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将2017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接收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2例分为对照组(推拿治疗)和观察组(针灸治疗),每组46例。将两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积分、血流动力学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恶心呕吐、颈肩痛、头痛、眩晕四项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血管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针灸治疗的效果确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毫刃针配合龙氏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毫刃针配合龙氏手法治疗,对照组予电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P<0.05)。结论:毫刃针配合龙氏手法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加减配合项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比灵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内服镇肝熄风汤加减配合项七针治疗,以1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单项症状积分及椎动脉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眩晕、颈肩痛、头痛以及恶心呕吐各单项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椎动脉内径、收缩期血流量及舒张期血流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椎动脉阻力指数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高切、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镇肝熄风汤加减配合项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降低血液黏度和循环阻力,增大椎动脉内径和血流速度,缓解脑部供血障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刃针微创术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刃针微创术配合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Mc Gill量表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4.17%,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治愈率为25.00%,总有效率为79.17%;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RI、VAS、PP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PRI评分、VAS评分、PP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刃针微创术配合正骨手法可显著减轻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症状,恢复颈部关节活动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两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且观察组椎体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针刺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杜氏牵旋手法配合内热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杜氏骨伤科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选用杜氏牵旋手法配合内热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敏使朗治疗。共计治疗2疗程(2周),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及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ESCV)、左右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治疗组为9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CV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并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Vm均高于治疗前,并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杜氏牵旋手法配合内热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刃针结合Mulligan手法及微波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Mulligan手法及微波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刃针治疗。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84.9%,对照组为60.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ESCV)评分、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刃针结合Mulligan手法、微波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均用针灸治疗,实验组加用推拿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均提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热敏灸疗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热敏灸疗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热敏灸疗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浮针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8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联合电针治疗椎动脉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定位旋转复位法)与研究组(定位旋转复位法+针刺),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但对照组仍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0%、98.00%(P0.05);治疗后,两组ESCV评分均较入院时提升(P0.05),但对照组仍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针刺应用效果较好,能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葛根二藤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葛根二藤汤治疗,对照组服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两组均以两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相关参数以及症状体征积分进行比较。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3.3%,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流速(Vm)明显加快(P0.05),治疗后治疗组上述参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右椎动脉血管内径D明显变粗、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平均血流(TA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明显加快(P0.05),治疗后治疗组上述参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二藤汤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有良好疗效,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颈针八宫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给予针刺颈针八宫穴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量表(ESCV)、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椎动脉平均流速(Vm)、中医症候总积分进行效果评价,统计其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ESCV评分、CASCS评分、椎动脉Vm情况、中医症候总积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54%,7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颈针八宫穴可以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椎动脉平均流速及中医症候,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BA、双侧VA的Vs、Vm及EDV、TAMX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与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针推科治疗的11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针灸与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较对照组的68.42%明显提升,两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TMFV、PSV、PI、RI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肩颈痛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针灸与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确切,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利于症状的缓解,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何健  张丽霞 《新中医》2020,52(12):133-135
目的:观察项六针电针联合三步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颈动脉血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与推拿治疗,观察组给予项六针电针联合三步推拿法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眩晕、颈肩痛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眩晕、颈肩痛积分均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收缩期峰值血流(PSV)、血管搏动指数(PI)、平均血流速度(TMFV)、血管阻力指数(RI)均有所改善,观察组上述4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50.00%,高于对照组的23.68%(P0.05)。结论:项六针电针联合三步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局部血流状况,预后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针刺治疗;研究组采用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S-CSA)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FS-CSA评分均无差异(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FS-CSA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 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颈椎功能,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蒙医拔罐放血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针灸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蒙医拔罐放血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医拔罐放血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有疗程时间短、治疗次数少、取穴少、操作简便等特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灸辅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8年11月—2019年6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8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定位旋转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辅助治疗。2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P0.05);2周后2组PSV、EDV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2周后2组RI、PI和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针灸辅助手法复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明显,不仅可缓解患者症状,还可以改善患者颈部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通络舒筋汤联合中医推拿治疗交感型颈椎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将105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n=60)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实施推拿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络舒筋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椎动脉、基底动脉的收缩期末峰流速(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并评估联合组治疗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两组治疗前主要症状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头痛、眩晕、肩颈痛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联合组治疗后头痛、眩晕、肩颈痛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椎动脉、基底动脉VS、V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VS、VD均明显增加(P0.05),联合组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VS、V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服药期间及治疗结束后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络舒筋汤联合中医推拿治疗交感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相关症状,安全性、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