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甘露醇、甘油果糖结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水肿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95例患者资料予以对比分析,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以甘油果糖结合依达拉奉治疗,实验组(55例)予以甘露醇结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脑水肿及NIHSS改善状况。结果与对照组GSH-Px等相比,实验组(25.00±1.20)μ/L改善状况显著更优;与对照组治疗后2周NIHSS评分相比,实验组显著更低(P <0.05)。结论将甘露醇结合依达拉奉应用于急性脑梗死后脑水肿中,可显著改善其脑水肿状况,降低NIHSS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9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6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8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7.2±3.2)、(66.9±6.6)分,均优于对照组的(8.9±4.4)、(60.5±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依次为(3.9±0.8)、(1.6±0.8)、(7.8±2.7)mPa·s,均低于对照组的(5.5±1.2)、(2.7±0.8)、(9.9±2.7)mPa·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患者均顺利完成相关治疗。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治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疗效,且不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麻城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8例V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加用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认知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分别为(9.02±1.03)、(6.11±0.95)、(4.23±0.42)mPa·s,低于对照组的(10.52±1.15)、(7.13±1.05)、(5.21±0.59)mP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别为(23.45±2.16)、(24.02±2.51)分,高于对照组的(20.51±2.03)、(21.07±2.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提高VD患者临床疗效,改善脑部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认知功能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2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1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采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治疗效果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探讨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从本院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择110例平分为研完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巴曲酶、依达拉奉等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记录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NIHSS)、血纤维蛋白原及肾功。结果研究组NIHSS评分为8.78±4.25,对照组NIHSS评分为12.84±7.81,具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能显著提高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0例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为研究组,另50例单用依达拉奉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NIH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为(11.05±2.12)分,对照组为(18.11±2.76)分,比较差异显著(P <0.05)。研究组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可进一步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双相障碍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初次来我院就诊的双相障碍患者68例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再选取同一期间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68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的血细胞比容(43.48±5.09)%高于对照组健康者(42.56±4.6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血浆黏度(2.52±0.31)mPa·s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者(1.35±0.18)mPa.s,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5.63±0.71)mPa·s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者(4.11±0.68)mPa·s,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全血中切黏度(5.39±0.73)mPa·s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者(4.09±0.52)mPa·s,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全血低切黏度(11.74±1.84)mPa·s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者(7.68±0.97)mPa·s,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助于双相障碍的研究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每次25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每次15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2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炎症因子,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入组102例,脱落3例,最终99例纳入分析;对照组入组101例,脱落4例,最终97例纳入分析。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90例/99例)和79.38%(77例/9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分别为(4.31±0.57)和(4.82±0.69)分,血浆黏度分别为(1.51±0.29)和(1.75±0.32)mPa·s,全血高切黏度分别为(4.29±0.86)和(4.51±0.95)mPa·s,全血低切黏度分别为(7.85±1.31)和(8.26±1.43)mPa·s,晚期蛋白氧化产物分别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以丁苯酞注射液和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本院收治的7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39例采用常规治疗措施的列为常规组,剩余辅助使用丁苯酚注射液和氯吡格雷治疗的39例纳入实验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4.62%,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1个疗程后血液的高切黏度为(4.02±2.43)mPa/s,低切黏度为(1.03±0.52)mPa/s,常规组治疗1个疗程后血液的高切黏度为(6.51±2.07)mPa/s,低切黏度为(2.97±1.54)mPa/s,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血浆黏度分别是(11.48±3.51)mPa/s和(11.39±3.14)mPa/s,差异并不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半年后ADL评分和NIHSS评分分别是(69.52±15.44)分和(6.33±2.57)分与常规组的(42.36±11.32)分和(11.23±5.64)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脑梗死联合使用丁苯酚注射液和氯吡格雷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全血黏稠度,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0.
邱锦华 《抗感染药学》2019,16(9):1639-1641
目的:评价氯吡格雷片与阿司匹林片及其依达拉奉注射液联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及时给予基础治疗即降压降血糖、颅内压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片、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值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D-二聚体)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评分、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D-二聚体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NIHSS神经功能评分值和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D-二聚体水平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神经功能评分值、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D-二聚体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氯吡格雷片与阿司匹林片及依达拉奉注射液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神经功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前者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NIH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为(3.34±1.5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8±1.36)分(P <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P<0.05)。结论疏血通辅助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一个不错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可行性与临床效果,为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用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66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NIHSS评分(10.0±2.2)分低于对照组的(18.3±2.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治疗价值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选取70例进行本组实验。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均分两组。将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的3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参照组,将使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3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2组临床疗效、QLI评分、NIHSS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结果实验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参照组相比较优(P <0.05);对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QLI评分、NIHSS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组间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予以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将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情况予以改善,其临床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单用依达拉奉治疗)与实验组(48例,联合使用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评分)、临床治疗效果、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1)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实验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实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应用丁苯酞软胶囊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巴氏指数(BI)评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到观察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研究对象予以依达拉奉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对照组研究对象单用依达拉奉治疗,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研究对象的ADL评分分别为(73.96±4.68)分、(62.26±4.42)分;NIHSS评分分别为(5.23±1.49)分、(8.85±1.9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施以依达拉奉与胞磷胆碱钠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依达拉奉。进行两组临床疗效评价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3%vs50.0%),观察组总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2.3%vs33.3%),观察组治疗后14d,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4.72±8.24)分vs(21.88±8.26)分]。治疗期间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且安全,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法,给予对照组(n=36)急性脑梗死患者依达拉奉治疗,给予实验组(n=36)脑梗死患者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4d后,实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滴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执行依达拉奉治疗方法,实验组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方法,各组45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疗效,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比较两组治疗前的FPG、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治疗,实验组的FPG、NIHS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氯毗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及疗效观察。方法 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氯吡格雷治疗)和观察组(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每组各44例,治疗期间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对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以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ADL评分,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氯毗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