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3~8月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三所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门诊确诊并要求终止妊娠的734名未婚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人群平均年龄为23.61岁,主要是公司职员、学生和无业者,文化程度较高;大部分对生殖健康知识了解不多,74.8%对婚前性行为持支持或无所谓态度,91.3%的女性采取过避孕措施,但仅有8.5%能每次坚持,主要措施是避孕套、体外排精和安全期避孕;年龄、籍贯、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更换工作的次数、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婚姻状况、学校或社区对生殖健康的宣传等多个因素对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有影响。结论:未婚人工流产女性对生殖健康知识了解不深,性观念开放且避孕措施使用率低。今后的工作中,社区、学校、家庭应相互配合,为未婚女性提供更多有效的生殖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2.
赵生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4):2097-2098
目的:了解未婚人工流产(简称人流)女性生殖健康掌握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来定西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要求终止妊娠的未婚女性进行匿名访谈,收集、整理信息,分析相关因素。结果:未婚人流女性平均年龄(22.0±1.7)岁,生殖健康知识平均分(21.2±8.4)分,获得生殖健康知识的来源主要是书刊、网络、影视、学校教育、父母教育和医院咨询;对生殖健康保健知识的需求依次为避孕知识、性生理知识、性传播疾病的危害与预防、人工流产危害等;不正确的性观念和性行为、初恋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医疗机构指导、男友交流是影响未婚人流女性获得生殖健康知识的重要因素。结论:未婚女性生殖健康知识水平较低,妇幼保健工作中要提供更多、有效的生殖健康知识宣教。  相似文献   

3.
赵荩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5):2310-2311
目的:调查未婚人流女性对生殖健康知识了解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在东营市4个不同等级医院已经确诊妊娠并要求终止的未婚女性643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匿名回答调查问卷形式对其基本情况和生殖健康知识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607份。607例调查对象中,58.8%来自农村,文化水平偏低;公司职员和服务人员所占比重最大,分别为40.0%和32.9%;生殖健康知识得分最低20分,最高94分,平均(71.1±13.8)分。得分大于80分236例,优良率为38.9%。调查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父母婚姻状况、工作性质、地区差异对生殖健康知识得分有显著影响。结论:未婚人流女性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应针对其影响因素特点加强生殖健康知识的宣教,普及生殖健康教育知识,以提高未婚女性的预防和保护意识,降低人工流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知识认知调查,了解社区保健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为有关部门制定适宜的生殖健康服务内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调查表对广州、重庆、武汉3市主城区打工的流动人口未婚女性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结果: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知识贫乏,对一些常规生殖保健知识和避孕方法了解甚少。结论:应该在流动人口未婚女性中进行广泛的生殖健康知识及避孕知识宣传,减少意外妊娠和降低人工流产率,以提高该群体的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昆明市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现状,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 028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对象中,已婚男性133人(12.9%),未婚男性86人(8.4%);已婚女性687人(66.8%),未婚女性122人(11.9%).年龄以18~35岁为主(74.6%).教育程度以初中和小学为主(75.4%).统计学分析发现,男性的计划生育知识得分低于女性(P<0.01),男性的性病/艾滋病知识得分高于女性(P<0.01).离家务工时间0.5~4年的调查对象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低于其他组(P<0.01).已婚者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高于未婚者.专业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高于其他职业人员.随教育程度增高或收入增加,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也明显增加.结果 未婚、中低学历、从事非技术工作和低收入人群,以及离家务工时间较短的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低.应根据知识实际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6.
未婚流动人口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性别差异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15~24岁未婚流动人口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结构式匿名问卷对上海市长宁区1092名15~24岁未婚流动人口进行自填式调查。结果男性与女性未婚流动人口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均较低,总得分中位数分别为53.2和30.5,男性各分类知识得分均高于女性,中位数差值在20分以上。不同性别对象的艾滋病和性病知识得分都高于性生理知识和避孕知识。影响不同性别知识得分的共同因素为受教育程度、是否单独外出打工、是否接受过学校性教育以及是否与他人交流过性知识。此外,男性的性知识还与年龄及是否看过色情录像有关,女性的性知识还与原居住地、月收入、与谁同住、是否主动问过父母性相关问题及与媒体接触时间有关。结论为未婚流动人口提供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应考虑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569名未婚女性人工流产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未婚人流女性特征,分析其人流原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多阶段抽样方法,以统一匿名调查表,由统一培训的专业医生对2004年10月~2005年5月在16个抽样单位行人流术的全部未婚女性进行调查。结果:569名调查对象平均年龄20.5岁,伴侣平均年龄23.8岁,月均性生活次数7.4次,33%的被调查者有既往怀孕史。本次人流原因主要为未避孕(71.7%),其原因主要是侥幸心理、不懂避孕和怕麻烦。避孕套是被调查者中知晓率和使用率最高的避孕方法。以百分制计算,被调查者避孕方法和知识的得分分别为60.4分和64.8分,其避孕知识主要来自媒体。结论:未婚女性性活跃、意外妊娠风险认识低、性和生殖健康知识贫乏,应加强未婚人群的性观念和性行为道德教育,根据其年龄和心理特征,提供相关的生殖健康知识和服务,并加强对媒体相关宣传的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城镇未婚人工终止妊娠妇女生殖健康知识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四川省城镇未婚人工终止妊娠妇女的生殖健康知识.[方法]随机抽取四川省城镇医院及计划生育单位要求人工终止妊娠妇女,使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对他们的生殖健康知识进行调查,分析其中未婚人工终止妊娠妇女的生殖健康知识.[结果]共调查人工终止妊娠妇女4283人,未婚604人,占14.1%,是人工终止妊娠的第2位原因.未婚组避孕率为56.97%,使用的避孕方法以避孕套最多,82.96%从药店获得避孕药具.多数未婚人工终止妊娠妇女知道一种以上的避孕方法,有14.95%的妇女不知道任何避孕方法.他们对避孕方法的优缺点、避孕失败原因了解很少.1/4的妇女知道"生殖健康",并对其中的性健康、性生理、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等内容有一定了解.知识来源81.51%是报刊杂志等大众媒体.[结论]未婚是人工终止妊娠的主要原因之一,该人群生殖健康知识贫乏,有效避孕率低,需要有针对性的做好这一特定人群的生殖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未婚人流女性避孕措施采取情况及未避孕原因。方法对2009年3-8月在湖南省、市、县三级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门诊确诊妊娠并要求终止妊娠的未婚女性进行匿名访谈,收集、整理信息后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未婚人流女性平均年龄为23.61岁,以城镇人口为主,大部分来自外地,主要是公司职员、学生和无业者,月收入中等偏下;②绝大多数未婚人流女性(91.3%)都采取过避孕措施,但仅有8.5%能坚持避孕,未婚人流女性采取避孕措施的频率随着保健院级别的降低逐渐降低(χ2=24.981,P=0.002);未婚人流女性采取的主要避孕措施是使用避孕套(63.3%)、体外排精(17.0%)和安全期避孕(6.7%);③未婚人流女性不采取避孕措施的主要原因有侥幸心理(38.2%)、准备结婚生子(24.5%)和无计划性生活(9.5%)。结论避孕措施使用率低或方法低效、存在侥幸心理和无计划性生活是导致未婚人流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未婚女性避孕节育知识的宣传教育,减少婚前意外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788例未婚女性生殖健康调查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19  
为了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状况和对生殖保健的需求 ,为妇幼卫生机构进行性传播疾病和生殖道感染的防治 ,开展生殖保健综合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对 788例未婚女性进行体检、实验室检测和直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生殖道感染率 5 .5 % ,性病患病率 1.3% ,婚前性行为发生率 76 .0 % ,未婚妊娠率 31.8% ,未婚人工流产率 2 7.3%。在青少年时期 ,获取生殖保健知识主要来源为电视、广播、书籍 ,今后希望医务人员多给予保健指导。必须进行广泛的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妇幼卫生机构应积极参与学校、社区对青少年进行早期性教育 ,加强婚前医学检查工作 ,增加有关生殖道感染检测项目 ,及时发现和治疗性传播疾病和其他生殖道感染 ,开展生殖保健综合服务 ,维护和促进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未婚人工流产女性视角分析未婚妊娠原因,了解她们对未婚人工流产的认识。方法:对成都市不同等级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接受过人工流产术的19名未婚女性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避孕知识缺乏、发生性行为时心存侥幸心理、未采取避孕措施和避孕措施不当为未婚妊娠的主要原因;对未婚人工流产对健康影响有一定的认识,最为担心的是怕影响以后的再生育。结论:对未婚人群加强生殖健康知识教育、尤其是避孕措施的咨询和服务非常重要,需要政府牵头、家庭-学校-社会多部门协同合作,并不断探索适宜、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以及服务模式,以促进未婚人群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成都市未婚女性重复人工流产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降低未婚人工流产率的措施。方法:在成都市3类不同等级医院选择人工流产的18~24岁未婚女性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合格对象416人,其中有重复人工流产史者158人,占38.00%;重复人工流产对象中,有3次及以上者高达37.40%。38.00%的对象在20岁前做了首次人工流产;调查对象的妊娠与避孕知识得分低(55.77分);重复人工流产组与非重复人工流产组比较有较高比例的多性伴(57.00%,30.20%,P<0.001)和与异性同居(60.80%,48.10%,P<0.05)。最近半年及本次妊娠前调查对象使用避孕措施情况差,且较多使用低效避孕措施。结论:多性伴、与异性同居、不使用或不当使用避孕措施是发生重复人工流产的危险因素。加强对未婚青年的教育,提高安全性行为意识,正确和坚持使用避孕措施,对于降低未婚人工流产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女性人工流产状况、避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采用避孕措施、提高女性生殖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行人工流产术的3 260例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合格问卷3 056份。收集调查对象的婚育史、流产史、获得避孕节育知识的途径、避孕方法的使用、避孕知识掌握情况、意外妊娠原因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未婚人工流产1 449例(47.41%),已婚人工流产1 607例(52.59%);避孕失败2 177例(71.24%),其中采用避孕套失败的653例(21.37%),未采取避孕措施879例(28.76%);两次以上的重复人工流产2 067例(67.6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和避孕知识掌握情况为重复人工流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避孕失败是人工流产的主要因素,未婚女性所占比例与已婚女性相近;应对未婚女性施以正确、专业的生殖健康和避孕知识教育;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和避孕知识掌握情况对重复人工流产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管国琴 《健康研究》2013,(6):409-411
目的了解农村未婚女性重复人工流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降低未婚女性重复人工流产率的策略。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对在本站内自愿要求人工流产、≤25岁的280例未婚女性进行调查。结果农村未婚妇女中重复人工流产的比例为30.36%。其中81.35%曾经做过一次人工流产,首次人流的中位数为22岁,其中25.28%在22岁前做了第一次人流。重复人工流产者不同年龄、学历重复人工流产的比例不同。职业为工人或服务员的人工流产率较高达37.84%和33.33%,而学历为高中以下的调查对象重复人工流产率较高,达到71%。结论农村未婚女性重复人工流产率高,应加强对这一人群避孕知识的宣传教育,在医院内推广和实施规范化的流产后咨询与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未婚育龄妇女性行为、妊娠及人工流产状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江苏省未婚女性性行为、妊娠和人工流产情况,以减少该人群的人工流产率,保护其身心和生殖健康。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通过匿名封闭式调查表进行调查,在统一的地点由调查对象自己填写,不进行询问,填完后由应答者投入一封闭的投表箱混匀,增强保密性。结果:在1222名调查对象中,有98人(8.4%)承认有婚前性行为,已谈恋爱者的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为28.57%,而未谈过恋爱者的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仅为0.36%。未婚育龄女性的总妊娠率为2.13%,总人工流产率为1.72%,发生过婚前性行为者人工流产率为21.43%。有76.3%的人不知道妇女最易受孕的时期,有50.6%的人不知道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近53.0%的人不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45.3%从未接触过与性有关的音像或书籍。多因素分析显示未婚育龄女性发生婚前性行为的相关因素有:年龄、与父母同住、谈过恋爱、常接触与性有关的音像和书籍、认为婚外性行为较普遍,其中与父母同住为保护因素,其余为危险因素。结论:本省未婚育龄女性的婚前性行为发生率、总妊娠率和总人工流产率均低于我国其他地区和欧美等国家水平,但发生过婚前性行为者人工流产率较高,且存在不安全流产的可能,有必要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人工流产率。同时,未婚育龄女性的性、避孕?  相似文献   

16.
Unwanted pregnancies put women in Kenya at risk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childbearing; induced abortion is an option some women seek as a response to that situation. Qualitative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to document the case histories of 30 Kenyan women who underwent induced abortion.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among an urban group of low-income women to identify sources of information about induced abortion and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nd to describe the abortion experience among this group. Being unmarried and unemployed contributed to the decision to abort. Two main types of induced abortion, one provided in private facilities by medical personnel, and the other performed by a variety of untrained practitioners,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5岁以下人工流产妇女的婚育和避孕状况,为生殖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自填和询问方式调查2004年1月~2008年9月在我院行人工流产的465例25岁以下妇女的婚育和避孕状况。结果人工流产妇女中已婚占28.2%,未婚占71.8%;文化程度以初中居多占32.0%;职业以公司职员最多占34.6%;本地户籍占69.5%,本县郊农村妇女占26.4%,外县占4.1%;人流未产妇占84.9%;人流为首次者占58.7%;妊娠原因以未采取避孕措施者居多占63.4%,避孕失败者为36.6%;男性关心避孕者占46.0%,男性主动采取的避孕措施为避孕套,占34.0%,男方建议女方不用避孕措施者占47.6%。结论未婚先孕和避孕率低是人流率高的重要原因;避孕失败率较高及男性参与避孕不够,值得重视;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工作的对象应扩大到整个育龄妇女及男性。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未婚流动人口人工流产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广州市未婚流动人口人工流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进行抽样,应用统一的“外来务工未婚女性生殖健康需求与服务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872名未婚女性流动人口,有过婚前性行为者233名,发生率为12.4%。69人至少有过1次人工流产,人工流产率为29·9%。在实施过人工流产的人群中,32人(46.3%)的妊娠月份超过2个月,21人(30.4%)选择在家中或私人诊所实施手术。人工流产的发生与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收入情况,对人工流产危害的认识,避孕情况及其了解避孕方法的种类有关。结论:未婚流动人口人工流产的发生率较高,与其认知水平和避孕行为密切相关,为流动人口提供及时有效的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将有助于提高其生殖健康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降低人工流产率及其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