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脑为元神之府,是主宰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重要器官,乃神明之主。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化生、脑髓充养之源,是"神"清明的重要基础。生理上脾与脑相互关联,病理上互相影响。因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引起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目前最常见的老年痴呆,且发病率不断上升。本文从脾与脑关系入手,结合老年人生理病理特点,论述脾虚则髓海不足脑神失养的关联性,并提出通过扶脾益脑治疗AD方法,为AD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内源性、外源性神经干细胞两方面总结分析其应用于中枢神经再生的研究现状,并以中医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为基础,分析中医药疗法促进中枢神经再生的可行性,进一步探讨中医药介入中枢神经再生的研究思路与方法。通过对中医学关于神经干细胞、神经再生理论的系统整理,深入挖掘并提出以有效方药、腧穴为手段,从诱导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调控神经再生微环境两方面入手,确立以"醒神"为治则的中医药疗法,有望促进中枢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3.
“脑-心-肾”轴以经脉为纽带、精血髓为基础、神明为统领,将脑、心、肾三者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阿尔茨海默病(AD)病位在脑,与心、肾关系密切。基于“脑-心-肾”轴理论,AD属脑的器质性病变,痰浊内阻、蒙蔽脑窍为直接病因,心脉不畅、心神受扰为关键病因,肾虚精亏、髓减脑消为根本病因。在“脑-心-肾”轴用药观的指导下,针对AD痰、瘀、虚的不同及病理因素的轻重,可采取祛痰化浊、活血化瘀、补肾生髓的治法,分别以石菖蒲-远志-巴戟天、川芎-丹参-川牛膝、鹿茸-人参-核桃仁角药组合为主,结合辨证,遣方用药对脑、心、肾进行整体调节,以复神机。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4.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近年来,大量研究提出脑肠轴这一信号通路,表示肠道菌群通过脑肠轴途径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从中医角度来看,脑与肠在生理、病理、经络循行上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平衡肠道菌群及脑肠轴可能对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有重要影响。针灸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调控脑肠轴、调节神经系统、降低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来治疗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基于此,在临床防治AD时,应注重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以及腹部腧穴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脑-心-肾-精室”轴理论是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男科疾病发病特点,结合临床实践提出的中医男科理论。以该轴为切入点,认为脑、心和肾脏腑失调及精室失用为早泄的核心病机,精室失用导致精窍开阖失控是发病的最终环节。从“脑-心-肾-精室”轴理论辨治早泄,更清晰地把握早泄中医发病观,治疗上突出对涉病脏腑的整体调控,同时注重心身同治。通过探讨“脑-心-肾-精室”轴与早泄的生物学基础,提出早泄与“脑-心-肾-精室”轴之间的生物学基础主要与局部脑区功能下降、神经调节失常、中枢神经递质失调、内分泌紊乱及阴茎感觉传入增强等有关,旨在为中医药防治早泄提供新的研究路径,并为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突触可塑性损伤是阿尔茨海默病(AD)重要的病理表现,是导致认知障碍重要的因素,是AD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具体体现。因此以突触可塑性为靶向的治疗给AD带来希望,但目前仍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从中医的视角,肾精亏虚导致的髓减脑消是AD的基本病机,突触可塑性损伤是髓减脑消的表现,"从肾论治"AD能修复突触可塑性损伤,改善认知功能,推测"从肾论治"可能通过靶向修复突触可塑性损伤,但介导具体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量的实验研究资料表明,中医药理论在促进中枢神经再生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相应进展,中医药对脑功能以及肢体功能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本文从益气活血法、化痰通络法、补益肝肾法三个方面分析近年来中医药疗法在促进中枢神经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机制十分复杂,有多种假说,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样蛋白磷酸化是其主流学说。氧化应激(OS)是其他假说和机制的连接桥梁,在多种假说中有关键作用。因此,针对ADOS的治疗有利于缓解疾病进展。活性氧(ROS)既是一种氧化剂,也是一种氧化产物,与Aβ和Tau样蛋白相互作用,活化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触发炎症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脑内环境恶化,加快疾病发生发展。ROS作为诱导OS的信号使者广泛参与了AD疾病进程,可能是AD疾病进展的新靶点。中药单体及复方在AD的防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新研究发现中医药有效防治AD与调控ROS关系密切。从ROS探讨中医药治疗AD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多,但尚缺乏系统综述。该文通过分析汇总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从ROS的产生及生理,在AD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通过相关途径调控ROS防治AD方面进行综述,为中医药对ROS调控研究提供参考,以期为防治AD提供新靶点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较为常见的痴呆类型。心主神明,肾精充养元神,心肾两脏与神经系统疾病紧密相关,其功能失调可致髓减脑消、神机失用,亦是AD发生和发展的基础。结合AD的病理表现和临床诊疗特点,秉持前期"益肾调督"思想,在AD的治疗中理应重视调心。主要从心肾角度,阐述心肾两脏与神经系统之间的经络循行、藏象关系、相关病理,在此视域下梳理中医药治疗AD的证据并探讨防治AD的相关策略,为临床治疗AD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促进中枢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大量的研究发现,某些单味中药或其有效成分及中药复方具有改善中枢神经轴突损伤后神经营养因子类物质(neurotrophin factors,NTFs)缺乏的微环境,促进神经再生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分化成神经元,有助于神经轴突的再生。但目前中医药对中枢神经再生的研究领域较局限,主要集中在脑缺血缺氧导致的神经损伤方面,而且对中医药的作用机制研究不够深入和系统,今后应深入开展中医药促进中枢神经再生的机制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利水方剂五苓散治疗颅脑损伤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如脱水剂、止血剂、营养神经类药物等;治疗组在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给予服用五苓散加味方剂,疗程均为10d。疗程结束后分别统计并比较两组伤后第1、3、10天的疗效指标,如脑水肿情况、中线移位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日平均尿量、电解质变化、肝肾功能及空腹血糖等。结果:治疗组第10天的脑水肿情况、中线移位情况、GCS、电解质K+、Na+等疗效指标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利水方剂五苓散加味对颅脑损伤脑水肿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冰片促进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恶性肿瘤、癫痫、老年痴呆、脑缺血等脑部疾病,致残、致死率均很高。目前对治疗该类疾病的药物研发较多,应用成效较为明显,但是由于许多药物不能够通过血脑屏障或通过量较少,达不到控制疾病的作用,因此颅内病变治疗效果差。以冰片为代表的芳香开窍中药有效成分脂溶性强、相对分子质量极小,易挥发,易快速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还可促进其他中枢治疗性药物透过血脑屏障,该药对脑组织的损害性小并且具有双向调节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对治疗脑部疾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就诊脑鸣患者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利用TCD观察脑呜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对2005年6月~2008年7月神经科门诊筛选主诉为脑呜,且无其它神经系统局灶体征者62例。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颅内Wills环和椎一基底动脉各血管。结果:62例患者中男性30例,占48.39%;女性32例,占51.61%;有血流变化者38例,占61.29%,其中男性20例,占男性就诊人数的66.67%;女性18例,占女性就诊人数的56.25%。血流改变率最高的为51—60岁之间的患者,为12例,占75.00%。结论:脑呜一般发生在41—60岁年龄段的人群,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脑鸣患者普遍存在血流动力学改变,脑鸣与耳呜在脑血流动力举变化方面不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活血化瘀注射液I号 (HHI -I)静脉输入对大鼠软脑膜及脑实质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健康Ⅱ级Wistar大鼠40只 ,分为4组 ,每组10只。实验时将大鼠以10%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0.01mL/g体质量 ) ,头顶部矢状缝两侧钻孔后分别置入激光多普勒微循环电极 ,测定软脑膜及脑实质血流。血流稳定后于各组分别输入静脉生理盐水(对照组 )和低、中、高剂量HHI-I(1.5 %,3%及6%,2mL/h)。观察两部位微循环血流变化1h。[结果]生理盐水无影响 ,3种剂量HHI-I均可增加两部血流 ,以高剂量作用最明显。[结论]HHI-I静脉输入可增加大鼠软脑膜及脑实质微循环血流  相似文献   

15.
中药对多种脑源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与中药有效成分透过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或改善BBB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有关。近年来,许多学者从宏观到微观不同角度对单体、单味中药及复方对BBB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一定成绩。通过对中药影响BBB研究进展进行探讨,旨在为中药治疗脑病机制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脑疏宁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脑水肿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脑疏宁低剂量组、脑疏宁中剂量组、脑疏宁高剂量组及甘露醇组,采用自体血回输方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进行脑出血24h和48h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木条行走作业能力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结果]脑疏宁中剂量和高剂量对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改善作用;脑出血后48h脑疏宁中剂量和高剂量组的木条行走时间明显短于模型组且显著优于低剂量组;脑疏宁各治疗组与甘露醇组脑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与低剂量组相比,脑疏宁高剂量和甘露醇组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结论]脑疏宁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和脑水含量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减轻血管源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17.
人参总皂苷对大鼠创伤性脑水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参总皂苷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脑组织中水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以探讨人参总皂苷治疗大鼠创伤性脑水肿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Feeney DM法建立大鼠TBI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外伤组、人参总皂苷治疗组。所有动物分别于伤后1、3、5、7d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后处死,取损伤区脑组织,采用干湿重法测脑水含量,生物化学法测脑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ELISA法测定脑组织中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与脑外伤组同期比较,人参总皂苷治疗组脑水含量和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脑组织内TNF-α、IL-1β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神经功能改善明显(P<0.05)。结论人参总皂苷能明显减轻创伤性脑损伤后脑水肿的程度,减轻神经行为缺损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脑组织中MDA生成,降低IL-1β、TNF-α的表达,提高SOD活性,抑制自由基反应,减轻炎症反应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脑血辨证是针对中医脑病所创制的一种新的辨证体系。该理论基于当代病因学的特点,为脑病的临床证治和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对中医脑病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指导意义。旨在通过脑血辨证脑病证候与不寐病证候的比较,验证脑血辨证脑病证候对不寐病证候的适用性。结果:脑血辨证之脑病证候对不寐病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运用此证候分类能准确实现对不寐病的证候判别,其辨证思路清晰,规范化强,易于掌握,错诊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松龄血脉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松龄血脉康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行为学、海马凋亡细胞、CA1区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松龄血脉康干预后均显著减轻MCA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海马组织凋亡细胞数、促进了海马CA1区神经元恢复。结论:松龄血脉康能降低脑缺血损伤大鼠海马细胞凋亡。对海马超微结构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表现,探讨其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本院住院确诊 39 例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基本治愈 19 例,显著进步 11例,进步 7 例,无效2 例.结论:尽快作 CT/MRI 或彩超检查,有条件者行全脑造影检查,明确诊断,查找病因,有针对性的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