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手部热压伤中的疗效。方法对15例手部热压伤患者彻底清创后,切痂,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材料覆盖创面,持续负压吸引,维持负压在150~280 mmHg,5~7 d后除去负压封闭引流材料,行自体中厚皮移植术。结果 15例患者创面愈合时间19~32 d,平均24.6 d。其中14例患者中厚皮片全部成活;1例患者植皮术后,部分皮片坏死,再次行局部皮瓣转移术后创面愈合。随访6~12个月,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手部热压伤能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使手术简单化,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手腕部深度烧伤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探讨手腕部深度烧伤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共83只手腕部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成A、B2组,A组采用早期削切痂移植大张自体皮,B组采用肉芽创面移植邮票状自体皮,观察2组手部创面修复时间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组一次植皮成功率与B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97.7%vs 100.0%,P〉0.05);A组愈合时间与B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14.0±1.2)d vs (37.0±1.4)d,P〈0.01];A组优良率与B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95.3%vs 30.0%,P〈0.01)。结论早期削切痂移植大张自体皮术治疗手腕部深度烧伤能有效保护手腕部的功能,疗效优于肉芽创面移植邮票状自体皮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重度烧伤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疗效。方法将36名重度烧伤伴SIRS患者,分为治疗组(n=18)和对照组(n=18),治疗组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创面,每5一,7d更换一次;对照组清创后应用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外涂于创面,每日更换敷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d内脓毒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每1%全身体表面积(TBSA)烧伤创面的住院费用以及渗出量、人血白蛋白用量和悬浮红细胞用量;分别于术前以及术后24、72、120h,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以及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质量浓度。结果术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治疗组的1%TBSA住院费用、悬浮红细胞用量、人血白蛋白用量和术后7d内渗出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24h起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以及CRP和PCT质量浓度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治疗重度烧伤伴SIRS的有效创面处理方法,能降低脓毒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
彭铁钢 《当代医学》2014,(23):77-78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湖南省祁东县人民医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4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24)。对照组创面清创后传统创面换药,实验组创面清创后负压封闭引流。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感染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1.82±4.53)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3.19±6.71)d,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持续负压密封引流技术(VSD)在创伤骨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0例骨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40例患者给予传统换药创面处理,B组40例患者给予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一次植皮治疗后1周创面愈合率为20.7%,B组为33.4%,B组明显较A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为(24.53±12.77)d,B组为(15.42±8.65)d,B组治愈时间明显较A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负压密封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的临床应用效果较显著,其能够有效促进创面的愈合,缩短病程,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预防急性软组织创伤创面感染的作用。方法将80例由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创伤(创面)分为A组40例(治疗组),B组40例(对照组)。A组常规创面清创后利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覆盖创面;B组常规对创面进行清创然后用生物敷料A覆盖后包扎换药。伤后、术前及术后第7天取创面标本做细菌培养;观察伤后7d内创面的红肿程度,7d后两组按照创面情况选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修复创面,骨外露或肌腱等外露者采取皮瓣修复创面,其余采取游离皮移植修复。结果手术后7d,A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6例,细菌感染率为15.0%;B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22例,细菌感染率为55.0%。A组创面感染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66,P=0.000)。术后A组创面肿胀较B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35,P=0.042)。A组病人创面修复愈合平均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6,P=0.001)。结论急性软组织创伤(创面)使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较有效地降低创面感染率,利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7.
王易德   《中国医学工程》2014,(7):168-169
目的探讨分析40面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06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2例慢性创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创面负压封闭式引流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换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平均住院时间、创面清洁程度、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换药次数、疼痛程度以及治疗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抗菌药使用次数、换药次数以及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清洁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创面患者采用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减轻患者的痛苦,有效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深Ⅱ度烧伤创面3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的深Ⅱ度烧伤患者27例,根据患者意向分为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组、磺胺嘧啶银(SD-Ag)组、削痂组,每组9例。VSD组:维持负压20~60 kPa,持续7~10 d。SD-Ag组:每日外用SD-Ag。削痂组:伤后24 h内削痂并覆盖生物敷料。术后进行康复治疗,定期随访,评估疗效。结果创面愈合时间:VSD组(18.64±3.25)d,SD-Ag组(22.35±3.45)d,削痂组(24.67±3.38)d,VSD组明显短于SD-Ag组及削痂组(均P〈0.05)。随访1年瘢痕评估:VSD组"-"例数显著多于SD-Ag组和削痂组(均P〈0.01),"+"~"+++"总例数明显少于SD-Ag组和削痂组(均P〈0.05)。结论 VSD方法可使创面高效引流,清除细菌,进行自溶性清创,操作简单。术后同时进行康复治疗,可最大限度地恢复外形和功能,无明显增生性瘢痕。  相似文献   

9.
碱烧伤创面切痂与植皮时机的选择(附6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几种碱烧伤创面的修复方法,探讨手术切痂与植皮时机,提高植皮成活率。方法:对60例碱烧伤患者176处创面(浅Ⅱ°26,深Ⅱ°60,Ⅲ°90)治疗进行分析。26处浅Ⅱ°和60处深Ⅱ°创面应用保痂疗法;90处Ⅲ°创面其中的52处用传统方法(3~7d)切痂植皮;另外38处伤后3~36h切痂,延迟48h植皮。结果:26处浅Ⅱ°创面14~16d自愈;60处深Ⅱ°创面28~56d后行自体皮移植封闭创面,愈合创面皮肤薄,疤痕重,痛痒明显;90处Ⅲ°创面其中52处传统切痂植皮,术后18~25d愈合,植皮早期皮片呈花斑状,粘附差,部分表皮游离,后期需补植自体皮方能封闭创面;另38处Ⅲ°创面行早期切痂后异体皮或生物敷料覆盖,延迟48h植皮,植皮早期皮片颜色红润,粘附好,表皮无游离现象,术后7~14d愈合,愈合皮肤接近正常皮肤,后期疤痕轻,和传统手术方法比较植皮成活率高,创面愈合快,平均愈合时间提前8~10d。结论:碱烧伤创面深Ⅱ°和Ⅲ°同样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应采取切痂延迟植皮的方法,虽然为两次手术,但每次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植皮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长皮膏治疗四肢伤创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方法,将71例四肢伤创面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中药长皮膏油膏纱布外敷,对照组36例采用西药凡士林油膏纱布外敷,疗程均为15d。结果:治疗组第5、10、15天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第15天愈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最短为9d,最长为26d,平均为(18.34±4.35)d;对照组最短为11d,最长为40d,平均为(21.97±6.84)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长皮膏治疗四肢伤创面的疗效优于凡士林油膏,且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深度烧伤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35例深度烧伤患者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的疗效及体会。方法 35例深度烧伤患者,早期切痂后,即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7-10天后停止,行大张自体中厚皮移植术。结果 28例患者自体皮完全存活,3例手指屈伸功能明显受限,3例手指屈伸功能轻度受限,1例膝关节功能轻度受限,其余28例功能基本恢复。结论早期切痂后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深度烧伤创面,治疗效果好,操作简单,明显缩短病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郭键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1):1471-1472
目的:比较分析VSD负压封闭引流和常规引流在骨科创伤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效果、感染控制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VSD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中应用价值明显优于常规引流治疗技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手部深度烧伤后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部深Ⅱ、Ⅲ度烧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烧伤深度为Ⅱ、Ⅲ度的85例(165只手)手部烧伤患者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局部换药自愈组(A组)和早期深度创面切削痂后自体皮移植组(B组),比较两组治愈时间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治愈时间:B组为(12±1.5)d,A组为(33±1.3)d;手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功能障碍者A组为80.89%,B组为10.52%,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手部深度烧伤处理,在早期进行创面切削痂后自体皮移植,是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式引流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四期压疮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糖尿病合并四期压疮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按照湿性愈合理论局部换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负压封闭式引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式引流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四期压疮患者的治疗中疗效可靠,可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岚  蒋科威  卢杭桢  梁旭 《黑龙江医学》2014,(11):1262-1263
目的:对比采用封闭负压引流与传统清创、换药治疗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探讨封闭负压引流的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2-01~2014-01间在我院收治的100例Wagner分级为1~3级的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而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清创、换药、敷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等方面的差异,以明确治疗效果更好的治疗方式。结果 治疗30 d时统计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高于对照组的74%,经χ2检验,两组间治疗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结束后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50%时间、完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治疗费用也较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封闭负压引流促进了患者创面愈合,提升了治疗效果,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李丽君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4):3131-3132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40 例糖尿病足(Ⅲ~Ⅳ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比较2 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换药次数减少,创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 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糖尿病足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换药次数,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岳中斌 《当代医学》2011,17(26):37-38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骨科术后感染控制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设置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对42例骨科手术术后感染者清创后实施VSD引流;对照组实施常规换药引流。5周后对不同组别患者创面的愈合程度及愈合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创面愈合率(88.1%)高于对照组(68.4%),试验组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较常规换药引流能更好的清除创面,控制感染,具备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讨论糖尿病足患者在感染期创面的常规换药与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疗效.方法 选择诊断为糖尿病足感染期患者共36例,分为常规换药治疗及负压封闭引流两组,观察创面在治疗5d后细菌的清除率及创面最终愈合的时间.结果 负压封闭引流组在细菌的清除率和创面最终愈合时间上明显优于常规换药治疗组(P〈0.01).结论 在熟练掌握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前提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中持续封闭负压引流( VSD)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0年1月~2014年1月骨科收治的50例骨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接受常规创面引流处理为对照组,接受VSD治疗者设为研究组,每组25人,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创口一次植皮创面愈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0%( P <0.05);研究组患者创口愈合平均时间为(16.3±6.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3.0±9.5)d( P <0.05)。结论:采用 VSD 技术能够有效缩短骨伤患者创口愈合时间,减少创口感染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对烧伤创面植皮存活的影响。方法:对22例深度(深Ⅱ度、Ⅲ度)烧伤病人手术治疗,行切痂或削痂后喷用rh-bFGF后立即移植自体皮片,选择20例对照组深度(深Ⅱ度、Ⅲ度)烧伤病人手术治疗,行切痂或削痂后立即移植自体皮片。结果:rh-bFGF治疗组植皮成活率明显提高,组织学检查发现bFGF治疗组植皮下有大量毛细胞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其成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成活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深度烧伤病人采取削痂或切痂植皮术中应用rh-bFGF可提高植皮成活率,有利于创面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