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宾阳县疟疾曾广泛流行 ,1 95 4年发病率达 1 5 7.5 8/万。 1 95 6 -1 95 7年 ,共血检居民 2 1 71人 ,疟原虫阳性 1 2 1人 ,平均阳性率 5 .5 7% ,其中间日疟占 6 6 .1 2 % ,恶性疟占3.2 6 % ,三日疟占 2 5 .6 2 %。 1 95 7年学生脾脏检查 1 0 5 7人 ,脾脏肿大 2 32人 ,脾肿率 2 1 . 95 % ( 1 0 . 91 %~33.6 8% ) ;1 95 8年全县进行疟疾调查 4 2 0 0 0 0人 ,有疟史1 9 0 99人 ,疟史率为 4 .5 5 %。主要传播媒介为微小按蚊和中华按蚊。 4~ 1 1月为疟疾流行季节。 1 95 4年、1 95 7年、1 96 4年曾发生 3次疟疾暴发流行 ,发病率分别为 1 5 7.5 …  相似文献   

2.
商水县2001~2003年疟疾暴发调查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商水县是以中华按蚊为惟一媒介的单纯间日疟流行区。中华按蚊孳生地广泛 ,种群数量大 ,偏野栖 ,对间日疟有较高的易感性[1] 。解放后曾三次大流行 ,高峰时段发病率分别为14 0 .11/万 (195 4年 )、14 62 .2 5 /万 (1963~ 1964年 )及 2 64 8.95 /万(1970~ 1972年 )。 1973年后逐年下降 ,1980年发病率回升到169.11/万[2 ] ;1985年后一直保持在 1.0 /万以下 ,1989年经河南省卫生厅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 1998年由于流动人口来往频繁 ,2 0 0 1年出现疟疾局部暴发 ,发病率为 15 .3 2 /万。为了解该县 1998~ 2 0 0 3年疟疾流行特征 ,现将…  相似文献   

3.
2000-2002年宁波市疟疾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波市地处浙江东部沿海 ,辖 6个区 5个县 (市 ) ,总面积 9 3 65 km2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总人口 5 46万余人。间日疟为本地区主要的疟疾流行虫种 ,中华按蚊是唯一传播媒介。从 195 0年以来疟疾曾出现过 3次大流行 ,即 195 4、1963、1973年 ,年发病率分别为 2 5 92 .2 0 / 10万、45 75 .19/ 10万和3 43 .85 / 10万。此后 ,发病率逐年下降 ,至 1986年发病率已降至 1/ 10万以下。 1989年经浙江省卫生厅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了进一步做好基本消灭疟疾后的监测工作 ,掌握当地疟疾流行特征和流行规律 ,为防治提供依据 ,现将全市 2 0 0 0 …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梁平县52年疟疾流行趋势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 5 0年代初期 ,梁平县疟疾以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为主 ,年平均发病率为 130 0 .75 / 10万 ,6 0年代开始下降 ,70年代末至 80年代中期有所回升 ,以间日疟流行为主。自1987年起 ,发病率控制在 1/万以下。为了解疟疾的流行趋势与特征 ,现将 195 0~ 2 0 0 1年的疟疾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报告如下。1 流行趋势195 0~ 2 0 0 1年 ,全县累计总人口数为 36 0 0 2 2 6 1人 ,累计发病例数为 6 10 83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 16 9.6 6 / 10万。按照发病率的不同 ,将 5 2年来疟疾流行分为 5个阶段。各阶段流行情况见表 1。表 1 梁平县 1 950…  相似文献   

5.
金坛市是以中华按蚊为传播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区 ,1 983年疟疾发病率 7.78/万 ,达到控制疟疾标准 ,1 987年疟疾发病率 0 .71 4/万 ,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 1 990 -1 998年对境内间日疟病灶点中疟原虫确诊病例及周围人群进行间接荧光抗体检测 ,现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对间日疟疫点中疟原虫确诊病例及其周围 3 0 0 m的人群 ,于发病后半个月和疟疾流行末期分别采滤纸干血滴(2 0 μl) ,4℃保存 ,集中进行间接荧光抗体检测 ,同时在距病人家 1 5 0 0~ 2 5 0 0 m设 1 0个对照点。1 .2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食蟹猴疟原虫抗…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黔西南州历史上为疟疾高度流行区。解放初期 ,全州疟疾年带虫发病率为 3 1 2 /万。经过四十多年的综合防治 ,到 1 992年全州疟疾年带虫发病率已降至 0 .61 /万。 1 993年国家开建的南昆铁路 ,贯穿黔西南境内兴义、安龙、册亨三个县 (市 )。 1 992年该三个县 (市 )疟疾年带虫发病率分别为 0 .0 3 /万、0 .3 3 /万、4 .79/万。为保障南昆铁路的顺利建设 ,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疟疾管理 ,现将1 993~ 1 996年实施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监测效果分析如下 :1 内容与方法1 .1 流动人口疟疾管理1 .1 .1 凡是非疟区进入疟区 ,从疟区进入基本无疟…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及时掌握全省疟疾流行态势 ,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各类疟区的防治工作。方法根据各地疟疾监测报告和传染病报告 ,划分为中华、嗜人及微小按蚊流行区 ,并对不同地区的疟疾态势进行分析。结果 2 0 0 1年全省疟疾 6 0 9例 ,发病率 1 .6 5 /1 0万 ,较 2 0 0 0年上升 2 0 .4 4% ,微小按蚊疟区发病率下降 ,嗜人及中华按蚊疟区均不同幅度上升 ,嗜人按蚊疟区发病率最高 ,达 1 .0 6 /万 ,中华按蚊疟区升幅最大 ,达 2 7.84 %。结论疫情不稳定 ,波动幅度大 ,防治难度高 ,应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8.
宾阳县曾是间日疟与恶性疟混合流行区 ,2 0世纪 60年代居民血检疟原虫率为 4.61 % (862 / 1 8698) ,其中间日疟占 5 4.87% ,恶性疟占 44.2 0 % ,混合感染占 0 .93 %。经过 40余年的反复查治 ,于 90年代初期发热病人和居民血检疟原虫率已降至 0 .0 0 2 % (3 / 1 2 3 749) ,1 993年经自治区卫生厅组织考核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现将基本消灭疟疾后的 1 994年至 2 0 0 1年疟疾监测结果分析如下。1 方法主要是县级卫生单位和乡 (镇 )卫生院以及村卫生所的防疫人员 ,通过主动和被动侦察 ,随时对当地居民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  相似文献   

9.
杭州市位于浙江省北部 ,辖 5区 7县 (市 ) ,总面积 16 5 96km2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1999年总人口 5 99742 9。间日疟为本地主要的疟疾流行虫种 ,中华按蚊是唯一传播媒介。解放后 5 0年代、6 0年代、70年代全市曾发生过 4次流行高峰 ,高峰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 1747.82 / 10万 (195 3~ 195 5年 )、15 39.40 / 10万 (196 1~ 196 3年 )、 15 0 7.6 3/ 10万 (196 6~ 196 8年 )、12 31.92 / 10万 (1973~ 1974年 )。此后发病率逐年下降 ,到1986年已降至 1/ 10万以下 ,1989年经省卫生厅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了解全市基本消灭疟疾后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清流县位于福建省西部,辖15个乡(镇),人口14.4万,居民大多居住在海拔200~600m之间。清流县为疟疾流行区,20世纪50、60年代间日疟、恶性疟混合流行(以间日疟为主),主要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70年代后仅有间日疟流行,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建国后曾发生3次暴发流行,经长期积级防治,于1988年达到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防止疟疾发病率回升,巩固灭疟成果,从1989年起开展了疟疾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江宁区人口 74万 ,历史上是以中华按蚊为传播媒介的间日疟高发区 ,1 960年发病率曾高达 1 1 .0 % ,2 0世纪 60、70年代每年均有数万人发病。经过多年的综合防治 ,发病率显著下降。 90年代以后 ,采取以传染源检索与管理为主的防治措施 ,年发病率已持续 1 3年控制在 1 /万以下。现将 1 991 -2 0 0 0年疟疾监测工作作一回顾性分析。1 监测方法和内容1 .1 发热病人血检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及 2 3个乡镇卫生院共设立 2 5个门诊疟疾镜检站 ,每年疟疾流行季节 5~ 1 0月开展发热病人血液涂片检查。区中心镜检站每年 4月举行 1次疟疾镜检员…  相似文献   

12.
晴隆县是以中华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间日疟流行高发区 ,1 971年发病率高达 2 9.7/万。经长期的防治后 ,至1 987年发病率已降至 1 /万以下 ( 0 .58/万 ) ,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 ,但由于人口流动等因素 ,仍有少数内源性和外源性病例发生或局部暴发流行。为了解基本灭疟后疟疾流行特征 ,为制定今后的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我县 1 988~ 1 997年疟疾流行特征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1 988~ 1 997年全县发生的所有疟疾 (含疑似疟疾 )病例 ,全部经血检阳性确诊后 ,逐个按统一的个案调查表格进行填写、登记资料及全县同期人口…  相似文献   

13.
武进区是以中华按蚊为单一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区 ,1991年疟疾发病率高达 2 7.49% ,经数十年综合防治 ,1987年疟疾发病率降至 0 .0 66‰ ,1992年基本消灭疟疾 ,当年发病率为0 .0 0 9‰ ,之后进入监测阶段。1 措施与方法1.1 设立疟疾纵向监测点 开展疟疾疫情和媒介监测 ,并加强对流动人口和传染源的管理 ,提供疟疾预警信息 ,指导全区疟疾防治。1.2 人群血检和血清学监测 每年 5~ 10月份在全区开展以“三热病人”为主的疟疾血检 (含流动人口 ) ,流行末期在重点人群和低年级小学生中开展疟疾血清学监测。1.3 传染源治疗和疫点处理 确诊疟…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位于我国西南 ,辖 4 0个县 (市、区 ) ,人口约30 6 0万 ,是间日疟流行区 ,偶有输入性恶性疟。传疟媒介有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中华按蚊区 2 0世纪 70年代即控制了疟疾流行 ;而嗜人按蚊区疫情波动不定 ,80年代末采取了灭蚊为主 ,结合消灭传染源的综合措施 ,自 1 993年后疟疾年发病率下降到 1 /万以下 ,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了总结不同媒介疟区防治工作 ,现将重庆市 1 997-2 0 0 0年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来源与统计方法1 .1 资料来源辖区内的有关调查和各区县疟疾防治工作年度统计报表。1 .2 统计内容与方法对疟疾年发病率和发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目的 分析苏州市近期疟疾流行特征, 为制订适合苏州市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收集 2007-2012年苏州市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专报系统的疟疾信息, 并结合苏州市现有疟疾监测资料进行 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2007-2012年全市共发生疟疾318例, 其中本地病例28例, 均为间日疟, 占病例总数的8.81%, 年发病率 为0.07/10万; 输入性病例290例, 占病例总数的91.19%, 年发病率为0.77/10万, 其中间日疟233例, 恶性疟20例, 混合感染 1例, 卵形疟1例; 6年间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 输入性病例有所上升, 后3年已无本地感染病例。结论 结论 苏州市本地感染疟 疾病例达到消除状态, 输入性病例增多。应加强跨地区疟疾联防联控和强化各类流动和出入境人员疟疾管理工作的措 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盐城市疟疾发病特征和流行态势,为疟疾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1993-2011年全市疟疾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疟疾病例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态势。结果1993-2011年盐城市9个县(市、区)疟疾发病总人数为134例,其中本地间日疟18例,输入性间日疟59例,输入性恶性疟56例,输入性三日疟1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13.43%、44.03%、41.79%和0.75%。19年全市疟疾总发病率为0.03/10万~0.29/10万,本地疟疾发病率为0~0.06/10万,呈低度流行态势,2006年以后全市未发现本地感染疟疾病例。2007-2011年发现境外输入性恶性疟病例56例,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发现境外输入性三日疟1例。病人发病至就诊时间的间隔中位数为1 d,当天就诊的占58.96%,村卫生室为主要首诊医院,占44.06%;病人发病至血检、确诊和治疗时间间隔中位数均为4 d。结论盐城市本地疟疾发病已趋于逐步消除态势,境外输入性恶性疟明显增加,加强输入病例监测和防控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清流县位于福建省西部,辖 15 个乡(镇),人口 14.4 万,居民大多居住在海拔 200~600 m之间。清流县为疟疾流行区,20世纪50、60年代间日疟、恶性疟混合流行(以间日疟为主),主要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70 年代后仅有间日疟流行,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建国后曾发生3次暴发流行,经长期积级防治,于 1988 年达到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防止疟疾发病率回升,巩固灭疟成果,从 1989年起开展了疟疾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病原学监测 对辖区内临床诊断疟疾,疑似疟疾,感冒和不明原因发热(下称“四热”…  相似文献   

18.
疟疾是长兴县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1963年曾发生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暴发流行,总发病率为14.50%,其中恶性疟病例占病例总数的7.56%,死亡率高达3.99/万.经过20多年的综合防治,发病率逐年大幅度下降,1982年降至2.43/万.自1983年起转入监测.现将1983—1994年疟疾监测的情况报告如下.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收集2006-2012年疟疾疫情及2010-2012年疟疾传播风险、消除疟疾能力等相关数据,对疟疾传播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2006-2012年荔波县疟疾流行以间日疟为主,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分别为3.72/万、3.56/万、5.76/万、4.34/万、2.54/万、1.14/万和0。2010-2012年,调查乡镇居民血检率2%,患者规范治疗率为82.9%(29/35),居民防虫设施使用率为93.3%(651/698),疟疾病例发现及时、治疗规范;培训医务人员440人次,居民知晓率为92.3%(738/800)。按蚊传疟风险指数为2,地区风险值为10,疟疾传播风险指数为20,流行风险级别为中低级。  相似文献   

20.
富阳市位于浙江省北部 ,属山地丘陵区 ,1999年底总人口 6 1万多。 5 0 - 70年代曾出现 4次疟疾暴发流行 ,195 5年发病率高达 3989.41/ 10万 ,除 196 3年发现 2例恶性疟外 ,均为间日疟。随着大规模疟防工作的开展 ,70年代中期后 ,发病率稳定下降 ,至 1989年达到基本消灭标准。为巩固疟防工作的成果 ,1990年以来开展疟疾后期监测 ,报告如下。1 方法1.1 疫情报告 法定报告人按要求及时上报疟疾疫情。1.2 发热病人血检 在全市开展对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发热者 (“三热”病人 )血检疟原虫工作。 1990- 1991年血检对象为上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