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在传统中药气雾吸入基础上,结合现代超声雾化吸入与氧疗技术综合形成针药氧综合疗法改善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方法 纳入河北省中医院2003-09/2005-09入院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采用针药氧综合疗法,将具有醒脑开窍、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脑康合剂(主要成分:川芎、薄荷、冰片、丹参、檀香各9g)提取其有效成分,制成药氧液,给予雾化吸入,同时施以针刺治疗,针刺选穴:肩隅、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昆仑,留针30rain,1次/d。对照组单纯采用氧针疗法。检测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参与观察者对照组因资料不全脱落2例,最后进入结果分析238例。①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95%,88.1%,P〈0.01)。③治疗后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P〈0.05)。④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两组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脑康合剂胶囊通过调节血脂和改善血液流变学,从而改善了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中风康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风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观察方法,中风康治疗124例为治疗组,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135例为对照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分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急性期和恢复期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急性期和恢复期有效率也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风康可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优于步长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急性期和恢复期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回医药药氧疗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3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0例采用回医药药氧疗法加基础疗法治疗,对照组118例采用单纯吸氧疗法加基础疗法治疗,均1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升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回医药药氧疗法加基础疗法可提高ATCI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明显与抗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铁蛋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2例)和对照组(148例),治疗组予通心络胶囊和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铁蛋白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铁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和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铁蛋白浓度,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参照组给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沉、红细胞比积、全血高切比黏度、全血低切比黏度)、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参照组的73.68%(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调节血液流变学,增强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1):1692-1693
目的分析活血通脉汤联合曲克芦丁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7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参照组予以曲克芦丁,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活血通脉汤。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89%(34/37)高于参照组72.97%(27/37)(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降低幅度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曲克卢丁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基础上加用活血通脉汤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创伤后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创伤(TBI)后脑梗死的疗效,寻求治疗TBI后脑梗死的最佳方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7例TBI合并脑梗死患者按入院顺序和是否选择高压氧治疗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2例).治疗组采用高压氧(220 kPa)联合醒脑静注射液3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20d;对照组只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治疗20 d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NDS(分)均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10.72±2.92比15.10±5.41,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对照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组全血低切黏度(mPa·s)、全血高切黏度(mPa·s)、血浆黏度(mPa·s)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全血低切黏度:7.03± 1.69比8.28±1.56;全血高切黏度:5.82±0.96比6.95±1.20;血浆黏度:1.45±0.22比1.69±0.37,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7%比66.7%,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TBI后脑梗死较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更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脑梗死更有益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0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降压、脱水和抗凝等常规治疗并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指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峰值流速、舒张末流速、血管搏动指数和血管阻力指数等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计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值及总有效率。结果联合给药组治疗后ESS分值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丹参多酚酸盐两药联用治疗脑梗死可以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液黏滞度,改善脑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9.
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4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志雄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5):2418-2419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红花注射液4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对照组40例,用丹参针16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两组治疗均每日1次,疗程均为15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50%(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梗死灶体积缩小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减少脑梗死面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0.
溶栓合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溶栓合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具有溶栓指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溶栓合剂治疗,对照组仅用尿激酶治疗,两组患者的其他常规辅助治疗方法相同,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为67.9%,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显效率为31.3%,总有效率为68.8%;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溶栓合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纯尿激酶,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性高,能降低脑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西医治疗脑梗死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脑梗死患者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5例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14%(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各时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经治疗15 d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有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血黏度等药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方氏头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60例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补阳还五汤,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方氏头针。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脑血管储备(CVR)及Fugl-Meyer上肢和下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方氏头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2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2组均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川芎嗪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针灸和推拿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脑循环动力学指标(脑血管外周阻力、特性阻抗、动态阻抗、血流量、血流速度)的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1个月后动态阻抗、特性阻抗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血管外周阻力均显著降低,血流量增加、血流速度更快(均P<0.05)。结论中医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患者的脑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应用维生素E,观察组患者应用丁苯酞进行治疗,评价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机体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个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评价丁苯酞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比容、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能力,且能有效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80-282
探究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综合疗法在重症脑卒中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110例重症脑卒中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各55例。A组采用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综合疗法;B组采用综合疗法。将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流变、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总结两种治疗方案的差异。治疗前,两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基本无差异(P0.05);治疗后A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A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综合疗法在重症脑卒中老年患者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流变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减少了患者的病痛困扰,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86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西医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椎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椎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粘稠度,增加脑部供血,提高脑部微循环,促进神经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赵杨  马良  钟启刚 《临床荟萃》2021,36(3):212-215
目的探讨谷红注射液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对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7例,采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联合组77例,采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谷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红注射液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液流变学,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补阳还五汤辅助治疗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辅助治疗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接诊的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改善循环、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调节血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Lp-PLA2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及血清Lp-PLA2等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及血清Lp-PLA2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辅助治疗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益气祛瘀涤痰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安阳市中医院2020年7~12月收治的96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益气祛瘀涤痰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血黏度指标、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46/48)高于对照组的83.33%(40/48),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08%(1/48)低于对照组的22.92%(11/48)(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祛瘀涤痰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脑梗死康复期疗效确切,能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提高生活能力,改善血浆黏度,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及对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心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诊断明确的脑梗死病人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6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2粒,每日3次,总疗程2个月。治疗前后使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S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并观察其变化,并观察心脑事件的发生率与不良反应。结果用药2月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的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vsP<0.05)。治疗组能明显降低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并能够明显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P<0.01)。并且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心通治疗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