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通过腺病毒载体在体转染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研究过表达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1( adeninenucleotide translocase 1,ANT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单纯损伤组、Ad-GFP转染组、Ad-ANT1转染组,每组18只.用携带ANT1的腺病毒载体(Ad-ANT1)或空载体腺病毒载体(Ad-GFP)局部感染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动物模型,在损伤后7、14、28 d,取大鼠损伤侧颈动脉RT-PCR检测ANT1mRNA表达,West-ern blot以及免疫组化检测BAX和Bcl-2表达,TUNEL法原位检测新生内膜及中膜VSMCs凋亡率.结果 Ad-ANT1腺病毒转染后大鼠颈动脉ANT1大量表达,在14 d达到高峰,显著高于Ad-GFP转染组及单纯球囊损伤组(P<0.01),至28 d时仍有表达.在7、14 d时,Ad-ANT1转染组BAX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Ad-GFP转染组及单纯损伤组(P<0.05);Bcl-2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血管,但与Ad-GFP转染组和单纯损伤组无显著差异(P>0.05);Ad-ANT1转染组新生内膜及中膜平滑肌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在14、28 d时,Ad-ANT1转染组新生内膜及中膜面积比(IA/MA)小于Ad-GFP转染组及单纯损伤组(P<0.05).结论 腺病毒载体介导过表达ANT1可诱导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动物模型新生内膜及中膜VSMC的凋亡,其作用可能通过上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腺病毒载体转染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研究过表达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1(adenine nucleotide translocase 1,ANT1)对大鼠VSMCs凋亡的影响。方法用携带ANT1的腺病毒载体(Ad-ANT1)或空载体腺病毒载体(Ad-GFP)感染VSMCs,采用激光共聚焦观察Hoechst33258染色后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Annexin V标记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激光共聚焦观察转染Ad-ANT1后48 h细胞出现凋亡,且凋亡率[(13.40±1.14)%]与转染空载体对照组[(1.80±0.84)%]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Ad-ANT1后48 h细胞凋亡率[(10.66±1.75)%]明显高于转染空载体组细胞[(3.13±0.37)%](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Ad-ANT1后Bax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转染空载体组,Bcl-2蛋白表达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腺病毒介导过表达ANT1可诱导大鼠VSMC的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上调Bax实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AngⅡ2型受体(AT2R)基因局部电穿孔转染对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用局部电穿孔方法转染AT2R真核表达载体 (pEGFP-AT2R)或空载体(pEGFP-N2),分别于术后7、14 d和21 d采用HE染色及RT-PCR方法进行AT2R、AngⅡ1型...  相似文献   

4.
腺病毒介导的TIMP-4基因转染抑制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应用腺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式转染人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4 (TIMP 4 )基因 ,以观察TIMP 4对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并转染含有TIMP 4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 (AdTIMP 4 ) ,采用单层培养细胞刮片法 ,观察TIMP 4对细胞迁移的影响 ;以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为研究对象 ,损伤后即刻经血管外膜分别转入盐水、空载腺病毒载体和含有TIMP 4基因的腺病毒载体 ,观察细胞迁移和新生内膜形成情况。结果 :培养的VSMC转染AdTIMP 4后 ,细胞迁移明显受到抑制 ,与对照组相比抑制率为 6 3.9% (P <0 .0 1) ;在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中 ,转基因后 4d时生理盐水组、空载腺病毒组和转染AdTIMP 4组内弹力板内的细胞数依次为 (32 .5± 4 .8)个细胞、(33.8± 7.0 )个细胞和 (8.2± 2 .4 )个细胞 ,转染TIMP 4可以显著抑制血管损伤后细胞向内膜的迁移 ;血管损伤后 2 8d时 ,转染TIMP 4组新生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比值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 6 6 .5 % (P <0 .0 1) ,空载腺病毒组与生理盐水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TIMP 4可以抑制培养的VSMC的迁移 ,局部干预可以明显抑制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细胞的迁移和血管新生内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诱骗寡核苷酸(诱骗基因)对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雄性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随机分4组,每组4个时相点(3,7,14,21d),每个时相点3只大鼠。取大鼠颈总动脉行病理形态学检查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染色,同时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对照组1(对照基因组)和对照组2(转染试剂组)分别与诱骗基因组相比,球囊损伤后7d可见内膜增生,14d、21d增生更明显(P<0.01)。正常动脉未见PCNA表达,动脉损伤后7d,新生内膜及中膜中PCNA阳性表达达高峰,14d后逐渐下降。诱骗基因治疗后,与对照组1和对照组2相比,动脉PCNA表达减少(P<0.01)。诱骗基因组NO含量较两对照组增高,第14d最明显(P<0.01)。结论Egr-1诱骗寡核苷酸可抑制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并能升高血中NO水平。  相似文献   

6.
7.
黎军  何国祥  唐兵 《重庆医学》2005,34(5):723-724
目的构建AT2R重组腺病毒载体并研究AT2R对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将AT2R基因克隆至腺病毒载体,构建AT2R重组腺病毒;球囊损伤大鼠颈动脉后立即取下颈动脉,用重组腺病毒转染,在体外培养2周后,观察AT2R基因转染对损伤动脉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构建的AT2R重组腺病毒经鉴定正确,其滴度为1×109pfu/ml;AT2R重组腺病毒转染可明显抑制培养大鼠颈动脉新生内膜增生.结论成功构建了AT2R重组腺病毒载体;AT2R可明显抑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的新生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脉冲电场对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AT2R)基因在血管局部表达的作用,探讨AT2R基因在体转染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增生的作用。方法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用脉冲电穿孔法介导AT2R cDNA真核表达质粒或空质粒载体在动脉局部表达,于术后3、7 d和21 d用免疫组织化学、HE染色等方法,进行AT2R在颈动脉壁中表达的变化及定量组织形态学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脉冲电场介导AT2R cDNA真核表达质粒表达后,3 d时可见内膜、中膜、外膜大量AT2R的棕色阳性着色,7 d时可见少量棕色阳性着色,21 d棕色阳性着色几乎消失,未转染组及空质粒转染组未见AT2R的棕色阳性着色,表明脉冲电穿孔能有效导入AT2R基因,并在动脉壁获得稳定表达。在21 d时,AT2R cDNA真核表达质粒组的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比显著低于未转染组和空质粒载体组[分别为(0.76±0.08)、(1.39±0.08)、(1.32±0.10),P<0.01],空质粒转染组和未转染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脉冲电穿孔可介导AT2R基因在血管局部有效表达,AT2R在体转染可抑制球囊损伤后大鼠颈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新生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9.
周敬  刁清  王虹 《疑难病杂志》2006,5(3):164-166,F0003
目的探讨激活剂蛋白1(AP1)诱骗性寡核苷酸对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均建立颈总动脉损伤模型,单纯损伤组不予任何处理;Lipofectin转染试剂组局部释放Lipofectin;治疗组局部释放AP1诱骗性寡核苷酸,3组均于于术后30min、3h、7d处死13取材,观察比较内膜增生程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c fos。结果单纯损伤组和Lipofectin转染试剂组7d时可见内膜明显增生,且有较多平滑肌细胞表达PCNA,c fos30min表达达高峰。而治疗组内膜增生程度减轻,PCNA、c fos的表达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局部转染AP1诱骗性寡核苷酸可明显抑制动脉损伤后的内膜增生,下调PCNA、c f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移对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将颈总动脉球囊损伤的大鼠分为3组,用局部灌注法将50μl溶液注射至颈总动脉。20min后恢复血流。分别于14d和28d处死大鼠。观察vEGF基因转移对再内皮化及内膜增厚的影响。结果 与两对照组比较,动脉损伤后14d和28d时,VEGF基因转移加速血管再内皮化,减少内皮缺失区域(P<0.05);且显著抑制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增厚(P<0.01)。结论 重组腺病毒介导VEGF基因转移对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并体内转染反义Smad3腺病毒载体,研究阻断TGF-β1/Smad3信号途径对损伤后大鼠颈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损伤组(单纯球囊损伤大鼠颈动脉内膜)、干预组(损伤后局部保留灌注反义Smad3腺病毒液)、空白对照组(损伤后局部灌注空载腺病毒液);另取6只同周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各组分别在损伤后第1天、3天、1周、2周、1月、3月时处死大鼠并取材.ELISA法检测单纯损伤组和正常对照组不同时间点血清中TGF-β1的质量浓度;Real-time PCR和HE染色法分别检测三个损伤组在不同时间点Smad3 mRNA表达和血管壁内膜、中膜厚度.结果 单纯损伤组各时间点TGF-β1的质量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干预组第1天、3天、1周、2周、1月时的Smad3 mRNA表达和第1天、2周、3月时的内膜/中膜比值均较单纯损伤组明显下降(P<0.05);单纯损伤组与空白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内转染反义Smad3可以阻断TGF-β1/Smad3信号转导,从而抑制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大鼠损伤后狭窄颈总动脉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mRNA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辛伐他汀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制备颈总动脉狭窄模型,辛伐他汀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于术前3 d起分别给予辛伐他汀5、10 mg.kg-1.d-1进行灌胃,连续给药17 d后处死,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左颈总动脉形态学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定血管壁组织的bFGF mRNA与ERK1/2 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管中膜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显著,排列紊乱,向管腔及内弹力板方向增生扩展,管腔严重狭窄;辛伐他汀低剂量组血管内膜相对光滑,中膜VSMC排列趋于规整,管腔狭窄程度较轻;辛伐他汀高剂量组血管内膜比较光滑,中膜VSMC增殖程度显著降低,VSMC排列规整,管腔狭窄程度明显减轻。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他各组颈总动脉bFGF mRNA、ERK1/2 mRNA的表达均有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低剂量组bFGF mRNA、ERK1/2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高剂量组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辛伐他汀高剂量组颈总动脉bFGF mRNA和ERK1/2 mRNA表达与低剂量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通过抑制bFGF mRNA和ERK1/2 mRNA的表达抑制VSMC增殖,实现其抗血管损伤后狭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探讨水溶性壳聚糖(WSC)在血管狭窄方面的作用,阐明WSC对大鼠腹主动脉球囊损伤的影响,为开发防治血管狭窄的高效低不良反应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75 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 5 组:50、100和 200 mg/kg 的WSC 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假手术组),每组15只。采用球囊损伤大鼠腹主动脉内膜方法制备血管狭窄模型,对照组仅分离结扎右髂总动脉。造模后WSC各组经大鼠尾静脉分别注射50、100 和 200 mg/kg浓度的 WSC;模型组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每次0.4 mL,每天1次。每组按 7、14 和 21 d 3个时点随机选取 5 只大鼠处死,常规HE染色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各组大鼠血管损伤形态,计算相对管腔面积,比较 WSC 对血管狭窄的抑制作用。结果: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对照组大鼠腹主动脉结构完整,中膜血管平滑肌细胞排列整齐。模型组大鼠在第7天时腹主动脉血管内膜增生明显;第14天时可见内膜、中膜明显增厚,管壁局限性隆起;第21天内膜增厚,以平滑肌细胞为主,中膜细胞排列紊乱,有假腔形成。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第7天时内膜增生明显减轻,以100 和 200 mg/kg WSC组为最好;第14天时可见内膜、中膜增厚均不明显,但200 mg/kgWSC组仍可见大量排列紊乱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第21天时各浓度的WSC组均表现正常,其中以200 mg/kg WSC组更为明显。管腔相对面积比较,对照组大鼠管腔面积随术后时间变化不明显(P>0.05);模型组大鼠管腔面积在第7、14 和 21天时均减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 mg/kgWSC 组大鼠在第 14 天和第21天时,管腔面积有一定的增加,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 mg/kg WSC组大鼠的管腔面积明显大于 50 mg/kg WSC 组,其中在第14 天和第21天时的管腔面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 mg/kg WSC 组的管腔面积在多于 14 d时为最大,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不同天数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SC对大鼠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的血管狭窄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以200mg/kg浓度的 WSC作用14 d以上为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并体内转染反义Smad3腺病毒载体,研究阻断TGF-β1/Smad3信号途径对损伤后大鼠颈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损伤组(单纯球囊损伤大鼠颈动脉内膜)、干预组(损伤后局部保留灌注反义Smad3腺病毒液)、空白对照组(损伤后局部灌注空载腺病毒液);另取6只同周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各组分别在损伤后第1天、3天、1周、2周、1月、3月时处死大鼠并取材。ELISA法检测单纯损伤组和正常对照组不同时间点血清中TGF-β1的质量浓度;Real-timePCR和HE染色法分别检测三个损伤组在不同时间点Smad3mRNA表达和血管壁内膜、中膜厚度。结果单纯损伤组各时间点TGF-β1的质量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干预组第1天、3天、1周、2周、1月时的Smad3mRNA表达和第1天、2周、3月时的内膜/中膜比值均较单纯损伤组明显下降(P〈0.05);单纯损伤组与空白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内转染反义Smad3可以阻断TGF-β1/Smad3信号转导,从而抑制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15.
樊胜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01-102,104,161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超声对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检测的诊断价值,从而为判断糖尿病动脉硬化的病情进展、治疗效果、了解预后及对并发症的预防提供进-步的指导依据。方法对临床确诊的528名住院及门诊2型糖尿病的患者应用高频彩超行双侧颈动脉检查,观察其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有无斑块形成及斑块性质、颈动脉狭窄情况,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部位及不同年龄、不同病程的上述各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28名糖尿病患者中,不同程度内-中膜增厚占76.7%,各种不同斑块占60.9%,内-中膜增厚无斑块占20.6%,内-中膜增厚同时合并斑块占56.1%,内-中膜未增厚却检测到斑块占4.9%,颈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占8.5%。左侧颈动脉检测到各型斑块194例,占总例数的60.2%,右侧为128例,占总例数的24.2%,左右侧对比无明显差异(P〉O.05)。年龄大于55岁、病程长于10年的内-中膜增厚者分别为82.6%、87.2%,斑块检}H率为65.1%、70.5%;年龄小于55岁、病程短于10年的内-中膜厚度增厚者分别为51.0%、47.1%,斑块检出率为42.9%、34.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O.01)。结论高频超声是检测颈动脉病变的有效手段之一,可给临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供可靠资料,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isnowawel-establishedandfrequentlyperformedprocedurethatiscomplicatedbyresteno...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二苯乙烯苷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和二苯乙烯苷组(TSG组).手术组及TSG组均用球囊导管扩张法损伤左侧颈总动脉,TSG组给予二苯乙烯苷灌胃治疗.术后第7天、14天和21天,取损伤血管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光镜观察,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分别测量血管内膜和中膜横断面的面积,计算内膜/中膜面积比(I/M),并用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球囊导管扩张法损伤的左侧颈总动脉内膜/中膜面积比显著增加,受损血管的ERK1/2蛋白的磷酸化加强,二苯乙烯苷能够减少内膜/中膜面积比,抑制pERK1/2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二苯乙烯苷抑制内膜增生、延缓损伤血管狭窄的作用可能与减少血管ERK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