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项目的分布,确定献血招募的目标群体,保证血液安全.方法 对滁州地区2010~2012年无偿献血者的检测结果,依据不同职业、年龄、性别、学历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无偿献血不合格主要以ALT不合格为主,占总献血人数的5.48%.学生、军人、医务人员的不合格率分别为2.85%、3.39%、5.49%,明显低于总体不合格率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30岁年龄段的献血人群为主要献血人群,占总体的41.15%,该年龄段的献血不合格率5.47%,明显低于总体不合格率.男性献血者不合格率9.48%,明显高于女性献血者不合格率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LT不合格是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的主要项目.学生、军人、医务人员血液检测不合格率较低;女性血液检测不合格率较低;上述人群所献的血液较为安全,应为血站主要献血招募人群.  相似文献   

2.
浅谈如何做好暂缓延期献血者的招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暂缓延期献血是指献血者等到条件符合后再献血。动员献血者自检不合格时主动退出和延期献血是招募安全献血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暂缓延期献血者成为固定献血者是血站招募工作的一大难题。影响暂缓延期献血者成为固定献血者的因素很多,现将影响因素及采取措施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因丙氨酸转移酶(ALT)检测不合格而延缓献血的献血者与合格献血者献血筛查结果的比较分析,初步探讨现阶段继续开展ALT筛查对提高血液安全性的意义.方法 将2006年2月至2008年1月上海地区565 360名献血者中,参加过两次献血且两次献血间隔期在365天以内,ALT延缓献血者和合格献血者分成两组,比较分析两组第二次献血筛查的不合格率.结果 ALT延缓献血者人群在第二次献血筛查时,ALT、HBsAg、抗-HCV、梅毒筛查不合格率及总体不合格率分别为33.90%、0.38%、0.26%,0.32%和35.05%,显著高于合格献血者人群(P<0.01);抗-HIV筛查不合格率为0.06%,与合格献血者人群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核酸检测等新的检测技术应用于血液筛查以前,ALT血液筛查能部分检出酶免疫检测的窗口期漏检,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强无偿献血宣传,使献血者招募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探索一条适合本市且卓有成效的无偿献血工作途径,确保本地区临床用血需要.方法 对2008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在合肥市中心血站街头和站内采血点参加无偿献血的样本,结合网络查询献血者详细资料以及无偿献血者登记表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 合肥市无偿献血者当中男、女性别比为1.45∶1;18 ~45周岁无偿献血者占96.0%,大学本科以上人数占24.42%;大学专科及以上人数占58.32%;农民献血者仅占献血人数仅占1.63%;少数民族献血者仅占总献血人群的4%.结论 合肥市无偿献血人群存在性别差异、青年是本市自愿无偿献血者的主要力量,献血者文化程度较高,固定献血者比例较低,农村人口的无偿献血工作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探讨相应对策,提高再次献血成功率,为今后的机采招募提供指导与参考。方法用浙江省统一的BIS2.0软件统计模块统计2011-2013年机采血小板献血者14 480例次血液初筛检测情况,将血液初筛检测不合格者按转氨酶、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含量和乳糜血6项指标进行统计,并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血液初筛不合格率分别为15.86%、14.74%、11.20%,不合格原因以转氨酶异常居首,其次为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不合格。男性以转氨酶不合格为主,占5.38%。女性以血细胞比容不合格为主,占6.66%。结论转氨酶、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不合格是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血细胞比容不合格是导致女性献血者暂缓献血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对策进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参加无偿献血的暂缓献血者的行为特征的调查分析,了解暂缓献血者流失的原因,掌握流失献血者的特点,以便提高无偿献血宣传的针对性,确保持续改进献血服务的有效性,建立一支稳定血源的固定献血者队伍.方法 通过收集、整理暂缓献血者填写的健康征询表上的个人信息,并结合面对面和电话问询导致暂缓献血的原因,加以分类.结果 暂缓献血者结构特征分布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域存在差别,职业以农民工、产业工人和学生为主,高中以下学历占大多数,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以31~45岁居多,城市高于农村.结论 暂缓献血者流失严重,高达74.8%(1661/2220).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2005 ~2011年南京街头无偿献血者的人群结构,分析其变化的主要特征和趋势,为采供血机构及时调整招募策略,维护献血者队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5 ~2011年南京街头共204 670名献血者的献血记录,分别对不同年份、性别和年龄段的献血者人数、献血量和血液不合格率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06 ~2010年,南京街头无偿献血人数持续增长,但2011年比上年减少22.4%.献血者中男性平均占56%,女性占44%,7年来男女比例未发生显著变化.献血人群的平均年龄由2005年的(25.1±0.04)岁增加到2011年的(27.8±0.05)岁.献血者中18 ~25岁年龄段的人数占63.5%,2011年该年龄段的人数减少幅度达26.5%.街头献血量的变化与上述献血人数的变化特征相同.7年来南京街头献血者不合格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且18 ~25岁献血者的血液不合格率始终明显低于其他各年龄段.结论 18 ~25岁年龄段献血人数和献血量下降是近年来南京街头无偿献血人群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针对此年龄段特点调整献血服务措施和招募策略,是加强街头无偿献血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目的全面统计江西省血液中心近3年来自愿无偿献血人群的结构比例,为建立相应的献血招募对策、扩大无偿献血队伍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2010年江西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183307人次的血液采集和检测不合格信息。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献血人群献血时间、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和职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江西省血液中心自愿无偿献血人次年提高: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不断降低:献血者中18~25岁年轻人占的比例最高,献血者文化程度与不合格率呈反比。结论要努力宣传发展多种群体参加献血.尽快扩大和加强固定献血者队伍招募和管理这样才能从源头上保证日益增长的临床用血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本地区献血者流失的原因,为制定针对该人群的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血液信息管理系统中,使用血液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排除了被调查对象传染病检测不合格因素,筛选出在最近3年内没有再次参加献血的献血者进行了电话调查。结果共调查了2 495人,成功调查1 756人,交通与时间不方便占35.54%(624/1 756),身体不适占22.84%(401/1 756),忘记献血占18.91%(332/1 756)分别列前3位。表示愿意再次献血的有57.7%。有再次献血意愿的人群中,18-30岁和31-40年龄组有再次献血意愿的占68.8%和67%,医务人员、军人、职员表示愿意再次献血的分别占74.5%、75%和69.9%,大学以上和大专学历的有献血意愿的分别占80.9%和68.7%。结论采供血机构对流失献血者的再招募,招募的重点应放在40岁年龄段下的献血者,学历越高,再次被招募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0.
茂名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茂名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情况,为献血者的招募及血液初筛检测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初筛;初筛合格者血液样本采用双人、双试剂进行ALT、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的初检与复检。结果 HBsAg初筛检测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计划献血人群、志愿献血人群、互助(应急)献血人群。血液初复检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LT、抗-HCV、HBsAg、梅毒抗体、抗-HIV;女性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显著低于男性(P0.01);学生与军人ALT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其他职业人群(P0.01)。结论坚持HBsAg初筛并选择性进行ALT初筛,能显著降低血液的报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健康征询和体格检查在无偿献血中的重要性.方法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对自愿无偿献血者进行献血前咨询,作初步筛选,然后进行体格检查和血液化验作进一步筛选.结果 不宜献血6 517人,淘汰率为12.59%.健康征询不合格1 621人,占不合格献血者的75.96%;体格检查不合格513人,占24.04%.健康征询和体检合格人中,血液检测不合格为4 383人,占无偿献血人群的8.47%.健康征询和体检合格组与健康征询和体检不合格组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 HCV)、抗人艾滋病病毒(抗-HIV)、梅毒抗体阳性率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异常率差别有高度显著性,且健康征询和体检合格组这些指标显著低于不合格组.结论 确保受血者输注安全的血液.对献血者进行健康征询和体格检查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携带肝炎病毒的可能性。方法以2002~2005年及2007~2010年间献血者资料为例,将献血者分为重复献血者和初次献血者,分析两类献血者的构成、献血间隔、血液筛查结果等资料,并对部分HBsAg和抗-HCV筛查结果进行确证。结果重复献血者捐献的血液占全部献血的比例由2002~2005年度的25.2%,上升到2007~2010年度的29.9%,平均年龄由38岁降至32岁;重复献血者捐献的血液HBsAg和抗-HCV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初次献血者,且不合格样本的阳性确证率也明显低于初次献血者。结论重复献血者携带肝炎病毒的可能性较初次献血者低,是较安全的献血人群,应巩固和发展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本地区无偿献血中个体献血者与团体献血者感染及人群分布特征,为血源招募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2015年66 407人次无偿献血人群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个体献血者占92.88%,团体献血者占7.12%;个体献血者与团体献血者比较,ALT不合格率、女性献血者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团体献血者平均年龄低于个体献血者6.91岁。结论本地区团体献血者具有年龄低、学历高、女性参与率高、ALT不合格率低等特征,是固定献血者队伍建设的重要力量,应把团体献血作为献血招募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深圳西部地区近7年来无偿献血人群结构状况,为推动无偿献血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11年无偿献血资料,运用统计方法对年度、季节、年龄结构、性别等检测不合格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检测总不合格率为2.50%,2005~2011年不合格率分别为3.69%、2.97%、2.51%、2.71%、2.10%、2.02%、1.78%,不合格呈降低趋势;季节分布以2月份与8月份较高,占2.98%及2.89%;不合格率随年龄增长有增高趋势,其中36~40岁年龄段最高,占3.87%,之后出现回落;男女献血比例为2.40∶1,男性不合格率高于女性,主要为男性ALT不合格率较高,为0.65%,女性为0.11%.结论 需进一步加大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重点关注适宜献血人群,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全面统计江西省血液中心近3年来自愿无偿献血人群的结构比例,为建立相应的献血招募对策、扩大无偿献血队伍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2010年江西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183307人次的血液采集和检测不合格信息,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献血人群献血时间、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和职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江西省血液中心自愿无偿献血人次年提高;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不断降低;献血者中18~25岁年轻人占的比例最高,献血者文化程度与不合格率呈反比。结论要努力宣传发展多种群体参加献血,尽快扩大和加强固定献血者队伍招募和管理这样才能从源头上保证日益增长的临床用血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献血者在初次和重复献血时检验结果不合格的情况,了解重复献血对血液安全的影响,为开展献血人群的市场细分、组建固定献血者队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4~2010年无偿献血者为对象,对献血者初次和重复献血时的ALT、HBsAg、Anti-HCV、梅毒(SYP)、Anti-HIV5项指标的检验结果不合格情况和同期203 423人次献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项指标不合格率随献血次数增多呈逐步降低的趋势,第1次献血人群中不合格率最高。第3次和第4次献血人群ALT不合格率比较:χ2=16.82,P〈0.05;第1次和第2次献血人群HBsAg不合格率比较χ2=19.46,P〈0.05,第3次和≥第4次献血人群比较χ2=14.61,P〈0.05;第1次和第2次献血人群SYP不合格率比较χ2=62.55,P〈0.05,第3次和≥第4次献血人群比较:χ2=22.24,P〈0.05。ALT、HBsAg、SYP不合格多见于≤3次献血人群。第1次和第2次献血人群Anti-HCV不合格率比较χ2=51.30,P〈0.05;第2次和第3次献血人群比较χ2=13.35,P〈0.05。≤2次献血人群中Anti-HCV不合格率高。结论献血次数越多的重复献血者血液更安全,以献血≥4次的重复献血者组成固定献血者队伍,有利于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血液报废。方法统计2005~2010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结果 6年来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2.36%,其中ALT不合格率1.06%,TP不合格率0.72%,ALT和TP为主要不合格项。结论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招募固定无偿献血队伍,加强献血前征询工作以淘汰有高危行为的献血者,对献血者献血前进行ALT、HBsAg、TP快速初筛,合格后再献血可大大降低不合格率,以降低血液报废率。  相似文献   

18.
某部队无偿献血者血液ALT不合格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军队人员准入经过了严格的体格检查,是典型的低危人群,献血前按照国家献血相关的规定标准,笔者对某部队献血者进行ALT、HBsAg、抗-HCV、梅毒抗体和抗-HIV相关指标检测,发现血液不合格报废的原因绝大部分是ALT不合格。为分析原因,笔者对2002年3月~2003年2月某部队献血者血液检验的不合格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9~2010年嘉峪关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强对无偿献血宣传及献血者招募策略的针对性,找出1条适合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的方式方法,确保本地区临床用血需要。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在嘉峪关市中心血站街头和站内采血点参加无偿献血的样本,结合网络查询献血者详细资料以及无偿献血者登记表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嘉峪关市无偿献血者当中男、女性别比为2.16∶1;18~45周岁无偿献血者占91.1%,大专及以上人数仅占24.87%;农村献血人数仅占3.73%;少数民族献血者仅占总献血人群的1.26%。结论嘉峪关市无偿献血人群存在性别差异、青壮年是我市自愿无偿献血者的主要力量,献血者文化程度偏低,农村人口和少数民族人群的无偿献血工作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参与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机采科“伙伴计划竞速赛”成分献血人群的人口学特征,并对献血者的宣传与招募效果进行分析,为本科室订成分献血的招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3月18日~5月18日期间,参与“伙伴计划竞速赛”的成分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并收集研究对象12个月以内的相关献血数据,包括献血次数、是否为固定献血者等。对参加活动的成分献血人群的人口学特征和敏感人群进行分析。结果 参与本次活动的招募者58人,共招募170人,其中91人成功参与成分血的捐献,献血成功率为53.53%(91/170),且35.16%(32/91)的被招募者成为了固定献血者;18~30岁的高校男同学是此次活动的敏感人群,更愿意参与成分献血的招募和捐献。结论 本次“伙伴计划竞速赛”活动,对成分献血的宣传与招募有明显的促进效果。未来可根据敏感人群偏好设置纪念品类型,并且加大活动的宣传力度,鼓励非献血者也参与进来,扩大“1+1”式的精准招募,提升被招募者的献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