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2 毫秒
1.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胰头部发生率较高,近些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CT是诊断胰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提高对胰腺CT表现的认识对指导临床治疗,提高生存率有一定意义。材料与方法我们收集经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头癌31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9例,男女之比约24:1。年龄为32—75岁。平均53.5岁,31例中有2例误诊,31例手术、21例切除。扫描前常规口服2%泛影萄胺200ml充盈胃和十二指肠,扫描时间4秒,层厚8mm、层距8-10mm,平扫至膈顶到十二指肠水平段,然后在胰腺区做静脉团壮增强扫描(60%泛影萄胺80rnl)并…  相似文献   

2.
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2003年3月~2005年3月来我院做CT 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胰腺癌31例,其中男27例,女4例,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59岁。其中胰头癌25例,胰体癌5例,胰尾癌1例。主要临床症状:腰痛20例,消瘦7例,黄疸10例。同时还选择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慢性胰腺炎5例作为对照。2.方法:(1)检查前准备:患者在进行 CT 扫描前4~6h禁食、水,检查前30min 口服2%的泛影葡胺500ml,并在检查前再服500ml。(2)扫描检查:扫描用 CT 机为德国西门子  相似文献   

3.
我们通过20例胆道蛔虫症的临床及药物治疗的前后CT图象,变化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20例中蛔虫位于总胆管内13例,位于胆管内3例,位于胆囊内3例,位于胰管内1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12岁,平均为25.6岁。二、CT扫描法:1.早晨空腹,一般只需平扫,层厚10mm,间隔10mm,重点部位需要薄扫,smm或用3mm。2.扫描范围包括肝和胰腺,直至胰头约突。3.口服3%的泛影葡胺500ml,4O分钟后再服500ml3%泛影葡胺溶液,以使明道周围的肠管显示清晰。4.除个别病例早扫后,需再加增强扫描外,一般全部平扫15层,增强药…  相似文献   

4.
膀胱肿瘤发生率近来有增加趋势。为提高对本病的影像学诊断认识,我们收集了199O年~1997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4例膀胱肿瘤。结合有关文献复习着重分析膀脱镜,IVP,膀胀造影,B超,CT和MRI在膀胱肿瘤的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价值,并比较其优缺点。l检查方法(1)IVP:造影剂用76%泛影葡胺20m。(2)膀脱造影:造影剂用10%~25%的泛影葡胺150~200ml。(3)B超:用SAL一50A和SAL-21D型,频率3.5兆赫,采用经腹探测法。(4)CT:用PHILIPSTOMOSCAN350和SIEMENSSO-MATOMCRF,造剂用60%泛影葡胺10Oml。(5)MRI:…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国产离子型对比剂泛影葡胺与进口非离子型对比剂优雅显在肝细胞癌(HCC)患者螺旋CT增强扫描中效果比较。方法:对198例HCC患者进行肝脏螺旋CT(SCT)三期增强扫描,其中105例选用60%泛影胺(含1292g/L),93例选用优雅显(1300g/L)。观察2种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及CT影像质量。结果:泛影葡胺组中有3例(2.9%)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轻度2例(1.9%),中度1例(1.0%);优维显组有1例(1.1%)出现轻度不良反应。2组无重度不良反应与死亡发生(P>0.05)。影像质量2组近似。结论:国产离子型对比剂对于无高危因素的人群安全可靠,并可获得质量满意的螺旋CT增强图像,是诊断HCC的有效对比剂。  相似文献   

6.
胰腺癌可发生于胰腺任何部位 ,但以胰头癌最多见 ,占6 0 %~ 70 %。由于早期诊断困难 ,确诊时多为晚期 ,预后极差。本组回顾性分析 6 4例经 CT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胰头癌 ,探讨胰头癌可否切除的术前判断价值。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回顾性分析  1990~ 1997年 ,6 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头癌患者 ,男 40例 ,女 2 4例 ,年龄 38~ 76岁 (平均年龄 5 9岁 )。1.2 方法 用 PICKER IQ PERMIER型 CT机 ,扫描时间2 s。 6 4例患者均行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前 8h禁食 ,扫描前 1h口服 2 %泛影葡胺 80 0 ml,上床前再服 40 0 m l充盈胃…  相似文献   

7.
以往多认为卵巢癌脾脏转移的少见[1]。但大宗尸检结果发现.19%卵巢癌死亡患者发现脾脏已有转移[3]。作者搜集经病理和CT确诊的卵巢癌患者279例.分析脾内转移灶的CT表现及化疗对转移灶的影响,并对同时发现肝脾转移的病例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了解肝脾内转移灶的生物学特点。1村料与方法搜集我院及外院1993年至1998年间经CT和病理证实的卵巢癌患者279例.年龄33~79岁平均63岁。CT检查前分次口服2.0%泛影葡胺1500ml.检查时静脉内注omniPaque300或Ultravist300或60%泛影葡胺100ml。首先于门脉高峰期行肝脾快速扫描.再从会阴部开始向…  相似文献   

8.
吴红莲  宋善军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623-2624
胰腺癌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4%。根据癌灶发生部位分为胰头癌、胰体癌、胰尾癌和全胰癌,胰腺癌预后极差,1a的生存率不到30%,5a生存率仅3%~7%。早期胰腺癌手术切除后5a生存率可达30%,因此,改善胰腺癌预后的关键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胰腺及胰周的解剖结构,动态扫描可以观察胰腺实质的细微结构变化,是目前诊断和术前评估胰腺癌最常用、最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两类造影剂在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中离子型与非离子型造影剂的临床应用价值,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与扫描效果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使用泛影葡胺5240例,优维显688例。应用螺旋CT增强扫描。结果:按照不良反应是否影响到顺利完成扫描将其分为三类,以图像无运动伪影、基本满足诊断要求为效果满意,分别统计。使用泛影葡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9%。优维显为3.63%。使用泛影葡胺的满意率为89.52%,优维显为97.52%。结论:在CTA、双期扫描、动态扫描等特殊扫描中应尽量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离子型造影剂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非离子型造影剂使用。  相似文献   

10.
泛影葡胺价格低廉,经济实用,大多数病人在增强扫描中都愿采用。但由于使用剂量大,注射速度快,易发生药源性副反应。我院CT室于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在增强扫描前肌肉注射异丙嗪25mg,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本文就异丙嗪预防泛影葡胺副反应的机理及在增强扫描前肌注异丙嗪的时间和应用进行探讨和总结如下。1 资料本组共1 068例,男726例,女342例,年龄8~70岁,平均年龄61岁。2 方法采用江苏金坛制药厂生产的异丙嗪,成人肌注25mg,小儿1mg/kg。造影剂采用河南益阳制药厂生产的60%泛影葡胺,成人60ml,儿童1.5~2ml/kg。需要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泛影葡胺无过敏反应的患者,分别于注入造影剂1—2ml、2~4ml、4~8ml及8-10ml后各摄取骨盆正位平片1张,动态观察造影剂在盆腔的弥散分布情况。结果:148例患者中,子宫输卵管正常37例(25%),先天发育异常14例(9.4%),其余均为输卵管异常,其中输卵管炎症、扩张积水、阻塞86例,子宫输卵管结核7例(4.7%),发生逆流者4例(2.7%)。结论:泛影葡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显影速度快,节省时间,图像清晰,受照辐射量小,腹痛发生率低,是比较理想的造影剂,在不孕症病因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副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T增强扫描时,需要快速静脉注射大剂量造影剂.我们对368例次增强扫描的病例进行了观察,对造影剂副反应的发生率、机理、处理及预防作了一些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年龄 1~76岁,其中12岁以下25例,60岁以上82例.男240例,女128例.颅脑CT197例,腹部CT129例,其他部位CT42例.成人注射60%泛影葡胺80ml或76%泛影葡胺60ml,儿童按2~3ml/kg剂量,均在5分钟推注完毕.1.2 反应程度分类 参照Ansell和She-hadi分类法判断造影剂副反应的程度.轻度:表现潮红、头痛、恶心、轻度呕吐、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60%泛影葡胺在CT增强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对3500例用60%泛影葡胺做CT增强的病例的增强方法、注药反应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1)轻度反应者147例;(2)中度反应者21例;(3)重度反应者3例;造影剂外灞致局部肿痛者2例。结论:CT医务人员应充分了解各类型造影剂的理化特性、毒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与产生机理以及防治措施,合理选择使用造影剂,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泛影葡胺胃肠造影诊治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总结分析在我院经泛影葡胺治疗的31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治疗成功,无死亡病例,其中泛影葡胺治疗成功21例,占67.74%(21/31),中转手术10例, 占32.26%(10/31)。结论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安全有效,并能减少手术病人,能提供完全性肠梗阻的早期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收集我院1992.11-1993.11经CT证实诊断的深穿支供血区脑梗塞的临床与CT所见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予以讨论。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01例中,男67例、女34例,年龄39岁2例,40~49岁4例,50~59岁26例,60~69岁41例,70~79岁23例,80岁以上3例,最小年龄39岁,最大年龄85岁,平均年龄624岁,本组101例共做CT127次扫描,其中26例两次CT扫描,有24例做增强扫描。2使用CT功能测量每例梗塞灶的最大直径4cm,各层面不同部位出现2个或2个以上。增强扫描用60%泛影葡胺或Angiografin100ml,静脉满注后做CT扫描。101例中共发现124…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本组200B年3月~2005年3月来我院做CT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胰腺癌31例,其中男27例,女4例,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59岁。其中胰头癌25例,胰体癌5例,胰尾癌1例。主要临床症状:腰痛20例,消瘦7例,黄疸10例。同时还选择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慢性胰腺炎5例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7.
冯莲崧  植金兴  文建军  夏东  项晓俊 《海南医学》2013,24(19):2863-2865
目的 探讨口服2.5%等渗甘露醇作为肠道对比剂在腹部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行腹部CT检查的患者300例,根据口服不同对比剂分成甘露醇组、泛影葡胺组和蒸馏水组三组,每组各100例.分别于检查前分3次口服总量为l 400 ml的2.5%等渗甘露醇、2%泛影葡胺和蒸馏水.比较分析各组患者肠道充盈情况及CT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甘露醇组肠道的充盈状态显著优于泛影葡胺组和蒸馏水组(P<0.05);泛影葡胺组肠腔对比剂密度、肠壁密度显著高于甘露醇组、蒸馏水组(P<0.05);甘露醇组对小肠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泛影葡胺组、蒸馏水组.结论 2.5%等渗甘露醇在腹部CT检查中可有效减少伪影干扰,更好充盈肠管,提高胃肠道疾病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是腹部CT扫描中一种理想的肠道对比剂.  相似文献   

18.
王全华 《中原医刊》2005,32(4):52-52
目的探讨碘化油与60%泛影葡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利弊。方法对160例不孕患者分成两组,分别用碘化油及60%泛影葡胺造影,比较两组在造影中的显影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不孕患者分别采用碘化油及60%泛影葡胺造影,结果证明60%泛影葡胺优于碘化油。结论60%泛影葡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时较安全,并发症较碘化油少,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9.
黄炎松  郑长征 《四川医学》2009,30(4):513-515
目的比较非手术治疗乳糜尿的方法。方法随机将63例乳糜尿患者分为泛影葡胺、硝酸银2组,分别应用以上2种药物进行肾盂灌注,比较2组患者的乳糜尿消失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泛影葡胺组:乳糜尿消失率82.86%,复发率27.59%;硝酸银组:乳糜尿消失率78.57%,复发率23.81%。泛影葡胺组出现1例过敏性休克;硝酸银组术后有1例出现轻度溶血性黄疸,3例患侧肾结石。结论泛影葡胺疗效与硝酸银相当,可代替危险性较大的硝酸银灌注法,但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20.
泛影葡胺是一种CT增强检查时使用的造影剂,由于经济实惠,使用方便,所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是一种离子型造影剂,含碘量较高,可发生过敏反应。文献报导过敏反应发生率为2.9%~3.9%。患者可出现全身荨麻疹、呼吸衰竭、中枢神经以及消化系统症状,严重的过敏反应来势凶猛,如不及时护理和抢救可危及生命。因此掌握泛影葡胺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总结护理经验,对于过敏反应的预防和抢救,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