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针对轴承内外套圈的加工特点,研制了一种数控轴承内外套圈自动生产线,该系统将上料、输送、检测、定位、加工、下料等机构有机集成,并介绍了该自动生产线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利用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平面轮廓加工功能,对轴承套圈的定位工装进行加工,进而利用该工装,实现了轴承套圈止动槽的加工.  相似文献   

3.
《现代机械》2003,(1):13-13
由新晶五洲实业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WZ系列轴承套圈数控自动车床 ,于 2 0 0 1年 12月 2 6日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经浙江省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总结站检测 ,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并达到国内同类机床的先进水平。该系列数控自动车床把先进性、实用性、经济性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具有许多显著的特点。从加工范围来讲 ,现已能生产的WZ6 72、WZ6 130机型 ,加工工件最大外径可达 130mm ,非常适用于中小规格轴承套圈的车削加工。从用途上来讲 ,既可以车削O类轴承套圈 ,也可以选用双轴的变型机床 ,实现对球面、锥度及异形回转体零件的大…  相似文献   

4.
针对轴承套圈车加工自动化的需要,设计了新型自动夹具,其特点是具有自动上料、自动夹紧、自动下料等功能,提高了轴承套圈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轴承套圈加工车床的自动化,设计了新型自动夹具,其特点是具有自动上料、自动夹紧、自动下料等功能,使用该夹具提高了轴承套圈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带法兰盘的轴承套圈的加工精度,更好的实现轴承的定位安装,针对不同产品的结构特点,改变了常规的加工工艺流程,以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取替了专用机床,优化了加工方法,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磨削加工中套圈精密加工存在的不足,进行精密硬车削加工轴承套圈新工艺的开发,通过加工试验分析了精密硬车加工轴承套圈的表面完整性,探究了基准面平面度、刀具磨损量等工艺参数与加工精度的对应关系。基于精密硬车削套圈试样的表面粗糙度、沟道圆度、显微硬度、热损伤、金相组织、残余应力分布、加工效率等方面的研究,得出了精密硬车削可达到磨削加工精度的结论,且金相组织稳定,不易存在热损伤,具有可控的残余应力分布和较高的加工效率,有利于产业化生产高精密轴承。利用磁性卡盘装夹套圈,分析试样基准面平面度对精密硬车削套圈沟道圆度的影响,发现提高基准面平面度可以有效提高加工套圈的沟道圆度;分析了刀具磨损对硬车削套圈加工精度的影响,得出在精密加工阶段刀具磨损量是控制套圈圆度的重要监控工艺参数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特大型轴承套圈滚道精加工主动测量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近民 《轴承》1997,(7):31-34
制约特大型轴承生产发展和制造水平提高的关键技术是特大型轴承套圈滚道加工精度测量与控制技术。文中就特大型轴承套圈滚道精加工的精度测量与质量控制作实质性探讨,设计套圈外径尺寸为500~1600mm的滚道精加工主动测量装置及其加工找正机构。并对设计原理、测量精度与误差进行分析。附图4幅,参考文献9篇。  相似文献   

9.
针对轴承套圈加工的特点和广大中小型轴承加工企业车间布局不统一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轴承套圈冲孔加工的智能机械手。该智能机械手行程可调,并且能够检测冲杆是否将工件带起,整套装置通过PLC进行控制,包括PLC系统I/O点分配、顺序功能图的设计和梯形图的编写,实现了自动上料、冲孔和下料。经试验验证该智能机械手装配简单、运行可靠、效率高。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高精度数控立式车床CXK5225WP的结构特点及主要性能指标,介绍了使用该机床硬车加工大型高精密轴承套圈的工艺方法和技术特点.实践证明,硬车完全能够满足大型轴承加工的精度要求,且加工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面向机械制造业的绿色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随着全球经济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日益显现,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绿色制造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目前,机械制造业在绿色制造技术体系、生命周期评价体系、清洁生产标准、清洁生产技术政策等共性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从总体上看,机械制造业的绿色制造技术研究和生产模式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行业最适的绿色制造信息共享、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等亟待加强;需要政府各部门的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推动。  相似文献   

12.
冶金机械的绿色设计与制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是一种全新的设计与制造理念,它们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制造业中的体现。在分析冶金机械绿色设计与制造的必要性的基础上,给出了绿色设计与制造的实质与内容,并提出了绿色设计的体系结构,指出了冶金机械绿色设计与制造是冶金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绿色设计是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是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的有效集成.绿色制造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制造业中的体现.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的研究和实施需要理论体系的支持.在分析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产生背景的基础上,给出了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的概念;提出了绿色设计的体系结构及实施策略提出了绿色制造的体系结构及绿色制造的资源主线论.指出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是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主要叙述了飞机设计制造中数字化定义和应用所带来的产品数据的生成、传递和管理技术,并叙述了飞机设计制造中的设计和工艺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5.
在基于弹性应变能相似方法的基础上,针对薄壁结构中主要焊接变形的模型预测,利用形状因子对几何条件加以放宽,从而大大便于模型的设计和研制,并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6.
面向人机协同环境的虚拟制造系统结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虚拟制造系统研究和应用需求,建立面向人机协同制造环境的虚拟制造系统体系结构,并按照基础核心层、制造系统层、界面层三个层面介绍系统的实现方法。界面层突出介绍视觉和听觉的实现,制造系统层侧重于车间子层、单元子层和设备子层的构成,基础核心层涵盖了设备的逻辑描述、几何描述、数控代码解释器及运动控制。最后以实例描述了各个层次的设计过程和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7.
吴欣 《电子机械工程》2016,32(1):36-39,58
军用电子装备行业研制生产并线,产品结构复杂。为打通三维模型在设计制造端的传递和应用,文中在数字化样机工程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型定义(Model-based Definition,MBD)技术的设计制造一体化集成研制框架,并在复杂电子装备行业进行了应用。重点阐述了一体化三维工艺设计的系统架构和业务框架,对系统的工艺物料清单( Process Bill of Material , PBOM)设计管理、三维工艺设计等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提高上下游交互程度,提升设计制造一体化水平,可为设计制造一体化推进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模具异地设计与制造的特点以及多Agent系统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的模具协同设计与制造系统框架,介绍了在该框架下的模具协同设计与制造工作流程,分析了模具协同设计与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grated concurrent engineering (CE) approach to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complex-shaped components. A virtual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for the approach was constructed with various commercial software packages. CE combined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used for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oftware used were analysed. Pro/ENGINEER (Pro/E) software is used for the main role in the approach. The finite-element method (FEM) and optimisation tools are merged into the approach which is carried out in a Pro/MECHANICA and ANSYS environment. The integration approach is from the conceptual design to the end of manufacturing. The use of a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 (CMM) was integrated in the approach.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approach the development of a scroll compressor was taken as a case study. The authors have used Visual C ++ programming to create CAD software for the conceptual design of the scroll compressor. A trial has been implemented on a CNC machining centre and a real orbiting scroll part was made. The authors analysed the results and sequencing problems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potential of the approach in mechanical product design.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