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胡少华 《小氮肥》2005,33(9):20-21
陕西汉中南化有限公司半水煤气与变换气均采用栲胶法脱硫,人口半水煤气中H2S含量0.2g/m^3(标态)左右,脱硫系统负荷轻、运行平稳。进入2004年5月后,由于煤质发生变化,半水煤气中H2S含量上升至2g/m^3(标态)左右,  相似文献   

2.
《氮肥技术》2006,27(6):31-33
2.8.1 技术持有者 郑州大学化学系庞锡涛 2.8.2 开发过程 合成氨厂半水煤气脱硫塔、变换气脱硫塔及脱碳塔常发生阻力增大,甚至发生堵塔等现象,会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尤以半水煤气脱硫塔更为常见,变换气脱硫塔次之。造成堵塔的因素比较复杂,与脱硫塔内所用填料,脱硫药剂,脱硫液中悬浮硫高低及生产工艺条件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彭爱军  谢伦宏 《气体净化》2006,6(C00):87-89
湖南金信化工有限公司年产合成氨72kt、尿素130kt,扩建工程上马之前,半水煤气一直采用加压A.D.A法脱硫,脱硫塔采用的是喷激型全空塔。由于使用时间长,塔内壁腐蚀严重,所以,无论是脱硫效率还是生产安全保障均较差。特别是脱硫效率在90%以下,当进口半水煤气中H2S大于1000mg/m^3时,出口H2S含量即高达100mg/m^3以上,严重制约了我公司生产,给中变及粗醇催化剂造成极大危害。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公司决定利用改扩建机会将半水煤气加压A.D.A脱硫改为常压栲胶脱,并且决定常压栲胶脱硫在整个合成氨、尿素扩建工程竣工前先期投运。  相似文献   

4.
我公司合成氨装置生产能力原为6万t/a,后经不断挖潜改造,现生产能力为10万t/a,尿素16万t/a.我公司生产用原料煤一直采用低硫煤,半水煤气中H2S含量<400 mg/m3.为常压半水煤气脱硫和加压变换气脱硫,采用ADA脱硫液.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赤峰富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合成氨40kt,主要产品是长效碳铵和液氨。由于原料煤来源较杂,半水煤气中H2S含量波动较大。在2003年前半水煤气采用单塔脱硫,脱硫催化剂使用MSQ-3当半水煤气中H2S小于2.5g/m^3时,脱硫后H2S可降低到0.11g/m^3左右,但半水煤气H2S含量超过2.5g/m^3时,超过的部分便增加到脱硫后的气体中,例如半水煤气中H2S含量若增加到2.6g/m^3,则脱硫后H2S便增加为0.21g/m^3。这样MSQ-3型脱硫催化剂虽然表现出明显的优点,但已不能满足半水煤气H2S含量较高时的脱硫要求,需改变脱硫的设备及工艺流程来解决问题。经研究及结合兄弟厂的经验,确定将半水煤气脱硫由单塔脱硫改为双塔串联脱硫,即分为一级及二级脱硫,并且一级及二级脱硫均分别单独再生。然后按常规方法进行脱硫一再生循环,在硫化氢含量较高时,对半水煤气仍到得了较好的脱硫效果,并且生产一直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6.
严宏顺  唐森林 《小氮肥》2006,34(5):20-21
0 前言 姜堰市化肥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达到180 kt/a合成氨、300 kt/a尿素的生产能力,原料主要以河南永城、焦作及山西晋城无烟块煤为主,半水煤气中H2S含量一般小于1.0 g/m^3.现有2套半水煤气脱硫装置:老系统于2001年采用栲胶+888脱硫剂;新系统于2004年4月投运,采用DDS脱硫技术,半水煤气脱硫后H2S为10~30 mg/m^3.由于老系统采用MDEA脱碳工艺,所以没有变换气湿法脱硫装置.而新系统采用PC脱碳工艺,变换气脱硫采用DDS脱硫技术,于2004年4月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7.
栲胶脱硫已被国内许多中小型氨厂应用在半水煤气脱硫和变换气加压脱硫中,效果很好。1901年7月,宣化化肥厂首次在加压(6.0~7.5kgf/cm~2,表压)半水煤气脱硫中试用。其流程概况为:气体流程,由吸收塔下  相似文献   

8.
刘秋月 《河南化工》2006,23(10):35-36
针对脱硫系统半水煤气脱硫、变换气脱硫原工艺状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工艺提出优化改进和设备改造.措施实施后,半水煤气脱硫贫液中Na2CO3含量提高,进口H2S合格率在98%以上,压差正常.并提出了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文军 《气体净化》2007,7(B08):106-110
净化分厂半水煤气脱硫系统是柳化150kt/a合成氨扩建时的配套装置。1998年在中温变换改为全低温变换后,又增加了变换气脱硫系统。随着柳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改烧贵州煤种后,半水煤气硫含量偏高(与晋城煤相比),脱硫系统经常发生脱硫塔堵塔现象,脱硫效率低,直接影响到合成氨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金艳锋  沈承彪  向超  杨晓进 《化肥设计》2011,49(1):38-39,43
我国氮肥行业中半水煤气和变换气脱硫主要采用湿式氧化脱硫工艺,该工艺中所使用的催化剂有100多种,其中实用的有20多种,主要有ADA法、栲胶法、酞氰钴法等。湿法脱硫技术主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半水煤气和变换气的脱硫主要采用湿式氧化还原法(如栲胶法,ADA法和PDS法)。近年来,因煤质变差或厂家为降低成本,纷纷采用高硫煤造气,原有的装置和方法无法满足脱硫要求,致使半水煤气出口H2S和变换气出口H2S严重超标,给后续工段及周围环境带来严重影响,迫切需要新方法和新工艺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2.
薛俊峰 《小氮肥》2014,(2):17-18
<正>0前言山西金象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象公司)采用Φ2 650 mm固定层间歇式造气炉制气,半水煤气脱硫采用栲胶法脱硫工艺,变换采用无饱和塔全低变工艺,年产180 kt合成氨和300 kt尿素。2012年7月,通过对硫回收工艺改造后,溶液中副盐含量大大降低,脱硫液中悬浮硫含量减少,物料消耗降低,保证了半水煤气脱硫系统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3.
江苏大丰市劲力化肥有限公司是年产60kt合成氨配110kt尿素的化肥企业。半水煤气脱硫(以下简称半脱)原采用氨水液相催化法,以稀氨水为吸收剂,TS8505和MSQ为催化剂。装置运行基本稳定,但由于未设变脱装置,变换气直接进氧化铁脱硫槽进行干法脱硫,致使脱硫剂更换频繁。  相似文献   

14.
王海霞 《小氮肥》2014,(12):7-8
<正>1改造前工艺状况1.1合成氨一分厂山西阳煤丰喜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临猗分公司合成氨一分厂有1#,2#和3#系统,造气系统共有27台固定层间歇造气炉,造气原料采用阳泉块煤和煤棒。1#系统合成氨产能由150 kt/a扩至200 kt/a,半水煤气脱硫、半水煤气变换、变换气脱硫、变换气脱碳系统分别采用栲胶脱硫、2.0 MPa耐硫全低变、DDS脱硫和NHD脱碳工艺,合成系统采用  相似文献   

15.
888脱硫催化剂在我公司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秋月 《河南化工》2006,23(8):37-38
针对平顶山飞行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栲胶脱硫工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采用888脱硫催化剂脱硫,半水煤气脱硫塔出口H2S合格率可达98%以上,减轻了变换气脱硫塔负荷,年节约3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6.
杨记斌 《中氮肥》1994,(6):18-21
叙述了在该厂合成氨的翻番扩建工程中对新系统变换气脱硫的工艺配套设计和对老系统半水煤气脱硫工序的改造。  相似文献   

17.
我厂栲胶脱硫系统改造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兖矿鲁南化肥厂老系统是我国20世纪60—70年代自行设计的年产60kt合成氨装置。原设计流程脱硫采取的是先半水煤气脱硫,变换后再进行变换气脱硫。两段脱硫均采用ADA脱硫。  相似文献   

18.
0 前言 山东兖矿鲁南化肥厂合成氨分厂老系统通过技术改造,产能增至140kt/a合成氨,半水煤气脱硫和变换气脱硫均采用栲胶脱硫工艺,长期以来脱硫系统运行稳定,满足了合成氨及尿素生产的要求。栲胶脱硫工艺流程虽然简单,但实际反应机理复杂,主、副反应交叉进行,吸收再生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庆华 《中氮肥》1995,(1):34-35
常压脱硫系统克服阻力方法讨论刘庆华(安阳化肥厂情报室河南安阳县,455133)我厂是年产8万吨合成氨,13万吨尿素的中型氮肥厂。半水煤气采用常压脱硫,脱硫流程是:来自造气工段的半水煤气,在常压条件下,通过脱硫塔,与塔内脱硫溶液进行传质,半水煤气中的H...  相似文献   

20.
山西阳煤丰喜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平陆分公司综合氨产量75 kt/a,采用2 600mm/2 800 mm高压锥形夹套固定床造气炉制半水煤气,半水煤气流量为30 000 m3/h,半水煤气脱硫采用PDS脱硫工艺。原料煤为阳泉煤,煤的硫含量为2.0 g/kg,但并不稳定,造成气柜出口半水煤气中硫化氢含量过高,有时候达到3 g/m3,因脱硫工段脱硫效率低,致使变换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