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与餐后低氧的关系。方法51例COPD急性加重期后的患者连续监测就餐前后SpO2,同时记录饮食情况并换算为各营养素的量。结果营养不良组COPD患者餐后SpO2低于餐前,降低幅度超过3%(P<0.05),进餐时间相对延长,营养物质摄入减少。SpO2变化与单位体质量总热量的摄入呈负相关(P<0.05)。结论重度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可能与患者进餐后发生的缺氧、低氧血症有关,在营养支持中应考虑采取适当措施干预就餐引起的相关低氧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夜间低氧血症患者夜间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与睡眠分期之间的关系,以及治疗方法 .方法 收集27例夜间存在不同程度SaO2下降的COPD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无创通气治疗(12例)及持续低流量吸氧(15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生理指标.结果 夜间低氧程度在深度睡眠期(3期、4期及REM期)为甚,同时伴有心率加快及血压上升(较1期、2期睡眠,P<0.05);采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可明显改善夜间低氧,持续低流量吸氧亦有改善,但对白天即有低氧血症患者疗效差(与无创通气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存在夜间低氧血症的COPD患者,需要针对不同病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进行干预,以改善夜间缺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夜间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收治于本院的28例慢性COPD夜间低氧血症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变化.结果 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减慢,PaO2与SaO2上升,PaCO2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COPD夜间低氧血症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海燕  孙莉 《中国医刊》2003,38(6):37-38
目的探讨舒氧康静脉给氧对老年病人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防治效果.方法40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20例和实验组(Ⅱ组)20例.Ⅰ组病人从离开手术室到转送回病房共20分钟不吸氧;Ⅱ组病人离开手术室即开始在平衡盐液中使用舒氧康以6ml/kg,输注速度为0.3ml/(kg@min)进行输液给氧.两组病人均应用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连续动态监测SpO2.比较两组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心率(H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Ⅰ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低于实验组(Ⅱ组)(P<0.05),两组生命体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后转送病房途中,由于不具备吸氧条件,老年病人容易发生低氧血症,舒氧康可以维持SpO2值,预防转送途中低氧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Standford A 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2年3月至2017年7月行孙氏手术的64例Standford A 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术后PaO2/FiO2值将患者分为低氧血症组(PaO2/FiO2<200mmHg)与非低氧血症组(PaO2/FiO2≥200mmHg)两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tandford A 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Standford A 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为68.8%(44/64)。低氧血症组与非低氧血症组两组患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6.8% vs 1.5%,P=1.000)。低氧血症组中体重指数>24Kg/m2比率比非低氧血症组高(P<0.05),非低氧血症组男性比率比低氧血症组高(P<0.05)。低氧血症组患者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比非低氧血症组时间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是:术前PaO2/FiO2≤300mmHg(OR=8.909,P=0.012)和术前白细胞计数>10×109/L(OR=5.098,P=0.034)是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PaO2/FiO2≤300mmHg、术前白细胞计数>10×109/L是Standford A 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51例COPD急性加重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6例)和NPPV组(2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及病情转归.结果与治疗前比较,NPPV组治疗24 h后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下降(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24 h后PaO2亦有上升(P<0 05),PaCO2则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24 h后NPPV组PaO2升高和PaCO2下降较常规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常规治疗组的失败率(34.6%)显著高于NPPV组(16.0%,P<0.05).NPPV组的平均住院天数(14.5±6.7)d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23.8±9.2)d,P<0.05.结论NPPV可明显改善COPD急性加重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气体交换,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肺切除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切除术后患者早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及其对住院时间和手术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2月我院ICU收住的262例肺切除术后当日及术后第1天患者的资料,根据第1天晨动脉血气分析检查结果 ,氧合指数(PaO2/FiO2)<300mmHg者诊断为肺切除术后早期低氧血症,分析导致肺切除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原因,并比较低氧血症组及非低氧血症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手术死亡率.结果 262例肺切除患者术后第1天晨PaO2/FiO2≤300mmHg者(低氧血症组)112例(42.7%),PaO2/FiO2>300mmHg者(非低氧血症组)150例(57.3%).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方式和麻醉时间与术后早期低氧血症密切相关,且均为危险因素.低氧血症组和非低氧血症组组住院时间比较[(40±21)d vs(36±20)d]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死亡率(2.6% vs 1.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氧血症组气管插管率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肺切除患者中,年龄≥65岁、手术切除范围大、麻醉时间延长者术后早期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增加.肺切除术后低氧血症对患者手术死亡率无明显影响,术后早期ICU干预治疗可能是减少手术死亡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日常活动中指脉氧(SpO2)及脉率变化与肺功能的关系,评价日常活动指脉氧监测在区分COPD稳定期与急性加重期中的价值。方法:选取COPD稳定期64例,急性加重期54例,同时选取24例既往无呼吸系统疾病的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基本资料,在日常活动过程中监测指脉氧及脉率变化,比较各组的指脉氧及脉率是否具有差异,并分析稳定期COPD组指脉氧及脉率与肺功能的关系。结果:①日常活动过程中,COPD急性加重期指脉氧指标,包括:静息SpO2、平均SpO2、最低指脉氧(SpO2L)、指脉氧波动值(ΔSpO2)、ΔSpO2百分比、SpO2L/ΔSpO2,与稳定期或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ΔSpO2 ≥6.50%、ΔSpO2百分比≥6.20%对COPD急性加重期具有一定诊断价值;③重度及以上稳定期COPD与轻中度相比,日常活动中SpO2L/ΔSpO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④COPD稳定期平均脉率与FVC%pred呈负相关,平均SpO2与FEV1呈正相关,其余指标与肺功能无明显相关。结论:①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更易发生日常活动过程中的低氧血症,且指脉氧下降幅度明显;②COPD患者排除心血管疾病及其他肺部疾病后,ΔSpO2、ΔSpO2百分比可作为COPD管理中早期识别急性加重的监测指标;③稳定期COPD患者日常活动指脉氧的下降可能与肺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8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来该院体检的75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病例组中各亚组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通过简单线性相关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患者的MoCA评分与各因素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的MoC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年龄、吸烟指数、受教育时间、COPD严重程度、病程、PaO2、PaCO2、SO2、SAS及SDS评分的各亚组的MoC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CA评分与PaO2、SO2成正相关,与年龄、COPD严重程度、SDS评分负相关(P<0.05).结论 稳定期COP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高龄、肺功能显著降低、低氧血症、抑郁表现是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应进行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围手术期低氧血症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90例手术患者 ,监测围手术期SpO2 的变化 ,分析其发生率及治疗措施。结果 :围手术期低氧血症发生率为 5 0 % (4 5 90 ) ,老年人及胸部手术患者易发生低氧血症。氧疗及术后镇痛能提高缺氧患者SpO2 。结论 :围术期低氧血症常见原因与患者本身情况、麻醉及手术因素等有关 ,氧疗及术后镇痛能有效治疗围术期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