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BAFLD)又称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类肝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似,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脂肪性肝硬化,其中NASH不仅可使肝酶持续异常,而且可导致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细胞癌以及肝功能衰竭,目前已成为仅次于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的重要肝硬化前期病变之一。  相似文献   

2.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又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近来被广泛认识的慢性肝病,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可逐渐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已成为目前仅次于慢性病毒性肝  相似文献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其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其治疗应为综合性下预,包括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及手术治疗等方法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易致肝脏损伤的因素,必要时可应用保肝抗炎药物,终末期NAFLD患者需行肝移植术.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储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按病理学分类可分为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所有的NASH患者均存在胰岛素抵抗(insuli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是指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炎类似,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其组织学具有肝细胞脂肪性变、气球样变性和点状坏死以及混合性炎细胞浸润的特征,可伴Mallo-ry小体和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1]。该病也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一种较严重的类型,可进展为肝硬化,被认为是隐源性肝硬化的原因之一[2]。自1980年Ludwig等首次提出NASH以来,对NASH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在其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就有关NASH的治疗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及由其演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脂肪肝性肝硬化三种类型。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因素的影响,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的发病率升高,NAFL和NASH相继增多,本文就46例NASH的临床特点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文46例均为2004年12月至2006年4月我院消化科门诊及病房诊治病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龄24-61岁,平均39岁。临床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并排除…  相似文献   

7.
陈洁 《重庆医药》2009,38(15):1956-195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及由其演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印atitis,NASH)和NASH相关性肝纤维化、肝硬化,是一类与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的肝脏疾病谱。  相似文献   

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本文就近年来有关NASH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排除过量饮酒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研究发现约20%的NASH可进展为肝硬化,而后者发生原发性肝细胞癌、肝功能衰竭和移植肝复发的概率高达30%~40%[2]。现在普遍认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只有在NASH的基础上才会发生,无炎则无硬化。可见探讨其发病机制及寻求有效的临床用药,对阻断NASH向终末期肝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通过建立NASH大鼠模型,检测不同阶段相关指标的水平,以评价降  相似文献   

10.
罗欣 《现代临床医学》2013,39(5):323-325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多种原因引起的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蓄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stohepatitis,NASH)、肝硬变甚至肝细胞癌。其发病机理正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过量饮酒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沉积,其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与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随着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发病逐年增加,对该病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则是NAFLD的最严重的形式,也是一种进行性的纤维化病,它的肝硬化和因肝病病死的发生率在近10年分别在20%和12%以上,NASH相关的肝硬化可以发展成亚急性肝衰竭、肝细胞癌、移植后再移植[1].本文概述NASH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病理学评估、影像学诊断、疾病诊断以及治疗,以期能为临床医师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是由肥胖、Ⅱ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快速减肥、长期全肠道外营养(TPN)、空-回肠旁路手术及药物等多种危险因素引起的一种较新的临床病理综合征。NASH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许多前期研究虽然获得了初步资料,但对NASH的发病机制还没有十分明确。目前认为,FFA蓄积、氧化应激、胰岛耐受、P450(CYP2E1或CYP4A)、瘦素、Kupffer细胞及细胞因子等在NASH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由于过多的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在肝脏实质内的沉积,从而引起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肝硬化。  相似文献   

15.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1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定义和主要发病机制脂肪肝的病理学定义为肝脏脂肪含量(主要是甘油三酯)超过肝脏总重量的5%或者30%以上的肝细胞含脂肪滴。根据病因,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AFL)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前者一般指每日饮酒量折合酒精40g以上或每周140g以上者,后者则指饮酒量达不到上述标准者(一般认为每日饮酒折合酒精20g以内)。广义的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相似文献   

16.
霍丽梅  宋光耀 《河北医药》2012,34(24):3800-380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2]。其全球患病率高达20%,而且还在逐年增长,近年来我国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3],因此对NAFLD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肥胖人群的迅速扩大,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肝病已经成为我国十分重要的公共卫生课题。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更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基本疾病谱有两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lic steatohepatitism,NASH)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n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随机选择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的NAFLD患者132例,按临床分型标准分为NAFL组82例,NASH组50例;同时选择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三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hs—CRP水平,并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①FINS与HOMA—IR在对照组与二组NAFLD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FLD与HOMA—IR呈正相关关系。②NASH组hs—CRP比NAFL组高,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①IR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非酒精性单纯脂肪肝的主要表现。②检测hs—CRP对非酒精性单纯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具有鉴别诊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由多种危险因素,如营养过剩、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相关代谢紊乱等诱导的慢性肝损伤,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病理表现。其病程的进展表现为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脂肪性肝硬化。NAFLD患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NAFLD的治疗主要为增加运动、健康饮食等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尚未达成共识。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olyunsattrated fatty acids,ω-3PUFAs)具有调节血脂的功能。NAFLD患者ω-3PUFAs水平较低,增加饮食中的ω-3PUFAs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改善肝脏脂代谢的失衡和肝细胞的炎性损伤。本文主要就ω-3PUFAs对NAFLD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过量饮酒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病理上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其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可能与其发病机制有关。本文就NAFLD形成过程中IETM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