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王美荣  贾怀杰 《稀土》2012,33(2):98-101
《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简称为《标准》)的颁布实施对于强化节能环保、促进稀土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稀土产业化发展有重要意义。《标准》规定了适用范围和实施时间,明确了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判定依据,确定了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监控要求。但是,要确保《标准》的顺利实施,需要推广清洁的生产工艺,建立和完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黑龙江省首次发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填补了目前黑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的标准体系空白。《标准》规定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监测要求、实施与监督。《标准》近日已经实  相似文献   

3.
中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中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不断深入,钢铁行业的深度治理迫在眉睫。在对几种传统的多污染物控制技术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基于镁法的多污染物协同去除技术”、“烟气多污染物集并吸附脱除技术”、“多污染物中低温协同催化净化技术”以及“烧结烟气循环技术”四种新型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技术进行了总结,同时阐述了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必要性、难点以及推动超低排放的合理化建议,并对下一步深化钢铁行业超低排放进行展望(源头治理)。有利于推动和促进钢铁行业多工序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治理。   相似文献   

4.
正环境保护部近日印发了《关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要求自2018年3月1日,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行政区域内,国家排放标准中已规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行业以及锅炉的新建项目,开始执行特别排放限值。全面执行特别排放限值将对"2+26"城市的大气治理工作带来哪些积极影响?如何分区域、分步骤、分行业推进?本版特刊发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湖南省典型铁锰污染区域的钢铁、有色金属、电解锰及化工企业生产工艺、废水处理技术与污染物排放现状及受污染河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参照国外废水中铁锰污染物排放限值,规定湖南省工业废水中现有企业总铁的排放标准限值为10 mg/L,新建企业废水中总铁排放标准限值为5 mg/L;湖南省工业废水中总锰的排放标准限值为1 mg/L.  相似文献   

6.
钢铁工业是能源消耗大户和污染物排放大户,节能减排工作应依据环境保护政策、新的行业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保审批有保有压、严格的环境监管,以及强制实施一批重点环保工程的环境保护"倒逼机制",促进行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烧结烟气污染物排放的定量指标,分析了现有烧结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及标准发展趋势,提出了两种污染物排放的计算方法,一种为折氧浓度计算法,另一种为吨矿计算法,分别从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强度两个方面给出了污染物排放的计算;同时,在吨矿计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区域在特殊时期需要对本区域钢铁企业限产时所需要精确计算的限产方案计算方法,运用这一方法可以精确计算出每一台烧结机的减产比例,不会出现一刀切的现象。这一方法的应用将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自身清洁生产水平,有利于清洁生产水平高的企业少限产,而清洁生产水平低的企业多限产。  相似文献   

8.
1范围本标准分年限规定了机械化炼焦炉无组织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与非机械化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吨产品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量。本标准适用于现有机械化炼焦炉和非机械化炼焦炉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投产后的排放管理。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标准状态指烟气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  相似文献   

9.
钢铁工业是能源消耗大户和污染物排放大户,节能减排工作应依据环境保护政策、新的行业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保审批有保有压、严格的环境监管,以及强制实施一批重点环保工程的环境保护“倒逼机制”,促进行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冶金管理》1997,(4):5-7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实现冶金工业“九五”期间主要污染源基本得到治理,力争全行业所有工业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1995年的水平的目标,实现冶金工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诗作出如下决定:一、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实行环境保护领导负责制《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对“九五”期间我国的环境保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到Z000年,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对主…  相似文献   

11.
中国钢铁行业重点工序烟气超低排放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于勇  朱廷钰  刘霄龙 《钢铁》2019,54(9):1-11
 钢铁行业已成为中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行业,目前中国已提出钢铁行业烧结、球团等工序超低排放限值。总结了烧结(球团)、焦炉、高炉、转炉等多个工序高效净化技术路线,集成了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的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体系,包括“烟气循环技术”、“半干法脱硫耦合中低温SCR脱硝技术”、“活性炭法一体化技术”、“臭氧氧化硫硝协同吸收技术”、“高炉炉料结构优化的硫硝源头减排技术”、“转炉二次烟气预荷电袋滤器除尘技术”等关键技术,上述技术在中国部分钢铁企业均有应用实践。最后提出了生产技术绿色化、污染计量合理化、加强非常规污染物管控、重视钢铁行业碳排放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粗钢产量已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对世界意义重大。中国钢铁工业主要采用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的“高炉-转炉”长流程冶炼工艺,因此在钢铁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2.5)等。从钢铁工业污染物的来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变化情况、不同冶炼工序污染物排放特点、中国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地域分布特点以及不同规模的钢铁企业污染物排放特点等多角度综述了近年来中国钢铁工业的空气污染物排放现状。同时简要综述了中国钢铁工业为治理空气污染物而进行的超低排放改造进展情况,据此提出了中国钢铁工业空气污染物治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未来中国钢铁工业空气污染物排放及减排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我国钢铁行业烧结烟气排放标准、排放特征和现行污染物控制技术,分析了国内外先进的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活性炭(焦)吸附工艺、湿法脱硫除尘+选择性催化还原协同净化技术、循环流化床多组分污染物协同净化工艺、高性能烧结废气净化工艺、新型密相半干法烟气集成治理技术等工艺的技术思路、特点和存在问题等,并针对钢铁行业的实际需求对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田国  高成康  张溪溪  李晓军 《中国冶金》2022,32(10):111-120
针对钢铁生产全流程产生的NOx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依据NOx生成机理及元素流分析方法,建立钢铁生产全流程氮素流分析模型。应用该模型,以某典型钢铁企业实际生产数据为样本,分析钢铁联合企业的氮元素流动特征,讨论钢铁生产全流程中排放的含氮污染物及废气NOx的产生、脱硝及排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钢铁企业输入的氮素主要来源于高炉鼓风和各工序燃烧所需的空气(99.655%),输出的氮素主要以N2形式(82.917%)排放至大气,全流程内的氮素主要以煤气和工序产品形式循环;钢铁企业排放的含氮污染物以废气NOx(97.982%)为主,高炉炼铁工序废气NOx排放量最高;钢铁企业产生的废气NOx主要来源于焦炭(56.84%)和煤炭(28.91%),其中24.23%的NOx经脱硝后转化为N2排放至大气。对钢铁生产全流程氮素流及含氮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及相关政策开展研究,提出合理建议,对中国环境保护和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田国  高成康  张溪溪  李晓军 《中国冶金》2006,32(10):111-120
针对钢铁生产全流程产生的NOx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依据NOx生成机理及元素流分析方法,建立钢铁生产全流程氮素流分析模型。应用该模型,以某典型钢铁企业实际生产数据为样本,分析钢铁联合企业的氮元素流动特征,讨论钢铁生产全流程中排放的含氮污染物及废气NOx的产生、脱硝及排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钢铁企业输入的氮素主要来源于高炉鼓风和各工序燃烧所需的空气(99.655%),输出的氮素主要以N2形式(82.917%)排放至大气,全流程内的氮素主要以煤气和工序产品形式循环;钢铁企业排放的含氮污染物以废气NOx(97.982%)为主,高炉炼铁工序废气NOx排放量最高;钢铁企业产生的废气NOx主要来源于焦炭(56.84%)和煤炭(28.91%),其中24.23%的NOx经脱硝后转化为N2排放至大气。对钢铁生产全流程氮素流及含氮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及相关政策开展研究,提出合理建议,对中国环境保护和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制定适合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并引领行业发展的碳排放标准势在必行。在简要总结国内外碳排放标准工作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中国钢铁行业低碳领域标准体系现状,分析了钢铁行业碳排放标准制定的必要性,结合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提出的“C+4E”目标体系框架,给出对未来中国钢铁行业相关碳排放标准制定工作的思考和建议,以期促进中国由冶金大国到强国的快速跨越。  相似文献   

17.
钢铁生产成为大气中温室气体CO2的一大来源,准确测算钢铁生产CO2过程排放量是评估企业或行业减排的保障。建立基于CO2排放模块的CO2排放模型,选定国内典型钢铁生产企业进行分析,发现炼铁工序的CO2排放占总流程的60%左右,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整体CO2排放强度与吨钢能耗的关系及工序CO2排放强度的分布。  相似文献   

18.
《炼钢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规定了油雾排放浓度限值,但相应监测方法标准尚未公布,我们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轧钢工业油雾排放浓度,用等速采样法采样,用四氯化碳溶解、超声清洗金属滤筒的方法,测定轧钢工业油雾的排放浓度,并通过加标回收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许立松  张琦 《中国冶金》2021,31(9):36-45
钢铁产业是区域工业发展的重点,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建立了重点区域钢铁产业能耗和CO2排放模型,分析区域特征对钢铁产业节能减排的影响。模型以2015年为基准年,基于粗钢产量预测结果,设置了与节能减排技术普及和生产结构调整相关的4个情景,用于分析2015—2030年国内重点区域钢铁产业的能耗和CO2排放。结果表明,降低钢产量是区域钢铁产业节能和CO2减排的根本措施。随着重点区域的粗钢产量进入峰值区,技术普及因素的节能贡献力将持续减少,生产结构调整的节能减排贡献力则逐渐增强,成为重点区域钢铁产业节能减排的关键红利来源。同时还可得出,对重点区域钢铁产业发展影响最大的区域特征是市场需求,经济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对钢铁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强。未来重点区域钢铁产业的发展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新增产能更倾向于布局在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