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膨胀珍珠岩和热固性酚醛树脂为原料,盐酸磷酸混合酸为固化剂,制备膨胀珍珠岩/酚醛树脂轻质复合材料。运用单因素研究法探究了固化剂用量、加热成型温度、加热成型时间、主要原料的比例及酚醛树脂预热温度对轻质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剂用量为酚醛树脂质量的12%,固化温度为120℃,加热时间为2 h,酚醛树脂与膨胀珍珠岩的质量比为3.50时复合材料性能最优。其抗压强度为1.476 MPa,抗折强度为1.148 MPa,导热系数为0.048 W/(m·K),密度为320 kg/m3。  相似文献   

2.
以河南石墨矿浮选精矿细鳞片石墨(含碳量为95%)为原料,利用高锰酸钾、高氯酸、冰乙酸及硝酸等氧化剂氧化插层制备可膨胀石墨;采用单因素条件试验首先研究筛选氧化剂、优化插层剂用量,进而优化获得反应温度、时间和焙烧温度等参数,m石墨∶V高氯酸∶V冰乙酸∶V硝酸=5∶10∶3.5∶3(g∶m L∶m L∶m L)、水浴温度40℃、反应时间30 min等优化工艺条件下,得到可膨胀石墨,600℃高温膨胀制得膨胀石墨样品的膨胀体积为190 mL/g。对最佳条件制备的可膨胀石墨、膨胀石墨进行扫描电镜和红外测试分析,发现插层剂插入层间,膨胀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信阳上天梯珍珠岩膨胀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信阳上天梯珍珠岩为原料,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进行预热和焙烧,测定其焙烧后的膨胀性能,绘出膨胀性能曲线.详细讨论了样品焙烧量、预热温度、预热时间、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因素对珍珠岩膨胀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信阳珍珠岩的最佳膨胀条件为:预热温度250~350℃,焙烧温度1150~1200℃,焙烧时间10~15s.  相似文献   

4.
以膨胀珍珠岩(EP)为载体,用微波合成了TiO2/EP光催化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功率240W,加热时间5m in,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2h为制备TiO2/EP复合光催化材料的最佳条件。将制得的催化剂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可使浓度为15mg/L的罗丹明B的去除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珍珠岩膨胀倍数测试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预热温度、含水量、膨胀温度、膨胀时间等因素对珍珠岩膨胀倍数测试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珍珠岩的最佳膨胀条件为:预热温度360~400℃、含水量2%~3%、膨胀温度1 150~1 170℃、膨胀时间10~18s。  相似文献   

6.
文摘     
《非金属矿》2001,24(2):56
制备低硫高倍数膨胀石墨优化工艺条件研究研究了以化学氧化法制备膨胀石墨时 ,原料石墨含硫量、氧化剂、插层剂、酸化、水洗与干燥工艺、膨化工艺等因素 ,对膨胀石墨含硫量和膨胀倍数的影响 ,提出了制备低硫高倍数膨胀石墨的优化工艺条件。即插层前对原料石墨进行降硫处理 ,选用 6 5 %的浓HNO3或 30 %的双氧水为氧化剂 ,以浓H2 SO4和有机物混合液为插入层 ,酸化反应的时间、温度随氧化剂、插入层不同而变化 ,以去离子水水洗石墨层间化合物至 pH为 6~ 7,在 5 5℃的烘箱内干燥 45min或在日光下晾干 90min ,膨化温度 10 0 0℃ ,…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磷酸酯化淀粉建筑胶黏剂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腻子中的应用。磷酸二氢钠为最佳酯化剂,最佳酯化工艺条件为:磷酸二氢钠与淀粉质量比为3∶20、pH值为5.0、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20 min,再经氢氧化钠糊化获得磷酸酯化淀粉胶黏剂,研究了磷酸二氢钠的洗涤、回收和回用工艺条件。利用获得的磷酸酯化淀粉作为胶黏剂制备了磷酸酯化淀粉基建筑腻子,其打磨性、施工性等物理性能符合行业标准要求,甲醛、苯系物、VOC等有害物质未检出,对该建筑腻子原理和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泡沫玻璃属于多孔性轻质保温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上。以膨胀珍珠岩和碎玻璃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通过外加剂的添加,研究了制备过程中原材料用量、外加剂掺量、发泡温度及发泡时间对膨胀珍珠岩泡沫玻璃抗折、抗压强度、孔隙率、吸水率等物理性能参数的影响,制备了性能较好的膨胀珍珠岩泡沫玻璃。  相似文献   

9.
利用封闭剂制备高起始膨胀温度可膨胀石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基质,85%的硫酸为插入剂,高锰酸钾为氧化剂,经氧化、插入、封闭、陈化等过程,制备出起始膨胀温度310℃、膨胀容积270mL/g的高起始膨胀温度的可膨胀石墨.研究了可膨胀石墨起始膨胀温度、膨胀容积的影响因素;得出了制备高起始膨胀温度可膨胀石墨的最佳反应条件及物料配比;提出了使用封闭剂制备可膨胀石墨的新方法,该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制品起始膨胀温度提高近50℃.  相似文献   

10.
以莫桑比克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采用K_2Cr_2O_7/HClO_4/H_3PO_4为氧化插层剂,制备可膨胀石墨。在K_2Cr_2O_7用量、HClO_4用量、H_3PO_4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单因素条件基础上,确定反应工艺:m(石墨)/m(K_2Cr_2O_7)/V(HClO_4)/V(H_3PO_4)=1∶0.1∶3.67∶1.33(g∶g∶mL∶mL),反应温度30℃,时间40min。最终制得可膨胀石墨在600℃温度下,膨胀体积可达340mL/g。XRD物相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证明ClO_4~-、H_2PO_4~-、HPO_4~(2-)和PO_4~(3-)的插入使得膨胀过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锰尾矿渣含有丰富的Si、Al等元素,可作为制备地聚物原料。为考察锰尾矿渣结合稻草秸秆作为保温材料的可能性,利用锰尾矿渣代替部分偏高岭土制备地聚物,并结合稻草秸秆,制备高岭土/锰尾矿渣-秸秆复合保温材料。研究了在自然条件下养护不同时间,添加不同掺量的稻草秸秆对复合保温材料力学性能、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稻草秸秆粉掺量为3%,养护28 d时,复合保温材料抗压强度达到71.8 MPa,抗折强度达到9.8 MPa,导热系数为0.065 W/(m·K),密度为265 kg/m3,主要指标达到《建筑行业标准》(JG 158—2004)的要求。对高岭土/锰尾矿渣-秸秆复合保温材料进行耐高温实验,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低于200~500 ℃时,地聚物对秸秆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研究成果对提高锰尾矿渣、稻草秸秆的综合利用程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市场上现有无机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差,为此,以偏高岭土为主要原料、水玻璃为碱激发剂、双氧水为发泡剂,通过聚合反应制备新型外墙保温材料,考察水玻璃用量、发泡剂用量和养护温度对保温材料密度、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玻璃与偏高岭土质量比为1.0、双氧水用量为偏高岭土质量的2%、养护温度为60 ℃时,获得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为0.115 W/(m·℃)、密度为356 kg/m3、抗压强度为0.821 MPa。试验结果可以为偏高岭土制备外墙保温材料工艺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烧成温度对铁尾矿墙体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90.8%的某铁尾矿、4.2%的水泥、5%的黏土为原料生产的新型墙体材料试样的物理性能、结构特征、化学成分受烧成温度的影响;比较了900 ℃下烧成的新型墙体材料试样与目前市场上的墙体材料的体积密度、隔热性能、耐压强度等重要性能指标。研究表明,900 ℃下烧成的试样基本具备新型轻质隔热墙体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大比例掺用铁尾矿制备轻质保温墙体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泥为胶凝剂、黄石市灵乡铁矿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轻质保温墙体材料,研究了轻骨料膨胀珍珠岩、铁尾矿及其碱性激发剂掺量和水灰比对试件抗压强度、容重、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用碱性激发剂对铁尾矿的活性有显著的激发作用,从而可提高铁尾矿的掺用比例、减少水泥用量;当水泥、铁尾矿、激发剂、膨胀珍珠岩的质量比为1∶2.5∶0.25∶0.63,水灰比为0.8时,试件28 d的抗压强度>5 MPa、容重<900 kg/m3、导热系数<0.231 W/(m·k),满足轻质保温墙体材料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Al-Si基合金为钎料, 泡沫铝为基体, 纯铝板为面板, 采用钎焊的方法制备泡沫铝三明治结构材料。应用SEM观察焊接层的组织和界面结构, EDS测定元素的扩散及分布情况, 并结合扩散原理分析Si和Al的扩散情况。对钎焊接头试样进行剪切实验, 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分析焊接温度、焊接时间、去应力退火温度和去应力退火时间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同时, 与胶粘粘结法制备的泡沫铝三明治结构材料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钎焊法制得的样品中面板与夹心层之间连接过度良好; Si浓度在焊接层附近呈现出阶梯状分布; 焊接温度是影响实验结果的最关键因素; 最佳工艺为: 焊接温度640 ℃, 焊接时间15 min, 去应力退火温度400 ℃, 去应力退火时间30 min。在400 ℃下, 胶粘粘结法制备的样品完全失效。  相似文献   

16.
煤基还原焙烧法处理高品位氧化锰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钫 《矿冶工程》2021,41(2):80-83
为了有效开发利用海外高品质锰矿资源和提高我国锰系产品的生产水平,以进口高品位氧化锰矿为原料、煤为还原剂,对比研究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与还原剂配比对粒矿、粉矿和内配炭球团矿3种焙烧物料还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焙烧物料的工艺条件略有差异,粒矿焙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焙烧温度900 ℃、还原剂配比15%、焙烧时间70 min; 粉矿焙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焙烧温度800 ℃、还原剂配比15%、焙烧时间60 min; 内配炭球团矿焙烧最佳工艺条件为: 焙烧温度850 ℃、还原剂配比15%、焙烧时间50 min。在最优条件下得到的焙烧料用硫酸浸出,不同焙烧物料各自的还原率与浸出率相差不大,粒矿可以保持在92%以上,粉矿和内配炭球团都可以达到95%左右,接近96.52%的理论还原率。  相似文献   

17.
利用建筑垃圾、抛光砖废料和黏土为主要原料,通过掺加大量赤泥,制备保温装饰一体化建筑陶瓷材料。研究了赤泥掺加量对保温装饰一体化建筑陶瓷材料的体积密度、孔隙率、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和软化温度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样品物相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赤泥的掺加量为35%时,制备的样品发泡均匀,气泡大小较一致,体积密度为0.25 kg/m3,孔隙率达到74.58%,抗压强度为9.87 MPa,导热系数为0.059 W/(m·K),软化温度为1170℃,耐燃烧性达到A1级。  相似文献   

18.
我国铸铝工业中所使用的转接板均为进口产品,为填补国内空白,采用廉价原料和简单工艺进行了硬硅钙石型转接板材料的试制。结果表明,硬硅钙石与玻璃纤维、熟石灰按质量比36∶2∶1混匀后,加入与原材料总质量比为1∶1的水,在20 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型,180 ℃下蒸压3 h,获得的制品密度为0.85 g/cm3、弯曲强度为7.75 MPa、收缩率为1.58%、抗热震次数达35次、耐受温度可达1 000 ℃、保温效果优良,该制品的性能总体优于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