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通过DPX-MD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铝体模、活体腰椎、带软组织死体腰椎骨矿密度、骨矿含量、骨矿含量/椎体宽的短期精密度及其最小变化率差异比较,探索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测定仪测定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敏感指标.方法:实验于2004-05/2006-12在川北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骨密度室完成.①实验材料:铝体模为双能X线骨密度仪(DPX-MD,美国Lunar公司)所配备的自检模块;3个活体椎体分别来源于38岁骨密度正常男性,40岁骨质疏松症男性,62岁轻微骨量减少女性,均为自愿参与实验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生;1个带软组织的死体椎体,由川北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提供.②测量方法及评估:采用的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各椎体的骨密度.3次/d,连续测定5 d.铝体模和死体椎体两端均用小木块固定在6.5 cm的高度,放在15 cm的水浴中,为减少误差由一人操作.由不同骨矿含量、骨矿含量/椎体宽、骨矿密度可得到各自的变异系数,由不同的变异系数可得到有临床意义的最小骨矿含量、骨矿含量/椎体宽、骨矿密度变化率,由不同的变异系数及不同的最小变化率比较来判断诊断骨质疏松的敏感指标.结果:①铝体模和正常男性椎体的骨矿密度、骨矿含量均高于轻微骨量减少女性椎体、骨质疏松症男性椎体和死体椎体,且以死体椎体骨矿含量最低.②各椎体或L2-4骨矿密度变异系数均比骨矿含量、骨矿含量,椎体宽变异系数小.③各椎体和L2-4的有临床意义的最小骨矿密度变化率值均比各椎体和L2-4的有临床意义的骨矿含量、骨矿含量/椎体宽变化率值小.结论:从短期精密度及有临床意义的最小变化率比较可以看出,无论是仪器的自检模块铝体模还是骨密度正常男性椎体、骨质疏松症男性椎体、轻微骨量减少但有骨质增生女性椎体、严重骨质疏松死体椎体,各椎体和L2-4变异系数值与有临床意义的最小变化率值骨矿密度的改变均比骨矿含量、骨矿含量/椎体宽的改变小,那么它在质量控制中受到的影响更小.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定中骨矿密度更能较好反应骨矿含量、骨矿含量/椎体宽变化,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骨密度仪的差异或漂移可以通过质控加以校正。比较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铝体模、活体腰椎、死体腰椎(带软组织)的骨矿含量、椎骨骨面积有临床意义的最小变化率差异,以便为重复测量同一个体的骨矿含量或骨密度评估临床药物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05/2006-12在川北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骨密度室完成。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PX-MD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铝体模、3个活体椎体、1个带软组织的死体椎体的骨矿含量与椎骨骨面积,3次/d,连续测定5d。3个活体椎体分别为38岁骨密度正常男性、40岁骨质疏松症男性及62岁轻微骨量减少女性的椎体,均为自愿参与实验的本院医生。死体椎体由川北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提供。实验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计算各椎体骨矿含量、椎骨骨面积的变异系数及有临床意义的最小骨矿含量、椎骨骨面积变化率。结果:①有临床意义的最小骨矿含量变化率:铝体模与正常男性椎体最小,骨质疏松症男性椎体、轻微骨量减少女性椎体与死体椎体呈依次增大趋势,且以死体椎体最大。②有临床意义的最小椎骨骨面积变化率:铝体模、正常男性椎体与骨质疏松症男性椎体最小,轻微骨量减少女性椎体与死体椎体较大,且以死体椎体最大。结论: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不同条件椎骨有临床意义的最小骨矿含量、椎骨骨面积变化率存在差异,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不同,骨矿含量、椎骨面积骨密度检测对临床药物疗效观察的影响不同,骨质疏松越严重或有骨质增生的存在对其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DPX-MD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铝体模、活体腰椎、死体腰椎(带软组织)骨密度有临床意义的最小骨密度变化率差异,以便为重复测量同一个体的骨密度判断临床药物疗效、为骨密度检测质量控制和减少误差提供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05/2005-10在川北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骨密度室完成。椎体分类:①铝体模。②3个活体椎体:38岁骨密度正常男性的椎体;40岁骨质疏松症男性的椎体,但椎间隙清晰,无骨质增生;62岁轻微骨量减少女性的椎体,L2~4骨质增生,椎间隙欠清楚。③1个带软组织的死体椎体。3个活体椎体来源:38岁正常男性、40岁骨质疏松症男性与62岁轻微骨量减少女性均为自愿参与本实验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生;带软组织的死体椎体来源:川北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提供;铝体模来源: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PX-MD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所配备的自检模块。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PX-MD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各椎体的骨密度。3次/d,连续测定5d。铝体模和死体椎体两端均用小木块固定在6.5cm的高度,放在15cm的水浴中,为减少误差由一人操作。由不同骨密度的变异系数可得到有临床意义的最小骨密度变化率,显著性水平设定为0.05则有临床意义的最小骨密度变化率为±2.8%,为0.1则有临床意义的最小骨密度变化率为±2.0%。结果:①各椎体和L2~4的骨密度值:铝体模和正常男性椎体的骨密度在正常范围,轻微骨量减少女性椎体有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男性椎体中度骨质疏松,死体椎体提示重度骨质疏松。②各椎体和L2~4的骨密度的变异系数:各椎体或L2~4骨密度变异系数从铝体模、正常男性椎体、骨质疏松症男性椎体、轻微骨量减少女性椎体与死体椎体呈依次增大,说明其精度逐渐变差。③各椎体有临床意义的最小骨密度变化率:铝体模最小,正常男性椎体较骨质疏松症男性椎体、轻微骨量减少女性椎体小,死体椎体最大。铝体模、正常男性椎体、骨质疏松症男性椎体、轻微骨量减少女性椎体与死体椎体L2~4有临床意义的最小骨密度变化率分别为±0.36%,±1.50%,±2.87%,±7.89%,±9.55%穴取95%的可信区间雪和±0.26%,±1.09%,±2.08%,±5.73%,±6.94%穴取90%的可信区间雪。结论:铝体模有临床意义的最小骨密度变化率最好,活体以骨密度正常者有临床意义的最小骨密度变化率较骨密度异常者好,死体最差。说明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不同条件椎骨有临床意义的最小骨密度变化率存在差异,其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不同骨密度检测对临床药物疗效观察的影响不同,骨质疏松越严重对其疗效观察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DPX-MD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铝体模、活体腰椎、死体腰椎(带软组织)骨密度有临床意义的最小骨密度变化率差异。以便为重复测量同一个体的骨密度判断临床药物疗效、为骨密度检测质量控制和减少误差提供依据。 方法:实验于2004-05/2005-10在川北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骨密度室完成。椎体分类:①铝体模。②3个活体椎体:38岁骨密度正常男性的椎体;40岁骨质疏松症男性的椎体,但椎间隙清晰,无骨质增生;62岁轻微骨量减少女性的椎体,L2-4骨质增生,椎间隙欠清楚。③1个带软组织的死体椎体。3个活体椎体来源:38岁正常男性、40岁骨质疏松症男性与62岁轻微骨量减少女性均为自愿参与本实验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生;带软组织的死体椎体来源:川北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提供;铝体模来源: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PX-MD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所配备的自检模块。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PX-MD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各椎体的骨密度。3次/d,连续测定5d。铝体模和死体椎体两端均用小木块固定在6.5cm的高度,放在15cm的水浴中,为减少误差由一人操作。由不同骨密度的变异系数可得到有临床意义的最小骨密度变化率,显著性水平设定为0.05则有临床意义的最小骨密度变化率为&;#177;2.8%,为0.1则有临床意义的最小骨密度变化率为&;#177;2.0%。 结果:①各椎体和L2-4的骨密度值:铝体模和正常男性椎体的骨密度在正常范围,轻微骨量减少女性椎体有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男性椎体中度骨质疏松,死体椎体提示重度骨质疏松。②各椎体和L2-4的骨密度的变异系数:各椎体或L2-4骨密度变异系数从铝体模、正常男性椎体、骨质疏松症男性椎体、轻微骨量减少女性椎体与死体椎体呈依次增大,说明其精度逐渐变差。③各椎体有临床意义的最小骨密度变化率:铝体模最小,正常男性椎体较骨质疏松症男性椎体、轻微骨量减少女性椎体小。死体椎体最大。铝体模,正常男性椎体、骨质疏松症男性椎体、轻微骨量减少女性椎体与死体椎体L2-4有临床意义的最小骨密度变化率分别为&;#177;0.36%,&;#177;1.50%,&;#177;2.87%,&;#177;7.89%,&;#177;9.55%(取95%的可信区间)和&;#177;0.26%,&;#177;1.09%,&;#177;2.08%,&;#177;5.73%,&;#177;6.94%(取90%的可信区间)。 结论:铝体模有临床意义的最小骨密度变化率最好,活体以骨密度正常者有临床意义的最小骨密度变化率较骨密度异常者好,死体最差。说明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不同条件椎骨有临床意义的最小骨密度变化率存在差异,其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不同骨密度检测对临床药物疗效观察的影响不同,骨质疏松越严重对其疗效观察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不同个体椎骨短期精度进行观察,发现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不同其短期精度不同。分析DPX-MD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不同个体椎骨骨面积、骨矿含量、椎体宽、椎体高的短期精密度,了解上述指标对骨矿含量或骨密度测定的影响,以便为骨矿含量或骨密度检测质量控制和减少误差提供依据。 方法:实验于2004-05/2006-12在川北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骨密度室完成。①对象:铝体模;3个活体椎体(38岁骨密度正常男性;40岁骨质疏松症男性;62岁轻微骨量减少女性);1个带软组织的死体椎体(由川北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提供)。②方法及评估: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PX-MD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各椎体的椎骨面积、骨矿含量、椎体宽、椎体高及骨矿含量/椎体宽。3次/d,连续测定5d。铝体模和死体椎体两端均用小木块固定在6.5cm的高度,放在15cm的水浴中,为减少误差由一人操作。由不同椎骨面积、骨矿含量、椎体宽、椎体高及骨矿含量/椎体宽可得到各自的变异系数。 结果:①腰椎各椎体和L2~4的骨矿含量的变异系数:各椎体或L2~4骨矿含量变异系数从正常男性椎体、骨质疏松症男性椎体、轻微骨量减少女性椎体与死体椎体呈依次增大。②各椎体和L2~4的椎骨面积、椎体宽、椎体高的变异系数:椎骨面积、椎体宽的值从铝体模、正常男性椎体、骨质疏松症男性椎体、轻微骨量减少女性椎体与死体椎体呈依次增大,尤其是轻微骨量减少女性椎体与死体椎体较大;椎体高的变异系数以骨质疏松症男性椎体与轻微骨量减少女性椎体较大,尤其是轻微骨量减少女性椎体的变异系数最大。 结论:不同个体椎骨骨面积、骨矿含量、椎体宽、椎体高的精度不同,对骨密度测定的影响不同。椎间隙欠清楚者由于椎体分椎线难于确定,椎体高度的测定对骨密度测定影响较椎间隙清楚者大;有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越严重者由于椎体边缘线难于确定,椎体宽度的测定对骨密度测定影响较无骨质增生和骨密度正常者大;有骨质增生存在和骨质疏松越严重,骨面积的测定对骨密度测定影响越大;骨质疏松越严重,骨矿含量测定对骨密度测定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6.
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不同条件椎骨的精度差异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DPX-MD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铝体模、活体腰椎、死体腰椎(带软组织)骨密度(BMD)的短期精密度,以便为骨密度检测质量控制和减少误差提供依据。方法用DPX-MD骨密度仪测量铝体模和3个活体、1个死体腰椎标本,作短期精度研究。结果变异系数铝体模最小,活体以骨密度正常者变异系数较骨密度异常者小,死体最大,其L2~4变异系数各为0.131%、0.542%、1.033%、2.844%和3.442%。结论铝体模短期精度最好,活体以骨密度正常者短期精度较骨密度异常者好,死体最差。说明不同条件椎骨的精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羊已逐渐成为骨质疏松研究中很有前途的动物模型。目的: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羊股部骨折断端及全部骨密度,探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过程中的准确度和精确度。方法:对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自带的Lunar腰椎模型扫描10次/d,确定机器准确度,再连续扫描25d,根据所测数据建立Shewhart控制图。选取3只羊中5根股骨进行7次重复扫描,采用骨密度仪自带的小动物分析软件分析羊股部骨折断端的骨密度、全部的骨密度,计算其精密度。另外选取4只羊8根股骨,用2种钢板对骨折断端固定,分析骨密度及骨矿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双能X线骨密度仪的准确度为-1.0%,离体羊股部骨折断端及全部的骨密度测量精密度为0.005~0.537g/cm2。股骨全部骨和骨折断端密度的短期精密度分别为0.8%和1.5%,股骨全部和骨折断端骨矿物含量的短期精密度为0.9%和7.5%。不同钢板固定后的羊股骨骨密度、骨矿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证实,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能准确测量离体羊股骨的骨密度,但在骨折断端骨矿含量精密度分析有一定的误差。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羊已逐渐成为骨质疏松研究中很有前途的动物模型。目的: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羊股部骨折断端及全部骨密度,探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过程中的准确度和精确度。方法:对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自带的Lunar腰椎模型扫描10次/d,确定机器准确度,再连续扫描25d,根据所测数据建立Shewhart控制图。选取3只羊中5根股骨进行7次重复扫描,采用骨密度仪自带的小动物分析软件分析羊股部骨折断端的骨密度、全部的骨密度,计算其精密度。另外选取4只羊8根股骨,用2种钢板对骨折断端固定,分析骨密度及骨矿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双能X线骨密度仪的准确度为-1.0%,离体羊股部骨折断端及全部的骨密度测量精密度为0.005~0.537g/cm2。股骨全部骨和骨折断端密度的短期精密度分别为0.8%和1.5%,股骨全部和骨折断端骨矿物含量的短期精密度为0.9%和7.5%。不同钢板固定后的羊股骨骨密度、骨矿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证实,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能准确测量离体羊股骨的骨密度,但在骨折断端骨矿含量精密度分析有一定的误差。  相似文献   

9.
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不同条件椎骨的精度差异初探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康后生  赵雨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5):2254-2255
目的 探讨DPX-MD双级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铝体模,活体腰椎,死体腰椎(带软组织)骨密度(BMD)的短期精密度,以我骨密度检测质量控制和减少误差提供依据。方法 用DPX-MD骨密度仪测量铝体模和3个活体,1个死体腰椎标本,作短期精度研究。结果 变异系数铝体模最小,活体以骨密度正常是系数较骨密度异常小,死体最大,其L2-4变异系数各为0.131%,0.542%,1.033%和3.442%。结论 铝体模短期精度最好,活体以骨密度正常短期精度较骨密度异常好,死体最差。说明不同条件椎骨的精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骨质疏松症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锥体骨密度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期间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不同年龄阶段椎体骨质疏松的情况。结果:不同年龄阶段骨质量测定的均值存在差异。根据骨密度的测定将其分为两个标准,骨密度≤x-2.0SD,骨密度≤x-2.5SD。经测定发现,所有患者的骨密度均不足x-2.0SD,其中65例骨密度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量均差的值越小。结论:对骨质疏松症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锥体骨密度能够起到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详细的数据,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纳米人工骨混合自体骨治疗骨肿瘤及骨病4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纳米人工骨是一种新型的骨移植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等优势,但其治疗骨肿瘤及骨病的临床效果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纳米人工骨混合自体骨治疗骨肿瘤及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骨肿瘤及骨病患者病灶进行彻底刮除,选用大小不一的纳米人工骨条或颗粒混合人工骨充填,并用尽量将腔隙填满压实.病理性骨折的4例患者行内固定,其余患者未行内固定,依病情选择适当的支具.观察植骨后患者全身状态及植骨局部情况,术后不同时间X射线片观察植骨局部情况.结果与结论:43例患者均获随访,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24个月.1例患者切口延迟愈合.余患者全身状态及切口愈合均良好.术后1~3个月纳米人工骨混合人工骨植入区与缺损周围的骨组织之间界限模糊,但局部仍可见密度高影.约12个月植入骨区与周围骨组织密度相似.结果证实应用纳米人工骨混合人工骨治疗骨肿瘤及骨病效果满意,且并发症较少,其为一种比较理想的移植骨替代物,且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复合材料人工骨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研制理想的人工骨材料修复骨缺损,已经成为医学和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重点。介绍几种单一及复合材料人工骨,以了解其生物相容性及其在骨缺损修复中应用的特点。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01/2007-06有关人工骨的性能、生物相容性及其在骨缺损修复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文章,检索词"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磷酸钙人工骨,陶瓷人工骨,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骨缺损",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纳入标准:①单一及复合材料人工骨在骨缺损修复中应用。②不同材料人工骨的研制、性能、安全性、生物相容性评价的研究文章。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最终纳入2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结果:①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具有良好成骨能力和生物相容性,然而单一材料很难以满足骨缺损修复及骨组织工程细胞外基质材料的要求,将几种单一材料进行适当组合形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人工骨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②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作为骨移植替代物具有骨引导作用,但具有脆性大,机械强度低的缺点,通过改变理化条件,使其性质发生改变,可以提高其成骨能力,降低移植后的炎症反应和排斥反应,无毒副作用。③磷酸钙骨水泥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rhBMP-2/PLGA微球/磷酸钙骨水泥新型复合人工骨与单纯rhBMP-2/磷酸钙骨水泥材料相比有较高的可降解性和成骨活性,并可作为细胞因子、抗菌素等的理想载体。④陶瓷人工骨具有生物活性和骨传导作用,但存在成形不理想、强度低、韧性差等缺点。与不同材料进行不同形式复合后的陶瓷人工骨,其性质与人骨相近,可取得较好的骨修复效果。结论:单一类型材料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及成骨能力,但存在机械强度低、脆性大、韧性差等缺点,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经过复合加工形成的复合材料人工骨,可以提高人工骨的生物学性能,便于临床骨缺损修复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Ret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surgical technique,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results and mechanical sufficiency internal fixation with bone cement in treatment of bone defect due to metastatic lesions. Material and methods. 66 patients treated operatively due to pathologic fractures becuase of the bone metastases. Mean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65,5 y. o. There were 40 women and 26 men. In 53 cases (80%) origin of primary tumor was known. Localisation secondary tumors was as follow: femur - 52 cases, humerus - 13 cases and tibia - 1 case. Bone defects after curettage of metastasis were recunstrucated by bone cement and fixations were made by plate technique - 54 cases or intramedullary nail techique - 12 cases. Evaluation of the mechanical suffifciency of applicated recunstuction techniques in treatment of bone metastatic lesions was made accornig to athors' own scale: grade I - good stabilisation, grade II - fair destabilisation, grade III - advanced destabilisation and grade IV - complete destabilisation. Results. There were 2 deaths in early postoperative period (3%). Mean survial time after surgery was 13 months. In 64 cases excellent or good results were achived: good mechanical fixation and no pain. In left 2 cases partial and complete destabilisation of fixation occurred. Conclusions. Mechanical sufficiency of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in metastatic bone lesions was good in study group. Incidence of local and systemic complications in study group was 3-time higher than in normal trauma fracture population, because of more sever general health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advaced neoplastic disease.  相似文献   

14.
背景:探讨医用硫酸钙人工骨可替代同种异体骨作为骨缺损的修复材料的可行性. 目的:观察医用硫酸钙人工骨材料治疗良性骨肿瘤骨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应用医用硫酸钙人工骨材料于临床修复良性骨肿瘤刮除术后骨缺损病例31例和同种异体骨材料修复病例36例.观察植入材料后4,8,12周摄X射线片植骨吸收情况及植骨材料降解率. 结果与结论:全部病例均获随访3个月以上.两组病例在随访期间植骨材料降解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良性骨肿瘤植骨区无复发.患者植入材料后3个月X射线片示骨缺损部位有新骨生成.结果表明医用硫酸钙人工骨材料临床疗效和同种异体骨接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放射性核素技术评价组织工程骨修复兔股骨髁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6-06/2007-01在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分组:取健康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30只,每只兔子的左侧股骨髁为实验组,右侧为对照组,30侧/组。②实验方法:取大白兔1只抽取骨髓约5mL行细胞培养,传至第4代时将基础培养液更换为诱导液进行成骨诱导。将细胞密度调整为109L-1滴加于羟基磷灰石颗粒表面,在基础培养液内培养24h后更换诱导液培养1周。双侧股骨髁制作0.5cm×1.0cm的骨缺损,将诱导成骨后的细胞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植入左侧,右侧单纯植入羟基磷灰石。③实验评估:术后4,8,12周分别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监测两组人工骨对骨缺损的修复能力。以双侧股骨髁骨缺损处1cm×2cm大小的矩形为兴趣区,用兴趣区计算不同时间点的兴趣区平均计数。结果:纳入30只大白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4周对照组和实验组兴趣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6.70±1.37),(18.46±1.47)像素,P>0.05],术后8,12周对照组和实验组兴趣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8周:(21.31±2.02),(33.98±2.96)像素;12周:(37.48±2.05),(53.48±2.15)像素,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不同时间点兴趣区平均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通过兴趣区方法定量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放射性浓集比值,组织工程骨组作用优于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组,骨缺损修复能力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可有效修复兔股骨髁松质骨缺损。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修复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探讨医用硫酸钙人工骨可替代同种异体骨作为骨缺损的修复材料的可行性。目的:观察医用硫酸钙人工骨材料治疗良性骨肿瘤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应用医用硫酸钙人工骨材料于临床修复良性骨肿瘤刮除术后骨缺损病例31例和同种异体骨材料修复病例36例。观察植入材料后4,8,12周摄X射线片植骨吸收情况及植骨材料降解率。结果与结论:全部病例均获随访3个月以上。两组病例在随访期间植骨材料降解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良性骨肿瘤植骨区无复发。患者植入材料后3个月X射线片示骨缺损部位有新骨生成。结果表明医用硫酸钙人工骨材料临床疗效和同种异体骨接近。  相似文献   

17.
自制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骨修复材料诱导骨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是目前发现的一类惟一可独立诱导骨再生的细胞因子,临床应用前景广阔.但它们价格昂贵,限制了在中国的应用.目的:探讨自主生产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骨诱导活性及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通过电泳及质谱的方法检测其复性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纯度,通过C2C12细胞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下向成骨细胞分化检测其骨诱导活性.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以动物骨为原料加工制成的新型骨修复材料复合,植入新西兰兔桡骨缺损实验模型观察其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结果与结论:自主生产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纯度≥95%,能明显诱导C2C12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分化早期大量表达碱性磷酸酶,分化末期形成大量的矿化小节,诱骨活性良好.在兔桡骨修复试验中,X射线影像学及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材料组在2个月时形成大量骨痂,4-6个月时载体与自体骨融合,材料大量降解,修复效果良好;单纯骨填充材料组4-6个月时只有少量新生骨桥与自体骨连接,降解量极少;空白对照组损伤部位为纤维化组织所填充.结果提示自主生产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促进骨修复作用明显,适合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大块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骨肿瘤巨大骨缺损7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回顾性分析1999-08/2007-01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收治的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患者78例,男47例,女31例,年龄7~56岁,平均21.5岁.其巾骨巨细胞瘤34例,骨肉瘤1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1例,平滑肌肉瘤2例,腺泡状软组织细胞瘤1例,骨纤维结构不良18例.以Enneking外科分期标准为原则,对肿瘤进行切除.主要发病部为股骨上端,股骨干,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骨盆.重建方式以行大块骨移植63例,骨干移植10例,髂骨移植2例,人工关节-异体骨复合物移植3例.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37.9个月.移植后结果以Mankin等所提出的评定标准为原则优36例,良29例,中4例,筹9例.出现局部排斥反应18例,予反复抽吸积液及抗排斥反应治疗7~54 d后症状消失,肿瘤复发7例,感染4例,骨不连5例,异体骨骨折1例,关节不稳定2例.大块片体骨与宿主骨在移植后1周就可在接合部卅现明显的骨痂生成,在接合部和异体骨表面尽量布满细小的异体骨或自体骨可明显加强骨诱导.提示采用大块异体骨重建骨肿瘤术后大的缺损,临床效果良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牛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成骨效果。方法:实验于2002-10/2003-05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将30只新西兰白兔两侧桡骨干中段造成1.5cm长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21只,空白对照组9只。其中实验组左侧植入颗粒骨+骨形态发生蛋白,右侧植入颗粒骨;空白对照组双侧植入明胶海绵。分别于术后2,4,12周实验组各取7只、空白对照组各取3只对兔桡骨植入物进行大体形态、放射学检查及组织学检查,12周进行生物力学试验。结果:纳入兔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兔桡骨植入物大体、X射线与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12周实验组两种方法均可以修复节段性骨缺损,但左侧无论从成骨时间及成骨效果上都要优于右侧,空白对照组无骨愈合现象。②兔桡骨植入物生物力学测试结果:证明实验组左侧在最大应力方面要优于右侧[(101.03±12.49),(73.71±9.75)N,P<0.05];在弹性模量上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自体微小颗粒骨可较好的修复骨缺损,但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后在成骨时间和成骨质量上更优。  相似文献   

20.
背景:转基因细胞移植可以提高成骨细胞数量及成骨活性,有可能成为骨缺损的重要修复方法。目的: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真核表达载体,鉴定并转染兔骨髓基质细胞,应用基因治疗的方法修复兔桡骨缺损,观察其成骨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及同体对照动物实验,于2004-06/2006-02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克隆质粒psp-65BMP2为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171腔医院惠赠;pcDNA3.1表达载体购自Invitrogen公司;清洁级新西兰白兔32只,雌雄不限,体质量为2~2.5kg。方法:双酶切克隆载体将骨形态发生蛋白2目的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将自体骨髓基质细胞修复兔桡骨缺损。分别于16只新西兰白兔缺损处植入载有转基因细胞的胶原,对侧植入单纯胶原对照。16只新西兰白兔缺损处植入载有自体细胞的胶原,对侧植入单纯胶原对照。主要观察指标:①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骨髓基质细胞的表达效果。②术后12周麻醉后处死动物,行缺损处大体观察、X射线观察及组织学和电镜观察。结果:①成功构建骨形态发生蛋白2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骨髓基质细胞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在骨髓基质细胞胞浆显示棕色阳性染色:Western blotting检测有针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抗体的蛋白条带,证实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②组织学和电镜观察实验侧骨缺损处可见大量成骨细胞及新生基质。对照侧仅在断端间见少量骨细胞,断端处为纤维组织充填:转基因骨髓基质细胞修复骨缺损完全愈合:大体及X射线观察转染实验侧有连续骨痂通过骨缺损处,对照侧无连续骨痂通过断端。结论:骨髓基质细胞经基因转染后可以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2,并可以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