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毒性肝炎患者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萍  陈红英 《海南医学》2003,14(3):53-54
目的 了解病毒性肝炎患者庚型肝炎感染状况及对肝功能影响。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对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抗HGV和HGVRNA检测。结果  10 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有 2 0例抗 -HGV阳性占 18.5 % ,有 11例HGVRNA阳性占 5 5 .0 %。 2 0例抗 -HGV阳性患者中与HCV重叠感染 6例占 3 0 % ,与HBV重叠感染 5例占 (2 5 .0 % )。HBV和HGV重叠感染的患者ALT及TBiL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性HBV感染者 (P <0 .0 5 ) ,而HGV和HAV、HCV重叠感染患者与单纯肝炎病毒感染者ALT和TBiL水平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昆明地区病毒性肝炎感染者有可能存在HGV感染。HBV与HGV重叠感染可导致肝细胞有损伤性改变 ,而HAV、HCV重叠感染未见肝细胞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供血员及病毒性肝炎患者与庚型肝炎病毒(HGV)重叠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庚型肝炎病毒核酸(HGV-RNA)。结果:供血员HGV感染率为4%,HBV、HCV合并HGV感染率分别是13.9%和15.8%。结论:说明HGV感染具有普遍性,与HBV、HCV重叠感染,对人体免疫反应及肝组织中复制情况仍是今后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周少雄  张波  何山 《热带医学杂志》2005,5(3):327-329,323
目的探讨血透患者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情况及其感染相关因素。方法采用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264例血透患者抗HGV和HGV—RNA,并同时检测抗HCV、HCV—RNA、HBsAg和抗HBc。结果血透人群HGV感染率为13.6%.其中,36例HGV阳性患者有21例与其它肝炎病毒合并感染(58.3%),6例(16.7%)与HBsAg,6例(16.7%)与抗HCV/HCV—RNA,9例(25.0%)与抗HBc/HBsAg/抗HCV。HGV—RNA与HBV、HCV合并发生率为66.7%。HGV感染以女性人群多见,与年龄、输血史、输血次数、透析时间、HBV感染及HCV感染无相关性,感染者肝功能生化指标无异常改变。结论血透人群有较高的HGV感染率,其中多数感染与HBV、HCV合并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庚型肝炎病毒(HGV)在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中的流行情况及感染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键(RT-PCR)方法检测63例HD患者血清HGVRNA并分析其与透析时间、输血、透析器复用次数、肝功能损害及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结果HD患者中HGV感染率达22.2%,远高于正常对照人群(2%)。HGV感染相关因素分析提示:HGV感染率与透析时间、输血次数、透析器复用次数成正相关.同时,HGV多伴发HCV感染,并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结论HD患者HGV感染的高危人群,其高发生率可能与透析时间、输血及透析器复用次数有关。HGV多与HCV并发感染,并可能诱发肝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10年前我国HBsAg阳性献血员中HBV,HCV,HGV重叠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逆转录套式PCR技术检测血清中HCWI:NA、HGVRNA,免疫PCR技术检测HBVDNA。结果发现在HBsAg阳性献血员中,HBVDNA阳性率90%,HCVRNA阳性率20%,HGVRNA阳性率6%,三重感染阳性率3%。结论HBsAg阳性献血员中有较高比例的双重感染,且以HCV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6.
肝炎患者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及血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解我区肝炎患者中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状况,对近年来收治的630名各类肝炎患者进行血清HGVRNA检测,并对其中39例HGVRNA阳性者的血清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庚型肝炎病毒感染对重型肝炎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庚型肝炎病毒感染在重型肝炎中的发病作用。方法 采用RT-PCR及EIA法检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GVRNA及抗-HGV阳性情况,并与临床肝功、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各临床类型重肝HGV感染率无明显差别,HGV感染病例ALT升高较低,SB、A/G较高,病死率显著低于HGV(-)病例,单纯HGV感染少见。结论 庚型肝炎病毒致病务弱,其感染不但未加重肝衰竭,反有利于肝衰竭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128例经血感染HIV患者合并HCV和HBV感染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经血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患者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情况及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经血感染HIV患者合并感染HBV和HCV的感染率、肝脏表现及部分免疫学特征。结果128例患者中,单纯合并HCV感染者107例(83.6%),其中40例(31.3%)出现肝功能异常或肝损害,15例(11.7%)合并肝炎症状;单纯合并HBV感染3例(2.3%),均出现肝功能异常和肝炎症状;HIV、HBV、HCV三重感染7例(5.5%),无1例存在肝功能异常和肝炎症状;11例(8.6%)患者未合并HBV或HCV。结论经血感染HIV的患者与HCV的合并感染率高于与HBV的合并感染率,HIV合并HCV感染与HBV感染的临床转归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血透患者血清庚型肝炎病毒RNA及抗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透患者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率及与其他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情况。方法:收集57份血透患者血清标本,根据HGV RNA保守片段5′非编码区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采用逆转录巢式PCR扩增HGV RNA,以及EIA法检测HGV IgG抗体。同时还检测了HBV DNA及HCV IgG抗体。结果:57份标本中,4份HGV RNA阳性(7.0%),2份HGV IgG抗体阳性(3.5%)。HGV RNA与HGV IgG抗体呈“分离”现象。4份HGV RNA阳性标本中2份为HBV DNA阳性,2份为HCV IgG抗体阳性;其中1份标本HBV DNA和HCV IgG抗体均为阳性。结论:血透患者HGV感染率高于健康献血员和正常人群,HGV可与HBV和HCV重叠感染。  相似文献   

10.
HGV单独及重叠HBV、HCV感染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庚型肝炎病毒(HGV)单独及重叠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致病性。方法: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患者血清中HGV RNA,用ELISA和(或)PCR法对其他肝炎病毒标志物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从临床分型来看,HGV单独感染者以急性肝炎(AH)多见,占47.1%;重叠HBV感染者以肝硬化(LC)多见,占51.3%;重叠HCV感染者以慢性肝炎(CH)多见,占75%。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肝功能恢复情况来看,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GV单独感染多表现为AH,重叠HBV、HCV感染时对病情影响不明显,提示HGV有一定致病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献血员的庚型肝炎病毒 (GBV C/HGV)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酶免疫测定法(EIA)和逆转录 套式多聚酶链反应法 (RT PCR)分别检测献血员中的抗 GBV C/HGV和GBV C/HGVRNA。结果 献血员中抗 GBV C/HGV检出率为 1 7% (18/10 50 ) ,抗 GBV C/HGV阳性血清中GBV C/HGVRNA占 66 7% (12 /18) ;男性和低年龄组献血员抗 GBV C/HGV阳性率分别低于女性和高年龄组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抗 GBV C/HGV阳性与献血次数多少、献血时间长短、ALT水平、HBV和 (或 )HCV感染无关 ;对 2 0 0名献血员进行 3个月追踪 ,198名抗 GBV C/HGV阴性的献血员有 6名转为阳性 ,2名抗 GBV C/HGV和GBV C/HGVRNA阳性的献血员有 1名转为阴性。结论 GBV C/HGV在合肥地区献血员中有较高的感染率 ;献血员中存在着GBV C/HGV阳性但ALT正常的献血员 ,应尽快对献血员进行GBV C/HGV感染指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庚型肝炎病毒(HGV)在肝细胞癌(HCC)及慢性肝炎肝组织中的存在状态。方法:分别采用抗HBVS,抗-HBVC,抗HCVNS5及抗-HGVNS5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SPAB法检测27例HCC及37例慢性肝病患者石蜡包埋的肝组织中HBVS抗原(HBsAg)、HBVC抗原(HBcAg)、HCVNS5抗原(HCAg)和HGVNS5抗原(HGAg)。结果:HCC中检出HBsAg18例(66.7%),HCAg13例(48.2%)及HGAg9例(33.3%)。其中HBV/HCV/HGV重叠感染7例,HBV/HCV重叠感染4例,HBV单独感染7例,HCV单独感染2例,HGV单独感染2例;在慢性肝炎中检出HBsAg26例(70.3%),HCAg19例(51.4%)及HGAg12例(32.4%)。其中HBV/HCV/HGV重叠感染10例,HBV/HCV重叠感染5例,HBV单独感染11例,HCV单独感染5例,HGV单独感染2例。HBsAg、HCAg、HGAg均表达于肝细胞或肝癌细胞浆内,呈细颗粒状分布。HBcAg表达于肝细胞或肝癌细胞胞核或胞浆内。结论:慢性肝炎及HCC患者有较高的HBV、HCV及HGV感染率,HBV感染在HCC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CV和HGV的感染可能是HCC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透患者感染HBV和HCV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ELISA法检测HBV和HCV血清标志物同时测定HCVRNA。分组比较肝炎感染后肝功能变化。结果:HBV感染率为17.4%,HCV感染率为52.2%,HBV和HCV感染后肝功能损害明显,尤其两种病毒混合感染后肝功能损害更加严重。结论:血透患者HCV感染率高于HBV,临床应加强治疗,预防乙、丙型肝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广西肝癌高发区人群多种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广西肝癌高发区健康人群及肝癌患者 HBV、 HCV、 HEV、 HGV感染状况及其与肝癌的关系进行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采用 EL ISA方法检测调查对象血清中 HBs Ag、抗 - HCV、抗 - HEV、抗 - HGV,用 RT- PCR方法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 HGV- RNA;用成组病例 -对照研究方法分析 HBV、 HCV、 HEV及 HGV感染与肝癌的关系。结果 :HBV、 HCV、 HEV、HGV相应的肝炎病毒感染率 ,健康人群分别为 17.8% (5 1/ 2 87)、 7.3% (2 1/ 2 87)、 6 .6 % (19/ 2 87)和 5 .9% (17/ 2 87) ;肝癌患者分别为 77.8% (2 8/ 36 )、 19.4% (7/ 36 )、 8.3% (3/ 36 )、 13.9% (4/ 36 ) ,HGV- RNA检出率为 13.9% (5 / 36 )。肝癌患者 HBV、HCV感染率高于健康人群 (P <0 .0 5 ) ;研究对象 HBV、HCV、HGV感染率高于广西及国内其他地方的自然人群 ;HBV、HCV、HGV、HEV感染者患肝癌的危险性 (OR)分别为 :11.5 2 ,3.38,2 .2 6和 0 .85。结论 :广西肝癌高发地区HBV、 HCV、 HGV流行较严重 ,再次证实 HBV感染是肝癌重要危险因素 ,其次是 HCV,不能排除 HGV感染与肝癌发生有关 ,HEV感染与肝癌发生无关 ,肝炎病毒感染是广西肝癌高发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组织中HBV,HCV,HGV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及庚型肝炎病毒 (HGV)在肝细胞癌 (HCC)组织中的存在状态。方法 分别采用抗 -HBVS ,抗 -HCVNS5及抗 -HGVNS5三种单克隆抗体 ,以免疫组织化学SPAB法检测 2 6例HCC患者石蜡包埋的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HBVS抗原 (HBsAg) ,HCVNS5抗原 (HCAg)和HGVNS5抗原(HGAg)。结果 检出HBsAg 17例 ( 65 % ) ,HCAg 13例 ( 5 0 % )及HGAg 9例 ( 3 5 % ) ,其中HBV/HCV/HGV重叠感染 7例 ,HBV/HCV重叠感染 4例 ,HBV单独感染 6例 ,HCV单独感染 2例 ,HGV单独感染 2例 ,另有 5例均不表达上述三种抗原 ;HBsAg与HGAg阳性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HBsAg与HCAg及HCAg与HGAg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 >0 0 5 ) ;HBV ,HCV及HGV均表达于肝细胞或肝癌细胞浆内 ,呈细颗粒状分布 ,癌组织表达强度均弱于癌旁组织。结论 HCC患者中有较高的HBV ,HCV及HGV感染率 ,感染率顺序为HBV >HCV >HGV ;推测HBV感染在HCC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HCV和HGV感染可能是HCC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四川泸州地区庚型肝炎病毒(HGV)流行情况,方法:根据发表的HGV序列非编码区(NCR)设计两对引物,用RT-套式PCR方法,结果:对102例各型肝炎病人血清进行检测,发现39例HGV-RNA阳性,阳性率为38.23%。其中3例(7.69%)HGV-RNA阳性者为非A-E型肝炎,33例(84.61%)为HBV与HGV共同感染,另外3例(7.69%)为HCV和HGV共同感染。结论:提示泸州地区是HGV高流行区。PCR所得产物进行序列测序,结果表明,“泸州株”HGV非编码区与“中国株”同源性达89.4%,与“重庆株”同源性达94.3%,提示“泸州株”和“重庆株”可能为相同亚型。  相似文献   

17.
庚型肝炎病毒(HGV)属黄病毒科,是一种RNA病毒,其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相似,主要经血或肠道外途径传播,因此HGV可与HBV和(或)HCV同时感染。为了解健康献血员中HGV抗体情况,我门检侧9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HGV抗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芝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138-4139
目的:探讨本地区不同人群病毒性肝炎混合感染状况及不同肝炎病毒混合感染对肝炎患者病情与预后影响。方法: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抗HAV-IgM、HBV-M、HCV-IgM、IgG等均采用ELISA法。结果:302例病毒性肝炎,单纯HAV感染43例,单纯HBV197例,HCV感染21例,HEV3例,HBV合并HAV感染24例,HBV合并HCV混合感染8例,HAV合并HCV感染3例,HBV-HDV重叠感染1例,HAV-HBV和HCV混合感染2例。结论:年龄21岁~69岁,男性221例,女性81例,HBV单纯感染和混合感染所致病毒性肝炎占所有肝炎总数77.1%(233例),重型肝炎占18.91%,慢性肝炎占45.03%,急性肝炎占36.09%,重型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均远高于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患者。这说明病毒感染类型对肝炎的发展及预后有很大关系,混合感染是慢性肝病患者发展成重型肝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A—C型及非A~非E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庚型肝炎病毒(HGV)的感染情况。方法:对103名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ELISA和RT-PCR检测HGV—RNA,根据不同病原类型和不同临床类型的肝炎患者对庚型病毒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病原肝炎患者中,乙型肝炎患者HGV-RNA的阳性率为33.3%,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肝炎患者(P〈0.01),在不同临床类型的肝炎患者中,慢性肝炎患者HGV—RNA的阳性率为32.6%,明显高于其他临床类型的肝炎患者(P〈0.01)。结论:HGV是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之一,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感染率较高,并常与其他类型的肝炎病毒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患者与单HCV感染者血清抗HCV抗体分片段阳性率以及HCV RNA阳性率是否有显著性差异以及检测意义。方法 对76例同时感染HBV和HCV患者进行抗HCV抗体分片段以及HCV RNA检测,同时从同期仅感染HCV患者中随机抽取163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以上检测。结果 HBV、HCV合并感染患者与单HCV感染者比较:抗HCV抗体分片段相同片段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S/CO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同片段组合间除抗-C+抗-NS3组合阳性率HBV、HCV合并感染患者比仅HCV感染患者显著要低(P0.05)外,其余各组合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HCV合并感染患者HCV RNA阳性率比仅HCV感染患者低(P0.01或P0.05)。结论 HBV、HCV合并感染时HBV对HCV复制存在抑制作用,从而导致HCV RNA含量显著降低,合并感染与单独感染间抗HCV抗体分片段无显著性差异,但由于HCV复制受到抑制从而导致抗HCV抗体分片段含量降低,这对研究HBV、HCV合并感染时患者体内HBV对HCV间的抑制作用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