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许多钢渣粉磨工艺系统在遇到前处理阶段熔融态钢渣的热泼工艺(或水淬工艺)等预处理方式变化、干基产量变化、矿量波动系数变化、物料易磨性指数变化、来料水分变化等的情况下,经常会遇到研磨设备功率不匹配、产品粒度不达标、单产电耗不达标和粉磨工艺系统不稳定的情况。本文分别对山西某公司年产30 万t钢渣“辊压机+球磨机”微粉生产线和福建某公司年产30 万t钢渣立磨微粉生产线进行了现场调研,并对粉磨设备的单产电耗、产品粒度分布 曲线和产品颗粒形状等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选择四种典型的新型水泥粉磨工艺作为研究对象,即辊压机+V型选粉机+球磨机开路水泥粉磨工艺、辊压机+V型选粉机+球磨机闭路水泥粉磨工艺、立式磨作为水泥终粉磨工艺和立式磨+球磨机闭路水泥粉磨工艺,通过筛析法测定细度,利用罗辛一拉姆勒一本尼特(Rosin—Rammlat—Bennet)表达式计算水泥的均匀性系数和特征粒径,分析水泥的粒度分布情况,同时还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水泥的粒度分布。研究结果显示:(1)所研究的四种粉磨工艺的水泥产品的颗粒分布比传统球磨机开路粉磨工艺的更加均匀;(2)所研究的四种粉磨工艺有利于水泥有效利用率的提高;(3)在传统球磨机粉磨工艺中增设由辊压机和V型选粉机组成的预粉磨系统,缩小了球磨机开路系统与闭路系统在粒度分布特征上的差异;(4)立式磨作为终粉磨工艺的产品粒度分布特征和辊压机或立式磨与球磨机组合系统产品的粒度分布特征相近。  相似文献   

3.
1 矿渣微粉粉磨最佳工艺 矿渣微粉制造技术目前主要有立磨生产技术、辊压机联合粉磨或终粉磨生产技术、球磨机开流或圈流生产技术等.国际上以立磨和辊压机终粉磨为主.从目前国内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大规模生产以引进立磨为主.中小规模生产以辊压机联合粉磨或球磨机为多.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的半工业化粉磨试验系统对块状钢渣和水淬钢渣进行粉磨试验,并对不同的粉磨工艺进行了分析比较,从而确定由辊压机加球磨组成的联合粉磨系统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钢渣微粉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5.
利用矿渣和钢渣的特点进行双掺粉磨后,其性能可以互补,是混凝土矿物掺合材料的最佳产品.采用辊压机终粉磨系统粉磨矿渣和钢渣双掺粉,系统电耗、热耗低,成品比表面积高,双掺粉的活性满足GB/T 18046-2017的要求.复合微粉技术具有节能和环保效益,符合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  相似文献   

6.
针对钢渣难磨、含铁量高、除铁困难等特点研发的HFCG150-100辊压机+Φ3.2 m×13 m管磨机组成的辊压机联合粉磨工艺系统,挤压机、气流分级机及其关键部位采取特殊的耐磨材料,以适应钢渣的特点。生产中钢渣初始水分3%~5%,磨机产量55.75 t/h,电耗约55 k Wh/t。电耗的高低与碳钢渣中含铁的种类和除铁效果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辊压机+V型选粉机+球磨机+高效选粉机”联合粉磨系统中,辊压机系统产生的微粉(3~32μm)可达到35%~40%,为此,通过分流阀将辊压机系统产生的微粉按不同比例加入成品形成半终粉磨。对原材料细度、成品颗粒级配和物理性能进行分析验证,通过试验调整细度指标,可找出辊压机系统产生的微粉最佳掺入量,在保持水泥强度和与外加剂相容性基本不改变前提下,实现提高产量和降低电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2014年JTC公司投产建成一条处理80万t/a钢渣微粉生产线,原料为当地炼钢厂外排的一种转炉钢渣。为节省投资,经多方论证,该公司利用原有的两台球磨机组成了分段粉磨、过程分选和精粉回路除铁的双闭路粉磨工艺。该项目已取得成功实践,为钢渣的资源化利用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由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开发的辊压机终粉磨工艺系统,可用于生产矿渣、钢渣微粉以及脱硫石灰石粉,系统粉磨流程短、效率高、能耗低,运行平稳,操作与维护成本低。本文主要介绍了辊压机终粉磨系统的工艺流程及运行情况,阐述了各主机设备的规格与选型,研究了系统工艺物料平衡和热平衡的计算,总结了系统调试和生产优化的方法,为辊压机终粉磨系统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丁浩  罗帆 《水泥工程》2020,33(5):29-31
在分析了大量钢渣原料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和粉磨邦德功指数基础上,依据辊压机高压料床挤压粉碎原理,本文采用辊压机对钢渣进行预挤压试验,并参照相对易磨性试验方法,对比了挤压前后钢渣粉磨特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辊压机高压料床的挤压粉碎作用大大改善了钢渣的易磨性,有效的降低了钢渣的粉磨电耗。  相似文献   

11.
几种典型水泥粉磨系统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艳  温平 《水泥工程》2010,(3):24-27
水泥粉磨系统已由早先的球磨机系统逐步发展到现在的球磨机+辊压机系统和立磨系统。通过分析流程和主要配置及运行参数,归类出比较典型的七种水泥粉磨系统的技术性能持点。其中,立磨终粉磨系统流程最简单,能耗最低,是水泥粉磨方案的首选;辊压机+球磨(带涡流选粉机)组成的联合粉磨系统及立磨和球磨组成的联合粉磨系统流程相近,能耗相近,可作为水泥粉磨系统的优选方案;辊压机和球磨机组成的开流及半开流系统缺点最多,应尽量避免选用。  相似文献   

12.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立磨主要被用于粉磨水泥生料和矿渣,在水泥终粉磨方面的应用尚未普及。从熟料立磨的技术特点出发,结合实际生产中立磨代替传统球磨机进行水泥终粉磨时的产品特性和经济效益,论证了以立磨系统取代球磨系统进行水泥生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Ф4.2m×13m球磨机+HFCG140-80辊压机+SF600/140打散机的联合粉磨工艺系统电耗高达34k Wh/t,产量仅为120t/h(以生产P·O42.5为准),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新增一台V型选粉机、一台高效涡流选粉机和其他配套扩容设施进行了技术改造,形成了水泥辊压机双闭路联合粉磨系统。改造后,磨机产量由120t/h增加到160t/h,吨水泥电耗降低了5k Wh,取得了明显的增产降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设计中,国内水泥粉磨系统基本上采用单独球磨机或者球磨机加辊压机系统,球磨机虽然可靠,但能耗相对较大。苏丹BERBER项目水泥粉磨系统的设计采用了立式磨粉磨水泥的方案,重点介绍该系统的特点、工艺流程等,对今后辊磨的发展,认识及设计应用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采用同一种熟料,通过辊压机终粉磨、辊压机-球磨机联合粉磨和单独球磨三种粉磨方式,研究了水泥颗粒特性,探讨了颗粒特性对水泥物理力学性能的具体影响。试验发现,辊压机终粉磨水泥存在一定的颗粒缺陷,致使水泥的需水性增大和早期水化不良;球磨机粉磨水泥颗粒性能和早强发挥均较优,但其粉磨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明显;联合粉磨工艺粉磨效率高,水泥颗粒特性和物理力学性能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钱有贵 《水泥工程》2016,29(1):34-38
随着辊压机+球磨机粉磨系统的广泛运用,水泥颗粒分布变窄,与减水剂相容性变差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采用降低选粉机用风量和转子转速的操作方法,可以拓宽水泥颗粒分布;合理调整研磨体级配保持较小的循环负荷,是保证该操作方法能够实施的前提;利用球磨机选择性粉磨特点合理选择物料搭配,不但使产品颗粒分布变宽,而且使材料组合更加合理。通过上述技术措施,预粉磨系统生产的水泥使用性能完全可以与开流粉磨的相媲美,而且强度高于开流磨水泥。  相似文献   

17.
万新发 《水泥工程》2011,(4):3-6,24
设法降低粉磨电耗是水泥工业节能、减排、提效之关键,针对目前水泥终粉磨仍然是球磨机占绝对优势的现状,采用预粉磨技术则是最有效措施。简要介绍了水泥预粉磨装备的分类和目前各类预粉磨系统的技术指标(比表面积)情况;重点进行了国产和洪堡辊压机及CKP立磨这三种设备的预粉磨功率投入、预粉磨压力及预粉磨成品比面积的对比与分析。作者认为,可用预粉磨配置功率能效转换指数的大小来评价预粉磨的效益;预粉磨比表面积控制在180m2/kg左右比较科学,是最佳的选择;CKP立磨的预粉磨能效转换指数是辊压机的2倍多,应当是目前预粉磨装备的最好选择。  相似文献   

18.
重视预粉磨装备及技术的发展,就是重视水泥联合(半终)粉磨工艺系统的粉磨效果。联合(半终)粉磨系统中充分利用了料床预粉磨段粗处理的技术特性,同时发挥了管磨机段独有的磨细与整形功能,真正实现了“分段粉磨”过程中两段之间的优势互补。预粉磨段主机的吸收功耗越大,管磨机段主电机电耗降低越多,系统的总节电效果越显著。随着预粉磨段主电机功率与管磨机主电机装机功率比值的增加,预粉磨段处理能力进一步增大,投入的功耗越多,整个粉磨系统电耗降低的幅度也更大。在水泥粉磨生产线改造过程中,将高压力多辊外循环立磨用于预粉磨段,是降低粉磨电耗的发展方向之一。辊压机联合(半终)水泥粉磨系统中辊压机的吸收功耗至少应≥9.0 kWh/t,高值可以达到12.0 kWh/t,在此范围内越高越好。辊压机联合(半终)粉磨系统中,辊压机运行常常表现为不够平稳、时有偏辊现象发生、液压系统压力输出不稳定、操作不灵敏、液压系统现场“跑冒滴漏”严重、控制关键元器件购置困难等。建议采用辊压机SPC控制系统进行改造,以确保辊压机应保持稳定和较高的工作压力,确保良好的挤压做功能力,确保有更多的细粉产出,有利于系统高效低耗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