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针对风电固有的间歇性和随机性导致风电场调度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常规机组协同风电场调节的有功调度策略并建立了相应的有功调度模型,即在日调度计划基础上基于预调度时间级的超短期负荷预测信息和超短期风功率预测信息对常规机组与风电机组功率分配进行校正,根据预调度时间级内AGC机组调节容量匮乏信息进行非AGC机组与AGC机组间协调,以保证在线调度时间级内系统具有充裕的AGC调节容量应对风电场的功率波动和负荷变化。算例结果表明了提出的有功调度策略和建立的协调模型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2.
钟浩  周倩  张春阳  李咸善 《高压电器》2019,55(1):149-156
针对风速的随机性和间歇性给大规模风电并网电力系统的在线实时调度带来的困难,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耗散功率转归分量的含风电场电力系统有功实时调度方法。利用耗散功率分量理论推导出风电机组、常规机组与负荷之间的响应关系,从而计算出负荷功率对发电机出力的灵敏度,根据灵敏度信息确定实时调度中参与调整的常规机组的功率调整因子,以及时补偿风电输出波动而产生的功率过剩或缺额;并在一个在线调度周期内,利用机组与负荷之间的响应关系建立了以系统总有功网损最小为目标,计及线路阻塞管理以及风电场有功和无功功率关系约束的实时优化调度模型。最后利用接有风电场的IEEE9节点和IEEE30节点系统对文中所提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含大规模风电系统的非AGC与AGC机组高峰协调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规模风电接入使得电网在高峰运行时段可能面临较大的调峰与调频压力.提出了一种高峰运行时段非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机组、按期望运行点调整(base load off-regulated,BLO)型AGC和按区域控制偏差(area control error,ACE)自动调节(base load regulated,BLR)型AGC三类机组的协调控制策略.首先根据BLO和BLR型AGC机组在每个预调度时段末期机组总体调节容量情况,判断是否启动控制策略;若策略启动后,BLR型AGC机组根据负荷与风电功率预报偏差概率分布信息,整定其在下一个在线调度时段的基点功率值,使其具有合理概率意义上的正负调节能力;非AGC机组一般按经济计划点运行,在BLO型AGC机组正备用匮乏,或系统频率出现较大偏差时适度调整非AGC机组的出力,以增补BLO型AGC机组的正备用;BLO型AGC机组在每个在线调度时段及时恢复BLR型AGC机组的调节能力,在整个控制策略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算例结果表明,该协调控制策略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量风电并网,其出力的波动对电网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风电波动不同于传统的负荷波动,其波动速度更快,只依靠传统的旋转备用在经济调度中进行调节,不能完全解决由于风电出力的快速变化而给系统带来的实时功率不平衡问题,这就需要自动发电控制(AGC)来快速平衡系统功率.为此提出了考虑AGC调节大容量风电快速波动性的机组组合...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利用AGC动态调整并执行日发电计划的策略,给出了实时评估算法作为辅助决策依据.该策略可在机组跟踪日发电计划的同时,根据电网实际负荷与预测偏差,按照节能调度优先级顺序实时调整机组出力,提高了全网AGC调整容量、速率和精度.在河南电网的应用表明,该策略能保证日发电计划的有效执行,为节能调度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并有效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省际联络线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风电大规模接入电网,调度部门对其有功控制及参与系统调频、调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仿真中风电不具备进行分钟级动态过程研究的模型,只能定性分析参与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调节等有功控制的问题,该文提出了适用于中长期动态仿真的风电机组有功控制模型,并在电力系统全过程仿真程序中予以编程实现。该模型以风速持续波动、调度安排出力、AGC调控指令作为输入,通过调节桨距角控制风机的出力变化。模型可用于模拟风机出力波动及对电网的影响,并对风机参与AGC调控的过程进行动态仿真分析。仿真算例表明,该模型可为研究风电机组配合AGC参与电力系统有功、频率的调整提供有效的仿真手段。  相似文献   

7.
安徽电网实时发电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减轻自动发电控制(AGC)机组调节负担,提高AGC控制合格率,提高电网调度自动化水平,安徽电网实时发电控制系统利用超短期负荷预计的结果,自动调整机组发电计划,并自动下发到电厂,使发电机组能较为准确地响应系统负荷变化。该系统改变了传统调度人员用电话调度发电出力的方式,使发电调度较为科学合理,在减轻AGC机组调节负担、提高了电网运行安全性,一年多的运行情况表明,该系统投入小、见效明显,对以火电机组为主的电网AGC实用化工作和提高电网调度自动化水平及质量控制有借鉴作用,可供建立电力实时市场技术支持系统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容量燃煤机组故障减负荷或非停,容易造成电网功率波动,引起断面过载,潮流控制难度较大。为了减少电源故障对电网运行的扰动,将燃煤机组健康状态和安全约束调度结合在一起,制定断面优化调整调度策略,并在AGC控制下执行。该策略在实现AGC对电网负荷有效跟踪调整的前提下,使更安全稳定、更经济环保的机组多发电,满足智能电网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电力网络源流路径电气剖分的联络线功率调控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涛  易善军  于继来 《电网技术》2008,32(11):24-29
为公平有效地实施联络线功率调控,提出了一种联络线调控方法。该方法由两个调整阶段构成:第一阶段根据关联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机组的调节容量和联络线功率偏差信息,确定送、受端网络中的机组调整对象;第二阶段基于电力网络源流路径电气剖分法确定相关机组的功率调整因子实施联络线功率偏差调控,通过对送、受端网络中与联络线关联路径链的剖分,定量获得在某一网络状态下与联络线关联的源流实际利用情况和相互之间的供求路径电气信息,从而进一步获得送、受端电网中相关机组集合的功率调整因子。文章在确定功率调整因子时充分考虑了机组是否需要在非AGC机组辅助调节情况下修正调整因子。根据联络线功率偏差情况及功率调整因子可进行相关机组调节。最后以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调整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考虑风电与高载能负荷调度不确定性的鲁棒机组组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缓解弃风问题,甘肃等电网开展了高载能负荷与风电的协调调度。然而,以电弧炉为代表的冶炼类高载能负荷在运行时存在有功功率波动,会对电网的自动发电控制(AGC)系统产生影响。为研究高载能负荷功率波动对负荷与风电协调调度的影响,文中提出一种考虑高载能负荷功率波动以及风电不确定性的鲁棒机组组合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高载能负荷有功功率波动与设备运行状态的关系,对负荷有功功率的不确定性进行建模。接着,考虑高载能负荷与风电协调调度时,负荷不确定性与风电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共同作用的特点,构建最小化弃风与切负荷风险的鲁棒机组组合模型,使电网对高载能负荷进行调控时,可充分考虑高载能负荷不确定性的影响。最后,在IEEE RTS-79系统中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高载能负荷不确定性对协调调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大规模风电接入给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带来挑战。传统的确定性调度方法没有合理地考虑风电的不确定性,因此无法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面向日内的有功调度,文中提出一种利用风电预测区间的鲁棒风电调度模式,使得风电场尽可能运行在最大功率点追踪模式,该模式具有控制灵活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基于该调度模式,建立考虑自动发电控制(AGC)调节响应的鲁棒区间经济调度模型及其等价二次规划模型。最后,在改进的IEEE 24节点系统上进行蒙特卡洛仿真并与传统调度方法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经济调度方法的鲁棒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应对大规模风电接入,压缩空气储能(CAES)技术和柔性负荷主动响应技术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以含CAES电站、可转移负荷、可中断负荷、可直接负荷控制(DLC)负荷、风电场、常规机组的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CAES电站和多类型柔性负荷在日前、日内、实时时间尺度下的调度特性及其在备用与调频方面的应用潜能,建立考虑源-荷-储协调互动的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电能-备用联合调度模型。该模型以最小化电网运营商的总支出成本为优化目标,能够同时制定系统的发电计划、旋转备用购置与调用计划和自动发电控制(AGC)参与因子配置计划。基于修改版PJM-5Bus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调度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攀峰过程中协调优化调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攀峰过程中发电机组上行时调节余量短缺,保持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难度较大。为此,该文提出攀峰过程协调优化调度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预调度时间级与在线调度时间级和自动发电控制AGC与非自动发电控制Non-AGC机组之间的协调,并与在线调度级高峰预报相结合,根据具体情况,可实现攀峰响应能力的增补、保持、释放的循环机制,达到统筹协调优化调峰、调频和联络线调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同一控制区两级调度风电实时协调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能源场站普遍存在点多面广、单场容量相对较小的特点,因此部分电网虽按同一控制区运行,但选择将新能源场站控制权下放,形成风电资源两级控制现状。为协调常规能源与风电运行,最大程度消纳风电,通过将下级调度风电整体等效为上级调度的自动发电控制(AGC)虚拟机组,提出同一控制区两级调度风电实时协调控制架构,并投入实际运行。上级调度根据电网当前运行状态、负荷超短期预测和风电实际出力及预测,每5min滚动计算得到电网内各个下级调度的风电发电指标,经余缺调剂后,下发给下级调度风电AGC执行。在大风季、供暖期的运行结果表明,采用所述的两级调度实时协调控制方案后,达到了京津唐地区风电增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补偿风电扰动的供热机组快速变负荷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网消纳扰动性风电的能力是制约风电发展的瓶颈。传统火电机组负荷响应速率较低难以完成这一要求。供热机组热网中大量管道、换热器、散热器具有很大的蓄热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利用其蓄热提高其负荷响应能力。在实验验证这一思路的基础上,通过对自动发电控制(AGC)负荷指令进行非线性多尺度分解,构造了供热机组负荷指令,针对典型供热机组简化非线性动态模型,设计了一种机组优化控制系统方案,可以在不影响热用户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供热热网蓄热,大幅度提高机组负荷响应速率,补偿风电随机性扰动。  相似文献   

16.
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改变了传统电力系统的结构特性,给系统的运行控制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机组组合是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的重要环节,通过优化发电周期内各机组的启停计划来降低发电成本,同时满足系统负荷需求和其他约束条件。风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特点,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使传统的机组组合方式难以适应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要求,研究含风电的机组组合对于应对风电引起的负荷波动、保证电力系统稳定、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综述了国内外对含风电机组组合问题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风电接入电网对电力系统机组组合问题带来的影响,归纳了常用的建模方法和求解算法。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希望为其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新疆风能资源丰富,近年来风电发展迅速,风电不易调度的特点已对电网安全造成显著影响。为此,研究基于风电预测及风电接纳能力评估的风电调度计划制定模式,其中所建立的基于软件平台的风电调度计划系统计及地区风资源及电网特点,结合风电预测和火电机组开机计划,综合平衡电网的安全约束和常规机组调峰约束,并辅以功率控制手段,实现了风电调度计划制定的精确性和超前性。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对日前发电计划安排和日内实时调度发挥前瞻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发电厂新营运模式下AGC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发电厂在“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新营运模式下自动发电控制(AGC)的实施方式作了探讨,这是一种以独立发电公司为单元的,以负荷经济分配为基础的新的电网调度形式。通过分析当前AGC方式及发电机组最新的控制水平,介绍了有杉实时的厂级监控信息SIS系统,实现实时成本核算和竞价上网,完成机组经济负荷调度AGC的方法。在新营运模式下,电网调度AGC对一个独立发电公司进行实时负荷指令,需要经过电厂经济负荷分配再落实到每台机组。  相似文献   

19.
胡戎  邱晓燕  张志荣 《电力建设》2021,42(9):129-139
为了解决高比例可再生分布式电源(renewable distributed generation,RDG)接入配电网后各类可调资源的协同调度和时空耦合问题,提出了计及动态无功裕度的两阶段配电网无功优化调度策略。利用Copula理论建立考虑风光不确定性和相关性的预测模型,第一阶段综合考虑电压偏差、运行成本和动态无功裕度3个指标建立日前多目标优化模型,第二阶段在短时间尺度上进一步利用连续调节装置应对风光波动性,在充分协调配电网中可调资源的同时实现快慢时间常数各异的无功调节装置差异化管理。最后在改进的IEEE 33节点系统上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协同优化策略能够提高系统的安全经济效益,验证了风光相关性对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合理的月度机组组合 (unit commitment,UC)可以在更长时间尺度上进一步拓展风电消纳空间,但大规模风电入网造成的较强不确定性会给机组组合带来很大挑战。另外,由于基于比例分配法编制的月度合同电量调度实施难度较大,文章提出一种结合改进月度合同电量分解方法与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月度火电机组组合模型。将风电历史数据应用于月度机组组合决策,采用基于数据驱动的分布鲁棒方法结合随机优化技术求解机组组合与电量分解方案。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减少弃风量,提高火电机组负荷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