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9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研碎后显微镜检,判定结石成份类型的可行性。方法 60例胆囊结石分别同时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和研碎镜检法判定结石的成份类型,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为(或FTIR法)参考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符合情况。结果 FTIR法测定60例结石的成份类型:22例为胆固醇结石,13例胆红素结石,11例胆红素胆固醇混合型结石,6例碳酸钙结石,4例胆红素碳酸钙混合型结石,2例硬脂酸钙结石,1例胆红素硬脂酸钙混合型结石,1例羟基磷灰石结石;与FTIR法相比,研碎镜检法有53例结果相符,符合率88.3%。对3例硬脂酸钙的结石和1例羟基磷灰石结石无法判定,1例碳酸钙结石、1例胆红素胆固醇混合型结石和1例胆红素碳酸钙混合型结石判定不符。结论在具备一定的结晶形态鉴别经验基础上,胆囊结石研碎镜检法能够用于初步判定结石的成份类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伴胆管结石术前进行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之间收录的32例胆囊结石伴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通过对32例患者进行术前的超声检查,其中检出率为90.6%(29/32),未检出率为9.4%(3/32)。其中,单发性结石患者16例,多发性结石患者12例,泥沙样结石患者1例。结论对于胆囊结石伴胆管结石患者术前进行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而且检出率较高,可以作为临床上胆囊结石伴胆管结石术前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疆南部维吾尔族与汉族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代谢情况。方法:对比分析阿克苏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共17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空腹血生化、24h尿生化及其结石成分。结果:维吾尔族草酸钙成分占90.2%,汉族草酸钙占84.6%;高钙尿患者共55例,维吾尔族17例(19%),汉族38例(48%),汉族患者尿钙明显高于维吾尔族患者(χ2=15.79,P<0.001);血脂各项维吾尔族和汉族亦有差异,其中总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1明显高于汉族,而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汉族,两族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维、汉两民族泌尿系结石患者有着不同的代谢水平,这可能是两民族有着不同的遗传背景、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红外光谱对胆结石成分进行分析,了解本地区胆结石成分,为胆结石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胆结石手术取得的结石标本245例,其中胆囊结石237例,胆管结石8例,使用红外光谱法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胆囊结石中,胆固醇+胆红素钙结石111例,胆固醇结石106例,胆红素钙9例,胆红素钙+硬脂酸钙4例,胆固醇+碳酸钙2例,碳酸钙2例,羟基磷灰石1例,胆红素钙+羟基磷灰石1例,头孢曲松结石1例;胆管结石中,胆固醇+胆红素钙结石4例,胆固醇结石3例,胆红素钙结石1例。结论:达拉特旗地区胆结石的主要成分为胆固醇和胆红素钙,以胆固醇结石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GFR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的表达规律及与结石形成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EGFR的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对照组胆囊(胆囊息肉手术切除)24例,结石组胆囊92例,其中胆固醇结石胆囊54例,胆红素结石胆囊38例。结果EGFR在对照组胆囊、结石组胆囊阳性率分别为8.3%(2/24)、38.0%(35/92),其中胆固醇结石组、胆红素结石组为40.7%(22/54),34.2%(13/38)。结论EGFR与胆囊结石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闽南地区泌尿系结石(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和不同性别结石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 983例结石患者的结石标本,应用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仪确定结石成分,结合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患者的结石分布特点。结果 2 983例结石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15∶1,其中混合型结石2 238例,以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多见(40.0%),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21.4%)次之;单纯型结石745例,以一水草酸钙为主(71.3%),尿酸结石(16.6%)次之。混合型结石中,男、女性患者结石成分前三位均为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和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女性患者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结石和感染性结石多于男性患者(P<0.05)。单纯型结石中,男性患者以草酸钙(70.6%)、尿酸结石(19.2%)和感染性结石(3.2%)为主,女性患者主要为草酸钙(72.9%)、尿酸结石(无水尿酸和尿酸铵,12.5%)和感染性结石(碳酸磷灰石和六水磷酸镁铵,8.6%),男性患者的尿酸类结石占比高于女性患者,女性患者的感染性结石占比高于男性患者,差别均...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61例胆囊结石及6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并计算B超、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敏感度及阳性预测值.结果显示两组年龄、黄疸、肝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年龄、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KP)与胆总管结石相关性最大,OR值分别为1.039、1.102和1.023.B超对胆囊结石敏感度为98.4%,对胆总管结石敏感度为64.1%;MRCP对胆总管结石的敏感度为95.3%.  相似文献   

8.
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及与相关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积累超声诊断健康体检者胆囊结石的资料。方法对健康体检者检出的胆囊结石100例进行分析,并将健康体检者分为相关疾病组与无相关疾病组,比较两组胆囊结石发生率。结果超声诊断典型结石90例、泥沙样结石6例、充满型结石3例、胆囊壁内结石1例;相关疾病组与对照组胆囊结石发生率分别为11.2%、3.4%,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准确、方便。  相似文献   

9.
胆囊息肉样病变252例临床诊治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病理特征。方法对手术切除和病理诊断的胆囊息肉样病变25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占同期胆囊切除的9.3%,其中胆固醇性息肉142例(56.3%),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样病变104例(41.3%),息肉型早期胆囊癌6例(2.4%);合并胆囊炎或胆囊结石182例(72.2%),合并急性胰腺炎3例(1.2%)。结论①胆囊息肉样病变以胆固醇性息肉最多见;②胆囊息肉样病变多合并胆囊炎或胆囊结石;③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合并急性胰腺炎;④胆囊腺瘤有癌变倾向;⑤胆固醇性息肉手术治疗应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超声检查并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住院患者43例,观察胆囊内结石大小、数量、胆囊壁厚度、胆汁黏稠蓄积情况,同时观察胰腺大小形态、实质回声、胰管内径及周围声像.结果:43例胆囊结石中,多发结石占83.7%(36/43),单发结石占16.3%(7/43);其中77.8%(28/36)为直径<8mm的小结石.结论:多发性且直径小的胆囊结石患者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超声检查对诊断胆源性胰腺炎具有简便、无创伤优点,应作为首选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龚慧 《中外医疗》2016,(4):55-57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的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的76例青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内镜下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青年人胃癌早期无特殊症状,以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主。44例经内镜检查的患者内镜下形态:BorrmannⅠ型6例(7.89%﹚,Ⅱ型9例(11.84%﹚,Ⅲ型20例(26.32%﹚,Ⅳ型9例(11.84%﹚。早期胃癌7例(9.21%﹚,进展期69例(90.79%﹚。组织学类型:高分化腺癌7例(9.21%),中分化腺癌12例(15.79%),低分化腺癌35例(46.05%),未分化癌10例(13.16%),黏液腺癌12例(15.79%)。结论预防胃癌需要从增强青年人防范意识入手,配合及时检查、及时就医,只有这样才能科学有效的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地方性胆囊结石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发病情况。方法对4 870结石性胆囊炎进行常规病理检查。总结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胆囊腔结石4 458例(91.54%),其中女性3 600例、男性858例。胆囊壁结石412例(8.46%),其中女性279例、男性133例。胆囊结石病程4年以上者,腔内结石2006例(45.00%),壁内结石339例(82.28%)。壁内结石多发性者393例(95.39%),好发于胆囊颈及体部,并且多伴有罗-阿窦的形成。结论胆囊腔结石发病率明显高于胆囊壁结石,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胆囊壁内结石病程较长,结石部位常伴有罗-阿窦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从化地区尿石症患者的尿路结石成分及尿液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将200例尿路结石进行结石成分测定,并对其中的153例进行24 h尿液分析,对其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从化地区尿路结石以含草酸盐结石为主(90.5%),其中单纯草酸钙结石占42.5%;其次为含尿酸结石(26.5%),其中纯尿酸结石占5.5%;多数结石患者合并各种尿液代谢异常,其中高尿钙症36例(23.5%)、高尿磷症64例(41.8%)、高尿酸尿55例(35.9%)、低镁尿51例(33.3%)、高草酸尿39例(25.4%)、低枸橼酸尿症100例(65.3%)。结论尿路结石成分分析及尿液代谢分析对了解结石病因与预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EGFR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的表达规律及与结石形成的可能关系.方法 采用EGFR的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对照组胆囊(胆囊患内手术切除)24例,结石组胆囊92例,其中胆固醇结石胆囊54例,胆红素结石胆囊38例.结果 EGFR在对照组胆囊、结石组胆囊阳性率分别为8.3%(2/24)、38.0%(35/92),其中胆固醇结石组、胆红素结石组为40.7%(22/54),34.2%(15/58).结论 EGFR与胆囊结石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5):452-454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共3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十二指肠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38例先行逆行胆管造影及EST,均成功取石,取石成功率100%(38/38)。38例患者经EST成功取石后均行LC,其中顺利完成LC 34例,3例因胆囊三角粘连中转开腹,1例因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改开腹胆总管探查。LC完成率89.5%(34/38)。完成EST+LC的患者术后平均(7±3.4)d出院,术后无出血、穿孔、胆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EST后行LC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合理选择EST后LC的时机可增加LC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549例上尿路结石成分构成,探讨结石特点和指导尿路结石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12月间549例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结石标本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结石发生人群分布在162012年12月间549例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结石标本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结石发生人群分布在1691岁之间,发病高峰年龄段为4091岁之间,发病高峰年龄段为4049岁。单一成分结石201例(36.61%),混合性结石348例(63.39%)。结石成分中草酸钙占74.31%,磷酸钙结石占46.99%,磷酸铵镁结石占17.49%,尿酸铵结石占9.84%,尿酸结石占8.20%,碳酸钙结石占4.92%,胱氨酸结石占4.37%。其中含钙90.71%,含磷62.30%,含铵26.23%,含镁18.58%。结论:泌尿系结石成因复杂,术后结石再生复发率较高,结石成分分析对于指导治疗、预防结石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入院治疗的62例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胆囊内结石数量以及大小进行观察,同时监测患者胰腺形态﹑ 周围状态以及形态﹑ 实质回声.结果经超声诊断,发现胆囊结石中多发性结石为51例,发生率为82.26%,其中直径<0.9 cm的小结石患者为42例,发生率为82.36%.≥0.9 cm的大结石为9例,发生率为17.64%.结论直径小﹑多发性胆囊结石患者诱发急性胰腺炎疾病的概率较高,利用超声方式检查胆囊结石为临床研究急性胰腺炎疾病的致病因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提供的影像学基础,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胆结石大小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玉强  谢飚  李瑜元 《广东医学》2003,24(4):405-407
目的 分析胆囊及胆总管结石大小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外科手术或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诊断的 83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胰腺炎组 )、12 7例阻塞性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组 )和 12 3例症状性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组 )的胆囊和胆总管结石的大小及数量。结果 胰腺炎组的胆囊结石大小为 (4 8± 3 9)mm ,胆囊结石组为 (8 5± 4 5 )mm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前者结石数量 4个以上占 73 7% ,结石小于 5mm的患者占 68 4% ,后者分别为 5 2 8%和 14 6% (P <0 0 5 ) ;胰腺炎组的胆总管结石大小为 (4 8± 3 5 )mm ,结石小于 5mm的患者占 78 4% ,胆总管结石组分别为 (10 9± 4 9)mm和 15 0 % (P <0 0 1)。结论 胆囊和胆总管的多发微小结石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关于对胆囊结石通过超声诊断的价值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25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同时联系患者的预后和手术结果进行对照,总结超声在胆囊结石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本文的250例胆囊结石患者经术前超声诊断为胆囊结石的患者243例,诊断符合率为97.20%;经超声诊断为典型的胆囊结石128例,胆囊颈部结石28例,充满型胆囊结石23例,泥沙样胆囊结石36例,胆囊壁结(胆囊附壁结晶)22例,药物引起胆囊结石6例,误诊7例。结论通过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可以为临床医生对患者治疗提供有力的证据,能有效的为临床治疗进行提供可行帮助,是现如今世界上最为简便而经济的诊断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张宁刚  杨秀春 《右江医学》2000,28(5):342-343
本院 1998年 6月~ 2 0 0 0年 3月采用国产BYS V型体外震波碎石机治疗 2 38例肾和输尿管及膀胱结石患者 ,其中肾结石 111例 (A组 ) ;上输尿管结石 40例 (B组 ) ;中段输尿管结石 6例 (C组 ) ;下段输尿管结石72例 (D组 ) ;肾伴输尿管结石 3例 (E组 ) ;膀胱结石 6例 (F组 )。碎石成功率分别为 96 .4%、97.5 %、10 0 %、98.6 %、10 0 %和 10 0 % ,总碎石成功率为 97.5 % ,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