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文章针对智能电网中电力营销管理系统面临的问题与考验,构建了基于云计算的电网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其总体架构包括基础设施层、应用接口层、应用服务层和用户接口层。文章提出了按需定制的电力营销服务模式,将电力营销服务定制为3个步骤:定义原子级服务模块并提取业务流程规则,由服务供应商提供;遵循流程规则,利用原子级服务模块组合业务流程,由电力营销部门完成;调用相应的业务流程服务,即电力营销客户按需调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传统变电站开关控制存在的弊端,以及变电站数字化发展方向对现有过程层设备提出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PLC变电站智能接口装置,该装置能够把开关控制相关的二次信号通过光纤与间隔层设备接口,以实现传统变电站开关控制的数字化改造。该智能接口将数字信号延伸到过程层设备,以可编程控制器取代传统高压开关柜的继电器以及控制回来的操作箱单元,以光纤代替信号电缆,接入综自系统后,PLC可实时接收遥信、遥控、保护命令并完成跳合闸控制、开关的远方操作、遥信参数、就地操作参数的上传。该智能接口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扩展性好等特点,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智能体SOA模型的电力系统信息集成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电力系统信息的横向集成(集成化平台)和纵向集成(网络化平台)的特点和需求,提出在多智能体系统(MAS)模型上构建面向服务架构(SOA)结构体系解决电力信息系统集成问题;分析了电力信息系统的集成框架,提出了接口智能体(界面层)、信息集成总线和服务智能体(模型层)、决策/协调层的三层结构;分析了SOA的元模型机构,提出联邦管理智能体的概念,形成在SOA模型下的多智能体的联邦或联盟的协作关系.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电力系统信息的横向集成(集成化平台)和纵向集成(网络化平台)的特点和需求,提出在多智能体系统(MAS)模型上构建面向服务架构(SOA)结构体系解决电力信息系统集成问题;分析了电力信息系统的集成框架,提出了接口智能体(界面层)、信息集成总线和服务智能体(模型层)、决策/协调层的三层结构;分析了SOA的元模型机构,提出联邦管理智能体的概念,形成在SOA模型下的多智能体的联邦或联盟的协作关系。  相似文献   

5.
高压直流输电(HVDC)及灵活交流输电(FACTS)装置因其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电网中,但是其实际应用时间较短,加之其控制器的复杂性,使得对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电网中 FACTS 装置之间及 FACTS 装置与 HVDC 间的交互作用的研究不够成熟和完善.文中以定量分析南方电网中FACTS 装置之间以及 FACTS 装置与 HVDC 系统间的交互作用大小为目标,建立了含 FACTS 装置和 HVDC 系统的多机电力系统的线性化模型,并详细阐述了引入不同 FACTS装置及直流系统时,控制变量、输出变量的选择及对代数方程的处理.接着对南方电网进行等值,利用该线性化模型推导出等值系统的传递函数,利用 RGA 方法找出 FACTS 装置之间以及 FACTS 装置与 HVDC 系统间的交互作用的大小.最后通过大扰动下的 Prony 分析验证了 RGA 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快智能用电服务的建设速度,提高智能用电服务的质量,实现智能用电服务过程中的用电设备发现、设备识别、设备信息采集及系统控制策略下发等功能的标准化,提出一种用电设备"即插即用"技术。首先设计设备"即插即用"协议框架,明确协议各层组成以及设备和智能用电服务系统的互操作流程;然后进行协议具体内容设计,包括协议的格式定义和内容定义;最后设计协议实现方案并进行实践验证。实践结果表明该设备"即插即用"技术可满足设备和智能用电服务系统之间的互操作。  相似文献   

7.
面向目标的FACTS设备智能预估控制方法(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智能预估控制器的性能指标 从前面介绍的智能预估控制方法的思路来看,智能预估控制实质上是一种自适应优化控制,它通过对一组性能指标的阶段性综合优化来确定某一时刻FACTS设备的控制信号.实现FACTS设备智能预估控制的必要前提是控制器本身能够较为准确地实时预估FACTS设备的输出对电力系统产生的调节作用,并且能够用预先确定的性能指标对它们进行评价.因此,建立适当的控制性能指标是实现FACTS设备智能预估控制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8.
IEC61850是世界统一的智能变电站通信协议,实现其通信首先要建立起符合IEC61850标准的通信模型。IEC61850规定了智能电子设备"服务器—逻辑设备—逻辑节点—数据对象—数据属性"的五层信息模型体系,根据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的技术特点,扩展定义了行波故障测距装置逻辑节点RTWL及其包含的数据对象、数据属性,建立完整的五层信息模型。在此基础上定义行波故障测距装置的信息服务内容,对其含义、通信模式、通信方式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智慧城市是当前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形态,它要求城市中各个业务系统能够实现充分的互动。标准化的外部服务接口设计是促进智能电网更好地参与智慧城市业务互动的重要保障。从智慧城市对智能电网的业务需求出发,结合规范化分解和按需重构的方法,对智能电网在城市中的外部服务进行了解析,得到了一组智能电网在智慧城市中的外部服务接口,并基于该接口进行了智慧城市互动业务典型设计。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智能水电厂的基础支撑服务实时监控与通信业务层,详细论述了智能水电厂系统基础支撑服务的原理、结构与功能,提出了基于服务代理拦截的统一信息分析方案。分析了此种设计的特点和运行流程,为智能水电厂的系统服务运行提供一套统一和高效的监控与通信架构。  相似文献   

11.
灵活交流输电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红  陈继军 《广东电力》2010,23(9):21-26
介绍了几种典型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AC transmision system,FACTS)控制器的的构造及其对电网的作用,具体阐述了FACTS技术在电力系统稳态和动态中的应用,即可进行快速、连续、灵活的无功补偿和无功优化管理,抑制低频振荡和次同步振荡,进行动态潮流控制及电压控制,提高电网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水平。说明了FACTS技术引入智能电网带来的益处,比较了FACTS控制器较传统方法的优越性在于更快的响应速度、频繁的控制及连续控制能力。最后指出FACTS技术支持建设自愈、互交、优化和兼容的智能电网。  相似文献   

12.
智能用电互动服务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研究国内外智能用电服务的发展现状、技术支持和试点情况,分析了建设智能服务平台的重要意义.针对智能电网条件下的用户个性化、多样化服务需求,提出了智能服务互动平台系统方案和设备配置,重点介绍了平台系统架构、网络接口和关键设备等内容,并通过厦门智能互动社区试点项目介绍了互动服务平台的应用实践.最后对互动服务平台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针对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需求设计了全新的系统构架。文章阐述了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的关键技术和典型应用,并描述了其在坚强智能电网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在智能电网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博  方彤 《中国电力》2020,53(8):107-116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对于智能电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BDS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出发,结合智能电网的需求,对BDS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开展研究。构建基于BDS的统一时空信息支撑框架,从授时、定位导航和短报文通信等方面分析BDS在智能电网的相关典型应用,结果表明:BDS是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基础支撑组件,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综合应用会对BDS起到融合增强效果,而BDS在智能电网的深化应用还面临成本、应用场景拓展、标准体系建设等挑战。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未来电网需求和智能电网愿景,提出了智能电网的架构目标和原则,强调现有电网资源的有效利用,其服务和程序的可重用性、可移植性、系统的易管理性。设计了智能电网信息通信架构的演进路线,实现了架构从业务筒仓到系统集成的过渡。提出了基于开放标准分层服务的未来智能电网架构设想,以“系统的系统”(system of systems,SOS)为特点,支持演进路线,面向服务高度集成,基于开放标准使服务和接口具有很高的可重用性和松耦合性,使得架构在面对未来的未知需求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健壮性和灵活性,随需应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能源发电规模的增加和能源供需广域平衡需求的日趋迫切,电网对柔性交流输电技术(FACTS)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各种FACTS设备都可提升电网稳定性,如何选择最优方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博弈论的发展为FACTS设备的方案选择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通过提出设备选择指标,并利用博弈论对各权重指标进行博弈,得到更加合理的权重值,构建评价体系模型,对FACTS设备中的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可控串补(TCSC)以及新增输电通道3种方案进行比选。最后,通过在某地区电网新技术设备选择中进行实例应用,得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以电力光纤到户公共平台建设为基础,搭建了光伏储能电站、光导照明系统和能效管理平台为核心的绿色清洁能源示范应用体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探索研究基于电力光纤网络的智能电网业务应用,实现了配用电侧低压信息自动采集、小区配电自动化、商户(居民)能效管理、智能家居与安防技术、一体化缴费方式等新型业务应用技术,搭建了光纤到户气候小区运营管理平台,并与智慧城市云平台建立接口,实现供电企业与广电网络、通信运营商、小区物业和居民等多方利益主体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发展;配套建立了社区"六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为小区住户提供点对点信息服务、专职社区经理、定期社区服务、供电质量监测、标准户表改造工程、电动汽车充电服务、民商互动营销、公共Wi-Fi等服务,拓展提升了供电服务的外延和内涵。  相似文献   

18.
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站内接口通信规范的研究成为热点问题。文章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及其站内接口概况,对站内通信协议栈、通信模型、功能与抽象通信服务接口、配置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定义,研究并规定了变电站内各监测装置与综合监测单元数据传输规约的帧结构、报文内容结构、传输规则,并将研究内容应用于220 kV智能变电站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电网从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的升级对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和改造提出了要求。分析了变电站设备智能状态监测系统的结构,给出了符合当前智能电网需求的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设计方案。结合实例进行了DL/T 860标准在智能状态监测系统中的建模和工程应用,实现了通信服务、装置标准化、系统接口及主站诊断功能,并指出了当前工程应用中状态监测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柔性交流输电(FACTS)技术的典型应用,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和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在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将可以实现连续调节的FACTS元件统一纳入到电网电压无功控制系统中,对于离散调节的AVC系统无功调节起到了弥补的作用,使系统保持足够的可调无功储备,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相应地对于不同FACTS元件在电压无功控制系统中的交互影响及协调应用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笔者提出了基于"离散设备优先动作,连续设备精细调节"原则的3级协调控制策略:采用AVC系统将变电站内电容、电抗及各种FACTS元件统一纳入控制体系,并简单分析了STATCOM控制器在控制系统中的交互影响(时间分级上及空间分区上)。最后通过仿真对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仿真显示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