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邵斌  李勇  袁志峰 《江西医药》2009,44(6):576-577
目的总结经前路减压植骨加内固定治疗颈椎病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采用经前路减压植骨加内固定治疗颈椎病共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36个月。植骨或钛网在6~12个月内获得骨融合术后恢复椎间高度,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未发生并发症。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功能改善率为90.3%,交感型及神经根型疗效优良率为91%。结论经前路减压植骨加内固定治疗颈椎病能获得术后即刻稳定性,钛网植骨融合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颈前路减压植骨A0纯钛颈前路带锁钢板 (cervicalspinelockingplate ,CSL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 ,植骨融合 ,并采用CSLP内固定。结果 经平均 12 5个月随访 ,植骨于术后 12~ 16周骨性愈合 ,术后椎间高度恢复。植骨融合率 10 0 % (16/16) ,优良率 81 2 % (13 /16)。无钢板、螺钉断裂、滑脱等并发症。结论 CSLP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熊安 《淮海医药》2013,31(2):145-146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骨扩大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2010年4月收治脊髓型颈椎病39例,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扩大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术后2例短暂声音嘶哑,1例颈前有异物感,未发生其它严重并发症。39例获随访,平均12个月。植骨块平均14周融合,融合率100%。术后JOA脊髓功能优11例,良18例,好转8例,2例无效。结论颈前路扩大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操作简便,减压彻底,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植骨AO纯钛颈前路带锁钢板(cervical spine locking plate,CSL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并采用CSLP内固定。结果:经平均12.5个月随访,植骨于术后12-16周骨性愈合,术后椎间高度恢复。植骨融合率100%(16/16),优良率81.2%(13/16)。无钢板、螺钉断裂、滑脱等并发症。结论:CSLP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分期后、前路手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的的疗效.方法 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2例,均一期行颈椎后路椎板开门椎管扩大术,术后3~5个月,影像学提示前方脊髓压迫表现,二期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骨化灶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 一期后路手术9例患者脊髓压迫症状缓解,2例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1例患者出现C5神经根麻痹,经保守治疗症状消失.二期前路手术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经对症治疗后治愈.分期后、前路联合术后,脊髓压迫症状改善明显,12例患者随访8~15个月,JOA评分增加3~7分.结论 对于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经后路椎管扩大术后,原有症状不能完全缓解且影像学提示前方脊髓压迫,二期前路手术可进一步解除压迫,改善脊髓受压症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脊髓型颈椎病是脊柱外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断一旦确立,大多数学者同意应尽早手术减压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前路钛板固定减压植骨融合技术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技术。临床上有些颈椎病患者脊髓腹背侧均受到压迫,前后钳夹,为了彻底减压,先行颈后路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再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所用融合的骨,是从后路取下来的颈6、7棘突,如果颈6棘突太小,可用胸1棘突代替。我科分别用髂骨植骨与棘突植骨做了17例手术,观察两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脊髓型颈椎病(CSM)是颈椎病分型中最严重的类型,目前尚无能够消除颈髓压迫的药物,CSM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以解除脊髓压迫,保护和改善脊髓功能.手术方法多种多样,以前后两种入路为基础.后路手术有:单纯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术,后路减压加内固定术;前路手术有:单纯前路减压加植骨融合术,前路减压、Cage植入术,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系统内固定术;此外尚有前后路联合手术等.本文综述目前临床常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3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A组21例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B组18例采用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对3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的颈椎病评定标准评分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有效率均达到90%以上,但B组疗效略优于A组。结论:后路椎管成形术尤其适用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合并颈椎椎管狭窄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同种异体骨在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植骨成形术中的价值.方法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0例,均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植骨成形术,分别将3个同种异体骨块及2个术中切取的棘突骨块植入已打开的5个椎板间隙.术前及术后采用JOA评分标准评定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状态,并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20例患者中,术后12个月JOA评分比术前增加[(14.9±1.2)points vs.(9.8±0.8)points](P<0.01);术后各节段椎管矢状径皆超过14mm.术后6个月,同种异体骨完全融合及部分融合率低于自体骨融合率(53.3%vs.85.0%)(P<0.01);术后12个月,两种骨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7%vs.92.5%)(P>0.05).结论 同种异体骨在颈椎管扩大植骨成形术中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和植骨融合率,可以替代自身作为一种椎板间隔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脊柱截骨矫正胸腰段陈旧骨折继发后凸畸形的治疗经验。方法采用全脊椎截骨加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的方法治疗胸腰段陈旧骨折继发后凸畸形16例,术中解除压迫脊髓或神经根的致压,同时进行矫形、内固定及植骨融合。结果 16例均获得有效减压,术后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X线CT复查示截骨间隙达到骨性融合,无1例发生假关节、内固定松动和矫正角度丢失等并发症。结论经全脊柱截骨加有效的内固定手术可以同期行脊髓或神经根减压,脊柱矫形和截骨间隙植骨融合以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是治疗脊柱后凸目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颈前路减压自体骼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获得随访58例,随访时间平均20.9个月。采用贾连顺的疗效评定法评定临床结果。结果 临床疗效优良率82.75%,植骨融合率为98.9%。结论 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钛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钛板联合钛网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应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及钛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8例,术后观察减压、固定、融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行X线或MRI扫描检查。结果对患者行12~4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28月,植骨于18周完全骨性融合,术后恢复佳,椎间高度未发生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脊髓血管损伤,无钢板螺钉折断等并发症。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JOA评分由术前6~10分(平均8.5分)恢复至术后的12~15分(平均13.2分),优16例,良9例,好转3例,优良率89.3%。结论该术式减压彻底,稳定性好、融合率高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人工颈椎间盘置入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颈椎人工椎间盘置人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颈椎人工椎间盘置入的21例(脊髓型颈椎病1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例、急性颈椎间盘突出导致神经根或脊髓损害2例)实施前路减压、Bryan人工椎间盘置人。单间隙病变18例,双间隙病变3例。结果21例随访4—12个月,术前JOA评分由平均8.5分升至术后平均15.5分,影像学均未见假体移位、下沉,生理弧度良好,术后维持满意的颈椎活动度。结论Bryan人工椎间盘系统置换对于1—2个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在充分解除神经压迫的同时可重建脊柱运动功能,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ZEPHIR颈前路钛板系统联合异体骨笼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该技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67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32个月(平均16个月)的随访.根据JOA评分,患者脊髓神经损伤恢复优良率为86.57%;术后6个月融合率为76.12%,术后9个月融合率为86.57%,术后12个月融合率为92.54%.结论:ZEPHIR颈前路钛板系统联合异体骨笼植入手术可以重建椎管容积以及椎间隙的高度,有效解除脊髓前方所受的压迫,有固定简单可靠、植骨融合率高、可以早期活动、损伤少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是治疗颈椎病的手术方法之一.其优点为:手术后椎体前后缘骨刺不致再复发,残留的原有骨刺可退化,椎间嵌入植骨时,可撑开椎间隙使隆凸人椎管内或椎间孔内的黄韧带可以复位,从而解除神经根和脊髓的压迫[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单纯环锯减压柱状植骨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加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对4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单纯前路环锯减压柱状双面皮质骨植骨术(22例)及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块状双面皮质骨植骨加内固定术(23例),术后根据JOA评分及X线表现比较两组病例的改善率,植骨融合率及融合节段高度丢失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5.8个月,环锯减压组平均改善率48%,优良率65%,1例并发脊髓损伤致瘫痪;椎体次全切除组平均改善率为75%,优良率为85%,无脊髓损伤严重并发症。两组融合率为100%。环锯减压组术后融合节段高度丢失(平均2.0mm)明显大于椎体次全切除组(平均0.69mm)(p<0.05)。结论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加内固定术中减压更为安全有效,术后对椎间隙高度的维持更为可靠,疗效优于单纯环锯减压植骨术。双面皮质骨植骨可获得满意的融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应用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5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采取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住院时间为(10.3&#177;1.7)d,椎间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经随访治疗优良率为96.0%,患者治疗后JOA评分显著提高。结论在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可发挥显著疗效,安全可靠,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脊髓同时受到前后方的压迫,部分患者单纯前或后路减压固定难以完全解除压迫,且稳定性不足.我院采用分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老年患者多节段脊髓前后受压型颈椎病15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寻找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医院2009年至2011年12月期间34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治疗效果。结果 34例患者在手术后症状均有改善,JOA评分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12个月,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脊椎功能,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20.
孙晓伟 《北方药学》2014,(8):166-167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与颈前路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解剖学优势,本研究系统评价内固定术与颈前路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内固定术作为实验组60例,颈前路植骨作为对照组60例。经过手术治疗和颈前路植骨治疗2月后,观察疗效。通过X2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解剖学优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20例患者中,内固定术治疗有效率91.67%,颈前路植骨治疗有效率为68.33%。经X2检验两两比较,内固定术治疗组的有效率均高于颈前路植骨组,P〈0.05。在两组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解剖学优势明显好于颈前路植骨的有效率。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