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镇赉县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镇赉县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作为一个国家商品粮基地,农业发展的比重大。为了探讨镇赉县生态环境现状和资源消耗特点以及农牧交错带在承担外来资源压力转移方面的作用,应用生态足迹法对镇赉县2010年生物资源生产数据和能源消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镇赉县农牧业发展在资源利用中占主要地位,农牧业生产中大部分产品用于对外销售,因此该地区承担了巨大的外来资源压力转移,已经出现生态赤字。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为推动农业发展,当地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来解决粮食产量低、无复种的问题,因此占用其他土地类型,这些活动过度干扰了生态环境,加剧了镇赉县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2.
沙尘暴是影响阿拉善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是破坏生态环境系统平衡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文中根据阿拉善盟8个站(1961-2007年)近47年的沙尘暴观测资料进地了分析,寻找出沙尘暴变化特征及规律,为应变气候变化,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减少农牧业经济损失,保障阿拉善盟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农牧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浩  郑重 《东北水利水电》2021,39(11):37-38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商品粮生产基地,由于传统粗放式生产理念的影响,当前东北地区水生态环境存在诸多问题.文中简要阐述了东北农村水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几点治理保护措施,仅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甘南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属于半干旱区,水土流夫严重,给农牧业造成极大危害。为使生态环境和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已采取多种措施,特别是种植沙棘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民乐县童子坝河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在内陆河流域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项目以促进社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区域经济效益为根本,通过综合治理,项目区防风固沙效益明显增强,水土流失强度显著减小,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现已成为民乐县生态农业建设基地。作者对小流域治理项目创新思路与成功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提炼,试图在合理配置资源和生产格局,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探索出一条适合内陆河流域生态发展和更具推广前景的小流域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黄河中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和能源生产基地,也是文化资源丰富地区.黄河流经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核心区域,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是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分析了黄河中游地区的地貌特征、气候环境特点、水土环境和经济发展基本状态,以及存在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管理机制矛盾和公众参...  相似文献   

7.
我区作为农牧业重要省区,水利工程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区农牧业的发展,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综合利用、防洪防涝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可避免地要对已形成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干扰。文章对内蒙古地区水利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旨在尽量控制和避免水利建设对生态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真正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古浪县在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中,确立了"南护水源、中建绿洲、北治风沙"的工作思路,即在南部山区保护生态水源,积极实施"下山入川"工程,加大移民搬迁力度和劳务输出力度,切实减轻生态环境压力,使脆弱的生态环境渐趋恢复;在中部川区做好压田、节水、调结构,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积极发展设施农牧业,培育特色产业,加强水资源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通过防止土地沙漠化 ,因地制宜集中连片发挥林、草永久性屏障作用。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建设饲草料基地 ,实现牧民完全定居。对荒漠草场禁止放牧 ,实行封山育林。大面积种植林草 ,既改善生态环境 ,又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 ,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民乐县北部潍荒漠风蚀区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在西北地区及内陆河流域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项目以促进社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区域经济效益为根本,通过综合治理,项目区防风固沙效益明显增强,水土流失强度显著减小,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现已被确定为民乐县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基地。本文对北部潍风蚀区治理项目创新思路与成功模式进行总结和提炼,试图在合理配置资源和生产格局、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探索出一条较以政府为主导的北部滩治理模式更具推广前景的小流域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吴春华  王晓峰 《人民黄河》2005,27(12):13-14,29
黄河源区地势高亢、气候寒冷,属高寒草原区,是黄河的主要水源补给区。区内人口稀少,居民多以放牧为生。由于近年来气候升温、持续干早,加上超载过牧及其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径流最减少,水土流失、泥石流加重,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使当地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受到威胁,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从黄河源区生态修复的适宜性入手,提出了该区生态修复的措施:①开展禁牧育革和休牧育草;②抓好沼泽湿地的保护;③做好生态移民工作;④实施一系列政策、法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盐碱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西部,其他地区分布较少。盐碱土中因含有大量有害离子,而抑制植物有生长,甚至不能生长,是区域内生态环境恶化,作物产量不高,制约农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为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改良和利用盐碱地,对补偿日益减少的耕地、改善农牧业生态环境、提高区域作物产量、促进农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谈新疆哈巴河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通过防止土地沙漠化,因地制宜集中连片发挥林、草永久性屏障作用。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建设饲草科基地,实现牧民完全定居。对荒漠草场禁止放牧,实行封山育林。大面积种植林草,既改善生态环境,又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杭锦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总土地面积1.89 km2×104km2,是全市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干旱、滥牧、滥挖、滥垦等因素对该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致使草场退化、沙化、水土流失面积增大,牧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致使当地经济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15.
对张家口市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剖析了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保护区域生态、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编制科学合理的湿地及周边地区的开发利用规划和加强宣传教育等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TM/Landsat8 OLI影像数据和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采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分布指数,分析了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区2000—2020年的“三生”空间用地变化和生态环境效应,以及“三生”空间用地变化和生态环境效应对地形地貌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2000—2020年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区的“三生”空间用地总体特征为生态用地最多,生产用地次之,生活用地最少,其中生态用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生产用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生活用地面积则呈持续增加趋势;草地生态用地、林地生态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三者之间的相互转换高于其他用地类型之间的相互转换,草地生态用地面积转移最大;工程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波动变化,东部和西部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优于中部地区,其中海拔大于1 700 m、坡度大于15°的区域及东坡和南坡生态环境质量较好,而低海拔区生态环境质量呈逐渐变好趋势,非喀斯特区和纯喀斯特区生态环境质量好于亚喀斯特区,但非喀斯特区和纯喀斯特区生态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了达到恢复植物,改善生态,提高农牧业生产经济效益的目标,武川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良好机遇,利用国家有关退耕还林还草的优惠政策,确立了”调整结构,多种经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立草为业,农牧结合、各业促进,兴县富民“的总体工程思路。  相似文献   

18.
麦海因灌区位于额敏县上户乡境内,区域耕地及草场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农牧业发展条件。但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全县天气干燥,降水稀少,水土资源矛盾十分突出。为实现天然草场分区轮牧,改善草场生态环境,确保增草、增畜,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中对灌区的草场资源进行了平衡分析,以确保草地生态走向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彭珂珊 《中国水利》2003,(10):28-30
根据近几年来草地灾害给农牧业生产与人民生活造成的重大损失,系统地剖析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探讨草地灾害的成因,进而提出恢复与重建的途径,用以指导植被恢复重建和生态环境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渝西地区自产水资源短缺,河流生态脆弱,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不足以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资源配置格局亟需优化。因此,基于MIKE BASIN软件平台建立了渝西水资源配置模型,模拟对象包括区内主要水源工程、用水户和河流;然后从生态基流需水、水生生物需水、基本自净功能需水3个方面分析了河流控制断面生态环境需水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退还现状生产生活挤占的生态用水和区内水资源优先满足生态环境需水的前提下,以提水利用嘉陵江、长江过境水为主要解决生产生活缺水并补充河流生态环境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