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桂玲 《安徽化工》2007,33(6):20-23
分别考察了常规条件下和微波合成条件下,碘催化法合成7-(2-甲基-3-丁炔-2-氧基)-香豆素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合成法不仅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还节省了昂贵原料3-氯-3-甲基-1-丁炔的用量,是合成该产物较优的合成方法.此外,还对比考察了Mitsunobu成醚法与碘催化法合成目标产物,并对二者的反应历程进行了探讨,对DCC法合成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2.
邹昊  张倩 《化学试剂》2011,33(1):9-10,21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荆,采用操作简便、绿色环保的无溶剂合成方法,通过Pechmann反应成功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标题化合物.结构经1HNMR及MS确证.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以2,6-二氯甲苯为原料,经醚化、格氏反应、水解三步反应合成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酸的合成工艺.合成总收率达到72%,产品纯度达到99%.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以2,6-二氯甲苯为原料,经醚化、格氏反应、水解三步反应合成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酸的合成工艺.合成总收率达到72%,产品纯度达到99%.  相似文献   

5.
刘虎  阳年发  廖高荣 《化学试剂》2011,33(3):274-276
从三苯甲烷出发经过甲酰化,再与乙烯基溴化镁加成.氧化,高收率的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同时,对各步反应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找到了较好的合成条件,并用1HNMR和13CNMR对各步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以乙酰乙酸乙酯、三聚甲醛为原料和以壬二酸为原料的两条不同合成路线,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3-甲基环己-2-烯酮和(±)-3-甲基环己-2-烯醇.其结构均经过IR、1HNMR、13CNMR和MS谱图的验证.对两条不同合成路线进行比较,讨论了影响合成的因素.并用合成化合物对纵坑切梢小蠹进行生物活性测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以水合肼、二硫化碳和溴甲烷为原料合成二硫代肼基甲酸甲酯,经关环、氧化生成2-甲砜基-5-三氟甲基-1,3,4-噻二唑的合成工艺,并优化了反应条件,合成总收率(以水合肼计)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8.
3-溴-6-甲基哒嗪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炳炜 《化学试剂》2008,30(2):143-144
以乙酰基丙酸、水合肼为原料,通过3步反应,高产率地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和MS-ESI确证.该方法步骤短,收率高,是一种合成3-溴-6-甲基哒嗪的简捷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最常用的异丙醇和苯甲醛为原料,用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直接引入羟基,合成了光敏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实验仪器和实验条件简单,合成原料便宜易得,降低了合成成本,提高了转化率,同时和传统的合成方法比,大大地减轻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合成4-碘-2-甲基苯甲酸的新方法,合成的中间体和目标产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得到了确证.  相似文献   

11.
Oxidation of 2-propanol with hydrogen peroxide catalyzed by TS-1 was strongly retarded in the presence of an equimolar 1-propanol to a level of 1-propanol oxidation, and the competitive oxidation behavior was applied for the selective oxidation of 1-methoxy-2-propanol to afford 1-methoxy-2-propanone in a high yield of 85%.  相似文献   

12.
许文友  袁希钢 《化学工程》2004,32(1):65-68,76
实验测定了正丙醇 水 氟化钾、异丙醇 水 氟化钾、正丙醇 水 碳酸钾、异丙醇 水 碳酸钾体系在25℃时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当水相中氟化钾或碳酸钾浓度较高时产生的正丙醇或异丙醇富集相中含有可以忽略的盐,水富集相中含有可以忽略的正丙醇或异丙醇,因此用氟化钾或碳酸钾可以成功地分离正丙醇 水或异丙醇 水体系。采用Pitzer方程计算富水相中水的活度,用NRTL方程计算富正丙醇或异丙醇相中水的活度,将二者结合对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良好,为工业上用钾盐分离正丙醇 水或异丙醇 水体系提供了数据和模型。  相似文献   

13.
The present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identify proteins that interact with 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 1 (mTORC1) to enable it to carry out its crucial cell signaling functions. Endogenous and myc-tag mTORC1 was purified, in-gel tryptic digested and then identified by nano-LC ESI Q-TOF MS/MS analysis. A total of nine novel interacting proteins were identified in both endogenous and myc-tag mTORC1 purifications. These new mTORC1 interacting partners include 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s A2/B1, enhancer of mRNA decapping protein 4, 60S acidic ribosomal protein, P0, nucleolin, dynamin 2, glyceraldehyde 3 phosphate dehydrogenase, 2-oxoglutarate dehydrogenase, glycosyl transferase 25 family member 1 and prohibitin 2. Furthermore hnRNP A2/B1 and dynamin 2 interaction with mTORC1 was confirmed on immunoblotting. The present study has for the first time identified novel interacting partners of mTORC1 in human T lymphoblasts (CCRF-CEM) and human embryonic kidney (HEK293) cells. These new interacting proteins may offer new targets fo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in human diseases caused by perturbed mTORC1 signaling.  相似文献   

14.
以1,1,2 三氯乙烷为原料,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二氯乙烯,与混酸(硝酸与盐酸)反应,得到1,1 二氯 2 硝基乙烯。考察了温度、时间、三氯乙烷和氢氧化钠的用量比、偏二氯乙烯与混酸的用量比等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反应条件为:①偏二氯乙烯合成温度65℃,反应时间1.5h,n(C2H3Cl3)∶n(NaOH)=1∶1.15,偏二氯乙烯的收率99%;②1,1 二氯 2 硝基乙烯的合成n(HNO3)∶n(HCl)∶n(C2H2Cl2)=1.3∶1.3∶1,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3h。产物通过GC MS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首先由2-甲基丁酸、氯化亚砜,合成了2-甲基丁酰氯,其次,以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苯与2-甲基丁酰氯反应合成了2-甲基-1-苯基-1-丁酮,当催化剂用量为22 g,2-甲基丁酰氯的滴加时间为1.5 h,苯与2-甲基丁酰氯物质量的比为5.0∶1时,收率为92.6%。最后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以四氯化碳为氯化试剂,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将2-甲基-1-苯基-1-丁酮直接氯代和水解制得2-甲基-2-羟基-1-苯基-1-丁酮。当四氯化碳的用量为12 mL,四丁基溴化铵用量为6 g,氢氧化钠浓度为17%,反应时间为6 h时,产品的收率可达90.3%。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质谱对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6.
1-乙基(2’-丙烯酸酯-1’-基)-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甲酯是合成多菌灵高 分子化学型缓释剂的重要单体。本文报道了1-乙基(2’-丙烯酸酯-1’-基)-2-苯并 咪唑氨基甲酸甲酯及其制备过程中的中间体-1-羟乙基-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甲酯的 合成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薛俊利  孟祥坤  许锡恩 《化工进展》1999,18(2):15-17,24
介绍了钛硅分子筛催化剂(TS-1)和它催化下的丙烯与H2O2的环氧化反应,以及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环氧化过程与H2O2生产相结合的集成过程。  相似文献   

18.
选择二溴四氟乙烷为调聚剂,以三氟氯乙烯为调聚单体,尝试了3种不同方法试图合成双溴封端的三氟氯乙烯均聚调聚物,通过实验比较了3种方法的优缺点,同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元素分析以及核磁共振等手段对调聚物的分子量、端基类型及其结构形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本文的合成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合成不同分子量的双溴封端调聚物。  相似文献   

19.
杜志云  陈京才 《广东化工》2006,33(11):29-30
以维生素B1为催化剂,在三乙胺为碱的条件下,催化2-噻吩甲醛发生安息香缩合反应制备噻吩偶姻,产率15%。  相似文献   

20.
以3-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原料制得氨基硅油;以十三氟辛醇、衣康酸等为原料制得衣康酸双(十三氟辛基)酯;分别采用衣康酸双(十三氟辛基)酯、丙烯酸十三氟辛酯与氨基硅油中的伯氨基发生加成反应,制得2种含氟烯酸酯改性氨基硅油,并将其应用于涤纶织物的增深整理。研究了衣康酸双(十三氟辛基)酯改性氨基硅油中氟的质量分数和氨基的质量分数及整理工艺对涤纶织物增深整理效果的影响。衣康酸双(十三氟辛基)酯改性氨基硅油中增加氟的质量分数有利于增深率的提高,而增加氨基的质量分数却导致增深效果降低;丙烯酸十三氟辛酯改性氨基硅油对涤纶织物增深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整理剂浓度30 g/L,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2 min,增深提升率达19.40%。两种改性氨基硅油对涤纶织物均有较好的增深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