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辽宁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收治的21例在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进行总结。结果:21例患者伤侧膝关节稳定性、活动度恢复良好,无感染、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科学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有助于避免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最大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辽宁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收治的21例在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进行总结.结果:21例患者伤侧膝关节稳定性、活动度恢复良好,无感染、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科学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有助于避免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最大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缝合术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缝合术100例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与术后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结果 100例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且无并发症发生,护理1周后患者手术切口愈合状态及疼痛程度均优于护理前(均P0.05);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实施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均良好(均P0.05)。结论全面高效的围术期护理及早期科学的康复训练对于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缝合术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半膜肌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的系统护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对2008年6月-2011年6月,本科37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ACL)患者行自体半腱、半膜肌肌腱移植重建手术,围术期进行全面、科学、系统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功能锻炼指导、充分的术前准备以及术后有效的心理护理,增强信心,术后观察患肢感觉运动情况,指导病人掌握正确的康复功能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 37例关节镜下自体半腱、半膜肌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经过精心的系统护理,膝关节功能均得到了良好的恢复,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术前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系统的、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半月板移植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2011年7月—2012年1月对2例关节镜下半月板移植病人进行合理的术前心理疏导、术前准备、术后护理、专科护理及功能锻炼康复指导.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合理的功能锻炼康复指导计划结合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对关节镜下半月板移植病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吴少文  吕艳萍 《吉林医学》2014,(23):5251-5252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择胫骨平台骨折并后交叉韧带损伤58例,行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屈伸功能恢复再行关节镜下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术,观察并记录手术成功率。结果:关节镜下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术手术时间缩短,术后恢复得更快更好,无一例关节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并后交叉韧带损伤内固定术后,行关节镜下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术的患者实施良好、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保证患者手术安全,提高手术成功率,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膝关节关节镜手术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开展膝关节镜手术495例进行资料回顾,对这些病人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社会支持等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经过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后出院随访,发现4例患者出现关节积液肿胀,10例患者切口区疼痛(采用对症处理后,症状减轻)。余皆获满意疗效。结论:科学、合理、程序化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膝关节关节镜术后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膝关节关节镜手术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开展膝关节镜手术495例进行资料回顾,对这些病人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社会支持等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经过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后出院随访,发现4例患者出现关节积液肿胀,10例患者切口区疼痛(采用对症处理后,症状减轻)。余皆获满意疗效。结论:科学、合理、程序化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膝关节关节镜术后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08年5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4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临床护理方式及效果进行了回溯式分析。结果:84例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及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术期护理与治疗同样重要,精心的护理是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和分析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共2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关节镜清理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住院时间为(6.8±0.4)天,经随访发现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且没有出现静脉血栓或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在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关节镜清理术,并配合围手术期的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在本科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32例,其中行部分切除成形术28例,次全切除术4例。采用Ikeuchi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3个月,优20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90.62%,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是目前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武迪  段敏  王卫青 《中国医药导报》2012,9(9):128-129,134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评价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联合常规护理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6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综合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配合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61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膝关节肿胀和疼痛程度,术后治疗2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AKSS)、膝关节活动范围(ROM)、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观察组膝关节屈曲度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无论是对照组还是观察组,患者在第3天膝关节肿胀和疼痛程度最为严重;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观察组膝关节肿胀人数和疼痛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KSS评分和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ROM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有一定影响,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越严重恢复越慢,做好消除肿胀和疼痛的护理,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及时补充营养,同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研究中老年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特点、镜下表现、与关节软骨损伤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期间我院进行的49例中老年半月板损伤的常规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治疗的患者资料予以综合分析。结果30.6%患者无明显外伤史,半月板后角损伤占全部患者的42%,关节软骨正常占33%,而Ⅲ°~Ⅳ°软骨损伤占30%,所有患者行半月板部分或全部切除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手术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5)。结论老年人半月板损伤多无明显外伤史,半月板损伤部位以后角居多,半月板损伤未必发生关节软骨损伤。而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或全部切除术均能取得良好临床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14.
郭海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6,(18):2469-2470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9月我院98例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在术前给予心理护理、生理护理和术前准备专项护理;术后给予饮食护理、日常护理和术后功能性锻炼指导专项护理。结果患者均达到手术预期效果,下肢功能恢复良好,均能自由活动。结论给予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全面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医疗质量、达到预期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股骨及髌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采用高屈膝体位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2010年1月~2012年10月的49例股骨及髌骨骨折患者,在术后5~7d内将患肢膝关节间断放置于≥105°的高屈膝体位.并予以止痛治疗及个性化的舒适护理,5~7d后嘱患者加强患侧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锻炼。结果本组49例患者在术后5~7d内均能按高屈膝体位放置的要求进行放置,术后伤口全部愈合良好,从膝关节的关节活动范围看,术后除l例膝关节有伸直受限外,48例患者膝关节伸直均达到00,术后1个月膝关节屈曲角度≥145°甚至正常活动的患者有43例,膝关节平均屈曲角度为143°。结论股骨及髌骨骨折患者在术后5~7d内间断应用高屈膝体位放置的治疗方法,结合有效的镇痛方案,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分析 医院自 2012 年 1 月至 2014 年 1 月收治的 102 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 51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 2 组患者膝关节疼痛和日常功能评分;患者满意度及早期功能锻 炼依从性。结果 1)2 组患者膝关节疼痛和日常功能评分比较(t=2.033,2.073;P<0.05)。(2)患者满意度分别为 82.3% (42/51)与 100.0%(51/51),2 组比较(Z=9.365,P<0.05)。(3)2 组患者治疗前依从性比较(χ2=0.025,P>0.05)。2 组 患者治疗后依从性比较(χ2=5.144,P>0.05)。结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给予关节镜下治疗,同时结合循证护理,可以改善 膝关节疼痛和日常功能评分;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应用关节镜治疗的相关因素与疗效。方法5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采用局麻或腰麻、关节镜下选择性,有限化关节清理术。手术包括刨削清理增生肥厚的炎性组织,修平退变剥脱的软骨创面,去除不稳定骨赘,切除和修整破损的半月板,取出游离体,髁间窝成型,解除伸膝障碍和ACL磨损。术后指导其综合康复训练并配合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结果随诊51例,平均13个月(2~24个月)。优18例,良24例,可7例,差4例,优良率86.5%,Lyshoml评分由术前的39例,提高到术后的78分,平均提高39分。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清理术治疗骨性关节炎,术后配合康复训练和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能有效解除临床症状,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对严重关节面软骨破坏者效果不理想,以行人工膝关节置换为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采用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1.3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清理及冲洗术在化脓性关节炎治疗方面的作用。方法2003年10月-2007年06月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加关节镜下置管冲洗术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36例。通过半年以上随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随访6-46个月,疗效评定,优良率100%。结论关节镜下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损伤小、关节清理彻底,恢复快、疗效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关节镜手术结合术后手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病人(18膝),关节镜下行滑膜皱襞切除术,术后配合膝关节手法治疗及康复训练,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18例病人中,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者14例,占77.8%;关节肿痛消失,功能略受限者4例,占22.2%;症状无缓解者0例。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数据统计P值0.01。结论关节镜结合手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是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