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护理上密切观察,对肝移植的并发症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提高其生存率。方法通过对我院20例次肝移植病例的观察,深入了解其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结果肝移植术后早期的并发症有出血、感染、急性排斥、胆瘘、胸腹水等。结论肝移植术后并发症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治疗是提高肝移植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和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以及对各种并发症治疗的资料。结果 术后并发症包括:①腹腔内出血4例;②急性排斥反应4例;③胆漏2例;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1例;⑤移植肝原发性无功能(PNF)1例;⑥呼吸系统并发症:肺部感染9例,肺不张3例,胸腔积液15例。呼吸衰竭2例;⑦急性肾功能不全10例;⑧心血管并发症:窦性心动过缓3例。顽固性高血压1例。严重低血压1例;⑨神经系统并发症: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3例,肝移植后脑病5例;⑩其他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MOF)3例,粒细胞减少症3例。腹腔淋巴管漏2例。均给予了相应治疗。结论 肝移植患者术后应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存活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原位肝移植术后病人的早期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病人在ICU监护期间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3例肝移植术后病人在ICU期间的生命体征、排斥反应、预防感染等的监测,总结肝移植术后的护理重点及方法。结果3例患者中2例治愈出院,1例正接受康复治疗。住院期间1例发生肺部感染,其余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细致的早期监测与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肝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Post-operation early—stage 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对预后有着重要影响。背驮式肝移植术中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基本不存在术后肾功能衰竭、术中心血管参数不稳定等并发症的优点。自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我院共开展背驮式肝移植术30例,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背驮式肝移植术中的容量管理的特点及术后早期ARF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4月的56例原位肝移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行原位肝移植术的病人中8例发生胆管并发症,发生率14.3%。其巾1例胆漏患者通过经窦道放置引流管充分引流后治愈;1例胆结石患者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治愈;3例吻合口狭窄患者经内镜球囊扩张术和放置胆管支架治愈;3例非吻合口狭窄患者中2例实施再次移植手术,效果满意,1例死于严重的肺部感染。结论: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微创治疗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在肝移植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和重组人生长激素的效果。方法1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均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重组人生长激素。结果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良好,其中10例能耐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无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和重组人生长激素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背驮式原位肝移植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肝炎后肝硬变患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死亡1例,存活1例。术后并发症包括腹腔内出血1例,肝后下腔静脉扭曲狭窄1例,急性排斥反应1例,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1例,均给予相应的治疗。结论 肝移植手术是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手段。术后应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了解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时间和症状有助于早期诊断,并采取各项积极正确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6年5月~2008年3月以来成功实施的65例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其中尸肝移植54例,亲体肝移植11例,女性占16.92%(11/65),男性占83.08%(54/65)。结果本组65例肝移植患者其中有8例3个月内出现胆道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2.31%(8/65),分别为胆漏3例,胆汁瘤1例,肝内胆汁湖1例,胆泥形成1例,胆道狭窄2例。女性患者早期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9.09%(1/11),男性患者早期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2.96%(7/54)。8例患者中,留置T管引流1例,未留置T管引流7例。治愈6例,好转2例,死亡0例(0%)。其中3例术后3d内出现单纯胆漏,通过留置的腹腔引流管得到及时的诊断,同时应用留置的腹腔引流管持续引流4周~2月后得到治愈。5例经B超、MRCP、ERCP得到诊断;1例胆汁瘤和1例肝内胆汁湖通过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而得到治愈;1例胆泥形成通过ERCP进行胆道冲洗后好转出院;2例通过ERCP进行球囊扩张或者放置支架后好转出院。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胆道并发症的诊断主要手段是留置的腹腔引流管、B超、MRCP、ERCP等:肝移植术中留置的腹腔引流管对于肝移植术后早期胆漏的治疗起着特殊的作用: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是治疗胆汁瘤、胆汁湖的重要手段;ERCP下胆道冲洗对胆泥形成非常有效.ERCP下球囊扩张或者放置胆道支架对胆道狭窄的治疗很有效。  相似文献   

9.
随着手术技巧、围手术期管理及免疫抑制治疗的不断发展及突破,肝脏移植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成为终末期肝病的常规治疗方法。但肝移植术后的并发症是直接影响肝移植疗效的主要因素,是导致肝移植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极为重要。特别是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增加了肝移植术后早期的死亡率,延长了住院日,也使投入经费相对增加。为了探讨防治肝移植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的措施,我们对13例发生肺部感染肝脏移植患者进行原因分析,以期对医护人员控制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有所帮助,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肝移植患者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是目前器官移植手术难度较大、护理要求较复杂的手术之一。肝移植术后加强患者的观察与护理,预防并发症的产生并减少其损害,是提高肝移植手术成功率及长期生存率的关键。现将2004年9月-2007年9月我院实施的18例肝移植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