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声自导鱼雷是攻击潜艇的主要武器之一。而使用噪声干扰器则是潜艇对抗来袭声自导鱼雷的主要手段。介绍了噪声干扰器对抗原理,建立了噪声干扰器使用模型以及声自导鱼雷对潜艇攻击的弹道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了噪声干扰条件下智能与非智能鱼雷攻击潜艇的命中概率。证明了为对抗水声干扰器材,鱼雷需要向智能化高速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噪声干扰器对抗声呐使用效果分析与使用方法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噪声干扰器是一种宽带大功率压制性干扰器材 ,可用来对抗主、被动声呐跟踪 ,还可对抗声自导鱼雷的攻击。文章在分析噪声干扰器工作机理基础上 ,以假想潜艇携带噪声干扰器对抗声呐为例 ,通过仿真计算 ,分析噪声干扰器对抗声呐的使用效果 ,并对噪声干扰器使用方法探讨。  相似文献   

3.
夏志军  章新华 《声学技术》2004,23(Z1):288-292
本文在分析低频噪声干扰器工作机理的基础上,计算出干扰器的有效干扰区域,并以假想舰艇携带低频噪声干扰器对抗线导鱼雷为例,仿真计算了噪声干扰器对抗线导鱼雷攻击时的干扰效果.仿真结果表明,使用低频噪声干扰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水面舰艇在水声对抗作战中的生存概率,但对抗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机动规避是潜艇对抗航空声自导鱼雷的重要措施.本文分析了潜艇运动态势对声自导鱼雷探测性能的影响以及潜艇规避航空声自导鱼雷攻击的3种机动模式,建立了潜艇机动规避数学模型,仿真分析了潜艇不同规避航速和航向时声自导鱼雷的命中概率.仿真结果表明,潜艇采用合适的规避策略可以降低航空声自导鱼雷的命中概率.  相似文献   

5.
声诱饵仿真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面舰/潜艇对抗鱼雷的整个过程中,使用声诱饵对鱼雷进行软杀伤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声诱饵的性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估,作者建立了一个声诱饵仿真系统。文章就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从系统的角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陈敬军 《声学技术》2013,32(5):439-444
鱼雷防御可以采用软杀伤和硬杀伤两种对抗手段。现在大多数鱼雷防御系统还是软杀伤型的系统--使用诱饵或干扰器干扰潜艇的目标指示,去误导或打断鱼雷的制导机制。但软杀伤并不能对抗某些类型的鱼雷,加上大部分先进的现代鱼雷都具有反对抗措施,导致软杀伤防御的有效性在降低,需要开始更多地关注能够消除威胁的硬杀伤系统。现代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中正在不断增强对来袭鱼雷的硬杀伤能力。反鱼雷鱼雷、火箭深弹、拦截网、爆炸式声诱饵等都是用于鱼雷防御的硬杀伤手段,对相关硬杀伤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回顾。  相似文献   

7.
利用低频主/被动拖曳声呐和航空吊放声呐探测安静型潜艇是今后一段时间里的一种主要探潜方式.与此同时,使用空投鱼雷与安静型潜艇进行作战将是一种主要的反潜手段.文章讨论潜艇对抗空投鱼雷将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首先分析我国潜艇将面临的敌空投鱼雷的性能特点和反潜飞机上的主动吊放声呐及空投浮标的情况,接着讨论早期发现携带空投鱼雷和吊放声呐的直升机平台的方法,进一步讨论对入水鱼雷的发现和对抗问题.  相似文献   

8.
庞博 《声学技术》2020,39(3):295-298
水声干扰器作为一种水声对抗器材,对声呐具有干扰压制作用。借助声呐方程,针对声呐的主、被动工作方式分别建立了干扰器干扰效果参数级模型,分析计算了探测距离衰减率和压制扇面,最后给出了仿真分析实例。提出的参数级模型分析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衡量干扰器对声呐干扰效果的方法,可为干扰器对抗作战策略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姚蓝  韩明连 《声学技术》2002,21(1):88-90,98
利用低频主/被动拖曳声呐和航空吊放声呐探测安静型潜艇是今后一段时间里的一种主要探潜方式。与此同时,使用空投鱼雷与安静型潜艇进行作战将是一种主要的反潜手段。文章讨论潜艇对抗空投鱼雷将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道德分析我国潜艇将面临的敌空投鱼雷的性能特点和反潜飞机上的主动吊放声呐及空投浮标的情况,接着讨论早期发现携带空投鱼雷和吊放声呐的直升机平台的方法,进一步讨论对人水鱼雷的发现和对抗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潜艇规避主动鱼雷探测所要考虑的要素,仿真分析了潜艇规避自导鱼雷所需的最小速度和海况以及潜艇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现潜艇探测距离与潜艇规避速度存在突变点,即探测距离大于一定距离后潜艇的规避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孟荻  袁延艺  刘平香 《声学技术》2015,34(3):275-278
潜艇回波可以等效成若干个散射亮点回波相干迭加的结果,现代声自导鱼雷基于这一物理事实,通过辨识目标尺度来识别真假目标。提出使用具备数据通信能力的多个点源声诱饵,通过信息交互实现各声诱饵回波发射延时的有序控制,实现对尺度目标的多亮点回波模拟。具体仿真算例表明,该方法对利用方位走向特征和声成像进行目标尺度识别的鱼雷具有对抗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线阵声诱饵对抗具有尺度识别能力鱼雷的性能,以分裂波束和方位走向法为例,分析了鱼雷对尺度目标回波的识别方法,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线阵声诱饵在对抗具有尺度识别能力鱼雷时的若干技术问题,通过仿真验证了线阵声诱饵对抗尺度识别能力鱼雷的有效性。本文证明了线阵式的声诱饵可以有效模拟舰船目标的尺度特征,在对抗有尺度识别能力的鱼雷时是很有意义的发展方向。本文所给出的仿真方法,除了建立线阵诱饵在诱骗有尺度识别功能鱼雷的仿真模型外,还可以作为物理模型应用在诱饵工作程序中,提供各阵元的延迟时间等声学参数。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水下潜艇对空中反潜飞机的警戒和探测问题。针对潜艇和反潜机对抗中的信息不对称性,建立了空中声源航行的多普勒效应和水下声传播模型,提出了基于时延估计的空中声源水下检测方法,对增强潜艇预警空中声源的能力进行了探讨。这对于潜艇今后增强预警空中声源的能力,改善潜艇和反潜飞机对抗中的不对称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几种目标尺度识别方法的机理,针对其特性和传统声诱饵的不足,研究了一种基于潜艇亮点模型的线列阵声诱饵,并对其参数进行了选取.仿真结果表明,该声诱饵对基于目标尺度识别的鱼雷具有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朱辉庆  褚福照 《声学技术》2018,37(3):232-236
信号级仿真以其能更真实地模拟装备作战性能且可进行统计仿真等显著优点成为完成水下作战效能评估任务较为理想的平台之一,而诸如舰艇辐射噪声模型等水下作战实体的声学模型则是构成水下作战评估体系的基础。在对水下作战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水声探测信号级仿真通用模型库。该模型库以鱼雷为声学模型,通过数据库将八类水下作战实体和环境模型进行分类管理,支持离线和在线仿真,模型库中的各模型均经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该模型库的建成,为水下作战系统的总体设计、性能测试、方案验证以及声兼容性研究提供了工程化的研究基础和较为真实的试验环境。  相似文献   

16.
噪声干扰器压制声纳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噪声干扰器是一种压制性干扰器材,可用来对抗主被动声纳的搜索、跟踪.以压制后声纳的作用距离与压制前声纳的作用距离的比值为变化量,建立了噪声干扰器压制声纳的压制区域计算方法,定义了捷径曲线函数,并建立了捷径曲线函数和有效搜索宽度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压制前后有效搜索宽度的变化和噪声干扰器在不同位置有效搜索宽度的变化,可以对噪声...  相似文献   

17.
一种组合干扰模型的水声对抗与反对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水声对抗战术模型及其反对抗措施.对抗模型是将远距离支援的噪声干扰器和近距离投掷的回声重发器组合使用.它具有干扰效果强,反对抗难的特点.反对抗措施采用了心动阵列处理技术和并行空间阵处理技术相结合的系统方案.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反对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对不同速度尾流自导鱼雷的稳定探测,建立尾流自导鱼雷典型弹道模型,对运动平台主动声呐混响和鱼雷目标回波的多普勒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探测尾流自导鱼雷的主动声呐来说,当鱼雷速度小于2倍平台速度时目标多普勒较小且不稳定,仅依靠多普勒滤波难以完全避开混响干扰并实现稳定探测。提出使用宽带多普勒敏感信号与CW信号的组合形式来探测尾流自导鱼雷。仿真给出了组合信号的距离、速度分辨力和混响抑制能力,证明了其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9.
反鱼雷水声对抗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蓝  刘平香 《声学技术》2001,20(4):183-187
对于大中型水面舰艇和潜艇来说,鱼雷威胁是致命的,因此近10几年来,反鱼雷水声对抗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文章在简要介绍威胁不同类型舰艇的各类鱼雷以后,讨论了反鱼雷水声对抗系统的基本构成和主要功能,也讨论了新一代水声对抗技术对鱼雷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对反潜机的螺旋线搜索模型、吊放声纳的探测模型、潜艇的规避策略模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潜艇航速的变化及采用不同规避策略对吊放声纳搜索概率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潜艇航速的增加,吊放声纳搜索概率不断下降,且航速变化对吊放声纳主动工作方式的搜潜概率影响要大于被动工作方式;潜艇以远离当前吊放点为规避航向且全速规避时会明显降低吊放声纳的搜索概率.这对潜艇规避对抗吊放声纳搜索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