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女48岁,因“肛周溃口反复流脓11年,增大、突 起2月余”入院。患者11年前在本院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 术,术后溃口反复流脓性分泌物,伴轻微肿疼,每年发作3 次左右,近2个月来,溃口逐渐增大、突起,易出血,故来 诊。平素大便性状及排便习惯无改变。专科检查:肛门左前 位距肛缘约3cm有一溃口,边缘隆起,上有较硬结节,呈菜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40岁,于1996年4月来诊,主诉肛门癌,排便后加重一周,经抗炎及局部用药治疗效果不佳。查体:截石仁,可见4时位肛缘外3.ocm处皮肤红肿,大小范围2.OX2.Ocm,触痛,中间区有波动感,条索感不明显,指诊距同位肛缘内2.scm触及硬结节。初步诊断:肝周脓肿,肛疾。治疗:在局麻下行脓肿切开术,术后经抗炎局部换药,对症治疗约一周,常规肠道准备,行肛门括约肌保留术对肛渗进行根治手术。术中常规处理内口,瘘道彻底清刮,清刮过程中于疾道深部取出一根长约2.scm,直经约O.Icm的异物,而后内口至肛缘用“O”号线缝合,…  相似文献   

3.
邓罕  李光华  何长林  童创  王建国 《安徽医学》2013,34(12):1807-1810
目的 探讨吻合口水平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连续观察直肠癌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33例,根据吻合口距肛缘的水平不同将患者分为:A 组(吻合口距肛缘≤4 cm) 18例,B组(吻合口距肛缘〉4 cm) 15例.结果 术后B组排便次数和控制排便时间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和肛管最大挤压压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A组术后肛管最大静息压、直肠初感容量和最大耐受容量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距肛缘≤4 cm患者的肛门直肠功能明显差于〉4 cm者.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67岁。因大便带血3个月、排便困难和肛痛1个月于1979年6月22日入院。肛门指检在截石位5~7点距肛缘2 cm处有一肿物,3 cm×2cm,周边高起,中心凹陷,质硬。活检为“肛管基底细胞样癌”。7月2日做放疗。3年后(1982年7月)局部复发,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指切除直肠和肛门,并行肛门改造术),术中发现肿物与尾骨有粘连。 病理检查:肿物位于距肛缘2 cm处,大小为2.5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3岁,因排便不畅1年余,加重1个月于2010年1月15日就诊.体格检查:腹部未见明显异常.肛诊:距肛门约2 cm处触及肿物,位于直肠左前壁外,固定.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50岁,因肛门部排便不畅偶带鲜血二月,于1993年6月24日入院。肛门指诊:胸膝位肛门缘见似肛瘘外口样结节肿物延及齿状线下缘,质硬、固定、触痛、指套血染。直肠镜检:距肛门2.5cm以下,肿物呈半月状突入肠腔,结节感,高低不平,充血、肿胀,附着粘液及新鲜出血,质硬、脆、固定,接触性出血。病理报告:癌组织呈乳头状腺佯排列,见浸润生长及坏死。诊断为肛管乳头状腺癌。采用Miles术式即经腹会阴联  相似文献   

7.
痔科泡腾洗剂治疗术后肛缘水肿7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痔科泡腾洗剂治疗术后肛缘水肿76例汤勇王时国余宗和(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合肥230031)关键词:痔科泡腾洗剂,术后肛缘水肿肛门直肠手术后肛缘水肿是临床常见并发症,水肿一般在术后2天内出现,局部异物刺激感,肛门坠胀,剧烈的疼痛,病人非常痛...  相似文献   

8.
王木勇  刘志先  张森  朱锋 《吉林医学》2014,(8):1789-1790
<正>临床实践中直肠异物在肛肠科并不少见,但由于异物的种类和来源的不同,且有时部分患者对病史有所隐瞒,使得直肠异物诊治有所限制。笔者现将1例巨大型直肠异物的治疗过程和经验总结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18岁9个月,高三学生,因"肛门塞入异物16 h"入院。患者入院时无明显不适主诉,体查:腹平坦,未见胃肠型、蠕动波及腹壁静脉曲张;腹壁柔软、腹部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腹部包块、未触及波动感,移动性浊音阴性,叩诊呈鼓音;肠鸣音4次/min、无亢进及减弱。肛门外观无畸形,直肠指诊:肛门括约肌紧张度正常,距肛缘约5 cm,,,,,  相似文献   

9.
患者,向家林,男,31岁,系本县沙道区文化站工作员,因肛门内有异物刺痛,肛门不能收缩,排便困难而就诊.就诊前日晚饭时服食油煎炸鱼,次日晨起排便,开始大便通畅,排便中突感肛门内有异物刺痛,肛门收缩时疼痛加剧,无出血,排便困难,肛门不能闭合.检查:体温36.5℃,脉搏82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30/86mmHg,呈急性痛苦面容、拒坐、发育营养中等,巩膜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研究产后急性嵌顿痔早期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35例产后急性嵌顿痔,早期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或加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术后抗感染治疗4~6d。结果全组术后无大出血及外阴感染等,肛缘无明显水肿。术后愈合时间10~21d,平均17d。愈合后排便时无出血,肛缘外观平整,无肛门失禁及肛门狭窄。结论产后急性嵌顿痔早期行手术治疗,可减轻产妇在分娩后并发嵌顿痔所引起的痛苦,加快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直肠末端肠壁内神经节细胞的发育情况,探讨术后排便障碍的病理机制.方法: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直肠末端标本72例,其中高位无肛12例,中间位无肛36例,低位无肛24例,分别对应为高位组、中间位组和低位组;选择非肠神经相关疾病行结肠手术的患儿10例,取其结肠壁作为对照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直肠末端...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 ,60岁 ,因反复肛门肿痛、溃破 ,流脓 3 + 年 ,加重半月入院。入院时查肛门截石位 1- 3、11点位距肛缘约 2cm处分别有 3cm× 2cm、0 5cm× 0 5cm肿物 ,且 1- 3点肿物中心溃破 ,有少许淡红色肉芽增生 ,按之有少许灰白色明胶样分泌物溢出 ,肛内 2点位齿线处有一压痛性凹陷。临床诊断为 :肛瘘。于局麻下行“肛瘘切开引流术”。术中见 1- 3点位与 11点位肿物相通 ,且切开包块见其为较多灰白色胶冻样分泌物 ,切除包块组织并送病检 ,病理报告为 :肛周粘液腺癌讨论 :原发性肛周粘液腺癌是一种少见的肛门癌。它起源于肛导管或肛腺…  相似文献   

13.
患者曾某,女,37岁。于1988年5月间出现肛门下垂,排便时直肠内异物阻塞感。有时用手指挖大便,偶时从肛门内拉出毛发。今年二月因连续三天便血,共出血约800ml,呈鲜红色或紫红色。诊断为下消化道出血,失血性贫血,于1991年4月1日入院。经止血、抗炎、输液、输血治疗,便血停止。一周后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距肛门缘约10cm直肠前壁有3cm×5cm×3cm肿块,突向肠腔,表面光滑,呈灰白色,有毛发生长。诊断:直肠畸胎瘤。在连硬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发现右侧卵巢肿块6cm×5cm×4cm,肿块与  相似文献   

14.
应用管状吻合器施行结直肠吻合术40例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应用 GF-I 型管状吻合器施行的结、直肠吻合术40例.手术指征为直肠和乙状结肠癌29例,结、直肠良性疾患11例.吻合口最低位距肛缘4厘米。合并吻合口漏及出血各1例。除1例术后死于肺功能衰竭外,39例均获随访,有2例吻合口癌复发,1例狭窄。排便功能大多在半年内恢复正常.作者认为距肛缘7厘米以上的直肠癌应用吻合器可保留肛门.  相似文献   

15.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19岁,冯XX,因3个月前无诱因自觉肛周出现赘生物,如米粒大小,刺痒不适,无肛门坠胀感,无排便不净史,无便血,赘生物渐增大、增多,来本院肛肠科就诊。入院查体:T36.8。CP74次/分R19次/分BP110/70mmHg,心肺(-),腹(-)。专科情况:膝胸位,肛缘赘生物绕肛1周,有约3cm*2cm,表面呈蕈状改变。以肛缘赘生物性质待查收入院,入院给予手术切除送病理确诊为肛周尖锐湿疣转入皮肤科。查体: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经查肛周、肛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0岁,内科医生。因排便时肛周疼痛伴少量出血2年,加重3天就诊。体检:胸膝位,后位肛缘向上至齿状线,见一长约O.8cm与肛管纵平行的梭行溃疡,溃疡底部呈灰色,边缘增厚不整齐,质硬,并有脓性分泌物,诊断为肛裂(2期)。门诊在局麻下行肛裂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术后回家治疗,嘱其每次便后及时换药,并应用抗生素治疗,7天后拆线。术后5天患者被抬入院,自述回家后切口  相似文献   

17.
患者薛×× ,男性 ,48岁。因由肛门部置入玻璃瓶 (医用5 0 0ml液体瓶 ) 10h而入院治疗。入院后查体见玻璃瓶口向内 ,瓶底部距肛缘约 15cm ,诊断为乙状结肠内异物。急诊行经肛门异物取出术 ,术后 1d病愈出院。方法 :用 0 75 %布比卡因 2ml行腰麻 ,麻醉成功后 ,取膀胱结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防治方法,对38例混合痔患者应用肛门内括约肌切断、创面皮肤放射状切开减张、创面长效局麻药注射术,其中30例术后恢复良好,无肛缘水肿,另8例术后肛缘轻度水肿,经坐浴,理疗和局部用药后痊愈。所有病例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和肛旁脓肿等并发症发生,排便正常。该法可防止因内括约肌痉挛和术后疼痛所引起的肛缘水肿,不影响肛门功能,无后遗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78岁,因排便时直肠脱出肛门外,便后需用还纳20余年入院。患者于入院前曾多次行“硬化剂注射术”及“粘膜紧缩术”,但疗效欠佳。近2~3年排便时直肠仍经肛门脱出,且用手还纳困难,伴有排便困难及便不尽等症状。于1999年9月3日入院,入院后检查:一般状况尚可,生命体征平稳。肛门指检:肛门括约肌收缩有力,未及肿物。蹲位力排时,直肠脱出,呈塔形,脱出直肠前壁长约8cm,后壁长10cm,最大直径约6cm,粘膜呈紫褐色且粗糙肥厚,诊为“完全性直肠脱垂”。择期行Delorme′s手术。手术方法:患者于麻醉前取蹲位使直肠脱出,连续硬膜外麻…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7岁。有同性恋病史,3年前曾患肛周尖锐湿疣治愈。现因排大便时肛门有物脱出,疼痛、下坠、便带鲜血3个月入院。查体:病人取膝胸位,指诊于12时位,齿线上方约1cm处触及3.5cm×4 .0cm×5 .0cm大小肿物,向外可脱出肛门外,基底部较窄,肿物呈菜花状,触之有糜烂样脱落,指套脓染。脱落物病理诊断为尖状湿疣。2 治疗方法肠道常规准备后,骶麻,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喇叭状肛门镜充分扩展肛门,暴露疣体,组织钳夹湿疣提出肛缘,液态氮冷冻其基底部。充分冷冻后剪掉基底部以上疣体,纱布块压迫断面,无血后太宁栓外敷创面,术毕。术后静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