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捶丸和高尔夫演变发展轨迹原因进行研究。捶丸和高尔夫运动极为相似,捶丸在宋元明曾出现全盛时期,却没有发展到现在,这与中国清朝统治者在治国策略上奉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主义有直接的关系。然而捶丸却没有像高尔夫发展成为贵族运动,主要是高尔夫以西方文化为底蕴和统治者的支持。本文将依据相关资料进行探讨,为我们了解高尔夫和捶丸的演变发展轨迹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古代捶丸和早期高尔夫的考察,从名称、起源、文献记载、场地、器材与服装、竞赛组织与方式、规则、礼仪以及发展演变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从两种运动形式的相似性来看,捶丸和早期高尔夫这两类产生于不同地域的户外运动,应有着某种密切的关系。由历史发展进程而言,捶丸极盛之时的元代正值大规模东西文化交流时期,随着文化交流捶丸西传是不可避免的,因而现在风靡全球的高尔夫运动,其早期的发展、演化过程,与中国古代捶丸的影响当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球类活动中,有一种无论从运动方式,还是从规则上,都与现代西方的高尔夫相类似的运动项目,这就是捶丸。捶丸,以字解意,捶者打也,丸者球也,是一种以杖击球入穴的古代球类活动。  相似文献   

4.
《丸经》通过专门的章节对捶丸球具的制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标准化、科学化、人性化的生产要求对于捶丸在古人日常生活中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捶丸的生产与消费,古人已将体育用品与体育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的体育意识得到了增强,更对游戏者的精神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公元10世纪,在我国五代时期出现的捶丸,与当今世界上流行的高尔夫球,无论在形制、设备、运动方法与比赛规则等方面,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长期以来,不少学者经过考证,认为二者之间具有鲜明的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6.
高尔夫球运动起源于英格兰(也有人说起源于荷兰)。15世纪中叶,高尔夫球运动已在英格兰盛行了,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古老的“高尔夫球运动”在11~12世纪时已在中国宋朝就兴起了。唐朝时中国出现了一种叫步打球的运动,这是一种以棍击球的运动。到了宋朝,这项运动又有了新的发展,人们称之为“捶丸”。捶丸运动改变了步打球击球入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捶丸运动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据体育新闻报道:在欧洲原来就有的高尔夫球起源的争执,是从爱尔兰起源传播到全欧洲的?还是从荷兰起源传播到全欧洲的?最近又加入了法国起源说。法国的体育史学者据有关文献记载考证高尔夫球最早是起源于法国,以后传播到全欧洲的。我对欧洲体育史所知甚少,对他们的争论,无发言资格。但我知道在中国古代有一种捶丸游戏,其方法类似于西方的高尔夫球。关于中国捶丸与高尔夫球之间的类似,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郝更生先生在他的《中国体育概论》中就以“中国的高尔夫球”称呼捶丸了。1986年中国体育史学会在湖北十堰召开的体育史论文报告会上,西北大学凌洪龄教授在会上宣读了《捶丸和高尔夫对  相似文献   

8.
马球、步打球和捶丸是我国古代带游戏性的体育运动。大量古代文献和图像资料表明唐、宋、元、明时期,在中华大地上广泛存在着马球、步打球和捶丸的游戏或运动。据《封氏闻见记》记载,唐玄宗时,打马球之风气盛。马球亦称波罗球,大如拳头,用坚韧木料制成,内部挖空,外面涂色或装饰。球杖长数尺,击球一端呈弯月形。球场宽阔平坦,两端各有球门,两队球手骑马或骑驴入场竞技。击球入门者胜。  相似文献   

9.
张曙光 《收藏》2008,(4):79-79
风靡世界的高尔夫球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比赛项目之一。可很少有人知道,高尔夫球是由中国古代的“捶丸”演变、发展而来。以字解意,捶者打也,丸者球也,捶丸是一种以杖击球入穴的的古代球类活动。在捶丸出现之前,曾流行一种叫做步打的击球活动,以“窝”代替球门,参与者不骑马,持杖击球入窝。  相似文献   

10.
问世六百六十年的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的壁画中,有一幅描述古代捶丸运动的图画(见《体育文史》1984年第三期封面)。1981年《文物》第五期刊载了柴泽俊、朱希元同志的《广胜寺水神庙壁画初探》一文引起了广泛的兴趣。这幅湮没了六百多年的壁画,是研究  相似文献   

11.
体育文化与中国正统思想的历史交融分四个时期,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体育文化是一种表达性和祭祀性的,隐含着朦胧的终极关怀,是一种朴素自然的天人和谐的体育观;奴隶社会后期和整个封建时期,体育文化主要是附儒附道的;1900年后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体育文化体现着合儒补儒的特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体育文化和其他社会文化一样走入脱儒重构的过程。体育文化价值的重构是体育文化重构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武举制度对我国武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我国历代武举制度进行了概述。研究认为:武举制度作为我国古代选拔武艺人才的考试制度,在武术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由于武举制度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我国武术的发展,延缓了武术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体操"和"体育"是我国体育发展史上两个重要的概念.通过对两个概念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社会背景、体育理论建设、体育工作者素质、体育内容与手段、运动竞赛和体育组织制度等几方面对"体操"和"体育"概念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探求这种发展演变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从母系氏族的男女伙伴关系,到男权本位的礼教形成,两性关系的演变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几千年的男女性别刻板印象也直接影响到男女社会活动参与.文章试从古代两性观视角,剖析存在于武术运动中的“阴阳”两性哲学观与以此为基础所形成的男女性别角色定位;阐述武术运动中的“男尊女卑”现象与中原胡化后的两性观所形成的女子尚武风气;论述在传统封建纲常礼教束缚下,女子习武所表现出的女性阳刚之气与其对传统礼教的挑战与突破  相似文献   

15.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基于“互联网+”教育,提出“五位一体”全面推进特教学校体育的文化建设策略:运用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其他多媒体科技手段完善特教体育教育;改革特教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发展特教学校社团体育活动;加强特教学校体育文化宣传;建立特教学校完善规章制度。可以为特教主管部门、社会、特教学校、教师、学生5个实施层等参与推动特教学校体育文化传播发展提供理论、方法与策略指导。以期推进“弱有所扶”,真正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国家战略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人“自我”观、“重文轻武”思想、“权威思维”、“实用思维”等文化心理特质对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进行探究,并将这些特质贯穿于社会、家庭、学校、青少年自身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获得对这一问题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7.
美国SPARK项目对我国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点介绍美国开展范围广泛、时间持久、成效显著、对学生和社会均产生深远影响的全国性的体育教育运动——SPARK项目。该项目的特点是教学内容新颖、强调终身体育、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和实施综合性学校体育计划。SPARK项目对我国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积极借鉴作用。“阳光体育运动”重点要协调和解决的问题:运动能力早期性与持续性、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关系;传统教学内容和现代教学内容的结合;体育课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协调促进;体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相辅相成;运动竞技性与健身性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三联互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学习型社会视角论述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新模式———“三联互动”体育教学模式。提出:该模式的基本内涵是“开放、自主、体验”;核心理念是“终身体育”;显著特点是“生活化”。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该模式的操作程序及教学策略。认为:通过“开放”、“自主”与“体验”的相互影响产生良性互动,能将终身体育理念落实在教学实践中,这是高校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中世纪对肉体的诅咒的同时,却产生了吻合当时时代主流的封建"骑士"制度。骑士教育无疑就是封建制度下变相的军事教育,而军事训练是骑士教育的中心内容。文艺复兴才致使体育锻炼活动被重新视为人类自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此时的体育锻炼转化成为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康复医疗等的方法手段。不同时期的体育锻炼理论与方法与同时期的科学背景息息相关,与西方医学科学的联姻是体育锻炼方法步入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有三种不同情况:(1)武术作为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战斗手段空前发展,造成众多拳械门派迅速传播,并逐渐由农村转向城市。义和团运动后,社会上团结武林同道,研习传授武术为主的活动开始上升为主要活动。(2)宫廷娱乐体育活动明显衰落,以至消亡。民间一些娱乐体育活动的发展也受到一定影响。(3)多数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一种长期流传的文化形态,因民族文化强大的因袭力,其发展未呈现明显的衰落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