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茎突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临床疑为茎突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图像后处理,然后测得茎突的长度、内倾角和前倾角。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图像能清晰地显示茎突长度、大小、形态、走向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是最佳显示茎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对术前准备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VR和多平面重建MPR(包括曲面重建CPR)在诊断茎突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临床拟诊为茎突综合征并行64排螺旋CT扫描的18例患者,分别行三维容积重建VR和多平面重建MPR(包括曲面重建CPR)等图像后处理,测量其双侧茎突的长度和内倾斜角度。结果:18例患者(36侧)均通过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及VR和MPR(包括CPR)重建,36侧茎突中35侧显示清晰,其中1例左侧茎突缺如。茎突长度〉301mm者23侧(63.9%),内倾斜角〉25度者32侧(88.9%)。双侧茎突长度均〈30mm,同时双侧内倾斜角均〈25度者仅有1例。结论:茎突过长结合角度异常是诊断茎突综合征的重要依据。64排螺旋CTMPR和VR重建能清楚、直观地显示茎突在三维空间的全貌,准确地测量其长度、角度以及反应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是诊断茎突综合征的一种较准确、且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在茎突过长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7例茎突过长病例行128层螺旋CT扫描,进行MPR、VR等重建成像,测量茎突的长度,以茎突长度>3.0 cm作为异常。结果128多层螺旋CT能对患者茎突的具体形态特征、长度等予以明确显示,47例84侧茎突显示过长。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茎突过长综合征的一种重要检查手段,对手术入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茎突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4例茎突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入院后利用多层螺旋CT测量其茎突的长度和范围,进行图像处理和三维重建,统计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茎突综合征的准确性。结果54例茎突综合征患者中,左侧茎突长度在25~30 mm区间者9例,30~45 mm区间者11例,超过45 mm者8例,平均值为(32.84±12.74) mm;右侧茎突长度在25~30 mm区间者8例,30~45 mm区间者12例,超过45 mm者6例,平均值(31.41±11.65) mm;左侧茎突与颅底平面倾角在0°~20°者15例,20°~40°者0例,超过40°者15例,平均值分别为(10.38±1.96)°和(52.71±11.62)°;右侧茎突与颅底平面倾角在0°~20°者10例,20°~40°者1例,超过40°者13例,平均值分别为(11.62±2.05)°和(53.64±10.68)°。结论多层螺旋CT成像清晰准确,相较于传统方法精度更高,可以作为临床诊断茎突综合征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茎突过长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及2014最近两年检查的42例茎突过长综合征的三维成像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扫描层厚、层距均为1 mm,螺距为1,用MIP及VR重建方法进行处理。结果42例患者的三维成像图像(MIP、VR图像)均清晰显示了茎突全貌及影像表现。结论 MIP及VR重建方法的结合应用并参考横轴位图像进行综合分析能极大提高螺旋CT对茎突过长综合征的准确诊断,对临床提供疾病诊断及手术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茎突综合征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卫生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确诊的40例茎突综合征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先后接受X线检查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茎突综合征的检出率、临床符合率以及对相关参数(茎突长度、茎突内倾斜角、茎突前倾斜角)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 VR、MPR及CPR重建技术在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21例患者经128层螺旋CT平扫后行VR、MPR及CPR等图像后处理,测量其双侧茎突的长度和内倾斜角度.结果 21例患者(42侧)茎突均清晰显示,茎突长度> 30 mm者24侧(57.1%),内倾斜角>25°者31侧(73.8%).结论 128层螺旋CT MPR和VR重建技术能准确诊断茎突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茎突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临床拟诊为茎突综合征并经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证实为茎突过长综合征患者28例,分别进行颈部二维超声测量茎突长度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测量颈部血管的峰值血流速度(Vmax)、血管的阻力指数(RI).结果:彩超检测发现正常人男性茎突长度左侧为27.8±10mm,右侧为28.1±12mm;女性左侧为25.9±11mm,右侧为26.0±13mm.二维超声显示18例(36侧)茎突长度>30mm者30侧,其中12侧颈部血管因此受压血流速度增加,血管阻力指数增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茎突的长度和形态,并显示其对颈部血管的压迫情况,其准确、方便、经济,是初步筛查茎突综合征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64排螺旋CT和普通X线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价值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和普通X线平片在胫骨平台骨折检查中的价值.②方法 通过对11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X线平片和64排螺旋CT扫描,CT图像行三维和多平面成像等后处理,对影像进行分析.③结果 64排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成像能立体显示骨折的部位、形态、类型、关节面碎裂、骨折分离等信息,较X线平片仅能显示二维结构优越.④结论 64排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成像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5例临床初步诊断为茎突综合征的患者采用螺旋CT后处理技术进行测量。观察分析茎突的长度及方位角。结果 25例患者33侧茎突经螺旋CT检查确诊,茎突长度>3 cm 17侧(51.5%);茎突内倾角>25°8侧(24.2%),前倾角>25°4侧(12.1%);分节型茎突2侧(6.1%),中段弯曲2侧(6.1%),茎突舌骨韧带骨化1侧(3.0%)。结论螺旋CT后处理技术测量检查对茎突综合征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观察支气管扩张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检查,随后再次应用常规CT进检查;观察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监测结果和诊断效果。结果8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诊断准确率100.00%显著高于常规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经检查发现,患者支气管动脉主干均有着不同程度的迂回、弯曲以及扩张表现发生,供血动脉分支则表现为网状以及交叉的状态。结论应用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检查诊断支气管扩张效果显著准确,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成像在骨关节损伤临床诊断中的方法与价值。方法以时间段2015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所收治的骨关节损伤患者共计71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例患者均行X线摄片检查,为进一步明确骨关节损伤分型,制定相对应的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对本组71例患者在X线以及多排螺旋CT三维成像两种诊断方法下对骨关节内、关节外损伤的检出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多排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方法下,对骨关节内、关节外损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摄片,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骨关节损伤进行诊断时,应用多排螺旋CT三维扫描的诊断价值确切,对骨关节内、关节外损伤的检出率高,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双层螺旋CT改进扫描技术后对人体茎突的显示、观察及测量,为茎突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最可靠的依据.方法 采用双层螺旋CT并改进扫描技术对48例临床疑似茎突综合征的患者扫描,后重建原始数据,再多层面重建及三维重建,观察、测量茎突的形态、长度、粗细、倾斜角度及发育变异等内容.结果 48例患者的双侧茎突均得到完整、清晰的显示,茎突长度2.7~6.8 cm,其中>3 cm者42例,双侧茎突均过长者30例,左侧茎突过长者8例,右侧茎突过长者10例,向内向前倾斜角度>40°者17例(侧),向内向前倾斜角度<20°者9例(侧).结论 经过改进后的双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人体茎突的显示及测量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能为临床诊断与治疗茎突综合征提供最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与DR检查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对比.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54例(76处)肋骨骨折患者,依次采用DR检查和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对比其诊断结果.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检测的诊断符合率为97.37%,显著高于DR检查法诊断符合率76.32% (P <0.05);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的误诊率为1.32%,显著低于DR检查法的14.47%.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法优于DR检查法,但要发挥其各自优点,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5.
于江  范春花  许艳珍 《中外医疗》2009,28(22):166-166
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三维成像对齿料正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12~28岁齿科正畸矫形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行颔面部螺旋容积扫描,并用齿科重建Dental软件包及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表面遮盖成像和容积再现技术重建图像。结果多排螺旋CT三堆成像能清晰的显示患者埋伏阻生牙在领骨中的形态.唇、腭侧位置,萌出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是精确显示埋伏阻生牙形态,位置的影像学技术,可作为齿科矫形治疗提供指导性意见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测量茎突与扁桃体间距在茎突综合征( SP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茎突综合征的40例(80侧)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 MPR)技术测量茎突的长度、向内偏斜以及茎突与扁桃体间距。使用SPSS17.0软件分析茎突与扁桃体间距与茎突长度、方位角之间的相关性及茎突与扁桃体间距的诊断效能。结果:病例组中茎突与扁桃体间距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1)。茎突与扁桃体间距与茎突长度、向内偏斜角均呈负相关( r值分别为-0.751、-0.318,P<0.01)。茎突与扁桃体间距ROC曲线下面积为0.918,当茎突与扁桃体间距诊断阈值为10.65mm时,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92.5%,均较高。结论:茎突与扁桃体间距缩短在茎突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诊断效能,可作为诊断依据。多层螺旋CT在茎突测量中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小丽 《中外医疗》2012,31(7):188-189
目的探讨三维重组技术在茎突综合征多层CT检查中的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例拟诊茎突综合征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利用多平面重组技术测量双侧茎突的长度、方位,利用容积再现技术评价茎突的形态。结果 20例患者40侧茎突中,11侧茎突长度〈2.8cm,29侧茎突长度为2.8~7.2cm(其中22侧长度〉3cm)。22侧茎突内偏斜〉25°,3侧茎突前偏斜〉25°,分节型茎突8侧,末端弯曲3侧,颈动脉受压5侧。结论多层CT容积再现技术可清晰观察茎突的全貌,多平面重组技术对其长度、方位的测量可靠,茎突与周围结构关系显示直观,是诊断茎突综合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以咽痛为主症候群的茎突过长症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以咽痛为主症候群疑为茎突过长症患者45例进行螺旋CT扫描,并行多平面、多角度旋转技术重建,观察茎突的立体解剖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结果 经螺旋CT三维重建清楚显示茎突在三维空间的全貌,从而准确地测量其长度和角度,有32例患者确诊为茎突过长症.结论 对以咽痛为主症候群并疑为茎突过长症患者,螺旋CT三维重建能准确诊断,对临床手术入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茎突综合征亦称茎突过长综合征、Eagle综合征 ,是由于茎突过长、扭曲、折断或茎突方位、形态异常等原因 ,抵触邻近的血管、神经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现将茎突的发生、解剖、茎突综合症临床诊断、影像尤其是螺旋 CT三维成像诊断综述如下。1 茎突的发生与解剖  正常茎突为颞骨的一部分、系由胚胎期第二鳃弓 Reibert软骨上部发育而来。在胚胎时期 ,第二鳃弓背端的一部分与颞骨接合形成茎突 ,腹端部分骨化成为舌骨小角 ,中部变成茎突舌骨韧带。  茎突左右各一 ,根部起自颞骨鼓部后外 ,外耳道底部内侧 ,乳突根部前内侧 ,向前下方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及其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测量茎突长度、内倾角度、前倾角度,为茎突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对55例受试者行临床问卷调查,据咽痛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来进行疼痛评分并分级,同时对受试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测量出茎突的长度、内倾角度和前倾角度,分析以上三组数据与咽痛程度的关系.同时对受试者分别采取了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分析两组茎突的长度、内倾及前倾角度间的关系.结果 茎突综合征患者茎突长度及内倾角度与其咽痛的程度呈正相关(P<0.01);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受试者茎突的长度和内倾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能够精确测量茎突的长度、内倾及前倾角度,可为茎突综合征的诊断提供较为明确的影像学信息;通过对茎突长度及内倾角度的分析并综合考虑该类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为茎突综合征患者临床诊疗的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