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助磨剂对粉石英超细磨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三乙醇胺对粉石英超细磨矿的影响及助磨作用机理,采用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测试手段,定性描述了助磨剂的作用效果。揭示了助磨剂对粉石英细磨时晶体结构以及化学键的影响程度,并解释了助磨剂有效控制粉石英粉碎平衡、降低粉碎极限、延缓“团聚”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磨矿过程中使用助磨剂会提高磨矿效率。利用小型球磨机对直径25mm及15mm的铁矿石进行粉碎,研究了粉碎过程中各种助磨剂对铁矿石的助磨效果。通过对不同时间磨矿速率的对比,得出磨矿速率与磨矿时间的关系式,并且利用吸附理论和流变学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综合两种理论对助磨剂在磨矿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进而提出对助磨剂的使用及磨矿过程的几点建议。磨矿作业中,每隔一段时间更换助磨液会提高磨矿效率;在筛选铁矿的助磨剂时,应从分散类助磨剂中人手挑选。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矿石的浮选工艺和特点,以及金矿物在磨矿过程中表现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4.
浮选柱是一种高效的细粒物料分选设备,但应用于胶磷矿浮选仍然受诸多因素制约.为考查浮选柱结构特征、工作参数和操作条件等因素对其分选效果的影响,采用试验室浮选柱对贵州瓮安磷矿进行了单一反浮选试验,重点研究了矿浆浓度、药剂用量、筛板充填方式和充气量对浮选柱反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8%、矿浆浓度为25%(质量分数)、油酸钠用量为1.8 kg/t、硫酸用量为5 kg/t和充气量为400 L/h时,反浮选的分选效果较好.由于浮选柱可以通过充填筛板来改善其分选环境,因此在较优条件下,其分选效率比用浮选机时高1.57%.  相似文献   

5.
对转炉渣磁选后的尾渣磨矿后进行浮选实验,研究捕收剂加入量、抑制剂加入量、浮选时间、矿物颗粒解离度和矿浆pH值对钢渣硅酸盐矿物浮选的影响,通过化学组成与微观结构分析浮选效果。结果表明:在碱性(矿浆pH值在10左右)条件下用MD系列捕收剂对尾渣进行泡沫浮选(捕收剂用量0.7%、抑制剂淀粉用量2%),可以有效浮选出转炉尾渣中的硅酸盐矿物,初步实现钢渣的"分步分离",最终使钢渣全组份利用。  相似文献   

6.
胶磷矿不同磨矿细度单体解离度测定及其浮选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胶磷矿在不同磨矿细度下的单体解离度,来计算磷矿的理论最大回收率,进而通过比较实际回收率与理论最大回收率来判定浮选指标的优劣.利用偏光显微镜观测,采用过尺线测法,在磨矿细度-0.076mm含量分别占84.23%、88.71%、92.74%和95.16%的条件下,测定了磷块岩中有用矿物(胶磷矿)和脉石矿物(白云石、石英)的单体解离度.据此计算获得了对应磨矿细度下胶磷矿的理论最大回收率,分别为95.11%、95.71%、96.70%和96.72%.初步浮选试验显示磨矿细度在-0.076mm占88.71%时较为适宜,浮选脱镁率为88.76%,磷精矿实际回收率为87.54%.在此磨矿细度下,通过优化浮选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浮选磷精矿实际回收率可达91.24%,精矿中磷酸盐矿物的回收率可达95.33%,说明通过测定胶磷矿的单体解离度来优化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西南地区难选硅-钙质胶磷矿,采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对其进行了柱式双反浮选工艺的研究.以硫酸和磷酸作为磷矿物抑制剂,脂肪酸类药剂PA-64作为碳酸盐矿物捕收剂,胺类药剂GE-601作为硅酸盐矿物捕收剂,考察了磨矿细度、药剂用量、循环泵工作压力等因素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双反浮选工艺,可以得到精矿P_2O_5品位30.49%,MgO含量0.73%,磷回收率81.03%的浮选指标,简化了胶磷矿浮选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3种不同类型中低品位磷块岩在磨矿过程中成分发生分异的基本特征,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在磨矿过程中,细粒级磷块岩粉体趋于贫化,胶磷矿含量降低、脉石矿物含量增加.层状铝硅酸盐矿物在硅质及硅钙质磷块岩细粒级粉体中明显富集,对矿石的浮选将产生不利影响.磷块岩在磨矿过程中成分发生分异的程度取决于矿物的工艺性质,包括硬度、嵌镶关系、嵌布粒度以及解离性等.  相似文献   

9.
依据磨矿理论以及影响磨矿机生产效率的结构参数、操作参数等,针对梅山矿石特有的性质、浮选所要求的磨矿细度进行磨矿系统现状分析。在高硬度矿物条件下通过调整球磨机入磨粒度、磨矿浓度、钢球充填率达到最佳磨矿条件,提高磨矿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10.
以赤铁矿、菱铁矿、磁铁矿、褐铁矿、白云石和石英为研究对象,考查了不同粒级6种矿物分别对赤铁矿与石英浮选的影响,并基于浮选溶液化学,EDLVO理论,采用油酸钠吸附量测定、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离子浓度测定、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等多种检测手段,探讨了矿物产生交互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铁矿石浮选体系中存在2类矿物交互作用形式,分别为药剂消耗、矿物溶解、提高泡沫稳定性等间接作用形式,和矿物间相互黏附罩盖的直接作用形式.并提出了调整药剂用量、添加化学药剂以及提高叶轮转速等消除不利影响的方法,为复杂难选铁矿石的综合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使用φ160橡胶开炼机对废硫化胶胶边进行粉碎实验,研究硬脂酸、聚氯乙烯、轻质碳酸钙、氧化锌、炭黑、白炭黑、聚乙烯、聚丙烯等不同助磨剂及其不同用量对废橡胶粉碎助磨效果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助磨剂用量的回归方程,找出适合废橡胶粉碎的助磨剂及其用量,为提高废橡胶粉碎效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鄂西高磷鲕状赤铁矿在微细粒磨矿时黏度非常高,严重影响磨矿效率,导致磨矿能耗大幅上升。用助磨剂六偏磷酸钠和三聚磷酸钠对鄂西高磷鲕状赤铁矿进行降黏度磨矿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两种助磨剂均可降低矿浆的黏度,助磨剂添加量为0.2%时降黏和助磨效果最佳;助磨剂使球磨机的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其相对增量最高可达144%,磨矿时间为5min时助磨效果最佳。添加助磨剂后磨矿产品中粒度小于38μm的颗粒含量明显增加,两种助磨剂都能有效降低磨矿的能耗,最大能耗降幅为57.14%。  相似文献   

13.
超细粉碎过程助磨剂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粉体ξ-电信、矿浆粘度测定及电子能谱(XPS)和分散率分析,研究了搅拌磨超细粉滑石粉过程中助磨剂的助磨行为。分析了六偏磷酸钠与滑石粉的表面作用及吸附特性,提出了助磨剂在超细粉碎过程中的吸附模型。此外,探讨了助磨剂对超细粉碎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助磨剂通过与滑石粉的吸附作用,降低了矿浆粘度,从而提高了超细粉碎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细粒浮选一直是许多矿物加工厂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细颗粒的气泡粒子碰撞概率很低,因此降低了浮选效率.细粒的存在通常不利于浮选过程,影响了浮选精矿的选择性和质量,而且增加了试剂的消耗量.因此,在大多数加工厂中,会将部分颗粒输送到尾矿池中,以减少这些问题的影响,并提高浮选过程的选择性.由于d80小于30μm的颗粒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以多孔膨胀珍珠岩为载体,三乙醇胺、乙二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三聚磷酸钠为助磨剂复配了一种矿渣粉磨用多孔膨胀珍珠岩复合助磨剂,研究它对矿渣的助磨效果.将不同加入量的复合助磨剂在相同的粉磨条件下与矿渣共磨20~95 min,测定各矿渣粉的比表面积和45 μm筛余量,并与空白样品对比;然后对粉磨65 min所得的矿渣粉用图像分析仪和扫描电镜进行了形貌分析,用激光粒度分布仪进行了粒度分析;同时又研究了此复合助磨剂对矿渣-水泥体系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胶砂强度等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的复合助磨剂的助磨效果好,对矿渣水泥的性能无损害且能够提高胶砂强度;矿渣的小磨试验中此复合助磨剂的最佳用量为矿渣质量的0.04%~0.08%,粉磨时间应大于35 min后矿渣粉中10~20 μm颗粒的含量相对空白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浮选试验、量子化学计算、接触角测量、ICP-MS检测以及溶液化学分析,研究了锂辉石和硅酸盐矿物表面预处理及其溶解组分对其浮选行为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经氢氧化钠预处理后,锂辉石与长石、石英之间的可浮性差异增大;氢氧化钠预处理过程中,锂辉石、长石和石英表面组分的溶解速度不同,其大小顺序为锂辉石、长石、石英,即在碱性环境中锂辉石的表面组分会优先溶解.经表面预处理后,锂辉石表面对油酸钠的吸附作用增强,可浮性得到提高.矿物表面组分溶解后,在弱酸及弱碱性条件下,Al溶解的优势组分为Al(OH)_(3(s))和Al(OH)_(3(aq)),有利于提高矿物的可浮性,而Si溶解的优势组分则为Si(OH)_4和SiO(OH)~-_3,会降低矿物的可浮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AMICS)及偏光显微镜对黄梅沉积变质型磷灰岩开展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进行了浮选验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磷灰岩中主要磷矿物为磷灰石(23.57%),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26.32%)和钾长石(26.51%),次要的脉石矿物为白云石(12.12%)和方解石(3.68%);且磷灰石、石英、钾长石的嵌布粒度较粗,只有少量白云石和方解石以浸染的方式嵌布在胶磷矿内部;当矿石粒度度小于0.074 mm占57.71%时,磷灰石、石英和钾长石基本实现单体解离(解离度>80%);随后采用一粗一精浮选试验进行验证,发现在该磨矿粒度下,可获得91.84%的浮选回收率,且精矿中P2O5品位为35.77%。  相似文献   

18.
为了高效利用浙江遂昌萤石矿资源,基于工艺矿物学对浮选性能研究的重要性,研究了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嵌布特征,并探讨了矿物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遂昌矿区横坑坪矿和坑口矿两种矿石的结构类型基本一致,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长石、绢云母、方解石、高岭石等.两种矿石的主要区别在于,横坑坪矿样中方解石含量较高,达5.4%,且嵌布关系较为复杂.方解石与萤石的可浮性相近,直接导致横坑坪矿样的选别难度相对较大.浮选试验结果与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以碘值135的棉油脂肪酸作为原料通过合成与复配方法获得一种新型磷矿选矿捕收剂;首先将脂肪酸与酰胺药剂进行酰胺化,然后在合成的药剂中复配一定量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表面活性剂.通过气相色谱分析了该脂肪酸的组成,以贵州磷矿为对象,利用常温浮选试验研究了该捕收剂的选矿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碘值135脂肪酸中油酸、亚油酸含量较高,在碳链结构中双键、三键数目多.经过酰胺化和复配15%的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提高了脂肪酸对磷酸盐矿物的浮选效果,在常温浮选过程中,降低了捕收剂的用量.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 79.83%,采用常温正反浮选工艺,获得了五氧化二磷为30.12%精矿,产率为71.20%,回收率为92.90%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20.
磨矿细度对钛铁矿浮选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的磨矿细度对钛精矿的浮选指标影响很大,适宜的磨矿细度既能保证有用矿物较完全的单体解离,又不至于造成过粉碎而恶化浮选效果。试验研究证明,对该矿石兼顾精矿品位和回收率两方面的指标,以-0.074 mm为标准进行衡量,其占有率为85%的磨矿细度为最佳入选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