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东部沿海及南方水系发达的省份采用油船运油具有可观的经济性。码头收油工艺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主要有油船类型、码头性质、码头至库区距离,以及船主与油库业主协商采用的计量方式等。码头收油工艺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油库的正常生产运行。介绍了常见的码头收油工艺流程、流程设计的影响因素,以及清管设施。在码头收油工艺设计时,应综合论证并与业主协商,从而采用合适的工艺流程以实现最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喇二联合站污水系统由于受老化油的影响收油困难等问题,采取了如下解决方法:间歇少量收油是减少沉降罐内积油、减轻回收油老化程度和脱水器处理负担的可行方法之一;在污水罐内不同高度增设固定收油装置,用液位调控阀门连续或定期收油;利用密度球原理进行收油,在污水罐内设置自动收油装置,实现连续收油。  相似文献   

3.
三元复合驱回收油性质复杂,乳化程度高,且含有铁的硫化物等机械杂质,进入电脱水器后,可造成电场强烈放电,甚至垮电场,影响电脱水的平稳运行。针对污水沉降罐回收油对脱水系统的不良影响,在回收油性质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污水沉降罐回收油热化学脱水工艺及配套设备,在加药浓度200 mg/L、沉降6 h、加热温度70℃条件下,复合驱污水沉降罐回收油经单独处理后,油中含水率在0.5%以下,实现了回收油的达标处理。  相似文献   

4.
结合实验分析了反冲洗排水直接回收的危害,提出对回收水池的工艺设计进行改造的必要性,并且给出了回收水池运行机制、结构形式、收油方式及布水方式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5.
收油作业是油库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尤其是一些直接面向部队供应油料的周转油库,收油作业任务频繁。一个年收发量在1.5万 t 左右的中型油库,年收油作业有可能达到几十次,而每次收油都必须按照收油作业的一般程序,即:准备、收油、放空(结束)3个阶段。在每次收油过程中,都要先把放空罐的油料抽送到储油罐。抽送的目的有3个:①便于准确  相似文献   

6.
1 现状调查现污水罐的收油系统均为手动环形槽 ,这种人工手动系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缺点 :①收油率的效率受人为因素影响 ,收油精度低 ;②随着时间推移 ,腐蚀加重 ,地基下沉 ;③环形收油槽对收油不利 ,严重影响收油率。环形收油槽随着时间的推移腐蚀程度逐渐加重 ,从1984年~ 2 0 0 0年 ,累计穿孔数由 5次增到 2 3次 ;累计穿孔面积由 16 0 0cm2 增大到 3385 6cm2 ;累计维修时间由 2 0h增至 92h。其腐蚀对收油率的影响逐渐加大 ,收油率由90 %降至 6 7% ,累计维修费用由 2 6万增至 93万。2 自动收油系统为了改善目前状况 ,结合生产实际 ,决定…  相似文献   

7.
针对喇嘛甸油田已建污水处理工艺存在问题和不足,对其沉降工艺和过滤工艺进行技术改进。沉降工艺改进包括收油工艺技术的改进和气浮固液分离技术的应用两部分;过滤工艺改进包括石英砂过滤工艺改进和核桃壳过滤工艺改进两部分。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使采油六厂污水处理工艺的适应性有了整体的提升,达到了大庆油田公司考核指标的要求,有效保障了污水回注水质。  相似文献   

8.
刘扬  魏金辉  王志华  乐昕朋 《特种油气藏》2012,19(1):131-134,142
随着大庆头台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阶段,开采及输送方式改变,老化油量逐年增多,处理难度不断加大,制约着油田正常、高效生产。为解决大庆头台油田老化油处理工艺不够完善的问题,在对头台油田老化油进行物化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影响老化油乳化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其稳定机理以及头台油田老化油处理工艺技术现状,对头台油田原有的老化油回收处理方式进行了改善:以污水沉降罐内安装浮动式收油装置代替原有的收油槽式固定收油工艺,将脱水器工作压力提高到0.25 MPa,脱水温度提高到60℃,破乳剂加药量控制在230kg/d以及合理控制收油量。经过现场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除油罐中收油装置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了改造,设计了一种浮动收油装置。它主要由收油槽、收油管和活动接头组成。给出了活动收油槽的工作原理,浮动收油系统的受力分析,收油槽和收油管柱的设计计算,以及活动接头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某弱碱三元复合驱区块,采用常温不加热集输工艺,由于转油放水站破乳剂效果不佳,更换药剂较频繁,使污水站来水含油非常高,此状况持续一段时间后,造成沉降罐内油厚超高、滤料污染严重、过滤罐憋压现象出现、反冲洗效果差,导致滤后水质严重超标。针对此种现象,改进了收油流程与反冲洗流程后,实际运行效果较好,降低了收油困难,过滤罐憋现象减轻,滤后水含油量降低,保证了生产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10, pp. 9–10, October, 19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