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3 毫秒
1.
H.264/AVC的特点及其在视频监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H.264/AVC是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和活动图像专家组(MPEG)联合制定的新的视频编码标准,其目的就是解决以往标准暴露出来的缺点。文章首先指出目前采用其他标准设计视频监控系统的不足,分析了H.264/AVC视频编码标准的特点,指出H.264/AVC适于视频监控应用的优势所在,最后重点阐述了H.264/AVC标准中分层编码技术和SP/SI帧技术在视频监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SP帧技术的非平衡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SP帧技术的非平衡多描述视频煽码方法(SP-UMD),SP帧能够参照不同参考帧重构出相同的图像帧,利用这种特性SP帧可防止错误传播,并且SP帧的编码效率远远高于I帧.在本方法中,视频序列按照两种编码参数被编码成具有高分辨率的描述(HR)和低分辨率的描述(LR),在两个描述中周期性的插入SP帧,当网络发生错误时可利用LR和SP帧来防止错误传播.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周期性插入I帧的方法,本方法在节约码率和防止错误传播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吴业清  王嘉  朱莹莹 《计算机工程》2008,34(19):233-235
基于H.264/AVC的SP/SI帧能参照不同参考帧重构出相同图像帧的技术和多参考帧技术,提出一种实现H.264/AVC视频VCR操作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消除双向码流中的漂移问题。实验结果显示,与传统方法相比,在相同播放速率下,使用该方法可以降低约40%的网络带宽,峰值信噪比的提高超过1 dB。  相似文献   

4.
胡振  张正华 《计算机仿真》2009,26(6):134-136,140
视频业务误码敏感度高并且有实时性要求,这与无线信道相对较窄的带宽和较高误码率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因此,要在无线信道上开展视频业务,必须在保证视频编码压缩效率的同时,提高视频编码的容错性能.在对新一代视频编码国际标准H.264中SP/SI帧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SP帧与I帧相结合的抗误码扩散方案CSWI.实验证明,CSWI方法抗误码扩散性能比单一地使用SP帧取代I帧更好.  相似文献   

5.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视频通信已成为近年来多媒体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笔者对新一代视频编码国际标准H.264中的抗误码技术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SP帧编码对视频传输差错的控制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SP帧的新的容错编码方案.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在提高抗误码能力的同时,克服了传统的Ⅰ帧刷新方法编码效率低的缺点.  相似文献   

6.
作为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技术,巨型帧(Jumbo Frame)技术主要是为加速大文件传输服务而设计的,目前已被广泛的应用在局域网中,通过利用减少帧的开销,从而可极大地提高网络的利用率和传输速率。但是,由于巨型帧技术在传输每个以太网标准定义的最大帧长度1518字节数据帧的同时,将会较长时间占用线路,阻止其他人使用线路,容易造成在网络上传送语音或其他对延迟敏感的内容,从而严重影响网络的品质以及语音、视频等多种多业务应用。3月16日获悉,S M C公司在其新推出的SMC8505T/8508T千兆交换机产品系列中采用了高品质的高速网络处理器芯片技术,以…  相似文献   

7.
基于H.264标准的多视点视频编码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一种新的高效的多视点视频编码方法,提高编码效率,并有效地提高视点间随机切换访问的能力,利用H.264中的新技术多参考帧、SP/SI帧、分层B帧编码等,根据时空预测编码结构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B帧并有利于视点间随机切换访问的多视点视频编码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提高了编码效率的同时,在视点较多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提高视点间随机切换访问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存贮和数据压缩技术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由各种技术的交汇而产生多媒体技术应运而生。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首先遇到的问题,即是如何处理大量的信息。电视、电影中播放的画面的帧频是25帧/秒(PAL)制或30帧/秒(NTSC)。若每帧分辨率为352*240*16=1.32Mbits,每秒30帧画面所需容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文献提出一种数字MSK调制解调模型基础上,将数字MSK调制技术应用到双工复接通信系统中.采用状态机的方式实现编帧和解帧,在编帧中插入帧头、特殊标志位,解帧过程去掉帧头和帧特殊标志位.用Verilog HDL语言进行模块设计与时序仿真,并在FPGA硬件上实现本设计.设计结果表明基于数字MSK调制的双工复接通信系统在实际应用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H.264/AVC帧间多种块模式的编码性能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H.264/AVC是最新的国际视频标准,与其它视频编码标准相比,其在编码效率方面有强大的优势:在相同的重建图像质量下,H.264/AVC比MPEG-2H.263++和MPEG-4的第2部分分别节约64.46%、、48.80%和38.62%的码率。但H.264/AVC中编码效率的提高是以增加巨大的运算量为前提的。该文在介绍H.264/AVC中的宏块分块模式、运动估计及模式选择算法的基础上,重点对各种帧间块模式下的运动估计及4×4亮度变换与量化操作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各种帧间块模式的组合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帧间只用块模式1~4时,在相同的比特率下客观图像质量亮度分量的PSNR比帧间使用全部块模式时平均降低0.13dB,而编码的时间平均能减少40%左右。  相似文献   

11.
摄像机运动情况下的运动对象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兵  李波  毕波 《自动化学报》2003,29(3):472-480
在监控应用中,由于场景是已知的,因此可以使用背景减去法检测运动对象.当摄像机进行扫描和倾斜运动时,需要使用多个图像帧才能完整地表示监控场景.如何组织和索引这些背景帧属于摄像机跟踪问题.提出一种无需摄像机标定的背景帧索引和访问方法.这一方法需要使用图像配准技术估计图像初始运动参数.提出一种屏蔽外点的图像配准算法,综合利用线性回归和稳健回归快速估计初始运动参数.为了快速计算连续帧之间的运动参数,提出一种基于四参数模型的优化算法.利用非参数背景维护模型抑制虚假运动象素.室内和户外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在混合激励线性预测(MELP)语音编码算法中,语音帧的突变转换导致合成语音质量的下降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过渡帧判决算法的改进MELP模型,提高了参数估计的准确度,有效实现了语音的降噪处理。引入动态清浊音判决(U/V判决)门限将语音帧分为3种类型:浊音帧、清音帧、过渡帧,通过区分过渡帧和清浊音帧,避免了传统的U/V判决错误和清浊音帧的突变转换。给出了改进MELP编码参数比特分配表,通过PESQ—MOS测试表明,合成语音质量尤其是高频女声合成语音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14.
针对工作站到达两类对实时性要求不同的数据帧的应用系统,设计了一种实时的无线局域网介质访问协议。具有实时帧的工作站需要延迟一个较短的帧间隙时间,如果实时帧之间发生了传输冲突,接入点会轮询所有工作站以快速解决冲突。仿真结果表明实时帧比非实时帧经历更短的平均等待时间,并且等待时间具有确定的上限值。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H。264/AVC的可逆鲁棒视频隐写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t,n)门限秘密共享技术将需要嵌入的秘密信息用多项式分发获得子秘密,再利用BCH码对子秘密进行编码,然后通过H。264的预测模式选择嵌入位置,最后将编码后的子秘密嵌入到视频的各个帧中。提取时,利用视频中t个编码后的子秘密恢复秘密信息。实验结果标明,该方法在提取秘密信息时能完全恢复原视频,具有较强的比特错、帧错鲁棒性,在随机丢帧率小于等于15%的情况下能完全恢复秘密信息,能效控制帧内失真漂移,视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reference (NR)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degradation of Motion JPEG2000 (MJP2) video due to packet loss. The proposed method estimates the peak signal-to-noise ratio (PSNR) between received MJP2 frames affected by packet loss and the originally encoded frames without hav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latter. The PSNR of a frame could be estimated in the wavelet domain, namely before the JPEG2000 decoding process, by utilizing adjacent frames that possess similar amounts of wavelet energy.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stimated PSNR is very close to the true value obtained by the full-reference calculation. Our method can be used to monitor the video quality in an IP-based transmission of MJP2, as well as for automatic judgment of error control in streaming applications, or in video broadcasting. For example, if the PSNR of a frame does not reach a predefined level, the frame will be rejected before the decoding process or it will be processed by a concealment techniques before being displayed.  相似文献   

17.
Studies on electroencephalography have revealed pointers for repetitive phase transitions in neocortex at frame rates in the theta and alpha bands. Phase transitions are the first step for frame emergence. Within the frame, brain activity is synchronized and amplitude and phase modulation pattern materialize. The phase patterns have radial symmetry resembling a cone. Cone fitting has been used to detect and study frames in different brain states, including task, awake, sleep and transition into epileptic seizure, revealing signs of disorganization before the seizure episode started. In this paper a new methodology to detect frames is presented. It is faster than the cone fitting previously used to study frames.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frames obtained from cone fitting in awake, task, sleep and seizure states. The frames detected by cone fitting and the new method showed high levels of coincidence in time. The disorganization signs observed between pre-ictal period and normal brain state were also observed in the frames detected with the new method. Finally amplitude modulation patterns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 behavioral states were clearly distinguishable using the new method frames as time markers for pattern extraction.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同源视频序列的copy-move篡改方式, 提出一种通过度量图像内容间的相关性, 来实现对视频序列的copy-move篡改检测并恢复的方法. 首先将视频帧内容转化为一系列连续的图像帧, 对图像分块, 提取每帧图像的8个特征矢量, 再利用欧氏距离计算帧间相关性, 并通过添加偏差矩阵构造动态偏差阈值, 检测出copy-move篡改序列且精确至帧, 从而实现对视频序列的篡改检测与恢复. 实验表明, 该算法对同源视频序列的copy-move篡改检测及恢复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随着深度神经网络的出现,视觉跟踪快速发展,视觉跟踪任务中的视频时空特性,尤其是时序外观一致性(temporal appearance consistency)具有巨大探索空间。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简单实用的跟踪算法——时间感知网络(temporal-aware network, TAN),从视频角度出发,对序列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同时编码。方法 TAN内部嵌入了一个新的时间聚合模块(temporal aggregation module, TAM)用来交换和融合多个历史帧的信息,无需任何模型更新策略也能适应目标的外观变化,如形变、旋转等。为了构建简单实用的跟踪算法框架,设计了一种目标估计策略,通过检测目标的4个角点,由对角构成两组候选框,结合目标框选择策略确定最终目标位置,能够有效应对遮挡等困难。通过离线训练,在没有任何模型更新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跟踪器TAN通过完全前向推理(fully feed-forward)实现跟踪。结果 在OTB(online object tracking: a benchmark)50、OTB100、TrackingNet、LaSOT(a high-quality benchmark for large-scale single object tracking)和UAV(a benchmark and simulator for UAV tracking)123公开数据集上的效果达到了小网络模型的领先水平,并且同时保持高速处理速度(70帧/s)。与多个目前先进的跟踪器对比,TAN在性能和速度上达到了很好的平衡,即使部分跟踪器使用了复杂的模板更新策略或在线更新机制,TAN仍表现出优越的性能。消融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提出的各个模块的有效性。结论 本文提出的跟踪器完全离线训练,前向推理不需任何在线模型更新策略,能够适应目标的外观变化,相比其他轻量级的跟踪器,具有更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