先于左腘窝囊肿表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钼靶下不能行导丝定位的18例NPBL患者,通过临床体表标记定位后予以切除,推广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明确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钼钯引导下临床体表定位后手术切检.结果:18例患者钙化灶中有3例经过两次切检将钙化灶切除,其余均一次就将钙化灶完整切除.术后病理结果:导管内癌伴早期浸润3例,浸润性导管癌2例,囊肿伴微钙化3例,小叶增生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乳腺增生症伴微钙化2例;纤维腺瘤形成趋势2例,慢性炎症1例;脂肪坏死1例;1例是乳腺腺病,伴局部导管上皮中度非典型增生.结论:采用钼钯引导下体表定位活栓方法简单实用、定位直观、可提高定位阳性切检率.  相似文献   

18.
1病例资料 患者,男,33岁.10年前右肩部出现一小包块,无痛,因经济困难未作诊治.包块因逐年增大,形成巨大包块后影响活动,于2003年6月24日就诊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腹部检查无异常;右肩部见巨大球形包块(见图1),约40 cm×30 cm×27 cm大小,皮肤光滑,表面可见浅表血管扩张,无触压痛,活动度差;右肩关节被包块包埋,肩关节活动受限,右前臂、手感觉运动正常.X线检查示:右肩部巨大软组织包块,有斑点状钙化,右肩胛破坏消失,右锁骨中外段、右肱骨上端可见溶骨样表现.术前检查未发现转移灶.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8岁,因“体检发现胆囊占位10d”入院。20年前行外伤性脾切除术。体检:神清,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上腹部见陈旧性手术疤痕,全腹无压痛、未触及包块,余无特殊。B超:(1)胆囊底部胆囊壁局限性增厚(考虑腺瘤可能)(见图1);(2)肝内钙化灶;(3)脾切除术后。胸部正位片:左侧3、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7年7月-2011年6月,采用关节镜下彻底清除钙化灶治疗20例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男6例,女14例;年龄38~62岁,平均48.2岁。肩关节疼痛3~12个月,平均6.8个月;肩关节功能均严重受限。钙化灶位于肩袖表面6例,冈上肌腱内8例,冈上、冈下肌腱交界处4例,冈下肌腱内2例。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6个月复查X线片示钙化灶均消失。术后患者运动或静息时关节疼痛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后1、4周及6个月时关节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以及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可彻底清除钙化灶,恢复肩关节活动度,缓解关节疼痛,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