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许德生 《纺织学报》1996,17(3):39-40
本文对苎麻纱上浆进行了分析,认为苎麻纱浆纱重点应提高纱线耐磨性能,贴伏毛羽,并应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法确定浆纱最优配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苎麻纱线性能及其浆纱工艺要求的分析,确定了“浆前预湿,高浓高压,重被覆,顾渗透,大张力,中回潮,浆后上油”的上浆工艺路线,有效地贴伏了苎麻纱线的长而多、长而硬的毛羽,提高了织造效率,同时降低了上浆率,节约了浆纱成本。  相似文献   

3.
纯苎麻经纱的上浆工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苎麻纱线性能及其浆纱工艺要求的分析和反复实践,确定了“浆前预湿,高浓高压,重被覆,顾渗透,大张力,中回潮,浆后上油”的上浆工艺路线,有效地贴伏了苎麻纱线的长而多、长而硬的毛羽,提高了织造效率,同时降低了上浆率及浆纱成本。  相似文献   

4.
陈宏武 《广西纺织科技》2004,33(3):28-29,34
本文通过对苎麻纱线性能及其对浆纱工艺要求的分析,经反复实践,合理确定了“浆前预湿,高浓高压,重被覆,顾渗透,大张力,中回潮,浆后上油”的上浆工艺路线,有效地贴伏了苎麻纱线的长而多、长而硬的毛羽,提高了织造效率,同时降低了上浆率,节约了浆纱成本。  相似文献   

5.
苎麻纱浆纱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德生 《纺织学报》1996,17(4):59-61
本文对苎麻纱上浆进行了分析,认为苎麻纱浆纱重点应提高纱线耐磨性能,贴伏毛羽;并应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法确定浆纱最优配方。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苎麻纱浆纱工艺,优化上浆配方,对27.8 tex苎麻纱采用三种配方在G142C型浆纱机上进行了上浆实践.分别测试了三种方案的浆液粘度热稳定性、浆膜性能及浆纱质量,结果表明:以变性淀粉为主浆料,适量加入PVA-1799、PVA-205MB、聚丙烯酸类浆料,浆液粘度稳定,苎麻纱的耐磨性能、断裂强力明显提高,浆纱毛羽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应用S432型浆纱机减少特细号纱毛羽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减少特细号纱线的毛羽,对浆料配方和浆纱工艺进行了优化配置。通过对特细号纱采用高压上浆工艺和预湿上浆工艺进行浆纱,并测试对比不同浆纱工艺条件下纱线毛羽的情况,认为:高压上浆和预湿上浆都可改善毛羽贴伏情况,有利于特细号高密织物的顺利织造。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苎麻纱线性能及其对浆纱工艺要求的的分析,并经过反复实践,科学合理地确定了“浆前预湿,高浓高压,重被覆,顾渗透,大张力,中回潮,浆后上油”的上浆工艺路线,有效地贴伏了苎麻纱线的长而多、长而硬的毛羽,提高了织造效率,同时降低了上浆率,节约了浆纱成本。  相似文献   

9.
纯苎麻纱浆纱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苎麻纱"强度高、条干好、刚性大、弹性差、毛羽长、湿强高于干强"的特点,提出既要充分贴伏苎麻纱毛羽,又要使浆纱柔韧耐磨的上浆工艺原则,对浆纱工艺路线和浆料配方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陈宏武 《北京纺织》2005,26(1):23-24
通过对苎麻纱线性能及其对浆纱工艺要求的的分析 ,并经过反复实践 ,科学合理地确定了“浆前预湿 ,高浓高压 ,重被覆 ,顾渗透 ,大张力 ,中回潮 ,浆后上油”的上浆工艺路线 ,有效地贴伏了苎麻纱线的长而多、长而硬的毛羽 ,提高了织造效率 ,同时降低了上浆率 ,节约了浆纱成本。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检测织造载荷作用前后浆纱的毛羽及有效表征浆纱的抗起毛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毛羽量图像检测的浆纱抗起毛性能评价方法.对纯棉14.5 tex的原纱和3种不同上浆率的浆纱,在JN-01浆纱耐磨性能测试仪上模拟织造载荷,并进行不同载荷次数的摩擦起毛实验.起毛后的纱线经图像采集、纱线主干分割、毛羽分割和主摩擦区间定位等处理后,...  相似文献   

12.
杨莉 《纺织学报》2010,31(7):34-37
针对纯纺木棉纱强力低、毛羽多、耐磨性差,织造困难等问题,对27.8 tex纯纺木棉纱进行上浆处理,以达到改善纱线性能,满足织造工艺的目的。根据木棉纱本身特点,选用酸性变性淀粉和聚乙烯醇(PVA)的混合浆料为主浆料,以浆料的含固率、浆料配比等因素为影响因子,以纱线的增强率、减伸率、毛羽降低率为研究对象,利用正交分析法,讨论浆纱的工艺条件对纱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固率较低易于浆料的渗透,有助于纱线力学性能的提高;一定范围内提高PVA浆料含量有利于纱线各项性能指标的提高,加入少量的PVA0588有助于上浆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敖利民  唐雯  姜银玲 《纺织学报》2019,40(11):38-44
为比较不同复合加工方法所纺亚麻长麻/涤纶长丝复合纱的性能,通过现有纺纱设备改造设计了纺纱工艺,纺制了具有相同捻度的5种复合纱;对复合纱的外观特征、拉伸性能和毛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成纱方法的复合纱均具有明显的捻度分布不匀特征;包缠结构复合纱相对于捻合结构复合纱具有更好的包覆效果;相对于断裂强力而言,复合加工对亚麻纱最小强力的提高效果更好,并可显著降低强力不匀率;除同捻向包缠纱外,各复合纱均可实现免浆织造;赛络菲尔纺和并捻复合对提高成纱断裂伸长率效果显著,而包缠复合降低亚麻纱毛羽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错位纺纱角对纱线质量的影响,通过自制导纱装置,在前罗拉钳口至导纱钩之间形成一个偏移的纱路.分别采用5种左斜纺纱角对5种不同细度纱线进行了纺纱质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Z捻左斜的情况下,纱线有害毛羽最多可以减少16.6%~40.5%,且与细号纱相比,粗号纱毛羽的改善更为显著;不同纱号的最佳左斜角不同,粗号纱和细号纱适应大角度偏移量(在8.4°~11°之间),而中号纱只要小角度偏移(4.2°)就能使纱线毛羽得到较好改善;但过大的偏移量(16.6°以上)对改善毛羽不利,甚至会恶化毛羽.错位纺纱角对纱线条干影响不大,对纱线强力几乎没有影响.指出:错位纺纱方式可以改善环锭纺成纱毛羽,其关键是要根据纺纱号数优选错位纺纱角.  相似文献   

15.
测试了新型浆料PECLV的浆膜性能和浆液粘附性,通过对纯棉纱的浆纱试验,对比分析了上浆纱的毛羽降低率、增强率、耐磨性等。结果表明PECLV浆料可部分取代PVA用于纯棉9.7tex纱上浆。  相似文献   

16.
针对纯纺苎麻纱毛羽较多的问题,选择高浓低黏环保型浆料改性聚丙烯酰胺PAm代替PVA,对27.8 tex纯纺苎麻纱进行上浆,浆液的被覆性和浸透性得到改善,纱线耐磨性能显著增强.通过空织试验发现纱线再生毛羽较少,织造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7.
陶泉 《棉纺织技术》2007,35(8):53-54
探讨应用NY-05变性淀粉对苎麻织物的上浆工艺,苎麻纱毛羽长,纱线脆硬,浆纱中贴伏毛羽、保持纱线伸长是关键.采用以NY-05变性淀粉62.5 kg、PVA18.5 kg、柔软剂2 kg的配方对苎麻27.8/27.8 205/228品种进行上浆,提高了浆膜的弹性和耐磨性,浆纱毛羽明显减少,织机效率显著提高,用浆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开发预氧化聚丙烯腈(POPAN)纤维的纯纺短纤单纱织物,规避POPAN长丝织物及混纺织物的缺陷,采用上浆的方式来解决纯POPAN短纤经纱的织造难题,提高其可织性,通过织造来生产纯POPAN短纤单纱织物。选用聚氧乙烯(PEO)作为浆料,研究PEO相对分子质量对纯POPAN短纤经纱上浆性能的影响,探索浆液黏度、黏附力、浆膜性能、浆纱增强率、减伸率、耐磨性、毛羽降低率及退浆效率随PEO相对分子质量改变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PEO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助于提高其上浆性能,改善纯POPAN短纤经纱的可织性。从PEO的黏度特性、黏附性、退浆性、浆膜及浆纱性能等方面综合考虑,用于纯POPAN短纤经纱上浆的PEO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0 ×105 ~1.5 ×105 范围内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