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历史情境"的"情"指原生态文化环境与社会环境;"境"指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历史情境"包括街区的空间情调、风貌特色及视觉环境等多方面内容.朱家角古镇保护规划根据不同地段的历史文化特征和现状建筑遗产的分布,将古镇划分为8个区域,并对它们进行历史情境的挖掘,提炼出"古桥斜阳"、"漕河烟香"等主题,以形成不可复制的江南水乡古镇魅力.  相似文献   

2.
保护“原生态”社区 守护古镇古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古镇古韵的维系除了需要保护历史建筑、历史街区.更需要的是一代代人的传承。古镇是一个简单的社区.是当地居民聚居的场所.他们需要以传统的空间形态、社会形态为载体,找到归属感。继而才能传承古镇文化、维系古镇古韵。而由传统的空间形态、社会形态所形成的就是古镇的“原生态”社区。如何保护“原生态”社区就成为古镇保护的“魂”。  相似文献   

3.
浅析板桥镇青龙街典型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历史、文化、景观三方面分析了板桥古镇青龙街的价值,从保护板桥古镇整体的方法、保持青龙街原生态的原则、制定特殊的保护政策多方面论述了青龙街的保护与更新措施,充分体现历史文化名镇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甘肃榆中金崖古镇保护规划为例,分析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城镇现代化建设之间存在的矛盾,并从古镇整体风貌控制、重点地段、历史街区、环境整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5个方面讨论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乐古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拥有“山-水-镇”、“田园-水网-街巷-民居”相互交融的特色空间格局。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一格局受到来自多方面压力的胁迫而面临破坏的边缘。为了重构古镇失落的特色空间,规划中通过整体性构建、原生态保护、整治、调整等手法,对整体格局、街巷空间、建筑、节点等不同尺度空间实施引导,结合对古镇原生态社会形态的保护等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同时,以保护为触媒,积极研究古镇的产业,从点式发展转向集群发展,实现发展成为特色空间保护的坚强后盾。试图探索一条保护与发展有机协调的路子。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建设》2009,(7):46-47
三河古镇地处安徽省省会城市合肥市的南端,濒临巢湖,面积72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面积4.17平方公里,人口7.2万人,占镇景区人口3万。三河是有着2500年历史的水乡古镇,素有“千年古镇,生态水乡,名人故里,美食天堂”之美誉。近年来,三河镇党委、政府加大古镇旅游景观、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的保护和挖掘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古镇保护及其发展策略——以重庆丰盛古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2年4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了首批重庆市二十个“历史文化名镇”,丰盛古镇名列其中,丰盛古镇作为历史文化名镇,其相关规划《重庆丰盛镇总体规划(2005-2020》及《丰盛古镇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相继完成。本文即根据编制过程,对于在市场经济及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丰盛古镇的特色如何提炼,如何保护丰盛古镇的历史信息,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最终达成丰盛古镇社会,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江南水乡古镇形象与环境景观特色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南水乡古镇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是在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下塑造的理想生活环境.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通过对苏州市木渎古镇的形象与环境景观特点的分析。指出古镇在发展过程中形象与环境景观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提升江南水乡古镇的整体形象与环境。确保其能够在低碳、生态背景下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历史城镇发展的文化经济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历史环境和文化经济等角度探讨了我国历史城镇发展的基础及对策,并结合台州章安古镇的实例,试提出历史城镇文化经济发展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以陕西葛牌古镇为研究对象,结合文化生态理念,分析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不可再生性、历史传承性和关联性等基本特征,从物质、观念和行动3个方面解读历史古镇的文化生态要素,解析历史古镇存在的文化生态失衡现象,探寻空间整合策略,包括历史文化信息的传承、物质空间信息的整合、空间信息的叠加与整合、古镇经济的振兴等方面,强调文化、人、空间、社会之间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1.
石鼎 《山西建筑》2010,36(3):37-38
通过上海朱家角古镇简介,从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阐述了朱家角在旅游开发方面的现存问题及改进方法,以使朱家角的旅游开发突出个性,从而在众多古镇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江南水乡古镇名胜保护区上海朱家角中心镇污水管网系统改造工程。根据老镇排水设施的现状以及老镇区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有管渠,确定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排水体制方案。叙述了结合老镇区古建筑的特点,对原合流制地区的下河滩用户污水管、出户管、截流管、截流井、外接污水管及分流制地区的出户管进行改造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工程采用的混合式排水体制,提高了治污率,保护了环境,节约了投资,也便于施工,符合老镇区污水管网系统的改造要求。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城镇是自然环境、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长期发展和积淀的结果。街道作为古镇的主要外部空间,构成了古镇空间的基本骨架,其空间结构和形态的发展变化直接反映了古镇的形成和演进过程。本文通过对赤壁市羊楼洞古镇街道空间的解析,探索了古镇街道空间构成规律和设计方法,思考了古镇街道空间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朱家角彩叶植物种类及运用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彩叶植物的定义,全面调查了朱家角新镇区彩叶植物的种类、应用和配置,并对朱家角新镇区彩叶植物的应用和配置提出了合理建议,从而完善彩叶植物在朱家角新镇区的应用,积累彩叶植物的配置经验。  相似文献   

15.
多元文化街区的保护首先要保护街区内不同文化的建筑和历史遗存,保护它们的建筑、文化特色及生存的历史环境。武昌昙华林街区是一个多元文化建筑遗迹共存的区域,在确立规划理念时,既要面对丰富而复杂的街区现状,又要积极发掘由于多元文化带来的潜在优势,处理好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的关系,使之保持特色与活力,维持历史街区的厚重感。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河北省蔚州古城的特色.探讨了保持地域建筑风风貌则下的更新,以及旧街区与环境的共生.以创造出延续地域特色,体现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地域环境。  相似文献   

17.
浅谈某道路改造中的施工与技术难题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朱家角老镇区祥凝浜路西段改造施工遇到的无法封闭施工、雨水出水总管因穿过居民小区百姓反应大、路基土质状况差、设计电力管道因原有架空电缆电杆阻碍无法施工等困难,通过采取完善合理的技术及施工处理方案,解决了所遇到的各种技术和施工困难,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对福建沿海城镇与海洋环境的适应性研究的概述,文章首先介绍了福建古城镇的发展历史,其次阐述古城镇空间研究、福建沿海城镇研究、海洋环境研究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现状,然后从古城镇选址和空间营造方面论述沿海古城镇与海洋环境的适应特征并探讨了沿海城镇与海洋环境适应性研究的关键问题与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千灯镇、安徽省三河镇、江西省临河镇、上海市朱家角镇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在大规模现代化建设中,注重历史文化与环境保护,实现了保护与发展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