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佛山市1~7岁儿童的血铅水平调查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目前佛山市1~7儿童的血铅情况。方法 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对446名1~7岁儿童进行末稍血血铅检测。结果 平均血铅水平为83.1μg/L,血铅≥100μg/L共123名,占调查人数的27.5%。结论 佛山市1~7岁儿童铅中毒不容忽视,同时阐述了铅的危害与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环境中铅对儿童的损伤。方法 应用2002型锌原卟啉(ZPP)血液荧光测定仪对邢台市电厂幼儿园233名3.5~7岁儿童血铅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 233名儿童血铅含量在3.78~21.84μg/dl之间,平均血铅含量为11.01μg/dl,其中无铅中毒2名占0.89%;I级铅中毒儿童90名占39.06%;Ⅱ级铅中毒儿童138名占58.22%;Ⅲ级铅中毒儿童3名占129%,铅中毒儿童占总人数的99.11%。结论 环境铅污染严重,应做好防铅护儿工作。  相似文献   

3.
马启珍  时立新 《贵州医药》1996,20(4):247-249
通过尿碘含量对碘缺乏病易伤人群的碘营养水平的调查,结果:新生儿尿磺下值达到美国标准200μg/L者只有3.8%。0.5-1岁婴儿碘值为68.9%达到100μg/L下限值;1-3岁幼儿有58.6%达到120μg/L;4-6岁儿童有85.8%达到140μg/L。  相似文献   

4.
吕莉  赵静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5):127-127
目的:了解辽阳市儿童全血铅水平,为预防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仪分光光度计法,抽取本院2008-2009年儿科就诊患者3569例测定血铅。结果:3569例患儿血铅波度为12-396μg/L,平均(55-16)μg/L,Ⅰ、Ⅱ、Ⅲ级分别为3360、206和3例,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94.10%、5.77%和0.10%。结论:辽阳地区儿童铅中毒有一定的比例,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长春市0~6岁儿童血铅水平变化及高血铅检出率,为儿童高血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对2010—2012年长春市各幼儿园、小学校、本院儿童保健科门诊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机抽取的0~6岁儿童进行血铅水平检测及统计分析。结果长春市0-6岁儿童血铅平均值(40.60±22.90)μg/L,高血铅检出率2.03%;2011年血铅平均值(43.45±22.73)μg/L,高血铅检出率为3.83%,明显高于其它两年;血铅水平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升高,0岁组儿童血铅平均值(29.20±18.39)μg/L,高血铅检出率0.33%,各其它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童血铅平均水平(41.39±23.33)μg/L高于女童(39.67±22.34)μg/L,高血铅检出率男童(2.47%)亦高于女童(1.5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春市儿童血铅水平较低,但高铅血症仍然存在,应加强环境干预和健康教育,定期检测儿童血铅。  相似文献   

6.
董素华 《淮海医药》2008,26(2):143-144
目的了解蚌埠市集居儿童血铅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对该市3~6岁788名儿童采用天津兰标LK98B型光谱仪进行血铅分析,并做相关问卷调查。结果血铅水平≥100μg/L占42.02%;大年龄段儿童血铅水平高于小年龄段儿童,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儿童血铅水平与母亲文化程度、父母从事与铅有关的行业、居住交通干线、经常吃膨化食品、不良卫生习惯如常啃咬手指、经常服用中草药因素有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0.05);与经常服用钙铁锌剂呈负相关(P〈0.01)。结论儿童血铅水平与儿童年龄、母亲文化程度及某些生活行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射频消蚀治疗对心肌细胞的损伤,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实验法,对53例行射频消蚀术者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进行了检测。结果:术前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为(010±004)μg/L,无≥02μg/L者,术后为(041±008)μg/L,有35例≥020μg/L,占660%,其中最高者为120μg/L。且与放电次数、累积放电时间呈正相关。说明射频消蚀术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对心肌细胞可造成损伤。损伤程度与射频放电次数、累积放电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地公、私营托幼机构中儿童血清铅(Pb)及锌(Zn)、钙(Ca)水平及差异,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36例入托儿童按其入托机构的性质分成公营机构组(公营组)共143例和私营机构组(私营组)93例,调查分析两组间儿童血清Pb、Zn、Ca水平,比较两组儿童铅中毒率及血锌、血钙总缺乏率。结果公营组儿童血铅平均值为73μg/L,血锌平均值为0.85mg/L,血钙平均值为2.48mmol/L,143例儿童中,铅中毒率为13.3%,血锌和血钙缺乏率分别为16.1%和12.5%;私营组儿童血铅平均值为86μg/L,血锌、血钙平均值分别为0.73mg/L和2.21mmol/L,93例儿童中铅中毒率为29%,血锌和血钙总缺乏率为26.8%和29%。两组比较,私营组儿童铅中毒率及血锌、血钙的总缺乏率高于公营组(均P〈0.05)。结论该地区中公、私营托幼机构中儿童血铅、锌、钙水平存在差异,私营托幼机构中儿童铅中毒现象较普通。  相似文献   

9.
412例血药浓度测定结果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12例血药浓度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412例病人中药物中毒者295例,占71.6%治疗药物浓度监测者117例,占28.4%。测定样本主要是血液。测定的药物共有5大类34种,其中为镇静催眠、抗焦虑药物中的苯二氮类最多,共计190例,占46.1%其次是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病人中以安定中毒者居首位,82例,占中毒病人的27.8%.其次为舒乐安定,27例,占9.2%.因舒乐安定的中毒浓度范围未定,故本文对测定的浓度进行了总结,发现其浓度在0.4~20.35μg/ml时(平均值2.99μg/ml)有中毒现象,但所有27例病人中无1例死亡,106例病人体内药物浓度达到中毒浓度,有17例病人属于混合药物中毒,其中以安定的混合率最大。治疗药物浓度监测最多的是氯丙嗪、氯氮平、卡马西平、茶碱等。  相似文献   

10.
广东三水地区1~6岁儿童血铅水平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调查本地区儿童血铅水平,以便对儿童铅中毒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将0.1ml冻溶血标本稀释至2ml,同时作全程空白对照,全程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监测所提供的全血铅标准物进行内部质量控制。结果在广东三水地区对2080名1~6岁儿童血铅测定,血铅含量范围在20~1711ug/L,平均165.33±132.63ug/L。按儿童铅中毒国际诊断标准分类,本地区6岁以下儿童血铅水平相对安全者(Ⅰ级)占23.9%;轻度铅中毒儿童(Ⅱ=A、B级)占40.3%;中度铅中毒儿童(Ⅲ级)占23.9%;重度和极重度铅中毒分别为1.54%和0.34%。根据3区儿童血铅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本地区儿童铅中毒者高达76.1%,铅中毒状况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马鞍山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孙亮  陈扬  刘剑 《安徽医药》2003,7(1):52-53
目的 了解马鞍山地区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现状。方法 采用严格的质量控制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于 1999年 5~ 7月对马鞍山市 5所小学学前班儿童进行血铅测定。结果 根据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 (CDC)关于儿童血铅水平的建议 ,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血铅组 (血铅≥ 10 0 μg·μg·L-1)和低血铅组 (血铅 <10 0 μg·L-1)。血铅 <10 0 μg·L-1者 113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 2 9 3% ;血铅≥ 10 0 μg·L-1者 2 73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 70 7% ;其中血铅≥ 2 0 0 μg·L-1者 5 0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 12 9%。其中邻近城市交通主干线小学儿童血铅水平最高 ,矿山小学儿童血铅水平次之 ,近郊区小学儿童血铅第三 ,普通城区小学儿童血铅水平最低。邻近城市交通主干线小学与普通城区小学血铅水平差异有显著性。其中 ,邻近城市交通主干线小学儿童发生率最高 ,矿山小学第二 ,普通城区小学第三 ,近郊区小学最低。各区儿童血铅≥ 10 0 μg·L-1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目前马鞍山市儿童血铅水平及儿童铅中毒的流行率较高 ,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06~2007年来我院门诊体检的儿童血铅水平和铅中毒状况.方法 采用阳极溶出伏安(ASV)法,共检测8121份0~18岁儿童的血铅水平,并对每年龄段的血铅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8121例儿童血铅水平中位数为71μg/L(1μmol/L=0.00 483μg/L).血铅中毒为1083例,占13.33%,其中男童743例,占14.85%;女童为340例,占10.9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儿童血铅水平和血铅中毒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学龄期儿童尤为突出,男童铅中毒检出率较女童高,应该引起社会、家长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市学前儿童血铅水平和铅中毒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铅防门诊和部分幼儿园的市区3—6岁学前儿童抽样检测血铅,并进行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1018例儿童,其中门诊病例220例,幼儿园798例。血铅均81.3±30.1μg/L,铅中毒率31.0%,门诊铅中毒(47.3%)流行率高于幼儿园(26.6%),P〈0.05。影响因素中,儿童挑食、家中使用燃煤灶具和学校及家庭周围高铅环境污染对铅中毒流行率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我市学前儿童铅中毒的流行率处中等水平,低于河南省的郑州、新乡等地。环境污染是引起我市儿童铅中毒的主要因素,偏食对铅中毒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清远市孕妇及其新生儿血铅水平的现状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364对孕妇及其新生儿静脉血采用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血铅含量的测定并对铅中毒的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孕妇血铅中毒率26%,中位教76.8μg/L,新生儿中毒率27.5%,中位数80.6μg/L,孕妇血铅与新生儿铅含量正相关性(P<0.05)调查表66.7%的铅中毒孕妇有相关因素。结论孕妇血铅含量高低与其新生的血铅值呈正相关且由于胎儿期生长发育需求,铅高于母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280例儿童血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的280例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血铅水平的检测及分析,并将其中不同父母文化程度者、卫生习惯者、父母是否从事铅相关行业者及居住情况者的检测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80例儿童的血铅水平为(50.33±6.12)μg/L,其中血铅水平100199μg/L和>199μg/L者分别为18例和12例,所占比例分别为6.43%和4.29%,且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卫生习惯较差、父母从事铅相关行业的检测水平及比例均高于其他儿童,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280例儿童血铅异常率较高,且父母文化程度者、卫生习惯者、父母是否从事铅相关行业者及居住情况均是对其影响较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长沙市雨花区2231例0~6岁儿童血铅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爱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9):1344-1345
目的:了解我市雨花区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型号为WFX~310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型号为WHG~103A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器、原装试剂,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我市雨花区0~6岁儿童2231例的静脉血血铅值。结果:血铅水平均值为(54.86±28.12)μg,L,男童1178例,血铅水平为(62.35±30.99)μg,L;女童1053例,血铅水平为(46.49±24.93)μg/L;高铅血症率平均为5.4%(120/2231),铅中毒率为0.2%(5/2231);大年龄组儿童(3—6岁)高铅血症和铅中毒率高于小年龄组(0—2岁)差异有显著性(P〈0.01);男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率高于女童,差异有显著性(P〈O.01)。结论:男童血铅水平高于女童。0-3岁儿童血铅水平和高铅血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应该引起社会、家长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7.
儿童血铅水平监测98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中国实用医药》2008,3(31):173-174
目的了解现阶段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状况。方法对2006年5月至2008年4月在河北省沧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980例儿童进行血铅浓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相对安全血铅浓度患儿894例(91.22%),轻度铅中毒42例(4.29%),中度铅中毒29例(2.96%),重度铅中毒12例(1.22%),极重度铅中毒10例(1.02%)。结论目前我国儿童铅中毒情况较为严重,笔者建议将儿童血铅检测纳入儿童健康体检常规,通过血铅检测,对血铅中毒的儿童早期发现,尽早进行健康教育和必要的干预治疗,从而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健康教育配合补锌对轻度铅中毒患儿的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工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铅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儿童是铅污染的易感人群,血铅每上升100μg/L(0.483μmol/L),儿童智商下降6~8分。因此,铅中毒已成为威胁儿童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于2004年5月至2007年6月对富阳市富春街道儿童进行血铅测定调查时,对血铅超标儿童采取以健康教育为主配合适量补锌的干预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及临床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英霞  张碧丽 《天津医药》1998,26(3):159-161
应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尿液中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含量,建立了本室儿童尿视黄醇正常值,平均值为15.08μg/mmol,Cr,s=10.70。正常值范围为0-36.49μg/mmol。观察此方法的稳定性,批内变异系数为6.13%,批间变异系数为17.8%。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我区0~6岁儿童血铅水平进行筛查,分析儿童高血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0~6岁2983例儿童进行整群抽样血铅水平检测及钙、铁、锌微量元素测定,并进行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2983例儿童血铅检测值在17~183μg/L之间,平均(76.51±53.37)μg/L,检测出高血铅儿童856例,检出率为28.7%,血铅≥100μg/L组儿童的血清钙、锌、铁水平均显著低于血铅<100μg/L组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铅儿童多见反复呼吸道感染、多汗、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偏食厌食等;引起儿童高血铅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居住条件、父/母从事铅相关工作、住房近期进行过装修、家庭成员有吸烟习惯、父母学历、儿童饮食习惯等。结论本区高血铅儿童较多,铅中毒对儿童生长发育危害大,应对儿童血铅水平进行定期筛查,对高血铅儿童积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