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国学经典《道德经》彰显处世大智慧,本文主要从《道德经》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不断改进教育者教学内容和方法、改善教育者与班级学生之间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深入探讨其在中医药院校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究。  相似文献   

2.
用唯物辩证法指导练功张阳国从接触气功以来,我苦读《悟真篇》、《周易参同契》、《金刚经》、《愣严经》、《道德经》、《易经》等有关气功的经典著作,希望有朝一日能大彻大悟,超凡脱俗,但最终也没有获得新的认识和成就。自从研读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三大规律,...  相似文献   

3.
今年9月13日《中医新里程(气功专辑》电视片在香港播出后,引起热烈反响。 9月14日,香港电台电视部的负责人麦世亮先生和编导麦志恒先生先后致函和打电话给《中国气功科学》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南文政,对该社和京内一批气功研究专家、气功教学工作者对他们拍摄电视专题片《中医新里程》气功专题片所给予的热情帮助和鼎力支持表示衷心的谢意,并“希望将来在推动中医(气功)发展上再次共同合作,再创新里程”。 今年7月,香港电台电视部在制作中医专题片《中医新里程》时,从国际互联网上看到《中国气功科学》杂志发表的北大生命科学…  相似文献   

4.
《道德经》养生四题程东旗(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100700)关键词道德经养生《道德经》是2500年前春秋时代思想家老子所著的养生学著作。该书的养生名言,被后世众多养生气功文献作者所引用。《道德经》现存最早的版本是1975年12月长沙马...  相似文献   

5.
立足《道德经》,谈中医阴阳观,一方面有助于对《道德经》及道家文化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更有助于对抽象、深奥、神秘而又异常重要的中医阴阳观乃至整个历史悠久的中医学有更深入的体会。因此这是一种新颖、有价值而值得借鉴的方法。通过八个不同的方面,立足《道德经》,浅谈中医阴阳观。  相似文献   

6.
张洪林 《家庭中医药》2003,10(11):40-41
从1985年后,我在大量考证调研的基础上,发表了《中医气功浅论》、《对气功概念的重新认识》、《谈气功定义的重大历史失误》、《气功的本质特征是调神练意》、《“气功”一词及其内涵衍变的考析》等文章。这些文章第一次向气功界和社会揭示:50年代刘贵珍将吐呐、导引、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受众对中医气功术语不同英译版本译文的接受情况和翻译方法倾向,总结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关对应策略,为中医气功术语英译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整理《中医气功学》双语教材、《中医气功常用术语辞典(英汉双解)》和《健身气功常用词汇手册(英文版)》中的中医气功术语并进行分类,以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留学生、英语专业学生以及具有中医气功相关学习背景的中国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三类学生展开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Excel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英语专业学生与中国医学生对普通术语不同英译版本译文的选择无明显倾向性,但在对其它类别术语翻译版本的选择上倾向较为一致。留学生对中医气功术语英译的接受理解情况与中国学生之间存在差别,在翻译方法倾向上无明显差别。结论中医气功术语文字精简、表达多用隐喻,翻译困难重重。翻译中医气功术语时,应先找出术语核心意义的对应词,对于核心涵义以外的其它内容可以在译出核心词涵义的基础上根据术语在文本中所作的成分来选择翻译方法以及翻译形式从而完善译文。  相似文献   

8.
气功的意念锻炼马济人作者简介:马济人,上海市气功研究所研究员。出生于中医世家,六十年代初从著名周易学者、气功家杨践形学习气功经典《周易参同契》,对各种古典功法特别是内丹功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颇有造诣。有《中国气功学》、《实用医学气功辞典》等著述和数十篇...  相似文献   

9.
黄润田小传     
黄润田小传黄润田,男,1957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北省。师承中医世家,自幼研习中医并修练医家秘传气功,深得真传。八十年代开始,他将世代医家秘传气功,广为传授,并整理成书公诸于世。他的著作有:《医家秘传气功精义》、《气功医镜》、《医家秘传气功》,并出版...  相似文献   

10.
《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我国古代齐名的三大以"经"命名的奇书。《内经》作为我国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和养生宝典,可称为我国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其形成受到先秦哲学尤其是儒、道两家直接、深刻的影响。近人对《道德经》和《内经》的关系,大多从"道"、精气学说等哲学理论或养生防病等角度加以阐释。中医学作为一门注重临床实践的学科,其生命力不仅体现在其理论价值及文化价值,更体现在防病治病的临床实践中。治病必有法度焉,笔者试从中医治则的角度阐述《道德经》与《内经》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1.
师帅  纪鑫毓  胡元会  曹戬  王丹丹  佘飞 《天津中医药》2020,37(10):1147-1149
《道德经》与中医渊源颇深,其中许多论点与中医理论有相通之处。意在探讨《道德经》对中医理论及实践的指导意义,通过梳理并分析讨论其中对中医理论及临床有影响和指导意义的内容,从"恬淡无为,重视平和""奇正相合,以疗难疾"两个方面展开,将该书对中医学理论、病机、诊断、治疗、养护等方面的指导意义进行整理和论述。老子《道德经》对中医学发展影响深远,对中医学的理论、病机、诊断、治疗、养护等方面都有指导意义,应加强整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论,为老子深入研究、继承发扬中国古文化:一元气论、河洛图、阴阳、五行,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二仪……,先后天八卦学说,因《周易》为深入探讨阴阳五行八卦学说的结晶,故老子《道德经》是对《周易》继承发扬最光辉著作。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深刻影响,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其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对《道德经》和《内经》在道法自然与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与和谐处世、恬淡虚无与调摄情志、阴阳冲和与阴平阳秘、虚极静笃与保精存神等观点的对比,探讨了老子哲学思想对《内经》养生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老子第四十二章有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种浑然朴素的阴阳观是古人对生命体稳定形态本质的基本认识--虚极静笃方能使气"冲"阳入阴,微妙地调和两者,使整体更为丰富满足.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刘鲁明教授从多年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实践中提炼出晚期患者应用养阴健脾这一治则,本意"养阴为体,敛阳为用",使冲气摩荡阴阳,最终达到"太和",以期提高中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介绍气功入静状态下的人际关系调整技术与具体操作方法,以丰富现代临床的心理治疗.方法 在整理治疗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中医系统心理疗法中一项具体的有关气功入静状态下的人际关系调整技术操作方法.结果 气功入静状态下的人际关系调整技术是气功入静状态下的中医系统心理疗法(SPT疗法)技术体系中的一项具体应用技术,经多年积累已逐步规范,趋于成熟.结论 气功入静状态下的人际关系调整技术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息心肌显像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判定梗死部位,指导治疗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对95例临床考虑心肌梗死的患者,给予锝-甲氧异晴(99mTc—MIBI)静息核素心肌灌注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结论:静息核素心肌显像对于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思维模式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从中医思维模式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背景、中医思维模式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中医思维模式在教学管理中应用的训练措施、中医思维模式在教学管理应用中的特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中医思维模式在教学管理应用可以使教学具有中医特色和人文特色。结论:中医思维模式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可以使中医思维模式走出医学的局限,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这对于发展发扬中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现代西医院校附属医院中医规培带教是全科医生必须完成的临床带教,如何科学有效,教学相长地完成这一任务,方法学至关重要,在长期规培带教实践中,基于传统教学模式下介入以中医诊疗难点为基础的教学(PBL)+以中医经典治疗案例为引导的教学(CBL)模式,能够更好地训练规培医生的临床中医思维能力,把理论知识迅速转化为实践应用;培养规培医生发现中医问题、分析中医疗效和解决中医治疗难点的能力;锻炼临床综合思维应变能力,对于构建全科医学理论知识框架,激发规培医生的中医临床兴趣培养和技能的提升等均具有很大作用。在现代医院中运用三法联合教学进行中医规培带教,能够提高规培医生全科思维,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临床全科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9.
传统验证式的药理实验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科研思维与科学探索能力.以培养创新思维的高水平人才为目标,对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介绍SCI论文检索、教师讲解SCI论文科研设计思路、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完善考核方式等途径,形成药理实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操作技能和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医内科学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特点,结合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的教学目标,探讨中医内科学教学评价方法,将教学评价与教学各要素相互融合,将评价环节(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能力性评价)融合于教学过程的自始至终,建立具有实践性、理论性与实用性的中医思维模式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的核心是建立不同教学环节下的评价方式,体现各种评价方式的整体性与统一性,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最终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中医思维模式下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