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郑中华  葛万成 《电信快报》2005,(12):28-28,33,34
本文首先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WCDMA、TD-SCDMA和CDMA2000,接着分别概述了WCDMA和TD-SCDMA切换的概念、过程和算法分析,最后比较了WCDMA软切换算法与TD-SCDMA接力切换算法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TD-SCDMA链路预算的特点,并详细分析了TD-SCDMA相比于WCDMA在链路预算方便的特征参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典型场景下TD-SCDMA和WCDMA的链路预算对比。  相似文献   

3.
WCDMA和TD-SCDMA网络优化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介绍了WCDMA和TD-SCDMA系统优化的一般过程,详细讨论了TD-SCDMA和WCDMA在切换、信道分配、室内覆盖不同及TD-SCDMA由智能天线的引入所带来的影响。最后指出无线网络优划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行业团体TD-SCDMA论坛及GSM协会已达成一项协议,将共同发展他们支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此举可能为3G牌照在中国的发放扫清道路。6月15日,GSM协会和TD-SCDMA论坛就共同发展WCDMA和TD-SCDMA两项3G技术标准签署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GSM协会将利用自身资源推动TD-SCDMA作为TDD标准的使用和普及,并进一步推进WCDMA和TD-SCDMA技术间的操作兼容性和国际漫游。此外,双方将共同促进3G设备制造商支持和开发WCDMA、TD-SCDMA核心网的共同平台,并促进3G设备制造商支持WCDMA、TD-SCDMA双模终端的研发和使用。GSM…  相似文献   

5.
由于WCDMA和TD-SCDMA的扰码组成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本文对两个系统扰码规划考虑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对码资源分析的基础上,对比了WCDMA和TD-SCDMA规划特点的区别,得出了WCDMA和TD-SCDMA系统扰码规划应该遵循的不同原则。  相似文献   

6.
项目简介: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主要内容、特点及应用推广情况: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频率使用的研究属于无线通信领域的基础性研究。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WCDMA、cdma2000和TD-SCDMA技术的理论容量分析;WCDMA和WCDMA之间的干扰分析及频率使用;cdma2000和cdma2000之间的干扰分析及频率使用;WCDMA和cdma2000之间的干扰分析及频率使用;TD-SCDMA和cdma2000之间的干扰分析及频率使用;TD-SCDMA和WCDMA之间的干扰分析及频率使用;TD-SCDMA和TD-SCDMA之间的干扰分析及频率使用;TD-!SCDMA和PHS之间…  相似文献   

7.
WCDMA与TD-SCDMA基站之间的干扰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WCDMA系统与TD-SCDMA系统基站之间的共站、共存问题,从干扰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干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WCDMA和TD-SCDMA基站能否共存的结论,并给出了两者共站、共存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吕锋  李钰 《通信技术》2008,41(4):90-92
文中在网络容量和覆盖的理论基础上,对TD-SCDMA,WCDMA和GSM的网络规划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数学分析和仿真,研究了增大功率和扇区化方式对他们的影响.揭示了WCDMA的软容量的引入使它能服务更多用户,并得出WCDMA上行链路频谱效率为GSM的1.56倍,下行链路为GSM的1.88倍;在比较TD-SCDMA和WCDMA的链路预算差异后,得出TD-SCDMA覆盖小区半径更占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WCDMA和TD-CDMA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流标准,在传输速率,组网方式和支持对称/非对称业务等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将两者有效结合,达到3G网络的最佳性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未来的3G网络很可能是TD-SCDMA与WCDMA混合组成的网络。本文基于TD-SCDMA能够与WCDMA(R99与R4版本)共享核心网的技术前提,综合业界提出的TD-SCDMA与WCDMA联合组网方案,分析了联合组网的可行性,对WCDMA和TD-SCDMA联合组网的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同组网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对两种系统共存时存在的干扰问题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我国移动通信现状,详细对比分析了GSM在向3G过渡时采用WCDMA和TD-SCDMA两种方案的优缺点,最后阐述了中国移动采取WCDMA和TD-SCDMA相结合的过渡方案.  相似文献   

11.
TD-SCDMA、cdma2000和WCDMA无线网络设计和规划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曦  杨福慧 《电信科学》2005,21(11):59-62
本文介绍了WCDMA、cdma2000、TD-SCDMA等三种3G标准无线网络设计的特点,重点分析了TD-SCDMA与WCDMA规划设计的不同之外,并介绍了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规划工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TD-SCDMA系统覆盖和容量规划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文章首先介绍了TD-SCDMA的技术特点,结合技术特点对TD-SCDMA链路预算参数取值和WCDMA的进行对比,进而分析其上下行覆盖问题,并结合TD-SCDMA业务承载对资源的占用情况提出基于BRU的容量规划方法,旨在通过文章比较出与WCDMA规划不同之处,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移动通信向3G演进的三种主流技术WCDMA、CDMA2000和TD-SCDMA,其中WCDMA采用了RAKE接收机等  相似文献   

14.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技术是针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上、下行链路业务量不平衡的特点提出的,能够大幅提高下行传输速率。在R5版本中WCDMA和TD-SCDMA分别引入了HSDPA。两系统中的HSDPA技术在MAC层、物理层和技术上有一致性,但同时二者在物理层信令参数、物理信道种类、时隙调整、技术和整体性能上存在着一些差异,而差异的产生源于WCDMA和TD-SCDMA系统本身特点的不同。主要阐述了WCDMA和TD-SCDMA HSDPA的异同,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今日电子》2007,(12):86-86
日前,国际电信联盟(ITU)宣布,已经批准WiMax成为ITU移动无线标准,即与WCDMA、WCDMA2000和TD-SCDMA并列成为全球3G标准。WiMax成为第四个3G标准,这使中国TD-SCDMA标准遭遇新的对手,也将给TD-SCDMA的国际化之路造成一定冲击。  相似文献   

16.
龚戈勇  苏才冠 《信息技术》2009,33(12):27-29
针对中国3G通信中出现的TD-SCDMA和WCDMA共存的局面,设计了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TD-SCDMA和WCDMA一体化接收模块。对结构中宽带中频带通采样性质进行分析,确定了模块中的一些关键的参数和硬件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进行的十个城市TD-SCDMA外场测试中,运营商毫无例外的采用了与WCDMA完全一致的核心网。原因很简单,摩托罗拉网络部庞韶敏介绍:“在核心网方面,TD-SCDMA与WCDMA采用完全相同的标准规范,包括核心网与无线接入网之间采用相同的Iu接口,以及空中接口高层协议也完全相同。”这些共同之处保证了两个系统之间的无缝漫游、切换、业务支持的一致性、QoS保障等,也保证了TD-SCDMA和WCDMA在标准技术的后续发展上保持相当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TD-SCDMA上行增强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支持互动多媒体等需要高速上行数据速率的业务,TD-SCDMA在Release 6中引入了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技术.鉴于目前WCDMA上行增强技术日趋成熟,而TD-SCDMA上行增强技术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本文详细阐述了适用于TD-SCDMA HSUPA的各项技术,并比较了TD-SCDMA HSUPA与WCDMA HSUPA的差异,最后对TD-SCDMA HSUPA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3G基站选址及其在多系统间的可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介绍了3G无线基站选址的原则与作用,从网络规划、覆盖能力及工程实施等方面对TD-SCDMA系统与WCDMA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按照WCDMA系统所选择的站址在TD-SCDMA系统中的可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WCDMA与TD-SCDMA混合组网下的一体化基站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俊  胡元福 《移动通信》2007,31(6):59-61
未来的3G网络可能是WCDMA、TD-SCDMA混合组成的网络,如何降低建设成本是开发商和运营商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文章首先阐述了WCDMA和TD-SCDMA混和组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提出了在同一个平台内实现两种体制的基带处理一体化终端,最后论述了一体化实现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